分享

“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见闻与感想

 乐到底 2012-12-03

生态课堂:语文教学的本质回归

——“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见闻与感想

温岭市第二批“瞿梅福名师工作室”

2010111215日,市第二批“瞿梅福名师工作室”全体学员和城西小学两位青年教师共9人,参加为期四天的“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的研讨观摩活动。本次活动在浙江大学逸夫体育馆举行,由北京名师之约文化传播中心主办,浙江大学理学部继续教育中心与《人民教育》编辑部联合协办。

一、活动概况: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教学策略探讨

本次研讨观摩活动历时4天,云集全国小学语文界专家、名师,邀请到贾志敏、于永正、王崧舟、窦桂梅、孙双金、薛法根、周一贯等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和吴忠豪、汪潮、张化万、李政涛等教授共35位全国名师,联袂推出9个学术报告,33节示范课,邀请夏家发、钱正权等19位教授、特级教师作现场书面点评,从课堂教学实践、理论探求与建构、课评互动交流三个层面精彩演绎全国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对生态课堂的思索与追求,让专家、学员一起亲历了这一场超极限的“生态课堂”的头脑风暴。

围绕课堂教学观摩主题“追求生态教学策略”,三十多位名师有如手艺高超的大厨,用自己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机智的课堂掌控能力、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精到的教材处理等,烹制一道道精美的精神盛宴,演绎以生为本、追求生态的灵动课堂。“同课异构”、“古诗板块”、“低段板块”、“作文板块”等组合,使会场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让在场学员赞叹不已,掌声四起。《每日互动专刊》对每一节课进行深度点评,一课一评、一课多评、半天总评、全天总评等网状式评点,极大地提升了学员思考的张力,引发了学员深层次的思索。学员们深深地感受到优秀的语文课堂是一种崇尚自然的课堂,是一种互为互动的课堂,是一种整体和谐的课堂,是一种资源共生的课堂。只有树立课堂的生态意识,科学考虑课堂的教学时间、物理空间、思维空间和情感空间,才能更加彰显小学语文的学科特性、儿童特性和课堂教学的自然性与人文性,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益。“千课万人”这道丰盛的教育文化大餐使每位学员们不仅享受到了优课的丰富营养,更促使每位学员更新教育观念,重新审视课堂教学的本质,用自己最真挚的热情,最真实的专业行动,践行“生态课堂”的宗旨。

二、享受课堂: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精彩演绎

围绕“生态课堂”,名师的教学艺术令人折服。《狼牙山五壮士》同文异构,虞大明老师教学时紧扣壮士“言行”,引领学生在语言涵泳中铭记英雄;张祖庆老师从“对比”中体情悟法,以达到“言意兼得”,他们各领风骚。王崧舟老师以“一课两上”的方式执教《与象共舞》,令人叹为观止!A方案“阅读本位”,指向理解与感悟,B方案“习作本位”,意在“理趣交融,读写共生”,这是一堂“师生合一”、“物我合一”的课。薛法根、周益民等老师采用板块教学,层层推进,让课堂恬淡清逸,灵动悠远,深深扎根于语文土地上;吉春亚老师的《巨人的花园》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研究,刘发建老师《小学生鲁迅读本》的阅读导读,孙双金老师“推敲”语文之道,窦桂梅老师的《我的爸爸是焦尼》、林莘的《凡卡》语言和真情共筑……四天里,每一天都静静地聆听,匆匆的记录,深深的思索,细细的品味,腰酸背痛却浑然不知;感受每一位名家在课堂上或大气磅礴或幽默风趣或激情高昂或智慧灵动或朴实无华或行云流水的摇曳多姿、精彩纷呈;感受在老师们精妙的课堂安排下,在老师们循循善诱的引导下,孩子们生命拔节的噼噼啪啪声,感受“生态课堂”便是回归原始课堂,还原自由、灵动,崇尚自然与质朴。

 

(一)同课异构: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听《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1.虞大明老师执教《狼牙山五壮士》

亮点一:紧扣壮士言行,树立英雄形象。《狼牙山五壮士》全文长达996字,五壮士的英雄本色和壮士情怀集中体现在“顶峰歼敌”与“英勇跳崖”这两个情节中。在本课学习的第2课时中,老师合理取舍教学内容,直奔“顶峰歼敌”段落,以一个主问题“五壮士最令你感动的举动是什么”展开教学,抓住关键的词句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品一品,依托文本语言树立英雄形象。如让学生圈一圈五壮士动作的词语:拧、夺、举,想一想这些动作体现了什么?在词语品读中感受壮士的勇猛、坚强;又如让学生想一想“这段文字中哪一句读起来让你觉得特别解恨、痛快?”紧扣“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一句,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体会五壮士砸得用力、砸得痛快。在语言比较中让学生的思维从宽泛走向明晰,情感体验更准确,逐渐树立英雄形象。再如揣摩壮士言行再现英雄内心世界。教师借助生动感人的影视资料,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以巧妙的读写练习“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之后,带着      ,带着       ,昂首挺胸,相继跳崖。”让学生抒写壮士的内心世界,将学生内在的思维过程说出来,语言发展与情感体验同生共长。

亮点二:读悟思相结合,丰富英雄形象。作为一篇情感浓厚的课文,读是最好的教学方式。老师在本课教学中精彩演绎了读的方式、内涵。教师以自身独具魅力的朗读深深感染着学生;以适时精到的点评指导学生朗读,如“同志们!用石头砸!这短短的七个字该怎么读?可以注意标点。”“你们很会读书,你们得表情很严峻,可以再把声音的力度增加一点。”等等,用恰当的音乐、画面创设情境,再现历史,使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在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朗读中让学生体悟英雄本色。

2.张祖庆老师执教《狼牙山五壮士》

亮点一:先“实”夺人,引“思”入胜。一上课,老师安排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检查学习成果,让学生听写课文中的八个词语,可谓先实夺人又别出心裁。八个词语分成两组,板演的两位同学一人写一组,一人写描写五壮士的、一人写描写敌人的,此一“实”。写完之后朗读词语、立即订正,并将写错的字重写两遍,此二“实”。接着启发学生发现左右两边的词语所包含的感情色彩有何不同,再读出不一样的感觉,此三“实”。更值得推崇的是,在学生具有自己的感觉后,进一步引发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感情色彩对比如此强烈的词来写?这样把学生的阅读视角引向语言表达,上升到理性思考的层面。既关注语言内容又关注语言形式,才是阅读教学。老师这一开课,真是先“实”夺人,引“思”入胜。

亮点二:读写相益,意言兼得。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读,也是写——隐性的写,老师做得到位。阅读教学还要在学生充分揣摩、推敲、感受、理解“法”的基础上练一练、仿一仿、用一用——显性的写,老师做得很到位。老师给了学生足足6分钟,让学生观摩课文插图——五壮士屹立顶峰的浮雕,想象壮士的内心,选择其中之一或多个,写一写。这是了不起的啊,也是一举多得的。从6分钟之后在台上展示的7位同学的创作看,学生不仅读懂了,更懂读了,不仅感受到文字的美,更接受了文字蕴含的思想教育——学生自己教育自己、静静地教育自己是最有生命力的。这是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应有之意、实践之法。老师不仅深谙此道,更化为自觉自然行为。如此几个回合下来,读法也好、写法也好,都深深地扎根在学生的心中、内化为能力了。

3.《狼牙山五壮士》同文异教观课感

首先教学内容大同小异。教学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从课文中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为什么应该“大同”呢?因为所教的“语文”,取自同一篇课文。教师选取的教学内容,必须与作者写作的主旨和课文内容的重点基本一致,与教材编者的意图基本相吻合。只是因为学生学习的起点有差异,所选教学内容的深浅、难易有所差别有所侧重。如果不同的老师教同一个年级、同一篇课文,选取教学内容各显神通而大相径庭,那语文成了教师手中玩弄的一块橡皮泥了。

虞大明老师和张祖庆老师从文中选取的内容基本是相同的,都有这样几项:生字新词的学习、积累和理解,在语境中理解“气壮山河”“昂首挺胸”“斩钉截铁”等词语的意思;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对英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感悟课文作者运用人物神态、语言和动作的准备描写,来展示内心世界的表达方法等。他俩都以第三项为中心来带动其他教学内容,都把四五段作为教学重点。

两位的教学内容也有“小异”。虞大明特别强调人物个体的言行,把课文的这一部分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让学生思考课文是怎样把用石头砸写详细的,哪些词句最让你感动?安排了小练笔:“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之后,带着      ,带着      ,昂首挺胸,相继跳崖。”这样的练笔一举多得,整合了语言的理解、运用和英雄内心世界的感悟。张祖庆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群像中突显个像,以个像丰富群像的内心世界。教学的依据是课文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既描写五位壮士群体行动,又刻画五位战士个体行动的特点,还以想象性练笔来丰富人物英雄形象。这样教包含了学习和运用表达方法的内容。

再说教学方法同中有异。两位老师教学方法都重视朗读,都从全文整体入手让学生把握主要内容。这两条很重要,阅读教学从根本上说主要是指导学生读好课文。读,先读整篇。你要欣赏一棵树,你先得看看整座森林。读课文有了整体有了语境,才谈得上局部的学习和欣赏。

两位老师的教学思路差异较大:老师按照编者的旨意,先给课文分段,按课文写作思路,把课文分成“接受人物、诱敌上山、选择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五段,还结合课后练习补写小标题。然后,选择整体把握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两幅画面进入深读。老师呢?先安排词语听写,词语分为两组,一组用来写五壮士,一组用来写日本鬼子。两组词语感情色彩对比强烈,为什么呢?由此引入课文让学生细细默读课文。然后一步步、一层层引导学生走向文心、走向五壮士的内心。这条教学思路如同剥笋,既顺课文思路又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教学方法各异互有优势:老师指导学生练习重音鲜明、节奏有变的朗读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五段,学习用朗读来表达读者心中的感受。老师重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对比阅读,淡笔写敌人、重墨写五壮士,体会写敌人是为了衬托五壮士形象的写作方法。

总之,两堂课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有异曲同工之妙,殊途同归之效。正如宋人卢梅坡《雪梅》所言:“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二)一课两上:物我合一,读写共生

——观王崧舟老师《与象共舞》有感

王崧舟老师以“一课两上”的方式执教《与象共舞》,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如何想象一个人演绎出同一文本不同的诗意!课的不同绝不在于教学的策略,而是教学的价值取向。老师的第一课,是“阅读本位”的教学;第二课是“写作本位”的教学。

1A方案:“阅读本位”,指向理解与感悟

第一课的教学层次非常清晰地呈现为三个板块:一是触摸词语,初步感受“象为国宝”的独特风情;二是把握中心句,深入理解“人象无间”的浓情厚意;三是聚焦重点语段,升华感悟“与象共舞”的奇观。

课始,教师强调《与象共舞》是一篇略读课文,然后重述两个预习任务,第一,读通课文,特别留意课文中标注了拼音的生字;第二,去搜集一些反映泰国风情的文字或者图片;并检查反馈完成情况。看似家常的开端,其实也正是课的价值取向的暗示。

接着,是词语教学。屏幕出示了本课的五个生词“熟视无睹、冲锋陷阵、小心翼翼、彬彬有礼、翩翩起舞”。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朗读词语,触摸词语,也就触摸到了文本最小的表意空间,开始感受文本特有的温度。而这五个词语都是写大象的: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大象会(小心翼翼)地为人做按摩。大象优雅得像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大象(翩翩起舞)的热烈气氛让人难以忘怀。由词到句,语境的扩充像呼吸一样自然,设计的智慧不露痕迹。接下来,在师生的合作朗读中,孩子们初步感受到了“象为国宝”的奇特风情,老师适时设疑,为什么只有泰国才有如此奇特的风情,思维的触角开始深入。

第二板块的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发现并学会把握中心句的“诀窍”。教师引导学习了第12自然段,然后让学生运用自己发现的方法快速概括其他自然段。如教师引导:“一段话的主要内容一般都在这一段的第一句,第一句就是这一段的中心句。……说到人象之间没有距离,我想你们脑海里面一定会有一幅印象特别深刻的画面、特别深刻的场景,哪一个?”在第三个板块的教学里,教师着力聚焦了描写“与象共舞”的重点语段。入情入境的朗读代替了理性的分析,读到了情境中,读到了作者的心中。

2B方案:“习作本位”,意在理趣交融,读写共生

老师第二课以培养写作能力为价值取向,重点理解“与象共舞”文题之间的关系,初步体会题目的双关作用,扩大命题范围。这里选择教学片断赏析——

第一步,学生把握大象“舞”之动作。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第二步,学生比较句子,领悟象之舞。学生比较时只是说课文写得比较具体,于是王老师又拎出“音乐的节奏”来进行点拨,并请学生感受一下,再读读这两句话,你从哪句话感到了这种节奏的变化?随后教师进行了反复的指导。第三步,再读“人象共舞”句段,品味“与象共舞”之一语双关。第四步,题型扩展,把握“与象共舞”结构。教师引导:“孩子们,实际上与象共舞,把这个象字扣掉,与某某共舞,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语境,它要反应的是,与某某的关系非常非常亲密,非常和谐。比如当你非常喜欢蝴蝶,和蝴蝶的关系亲密无间,和谐相处。你就可以说……你就可以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讲出“与蝶共舞、与狼共舞、与海共舞、与浪共舞、与书共舞、与读共舞”等等,此时,教师还出示网上搜集的一字儿入题的“与龙共舞、与鲨共舞、与雪共舞、与墙共舞”等,让学生在讨论中体会“与墙共舞”的有趣含义;以及二字入题的“与肖邦共舞、与风筝共舞、与压力共舞、与飞蝶共舞”等等。

3.一课两上:阅读教学,指向文本的秘妙

两种教学设计都强调儿童言语感觉的复活与延展。语言文字是抽象的,小学儿童的思维方式却是形象的,教师如何让小学生理解抽象文本,又不迁就儿童继而对儿童进行理性精神的启蒙,言语感觉是不能逾越的教学环节。不管是以阅读取向为本位,还是以写作取向为本位,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都非常注重语言的韵味的揣摩,如在第一堂课中让学生通过表情朗读、角色置换、想象体悟等形式揣摩与象共舞的欢快热烈的氛围和意境,并要求读出欢乐读出热烈的感觉;第二堂课中,把句子变成“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颤动身子,挥舞鼻子。”,引导学生细细咀嚼语言形式的变化带来的表达效果的差异,从而切身地感受到好的文字的魅力和实实在在的语文味儿。

老师的课堂中看到了字、词、句、段、篇训练的回归。课改以来,语文教学过多地强调人文教育,语老师害怕字词句的训练,认为字词的基本训练是语文课枯燥无效的根源,是语文人文性缺失的体现,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综合实践课等,成了只重人文教育的花架子。其结果是,学生学了十几年的语文,却出口不能成章,下笔难以成文。语文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言语表达能力。而这一切,都需要对语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积累、训练和落实中才能实现,在扎实的语文学习中才能获得。

对课文价值取向及边界的把握适当、适切。《与象共舞》一文描写了人和象亲密友好、和谐相处的美好关系,更深一层的意象是人与自然的友好和谐的关系,在让学生把握这种价值取向的过程中,老师很讲究教学艺术,没有空话、没有说教,而是依托文本,不动声色地在文本的文字中体味,在想象的画面中游走,总是引而不发,逐渐带学生入境,去体验人与大象之间互相信任、友好相处的感情。

从课程资源课堂处理,老师的文本处理艺术高人一筹。基于《与象共舞》是一篇略读课文,经过理性的检视和合乎情理的选择,老师对文本并没有从头到底面面俱到,而是进行了大胆地取舍,拎出了重点段落、重点词句,设计简约有效,整个教学的过程有层次、有节奏,不断地去达成教学目标。

总之,老师的课紧紧地抓住了阅读教学中首要的、根本的任务——文本秘妙,既引导学生知其然,又创造了条件使学生适时适度地知其所以然,使阅读活动达到了理想状态和境界。

(三)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

——听窦桂梅《我的爸爸叫焦尼》有感

《我的爸爸是焦尼》与其它的绘本一样,也是图像为主,文字为辅。文字很洗练,用学生的话说是“枯燥无味”,讲述的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小男孩,与不在一起生活的爸爸共度一天的事。小男孩狄姆先后五次对认识不认识的人说同样一句话:这是我爸爸,他叫焦尼。而爸爸在快要出发的火车上,对同一车厢不同的乘客自豪的宣布:这是我的儿子,我最好的儿子,他叫狄姆。最后的结尾没有文字,只有妈妈搂着狄姆看着远方……但这样简练的文字,老师以她精深的专业素养、高潮的教学技巧、艺术化的教学语言,让我们知道绘本与绘本教学可以是: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

1.从简单的文字中体会不简单

《我的爸爸是焦尼》故事语言很简单,但是蕴意深刻。上课开始,老师是这样导入的:在生活中,有这样一个人,他曾经帮我们系过鞋带,甚至帮我们包过书皮,也许还教我们骑过自行车,这个人就是——爸爸!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谈到母爱,但今天,在脑海里要搜索的,是自己对于父亲的感受。把“父亲”这个词语放在嘴里细细咀嚼,你品味到什么?说说你的感受和我们一起分享!在学生交流后,老师就带着孩子们的感受走进了《我的爸爸叫焦尼》这个故事。老师用近乎配音演员的、变化多端的语言朗读绘本,让学生边看课件上的画面边倾听。关键处她停顿下来,让学生猜想:这个环节(电影院门口)狄姆会对检票的伯伯说什么?学生按各自的理解猜完后,老师干脆将话筒递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读,学生模仿着老师,虽不至于和老师那样能够炉火纯青,但也有声有色。师生一起读完了这本绘本的大半部分后,老师接着问:哪些地方印象特别深刻?从而提炼出狄姆和爸爸各自说的那些话,再归纳出文字表达上的风格:简单的表达。

这个从文字开始的环节,看似闲庭信步,其实大有深意。《朗读手册》的作者吉姆· 崔利斯在“朗读的要领”里指出:朗读之前与之后一定要进行讨论,特别是朗读后的讨论,对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尤为重要。朗读过程中要让孩子猜想、表演,参与其中,最让孩子感兴趣的是互动的演示而不是被动地听故事。在绘本朗读开始前,老师让学生谈自己的父亲,打通了生活与绘本之间的通道,做好了情绪上、情感上的铺垫;读的过程中用各种方式让学生参与,让学会觉得自己不只是听众,自己就是主角,学生与老师、课堂、绘本心理上的隔膜就此消除;读后回顾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并整理狄姆说过五次“这是我的爸爸,他叫焦尼”,不仅是让学生感知、归纳绘本言语形式上的特征,也是帮助学生学会从阅读中提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老师不断让出舞台,就是为了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从图画中寻找丰富的感动

著名儿童文学研究专家培利· 诺得曼曾说: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个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图文结合后产生的故事。这本《我的爸爸是焦尼》文字的故事老师举重如轻地讲完后,老师又追问了一句:儿子和爸爸的话究竟简单不简单呢?让我们再回到图画中去看看。真正的阅读是从第二遍开始的,老师通过让学生读图获得丰富感受。  

捕捉人物描绘中“藏”着的故事讯息。儿子的话究竟简不简单?老师从儿子说话的场所、对象、表情来研读的。儿子狄姆对着陌生的热狗店阿姨、电影院的伯伯、熟悉的餐厅里的邻居哥哥、图书馆的大姐姐,甚至对擦肩而过的路人反复说那句话,究竟是以什么样的心情来说的呢?老师引导学生从狄姆的表情、动作去揣摩、体会、表演,学生从中捕捉到狄姆的心情,既有迫不及待,又有兴奋、骄傲、炫耀、自豪以及深深地无奈与失落。在品味爸爸焦尼的话时,老师引导学生将镜头、转向爸爸,从爸爸和儿子相处时的的经典动作(奔、举、楼、抱、牵)、爸爸看儿子的眼神(目不转睛、盯)中体会爸爸藏在眼里、搂在怀里、放在心里的对儿子无穷无尽的爱与温暖。这样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来揭示人物描绘中“藏”着的信息,让学生充分感知这本图画书“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受”的特性,训练了学生读图的能力,从而通过图画达到文字未达的境地,两者交互作用,学生的感受自然有别与初读,更加丰富而深邃的。每一遍阅读都有不同的收获,这样的成果可以鼓励学生再继续深入阅读,见人未见,发现人所未发。

看懂绘画语言中学会阅读方法。在读懂故事情节后,老师让学生再回到文中,读绘画语言来体会图画作家的匠心独运,培养学生掌握视觉语言艺术。老师提示学生:看画面的色彩有什么特点?图形、构图有什么变化?画面中的某个小道具用意为何?然后,让学生一页一页地从头至尾仔细看一遍。学生的阅读证明,他们具有敏感的心灵,他们具有天生的阅读潜能。只要我们给他们时间,给他们指引和激励,他们就是优秀的阅读者。

第一,主色调的阅读。师问:“画面的主色彩是什么?…灰色通常表达什么样的情绪?”学生认为是“情绪低落,淡淡的哀伤”与“不完整的家庭”。师再问:“除了主色彩灰色,有没有跳跃的亮的颜色?”生答:“爸爸的围巾是红色。”师再引导:“一片灰色里带着一点红,给你什么感觉?”这时学生的回答很精彩:“温暖、希望、感动、爸爸对狄姆的爱、爸爸和狄姆的父子之情。”第二,细节的阅读。狄姆的围巾是绿色上面淡淡的橙色线条,被学生发现了。学生激动地表达了他们的阅读感受和理解:“不管父母怎样,孩子都爱他们。”“父母离婚了,但他们都爱孩子。”“表示把他们三个连接在一起,父母的爱聚焦到他的身上。”第三,道具的阅读。学生看到了第一幅画面(狄姆在火车站等爸爸)的时钟和狄姆送爸爸走时画面的时钟。学生读出了,他们相处的时间很短,但是感情深厚。老师引导学生关注狄姆手里拿着的第一本书一一狄姆和车窗里的爸爸挥手,另一只手拿着一本借来的书,学生感悟到书包含了和爸爸在一起的记忆,书能给他安慰,从书里获得力量。第四,构图变化的阅读。学生还发现了,所有的画面都是方形的,最后一幅图是圆的(画面的中心是狄姆的背影和妈妈的侧影,妈妈的左手撘在狄姆的肩上斜侧着头看着狄姆,狄姆看着伸向远方的铁轨。)师引导学生从圆你想到什么,学生也感悟到也许今后三个人会在一起,会破镜重圆,给人期盼和希望。那静静的画面,被孩子们读懂了。作者的心、狄姆的心、孩子们的心,在阅读中融在了一起。孩子们就这样表达着美好的感情和心愿。

学完课文,老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做故事的逆向推理:“假如儿子与爸爸生活在一起,这一天妈妈要到他们生活的小城来看儿子,他们会说什么呢?”“读人家的故事,想自己的心事,作为儿女的你,你是怎样进一步理解父亲这个字眼的?你又对家庭这个概念有怎样丰富的认识?”老师用激情的画笔,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实现个人情感与生命的对接,为幸福着色。学生在她的语言感召下体会到的不仅仅是亲情之爱,还有“珍惜”——对圆满家庭的珍惜,对爱的珍惜。

时间悄无声息地走过,一堂精彩的课也结束了,但老师的教学技艺却一次又一次地荡涤着我的心灵,引领着我们的思想。这样的课堂绝不仅是活跃,也不仅仅是孩子们获得表达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真正的教。教育,感化,是那么自然,那么顺畅。

 

(四)追求本色本真的语文教学

——听《推敲》与《烛心》有感

听课的过程,本身就是欣赏的过程,我们不仅要欣赏每位教师的一动口、一抬手、一笑脸、一投情,而且还要欣赏每位教师的教态、语言、思路、师生的互动情况,让教学环节编织一道亮丽的风景,赏课而归。赏好课

欣赏师和贾老师的课,就像是品佳酿,品“家常菜”, 口有余香,心有所悟,回味无穷。我们想这正是一线教师最需要,最有意义,也是最有研究价值的。

1.以生为本,变讲堂为学堂

“以生为本”,是以一切学生为本,以学生的一切为本,即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激发其兴趣,能全方位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尽力以我们的教育服务满足他们的多样化需求,从而使他们每个人感受各自不同的愉悦。只有在“以生为本”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

老师以亲和,以鼓励、以新奇来激活、唤醒、启迪、点化学生的智力和情感,引领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熟读故事——练讲故事——读文生疑——对话解疑——拓展迁移——尝试对对子,学生就在这一个个听说读思的任务驱动下,在动脑,动口,动手的语言实践中理解了内容,学会了表达,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老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体验入手,引领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点点入境,熟读故事——练讲故事——小练笔。老师对课文没做细致分析,只是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然后单刀直入,明确学习任务,提出把小说中的我(阿姨)变成(小男孩),以小男孩的身份来口述故事。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的学生口述的作文,已经成了课堂上习作指导的范文老师顺势而下,要求学生进入写一篇500字的习作,课堂内18分钟完成。学生很快进入习作状态,动起笔来。整节课下来,学生练习的时间充足,过程充足,他们听的能力、说的能力、写的能力就在这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震撼了千人。

新课程要求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课堂上尊敬学生的个人行为,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思维,自由发问,共同讨论,共同学习,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其实这就是生态课堂的本真,师和贾老师都是这方面很好的践行者。

2.聚焦语言,扎实语文之根

叶圣陶老先生曾精辟地指出:“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本领的。”张志公先生也曾强调:“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是语文课的‘主’,必须完成好。”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学生应“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的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些论述和要求都准确地把握住了语文学科的学习的特点和规律,那就是立足语言训练之根本,在此基础上形成能力提高素养。

3.孙老师和贾老师的这两节课都充分体现了以语言训练为中心,以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为目标的语文教学本色

老师一课的课堂教学,就非常明显地透露出他对“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他不仅关注了文本身的故事,更关注了文本背后的诗歌、精神与文化景观。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目标预设:(1)讲述一个故事;(2)理解一首诗;(3)品味一段佳话;(4)欣赏一种现象。这是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目标预设,他的每一项目标都清晰地指向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在《推敲》一课中,老师引领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吟诵古诗、复述故事。着重训练了学生把握大意的概括能力、理清线索的思维能力、化人为己的复述能力、当然还有倾听和口语表达能力。尤其是学生在拜访与访友,作诗与题诗的字斟句酌过程中,顺势就把“推敲”作文语文学习的品质与习惯实践了一回。讲故事的练习是促进学生内化与运用语言的有力举措。读书提问,师生对话的情景创设,巧妙地还原了贾岛与韩愈“推”好还是“瞧”好的争辩过程,这是思维品质、语言表达与评价鉴赏能力的综合训练。

老师的这节作文课——《烛心》,可谓是将语言训练扎扎实实的贯彻落实下去。即使是作文指导,老师也没忘记学生的朗读指导,学生读原文时,他也是指导学生句句斟酌该如何读好。有些地方我都认为学生读得很好了,但老师还觉得不够,他适时地范读,要求学生读书时轻快、短促,突出注意重点词语,准确表达语句的意思。他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务求一词一句都读出文中的意味,读出学生自己的体会。在孩子们的读书中,老师都给予一 一点评,有表扬,有批评,有鼓励,让学生不断尝试,一直到读出语言的味道为止。老师实实在在地做到了凸显学生的地位,用老师的话说,教学不是表演,不是做秀,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存能力。

4.巧妙链接,厚实文化素养

语文的丰盈与魅力是由文字、文学、文化三维合力来营造的。能否准确选择链接点,准确把握链接时机,随“需”潜入“课”,润“教”细无声,最能体现教师的语文底蕴和教学匠心。

老师在《推敲》一课的教学中,有多处的巧妙链接,如开篇引入《寻隐者不遇》,温故而知新,并作为故事的引子,增加阅读的趣味。学生在学文中把贾岛访友不遇时的诗作《题李凝幽居》以了解“推敲”的来龙去脉,并作为丰富文体内容的一项资源。课后拓展宋朝王安石《泊船瓜洲》“绿”字的炼字过程,以及清朝纪晓岚对对子的故事,把这个古代的小故事大而化之为一段佳话,一种文化现象,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渗透做事认真敏思的做人做事的品格教育。

老师的《烛心》一课在更是作了很好的链接,如老师充分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自身的体验出发,从学生耳熟能详的杨红樱阿姨入手,说起来更有亲近感。接着花了5分钟时间介绍作者和作者背后的故事,介绍有关小说、讲解小说文体方面的知识,浓墨重彩的开场,为本次的习作作了知识的铺垫。尤其是“我”的角色转变,更是做到了滴水不漏,链接的巧妙,链接的适时。

在小学阶段,适当、适度的文学、文化的阅读引领,是必须和必要的,它们会让语文散发出知性和意趣的诱人芳香,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生长养料。

(五)好个语文:真实·朴实·扎实·厚实

——评薛法根《清平乐·村居》

有幸聆听了薛法根老师执教的《清平乐·村居》,我们从中体会到当前小学古诗文教学在理念上、实践上的脉络,了解一些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这对我们这些小学语老师以后能高效率地上好小学以古诗文为教材的语文课十分有益。

可以说薛法根老师执教的《清平乐·村居》是这个班的一个个学生、老师和辛弃疾共同创作的动态的艺术品。说是“动态的艺术品”,一是不管你在什么时候以什么视角都能读出你需要的东西;二是不可复制但可学习、仿佛远在天边却近在眼前;三是真实、朴实、扎实,但怎个“三实”了得。

1.不仅仅“三实”

课堂教学本来是真实、朴实、扎实的,如同我们的生活来不得半点虚假、浮华、投巧一样,但是,实践起来却不平常、不简单,非得像老师那样对语文、对教学、对儿童有深刻而切肤的认识并且勇于付诸行动才可以。

“真实”。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真实地展现学习过程,一点儿不掺假。整体说,从初识“词”读正确开始,到多读读流利,到读懂读出情感,最后静思读出“词外音”,这个过程不能做假也无法做假;细部说,理解一个字(词),从不懂到有点懂到懂得准。教师让学生自由读,把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学生提出“白发谁家翁媪”的“媪”不理解;接下来师生一起想办法来理解,从查字典到联系上下文猜一猜,指男女生说老了分别叫“翁”与“媪”,还一起讨论了现在的叫法,学生有说“奶奶”的、有说“婆”的、有说“外婆”的,直到学生准确地说出“媪”现在应叫“老婆婆”、“翁”现在叫“老公公”才罢休。这个过程也不能做假也无法做假。不懂就提出来,提出来就自己想办法解决,自己解决不了老师就教,教就教到点子上,即讲究方法、点到要害,一教就懂,方可抵达“不需教”的境界。“真实”,还要“较”真,要真学真懂不要含含糊糊,如,对词中的“醉”到底是“小醉”还是“大醉”、“烂醉”的琢磨;对学生圈出一个“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字或词”的推敲。

“朴实”。老师的教,方法是朴实的,如谈话、范读、板书、对比、追问、用《古汉语字典》解决古诗词(古文)字词意思,尤其不回避讲解——老师讲得干净富有启发,如,讲解词的知识、讲解“喜”字;老师教学生学,方法也是朴实的,如,朗读、提问、圈画、联系生活和上下文猜、查字典、静静地想、准备好笔记本“把课堂上重要的东西记下来”。这些方法都是人人都有、时时可用,用之有效的。上课如交朋友,只有朴实,才可能走得近走得远,终成知己。“君子之交淡如水”、“盛情”只能款待客人。

“扎实”。不管是学语文还是学其他、不管是学古文还是现代文、不管是读书还是写字,非得扎扎实实,不可半点投机取巧。比如朗读,一次次一遍遍一个个地读,直读到每一个学生都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每一个学生都熟读成诵——当堂背诵。举一个我的统计数据,课堂上学生自由练读整首词5次、指名读10人次、集体朗读(背诵)4次,还有零零碎碎地读,真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读百遍其‘情’自见”、“书读百遍其‘言’自见”啊!再有老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是扎实的、要求是严格的,绝不走过场,如第一个被叫起来朗读的小男生,第一遍用手指着读,老师鼓励他“读正确了,但不要用手指着读”,并让他再读一遍。

课堂教学达到真实、朴实、扎实就够了吗?老师用他的课告诉我们“学无止境”、追求无止境。我从薛老师的课上还读出了“厚实”。

2.更有“厚实”

我们现在还难以给“厚实”下定义,但是,我们从薛老师的课中读出了“厚实”基本元素,与诸位同仁分享之。

“动则灵”。课堂中,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其一,调动学生学习。老师首先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开宗明义“最重要的是带着脑子进课堂”;然后“动”口朗读、说话,“动”手圈画批注笔记,“动”体验,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带进文本理解等等。其二,调动课程资源。老师把教材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教学生学知识(如关于词的知识、“吴音”)、教学生用方法、创设丰富的听(听范读、听同学发言)说(说自己对字、词、情感的理解)读(朗读、默读、美读、)写(笔记、)实践活动。同时薛老师自己也“动”起来,范读、讲解、点拨、板书、提问,并适时呈现适当的课外资料帮助学生思考和理解。其三,留有余地。如对诗与词的对比学习,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诗和词比较,初步了解词的特点,到此为止。老师一句“当然还有其他不同,以后再解”——为今后学生“大动作”(深入学习)埋下“引子”。

“静则慧”。语文课,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重要,沉思默会、浮想联翩、静静走笔同样重要。静水流深。其一,老师的课整体平静、冲淡,一派自然恬淡的景致。绝不拿腔拿调、矫情造作,即便是诵读词!其二,学生静静品读、静静地思考、静静地动手、静静地实践。如,静静地探寻深藏于字面背后的作者所思所感(“圈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字”)、静静地看辛弃疾的资料,以“读懂词人的心”。其三,不急于求成、不急功近利。学生答对不“喜形于色”、暂时答不上来不“惊慌失措”,如,学生找不到那个“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字”时,老师的评价与指导;学生只读出“喜”而读不出“忧”时,老师都是那么从容,像是孩子的大哥哥。

“思则远”。老师的指导,只有教学生学会思考、促进思考,才算真指导;老师的指导,只有了解学生原有的基础、在学生原有基础上推一把、点一下,让其“跳一跳摘果子”才算真有效。如果五年级的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和思考就能读出辛弃疾《清平乐  村居》的“喜”,请问老师还要不要指导、如何指导?老师给我们呈现了他的思考和实践:能由学生自己读懂的的不教,要教就教读不懂的,当然这种教也不“和盘托出”,而是启发思考。如,这首词仅有“喜”吗?(当然,如果学生连“喜”都读不出,你还教他读出什么“忧”啊!)老师请学生阅读辛弃疾的资料,要求“静静地看,静静地思考,看能不能读懂词人的心”。高明的老师是不会让孩子的脑子生锈的!

也许这就是“唤醒”的真谛吧。

 

(六)古诗教学专题:轻敲古诗大门,感受经典魅力

——听戴建荣、王玲湘、祝禧古诗教学有感

生活中有美,古诗之美贴近生活,而且古诗通过千百年的积累沉淀,铸就了我国灿烂悠久文化的精华长久昌盛。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作为中华民族的骄傲,让小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继承,具有深远意义。

 回味戴建荣、王玲湘、祝禧三位老师的古诗教学,我们为自己能在“千课万人”活动现场享受古诗之美而感到欣喜。戴建荣老师为学生营造了恬淡清逸的课堂,使学生浸润其中,呼吸文学的芬芳,享受学习的喜悦;王玲湘老师让学生在诗的“意象”中,循着“相望、相融、相悦”的线索,穿行于山、水之间;祝禧老师引领孩子们领略了田园生活的清新悠闲,体验了牧童生活的舒心惬意。三位老师凭着自己的智慧,对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进行合理的取舍,带着学生轻叩古诗词的大门,感受经典的魅力。

1.文字阅读,读出诗的意思

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忆起儿时读书的感受如是说:那些语句,即使你未曾记住一句话,一个字,却依然会感染你,使你受益终生,因为它会让你的心灵如泉水般清澈纯净,悄然无声中,你创建了一片完全属于你的纯净天地。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词的教学,教师都应努力保持语文教学的特色,让课堂氤氲着语言文字的芬芳。

首先,三位老师在初读古诗时,都很重视古诗中字的读音,给学生明确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戴建荣老师在教学“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句中,让好几个孩子起来读这个句子,并对“将”和“教”的读音提出了质疑,“将”应该读jiāng还是读jiàng?“教”在这里是读jiāo还是jiào?一开始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读音,老师就引导他们从字的意思上去看,联系整个句子的意思去体会,在诗句中的“将”和“教”分别代表“将领”和“让、使”的意思,因此,“将”念做jiàng ,“教”念做jiào王玲湘老师教学的《望天门山》一诗,在孩子读完之后,问其他同学:“他是不是字字咬准了?”她着重正音“中断”、“至此回”,课堂上经过反复练习,学生由读不正确,到读得正确。祝禧老师在教学《村晚》时,比较注重“陂”字的读音,通过指名读,正音之后再让几位同学起来读,接着全班读来加深印象。

其次,在学生们能读准诗句之后,要求学生读出诗的韵律来。“诗歌”“诗歌”,既然诗有歌性,读诗就要做到南宋朱熹谈到古诗朗读时说的:“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颂数遍,自然上口,永远不忘。” 戴建荣老师借着自己丰富的肢体语言,指导学生按照平仄长短的规律不断吟咏《凉州词》和《出塞》。台下听课的老师笑声不断,老师却只管和学生沉浸在诗境中,忘情地吟诵。王玲湘在学生再读时,没有急于把古诗的节奏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跟着老师的手势读,叠读等各种形式练读。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老师的手势语在这节课的朗读指导中,起了两个作用:一是教师态势语的形象性和表情性,很好地帮助学生走进诗词描写的内容,增强了学生的感性体验,降低了理解古诗的难度。二是无声的指挥,引领学生感受节奏和音韵,学生读倒情深处,摇头晃脑,手舞足蹈,把感受和体验通过体态语言尽情地表现出来。祝禧老师则是引导学生要读出字正腔圆的感觉,强调读出诗的韵律。读为主旋律,一遍遍的读之后,诗意的因子,经典的文化已然浸润到学生的骨髓里。

再者,三位老师还要求学生在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之后,想一想诗的意思,让孩子们对全诗有个大概的印象。

2.文学阅读,读出诗的意象

教学中正确的引导学生体会使人丰富的想象力,是诗情画意的情境在学生心里、头脑中有个形象化的理解认识。

 戴建荣老师在课堂上,善于引领学生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轻轻撩开语言的面纱,触摸作者的情感。引导储蓄诗化语言,丰富语言库存。他还运用比较的办法让学生学习两首古诗,体现了体现了古诗教学的审美能力,达到互文映照,相互交融的效果。教学中相机链接“城头铁鼓声犹振,甲里金刀血未干”等诗句,为理解战士之“勇”做了铺垫。

王玲湘老师采取了“古字切入,据形索义”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对字(词)义的准确理解提高到对诗句的准确理解,这既遵循了汉语与汉字间的关系规律,又克服了“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片面性。老师的“古字切入”是分三步进行的。第一,抓住古字的形,切入课题,展开想象。开课,老师采用分别出示“天门山”这几个字的甲骨文,让学生据形索义,想象天门山,再结合“望”字,理解课题。此时在四十个孩子的心中,“天门山”已经有几十种形状了,极大地激发了孩子学习古诗的欲望。第二,  抓住古字的形,理解字义,读懂诗句。比如“回”字,学生容易误解为“回旋”,老师抓住它先出示字典中的三种意思,请学生选择,再结合板画帮助学生理解为“回转”。第三,    抓住古字的形,字理分析,举象造境。如“中断”的理解,师展示“断”的字理,左边表示用刀剪断两束丝,右边是一把斧头,“断”字有刀有斧,引导学生想象天门山好像是被斧头劈开的,斧头就是楚江。有刀有斧的“断”字,让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了天门山的雄伟险峻。

祝禧老师则是通过三读来读出诗的意象,感悟田园的生命与活力。首先,品读诗之表象,让学生说印入脑海里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接着,赏读诗之景象,田园是静谧而不死寂,充满了盎然的生机,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再是,想象诗中形象: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让学生读了之后,指名学生画。然后祝老师这样引导:就在这样的情景中,放了一天牛的牧童回来了,牧童怎么会横坐在牛背上呢?什么叫“心口吹”?通过一系列的循序渐进的问题,学生面前出现了牧童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学生也体会到了牧童安然自乐的心境。

3.文化阅读,读出诗的意蕴

潘新和先生指出:在浮躁焦灼的物欲横流的年代,教师尤应“致虚极,守静笃”,守住心灵的净土,鞠躬精神的园圃。同理,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静心读书的生态课堂,激发学生言语生命欲求,让学生的心灵因文字的滋润变得一泓清泉般澄清。

戴建荣老师善于引领学生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轻轻撩开语言的面纱,触摸作者的情感。引导储蓄诗化语言,丰富语言库存。课堂上,老师这样引导学生读诗品诗:“读两首诗,在相同的地方圈一圈,要用心地去读,静静地读。”学生说了自己的感受之后,他又这样评价:“这些感受都是从读中品出来的。”老师善于引导学生融入课本,静静的穿行于字里行间,用心理视觉与文本对话,把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于是,课堂如一湾静静的水,轻轻的从学生身边流过,留下一片被滋润的土地,生机勃发。

祝禧老师在引导孩子读出诗读出诗的韵味时,结合水墨画和另外的几首田园诗,让孩子在看和读中体会牧童短笛老牛的宁静悠远安然自乐的田园情怀。并且用一首现代诗《现代的城市孩子》来进行对比,使田园悠然自得的感觉更加清晰地印在孩子们的脑中。

一首古诗往往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观。教学一首古诗,就是走近一位作者,解读一种生活,阐释一段历史。王玲湘老师在教学中就链接了诗人李白的《行路难》和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故事,通过对比,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通过对比,明白情不同,景不同,景因情生的诗作表达特点。古诗语言精练,意蕴含蓄,意境深远,讲究平仄,格律严格,有一种“言尽而意无穷”的语言效果。丰富的想象结合比喻、夸张、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创造了生动形象的艺术形象,表达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正如教育家杜威认为,“在于将经验到的模糊、疑难、矛盾和某种纷乱的情境,转化为清晰、连贯、确定和和谐的情境。”

以往的古诗学习往往会陷入“简单的告诉”之中。教师依仗的是教参上的标准答案进行教学,而学生也可以通过形形色色的诸如课课通等资料了解字词诗句的含义。古诗教学就在师生搬运标准答案的过程中进行。标准答案要不要?对于字词的准确理解肯定是要的,但决不该是简单的告诉。教师要引导学生读进诗中,到诗中去寻去解去感去悟。

古诗含有丰富的意象,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古诗又是极具音韵节奏的美感,是一曲意蕴悠远的古曲。教学中以画配诗,画解意,以乐配诗,乐促情。营造浓浓的诗境,让学生入情入境领略诗之形、诗之蕴、诗之情。戴建荣老师在教学两首边塞诗时,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加以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再联系“万里”这个表示空间的词语,让学生在这种空旷苍凉的背景下理解“人未还”。当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所包蕴的巨大历史悲怆、无限深沉叹息的时候,“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呼喊才那么震撼人心,诗歌的苍凉意境学生也就得到了初步领略。

《望天门山》一诗,景实情切,青山、绿水、孤帆、落日浓缩了古诗的意境。王玲湘老师抓重点字理解这首古诗,感悟这首诗的非凡意境。让学生从“出”字中体会诗人敏锐的观察力,精炼的语言,更让学生从侧面感受到天门山的形态美。这个“出”字,让学生真正融进古诗中、融进意境中,感受到诗人激越的创作情绪。

在《村晚》一诗中,“牧童短笛老牛”三者常完美地组合在一起,构成清新悠闲朴实无华的田园风光。牧童纯朴率真、无忧无虑的恬然成了有特定含义的文学意象。祝禧老师在课堂上为孩子营造了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教学情境,通过阅读与品味,在“牧童短笛”的文学意境中。体验牧童生活的舒心惬意,获得牧童一下的丰富意蕴,激起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提高了古诗的审美能力。

 

(七)打造绿色的作文生态

——听贾志敏、于永正、管建刚作文课有感

作文怎么教?作文教什么?一直以来是我所困惑的,我们相信也是我们语老师一个负重的话题。此次,在“千课万人”的观摩现场,贾志敏老师、于永正老师及管建刚老师上的三节作文课,我们似乎获悉了一部分答案。

贾志敏老师执教的《烛心》是杨红樱创作的一篇不到三百字的小小说。讲的是我刚搬新居,突然停电了,室内一篇漆黑。这时一个小男孩敲门问:“阿姨,你家有蜡烛吗?”我想,刚搬来,就来借东西,真是欺负新来的。今天借蜡烛,说不定明天又来借葱、蒜,于是我说没有。结果男孩高高举着两根蜡烛送给我,这让我惊呆了的故事。这篇小小说的内容源自生活,发展符合学生的体验,读来有亲近感,虽然是从阿姨的角度叙述的,但是,这起伏曲折的情节里依然不失孩子那可爱的童真。这是本次习作指导的材料准备。首先,老师花了5分钟时间介绍作者和作者背后的故事,介绍有关小说、讲解小说文体方面的知识,浓墨重彩的开场。我想,这些都是学生不多知的知识,让学生作好相关的认知准备是有必要的。于永正老师上的是一节平实细腻的写作指导课《关注小事 关注细节》。如何让自己所写的人物与众不同,于永正老师提出了“关注小事,把小事写‘大’;关注细节,把细节写细”,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怎样的事才算“小事”、怎样的描写才是细节描写的确没有具体感知。老师呈现了两段自己精心写就的范文,一段侧重于对话描写,一段侧重于动作描写。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细细评阅两段范文,具体认识了什么是细节,怎样把细节写细,怎样抓住小事来写,很实用,很有效。管建刚老师为了让作文课活起来,首先开源节流。学生怕作文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觉得“无话可说”。作文课上了为了完老师的作业,只好东拉西扯,摘摘抄抄,视作文选为法宝。如何让学生选出有新鲜感的材料呢?这就需要老师在引导学生发掘题材上下功夫。老师要求学生写“我的同桌”,是学生最熟悉的话题,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贾志敏、于永正、管建刚三位老师的作文课简约清晰,朴实高效,流淌的是真情,展现的是睿智,充满着人文关怀,真可谓是低碳的课堂、有效的课堂、绿色的课堂!其经验做法可学、可用,令人叹服。

1.巧在激发动机

纵观三节课,老师的当场改写、老师的细节描写、老师的作文讲评,都没有刻意的煽情,也没有繁杂的媒体展现,但都充满了情趣。这“趣”源自何处?源自作文话题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源自老师的娓娓讲述,源自老师精当的评价,也源自孩子们成功的喜悦……一句话,源自“作文”本身!三位老师是那样和蔼可亲,那样幽默风趣,他们都不吝啬对孩子的赞扬、鼓励,那一句句得当的夸奖、一个个爱抚的动作、一个个赞许的眼神以及老师当场的高分刺激——展现的是老师的亲和力,体现的是对孩子们成长的关爱,心理学告诉我们,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不竭动力。三位老师让孩子们体验到的是表现的快乐。感受到的是成功的喜悦。当孩子们作文的内在动机被充分地挖掘出来,就能变被动的“要你写”为主动的“我要写”,变被动的“要你改”为主动的“我要改”。这难道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理想境地呢?

2.贵在打开思路

从作文教学的现实来看,学生作文的主要矛盾不在于“怎么写”而在于“写什么”。解决无米之炊永远是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三位老师都十分注意这个问题。老师给孩子们提供了一篇微型小说,精心指导学生改写,使用的是间接的材料,当所涉及的内容也很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老师要求学生写他本人。老师指导学生写同桌,这些内容就来自身边,更是孩子们所熟悉的。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从写作材料来源而言,间接材料、直接材料这两个方面不可偏废,不能顾此失彼。因为课标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习作”,其练习成分很大。我们既要努力“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契诃夫语),也要充分利用课文、课外读物等间接材料,给孩子们创设练习表达的机会。让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不断的实践提高作文的能力。

3.妙在点拨指导

以章法和技巧训练为核心是我国传统作文教学的一大特色。它的讲究并非完全不必要,但若过分追求则会阻碍学生的自由表达,令人望而生畏。反之,如一味强调情感、动机,忽视必要的指导,也是十分有害的。三位老师都注意到从情感上切入,但也没有忽视技巧、方法的指导。他们善于倾听,准确判断,在关键处点拨,在学生困难处示范,给予学生最有效的指导,尤其注意授予孩子们写作的金钥匙。因而课堂上,生成频出,精彩纷呈。老师的课中,学生改写时拟的题目五花八门,老师当场点评指导,如《雪中送炭》建议改为《暗中送光》,《蜡烛,一条长丝带》改为《蜡烛?阿姨?温暖?》这样就显得贴切、简洁。还有一个学生习作中出现“阿姨把门打开”,老师当即指出,用小男孩口吻来叙述,应该改为“打开门的是阿姨”。诸如此类,适时、准确、到位的点拨,对于孩子们拟题,准确用词等能力的形成都是很有帮助的。老师采用了“下水文”引路、课堂素描等形式,指导学生关注小事,把小事写大,关注细节,把细节写细。现实生活中儿童不会写作,通常情况是不会将原本的细节写细腻;而一些儿童畏惧写作,首先缺乏是一颗细腻而宁静的心灵。老师用今天课堂的实践,形象地告诉学生,掌握了细节描写的技巧,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可以入文。其对学生的随机点评也是十分到位的,仅是在三位学生念出自己的习作过程中,老师所作的评点、纠正,就达到16次之多。老师寓指导于讲评之中,展示了学生习作中存在的正反例子,现场解剖,指导修改、品味,最后归结出“自相矛盾”与“画蛇添足”两大病症,引导学生再去修改习作,学生自然就容易将习作改好。

4.重在严格训练

小学阶段是基础阶段,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但习惯的养成离不开严格的训练。三位老师都注意培养习惯、夯实基础。如老师不时提醒学生朗读时不要拖腔带调,要像说话那样自然;不时指着板书问学生:“这个字写得好,你又练过吗?”强调要把字写工整,写美观;又如学生朗读当堂完成的习作时,有一句妈妈说的话,显得不够简洁,老师的提醒学生改为:“除了看电视,吃零食,玩游戏”这样的表达形式,让语言简洁、连贯、紧凑。老师在学生写片断前,强调写好单引号、双引号,进行了专项训练,在习作时再三强调,在评讲时也不时提醒。当孩子们写完习作时。老师要求把自己的作文读三遍,边读边修改。它强调,好的作文时读出来,改出来的。这些细微之处的着力,不正是严格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良好习惯吗?老师注意习作写后的管理,严格训练,有效评改。如课堂中有摘录学生习作结尾中的一句话:“从他的身后望着他的身影,我有点惭愧了……”“他这人要形容,用一个字就够,这字便是媚。不过课要注意,他可是个男性哦。”老师问学生通顺不通顺?不通顺在哪里?然后让学生明白“从他的身后”“他可是个男性”这些部分重复的、多余的,完全可以删去。在逐一展示本次习作呈现的不足之处基础上,严格训练学生规范的书面表达能力。

三、享受讲座:构建生态课堂,追求低碳语文

“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促使我们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重新审视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和生活世界,精心打造“生态课堂”。 同时,教授专家以自己独到的解读为我们阐述了“生态课堂”的深刻内涵,其中汪潮教授《解读:“生态”课堂》、周一贯先生《低碳课堂:重构语文教学的生态平衡》、胡明道老师《让生成因预设而丰富》的讲座更是从理论方面加强我对“生态课堂”、“低碳语文”的认识。

(一)咬定语言不放松,立根原在学生中

汪潮教授的《解读:“生态”课堂》从课堂的生态要素和课堂的生态建构两方面,结合祝禧老师的课堂教学讲评,生动形象地向大家解读 “生态”课堂。所谓“生态课堂”指的是根据生态学理论,充分利用生态环境条件而建立的一种多样性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型。并对其基本的要素进行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素,指课堂的物理因素、课堂的人际因素、课堂的精神因素,包括语言、人文、思维、常规的训练。2.生态量,指的是生态素的数量、程度及其水平。并指出过量或不足都会影响甚至破坏自然生态。3.生态链,要求课堂生态链是健全的、链接的、“共同体”的、开放的。通俗地讲就是课堂各环节不仅要衔接,而且要层层推进。4.生态价,指的是生物对环境条件可以适应的幅度。从生态课堂来说,生态价指的是教师、学生对课堂的适应能力。这种适应能力主要包括:环境适应能力、人际适应能力、情感适应能力、学习适应能力。5.原生态。原生态既是一种原始状态,更是一种境界,一种韵味,透过其本色、本性、本来面目,背后隐含的是真相。课堂失去原生态,就像一束“塑料花”,鲜艳无比,却没有生命的气息。教授指出我们小学语老师首先要姓语,其次要姓小,要“咬定语言不放松  立根原在学生中”。

关于课堂的生态建构,教授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1.树立课堂的生态意识。生态的课堂是一种崇尚自然的课堂,是一种互为互动的课堂,是一种整体和谐的课堂,是一种资源共生的课堂。2.构建课堂的生态系统。生态学原理告诉我们:学习过程不是一个线性积累的过程,而是一个生态式的“孕育”过程。前者只是知识的转移,而后者才是知识的学习。就是说,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要经历精神的“孕育”,必须在一个知识的生存图景中方能实现。3.保证课堂的生态效益。时空不仅仅是物质的,它还有特定的社会文化、教育意义。课堂时空的不同设计往往反映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效益。包括课堂教学时间、课堂物理空间、课堂思维空间、课堂情感空间。4.呵护课堂的生态平衡。课堂的生态平衡指的是人与人、人与物质、人与精神、物质与精神之间关系的相对稳定状态。综合起来说就是要达到“教师”与“学生”的双赢,教学要简约、高效,提高教学效率。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把握学生学力的基础上,预先假设学生会在何处何时有疑问和困难,设计更具有挑战意义的教学环节,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参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

(二)课堂坚守以生为本,教学追求简约有效 

语文教学生态急待修复!这是周一贯先生在作《低碳课堂:重构语文教学的生态平衡》的讲座时提出的。先生从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讲起,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教师讲的过度,学生学的缺失。提出“节能减排”,指出只有一条出路:低碳教学。追求自然,让课堂时间变成学生主要的时间。低碳课堂为什么是修复语文教学生态平衡的关键所在?

先生讲解了低碳课堂的特点:1.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生为本,少些教师过度的讲析,少些资源过度开拓,少些媒体过度运用,少些信息过度开放。2.深入浅出的教师引导。成人的理解不能代替儿童的理解,不能过分强调文本细读。教材挖得太深,又不能深入浅出,会使学生厌倦语文教学。3.扎实有效的学习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从儿童中来,实践在儿童中做,实践到儿童中去。4.简约朴实的教学环节。课要扎实,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5.优质轻负的整体落实。提倡课内预习,反对公开课课前预习。公开课过分预习就不明白起点在哪里。学生自己能养成预习的习惯是好的。

随着教学改革与创新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从理念、内容到形式都在发生重大变革,课堂教学已不是简单的文化传承,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也不是仅仅局限于学以致用。课堂教学更关注课堂环境与学习主体之间的交互任用,更关注学生的潜能激发;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幸福;更强调以生为本,育人为本。低碳课堂的本质在于把课堂还给学生,根本改变学生的生态状态。教学的成功与否,落脚点不在于教师做得怎么样,而是学生最终学得怎么样。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什么,并不等于学生就一定“收到”了什么。实现低碳课堂的关键在于构建“学大于教”的课堂模式。我们必须探索“以学代教”的新路子,要尽量减少教师对课堂教学时空的占有和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干扰,隐身于“导学”之中,追求“大教无痕”的境界。生态的课堂为师生发展而教,为师生发展而学,以创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养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造就张扬的个性、开放的思想、创新的品质。

教师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思维的自主权,教师只是学生思维的领路人,真正具有价值的思考过程不能由教师代劳。要讲究学案的“留白”和“弹性”艺术。“留白”就是要留出时间给学生自主探究、讨论、操作,教师的“讲”要让位给学生的学。教学方案设计得太严谨太规整,课堂的生命活力就会因此而黯淡。为了不让固定的设计限制生成的自由,所以只能预设粗线条,进行弹性处理。课堂上不能一味执行教案,完全拘泥于预设的固定程序,应当有利于学生智慧的形成和发展。 

(三)生成因预设而丰富  预设因生成而精彩

胡明道老师的讲座《让生成因预设而丰富》,列举鲜活的课堂教学片断,向我们分析了新课程实施中的课堂常见病:情智分裂、固守僵化、应对失措、空泛法偏移。生成是动态生成的简称。生成性教学中的“生成”具有挑战性质,要把握即时性、多元性、难料性。预设是应对性要求,具有动力化、立体化、弹性化的特点。怎样让生成因预设而丰富呢?

老师指出:1.加强文本的解读与发现,要做到准确、深刻、有创见。2.做好学情的预估与应对,包括知识预估、能力预估、心里预估。3.精心设计教程的策划与留白。包括创设学习情景、拟定探究问题、结构学习活动、总结学习方法、设计深度拓展、整合有效资源。

生态课堂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传统课堂强调以课本为本,强调课本知识的学习,对人才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教师要了解学情,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从知识技能层面上,也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设计教学目标,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学习方案。生态课堂必须变革传统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不能只是简单的授予、接受的关系,任何一方都不把对方作为一种对象去控制、去灌输,而是一种平等、民主、自由、宽容、鼓励和帮助的“伙伴”关系,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而成长,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而充实,从而达到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教师,作为传业者,教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作为引导者,引领学生精神发展、心理成熟;作为师长,教师应该是教育活动的民主组织者、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同时又是学生生活中的伙伴。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个性教育的殿堂。在课堂中,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教师只有充分意识到他们是作为“人”而存在,并尊重他们的课堂权益,才可能实现和学生同步健康发展。课堂是师生彼此沟通、相互交往的生活场所,是师生合作交流、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和谐发展、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重视学生学习的体验与感悟,把感悟作为学习的基础。必须让学生对知识和精神生命获得一种整体状态,否则就是赤裸裸的教育假象,虽然是严肃认真的却是徒劳的努力。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重要标志,是学生主体对外部知识、信息的深层内化,是头脑对事物的重新组合、选择和建构,因而是人对自己的挑战和创新,是学生未来学习与生活的核心基础。为此,生态课堂教学过程必须尽量减少对学生学习时间的占领,把学习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生产知识,只有学生自已生产出来的浸润着学生自己血脉的知识才是有生命的,才会产生刻骨铭心的爱。这才是生态课堂、低碳语文的最终追求。

(四)语文教学需要自己独立思考

听上海师大吴忠豪教授的讲座,我的心里始终不能平静,我的关于语文教学的种种思绪、思考仿佛几个小人,在激烈地斗争。教授熟知中小学语文现状,又编过教材、做过实验,其讲座也就较一般语教法教授更鲜活更深入,很多时候,像火星,像棒槌,点燃黯淡的火花,唤醒沉睡的思维。

唤醒的,是对语文教学的再认识。语文教学,是教课文还是教语言,是重阅读还是重表达,是教会还是会学,似乎都不是问题,又似乎都是问题。所有的理念看似“灰色”,看似与课堂“无缘”,其实却与一堂堂语文课如影相随、不可分割。人文与工具要融合,教与学要契合,好理解,能接受,可具体到一篇课文,就不是一件易事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教材把握出现了偏颇,不可以;教学内容有所偏重,不可以;教学评价倚重了鉴定功能,不可以。学生的语文学习,毕竟是有数以千计的语文课构成的,阅读是重要的,表达是重要的,独立思考是重要的,如果再加上考试重要,那么,比提高教学有效性更要紧的是教师有一份自信,有一份思考,甚至能“站起来”教语文,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做法,才不致于无所适从、东摇西摆。

唤醒的,是对语文课程的再定位。以学为基点的语文课程形态是怎样的?教授给了我们一幅蓝图,涵括了语文课、阅读课、语文综合性学习和经典诵读等4个方面。这显然与现行的语文课程形态有着较大的不同。在目前语文教材、课程不大可能出现巨变的前提下,我们有必要汲取其积极的、合理的思想营养,变革眼下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比如从语文要学语言的理念出发,阅读教学要加大对语言理解感悟与内化运用的力度,要加强不同文体不同阅读策略的引导,要积极推动大量广泛的拓展阅读等等。作文教学要凸显言语交际的特点,使学生积极表达、能够表达、有效表达等。

四、烛照现实: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本质回归

 ()生态课堂带给我们的思考

1.生态课堂,是“激扬生命”的课堂

教育是什么?也许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作出不同的诠释,但从教育的原点思考,教育应当是关爱受教育者生命发展的事业。这不仅因为教育是生命发展的原始需要,而且还因为它需要人的倾情投入、积极互动来实现,最终又是为了生命质量的提升。这是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对人的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的一项伟大工程。正是教育才使一个个鲜活的、充满绿意的生命,在全面、全程、全向的活动中,使人的生命四重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价值生命和智慧生命)得到最和谐的发展。

传统的课堂观念,首先被认定是传递知识的渠道。这一定位必然会带来课堂教学原点的错位,即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教师则必然会处于主宰课堂的位置而追求个人对知识的炫耀和权威。这样的课堂必然会消解了以学生为本的价值追求。从课堂教学的原点思考,学习只能是学习者自主的活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虽然十分必要,但这只能是外因,不可能改变学习是由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决定的这一重要内因。所以,课堂只能是学生体验自身生命成长过程的平台,这就从根本决定了课堂的“生态”定则。

因此,每一堂语文课都应是师生共享的生命旅程,既是儿童在斑斓想象的闪烁中,表达自我和世界,扩展自我精神边界的旅程,也是教师把语文内在的语言智慧化为儿童生命智慧的旅程。教师是“长大了的孩童”,用自己智慧的童心,以语文的方式,帮助孩童创造人心所需要的温暖、柔软和美好。用快乐的语文让孩子的精神变得纯真而富有活力,用优雅的语文让孩子的灵魂变得纯粹而富有品味,用精美的语文艺学让孩子的生命变得精致而富有魅力。

2.生态课堂,是“以生为本”的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是属于儿童的,每一篇课文都应当是儿童的温馨居所。生态课堂要求教师要把自己当成学习伙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空间。

在课堂上,为师之道,应当是适度的组织引领,而不是包办代替;应当是让学生自主探究、有所发现,而不是全盘授予的讲说;应当是民主治课、平等对话,而不是以话语霸权主宰课堂……一句话,师道的原点在于“为了一切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循循善诱以无痕之教。教师需要“悠着点”不可刻意地表现自己,不为因张扬个人才华而陶醉,才能使学生享有充分参与、激情表演的机会。当然这不等于教师可以放弃“教与导”的责任,但这种“教”或者“导”都应当尽可能是“无痕”的,“润物细无声”的,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充分“自由呼吸”的。

  就学习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哪里来?来自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发现。发现是学生认识的提高,是尝试成功的体验,是克服困难的胜利,是那份如学登山的快乐。所以生本的课堂应当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合作发现,快乐共享,而不是由教师牵着鼻子走,或者由教师设计好种种“圈套”,让学生往里钻。若教师背离了学习的原点,学习便不再是学生的主体行为,只能是被迫胁从的一种“苦差役”。

生态课堂,应该是具有“田野”性格的课堂。每一个在课堂上的孩子,都像是一粒撒在田野沃土里的“种子”,他们是不同的种子,有的是大树,有的是小草,有的是麦子,有的是水稻,但他们需要阳光、水分和温度。有了这些,他们就自由自在地成长为本来应该成长的那个样子。我们千万不要希望他们都长成一样的大树或麦子。因此,生态课堂应该是还学生以自由的精神,能够最佳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喜闻乐见的课堂。

 ()走向生态课堂,需要一份努力

四天的学习总让我们有这样一种感受——听名师讲课,就像在听前进的号角。一节节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一场场深入浅出的专家报告,一次次智慧碰撞的互动交流,这一道道丰盛的教育文化大餐使我们不仅享受到了优课的丰富营养,更促使我们更新教育观念,重新审视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和生活世界,精心打造“生态课堂”。 我们在欣赏中赞叹,在赞叹中反思。反思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现状,反思我们自身的教学素养……生态课堂,需要每一位教师清醒的认识与不懈的努力!

1.敢于放,就是要让学生有自由驰骋、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首先在备课的时候,我们要明白设计是为学生提供舞台,而不是自己唱主角,所以给学生的预设不能太多,否则容易禁锢学生的思维,也就不可能产生个性化的思考。其次,最主要的要掌握一个原则,那就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多说、多想、多练,而不是教师越俎代庖、喧宾夺主。教师要扮演主持人,创设情境,抛出话题,把学生推出场,并且做好节目之间的串联,做好总结归纳。第三,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民主、平等、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的。所以教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亲切交流,而且要不断鼓励,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2.善于导,也就是教师顺学而导,让学生飞得更高,学得更好

首先,生态的课堂应该是活泼灵动的、发展变化的,也就是在预设的基础上,有新的生成,所以教师备课时要多一点预见,授课时要多一点机智。其次,顺学而导,还在于教师导的技巧,是否导得自然,导得巧妙,导得到位。

3.善长动,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堂上,教师要树立人本思想,把广阔的课堂时空留给学生,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动”起来,让课堂成为展示学生的舞台。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眼到、耳到、手到、心到,才能消化所学知识并将知识转移为实际的能力。如何在课堂上实施“生态课堂”教学呢?笔者根据自己对生态课堂的学习以及任教实践,谈一些见解。

首先,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生态环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动”。 如何建立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呢?最根本的是教师要扬弃“师道尊严”旧思想,树立“以人为本”新观念。教师要舍得感情投资。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师应具有强烈的人文意识,善于做教学上的有情人,以“情感”这一非智力因素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其次,以“活动”为载体,优化课堂教学方式,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动”。精心设计导语,打动学生的心,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产生一种探索答案、奥妙的欲望。创设问题情境,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使学生“脑动”。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自问题、惊讶开始。”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策动力,是进入最近发展区的桥梁,而探究是人的一种本能,儿童天生就是探究者。可以说,通过亲身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是学生真正理解、真正相信的,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读写结合,使学生“手动”。读与写是“灵犀互启,密切相关”的,“读”是“写”的基础与根本,“写”是“读”的扩展和升华,语文教学若能将“读”“写”结合,想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视朗读与说话训练,使学生“口动”。由于急功近利等原因(有人错误地认为:考试不考学生的朗读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朗读往往被“粉身碎骨”式的课文分析或“堆积如山”的书面作业“挤压”掉。殊不知,朗读是一种传统的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必要手段。古人有言:“熟读唐诗三百诗,不会作诗也会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各种器官可以相互沟通,相互作用,人体器官调动得越多,学习效率就越高,朗读是一种眼看、手到、脑思多感官参与的活动,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感知理解,增强语感,增加语言积累,而且使人的精神人格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朗读教学突出教学内容的文本意识和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作品本身的感染力,让学生主动地感知、探索、创造和积累,这与现行的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

第三,重视学法指导,架构知识学习桥梁,使学生会“动”。 语言学家吕叔湘说得好:“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这些话启迪我们:教学的本质是教学生“会学”,自学能力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必要条件。语文课堂教学过程除了传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架好“桥”,备好“船”,提供“钥匙”,“课文无非是个例子,通过例子,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叶圣陶语),为师者应以“授之以渔”为己任,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为目的,为学生指点学习门径,铺设学习台阶。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了“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大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们能说;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会观察;解放儿童的时空,使他们能到大社会之中去扩大眼界,各学所需、各尽所能。倘若语文教师能真实地转变自己的角色,真切地倾听学生开的声音,想方设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还语文课堂教学以“真实、扎实、朴实”,那么,在语文课上,我们听到的将是琅琅的读书声,看到的将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喜人景象,感受到的将是绿满课堂的旺盛的生命活力。

4.潜心修炼,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我们聆听名师的课,感叹着大师们课堂的精彩,最令人折服的就是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很好地解读教材、驾驭材料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创造一个丰富的、开放的课堂,让学生的心灵氤氲在博大、温暖的氛围中。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生为本,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充满魅力。这些给与我们这些一线的老师以前沿的引领和智慧的启迪,同时也带给我们带来深深的思索……

对于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练就自己的内功。首先要练就解读文本的功力。只有教师对文本准确地、深入地、独到地进行解读,才会产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课堂调控信心,才会勇于面对课堂教学智慧与激情综合生成的挑战,才会不负众望地成为平等者中的首席。教师要准确把握,解读文本的主导价值;要整体感知,解读文本的主要内容;要细读品析,解读文本的艺术特色。其次要提升语言的功力。课堂上,教师朗读时做到声情并茂,有效传递出文章的情感,为静止的文字赋于生命的活力;讲解时能做到清楚地表情达意,在准确地完成教学流程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身心得到灌溉与滋养。再是要提高文学的功力。文学,是语文课堂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平时要多读书,加强文学的修养,除了要具备懂得语言、欣赏语言、驾驭语言能力之外,还需使自己的课堂语言具备文学的魅力。这绝不是为了卖弄和炫耀,而是为了让课堂变成充满引力和诱惑的“吸铁石”,让课堂成为令人期待、给人惊喜的“魔盒”。语文教师丰富、幽默、诗意的课堂语言,不仅能化解学生日常学习中的焦灼,也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文学的浸润与文化的陶冶。

文品高了,人品高了,教品自然会高。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磁场,什么样的深度就会有什么样的课堂。高度不一定是目标,向上才是语文教师应有的姿态,真正的彼岸也许永远无法抵达,但是凭着对语文教学不懈地追寻,我们定会在教学路上渐行渐远。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师一堂课,一课一人生,用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来看待语文教学,把它放在眼里,它是工作;把它放在心里,它是事业;把它放在梦里,它就是艺术!“春风得意马蹄疾,不需扬鞭自奋蹄。”我们相信,处在生命与工作最好时期的我们会马不停蹄,为理想的语文教学踩出一条充满生机的新路。

 

(本文先由温岭市第二批“瞿梅福名师工作室”学员王丹敏、张玲斐、周静、潘赛兵、叶仙娟、徐君芬以及城西小学陈群英、林锦霞两位老师根据内容分配各自撰写心得体会,王建平进行归总;工作室联络员江瑾琦调整修改,领衔人瞿梅福校长最后审核指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