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廊桥到觅渡桥

 苏迷 2012-12-03

前些日子,我偶尔乘车经过南门路,惊异于新造之景致,不禁追目。苦于车
疾,不能观赏,今日步行于此,见阳光明媚,河水清澜,于是驻足。

  从人民桥中间拾级而下,便有一条蜿蜒的小径,自西而来,穿过桥底,沿河
延伸。人民桥下,车声隆隆,筋板震颤,感觉大气。宽敞的桥洞,空空荡荡,有
冷风来自河中,捎带水气。望水上浮雕,难辨细节,想是描画了苏州之今古。

  外城河中,水波粼粼,很是清澈,一扫往日污浊,见之欣喜。偶有游船往
来,疾驶而过,在河面上划出一道深深的沟壑,向外层层涌出,后浪推前浪,波
及于驳岸;在岩石上震荡出白色的水花,四溅开来,煞是好看。我不由得回忆起
儿时,在太湖边玩水的情景,不免心动。

  沿着城河向东,穿行在新栽的树木与小草中间,翻越在高低起伏的小小丘陵
左右,脚踏在错落间置的怪石之上,路途崎岖,心境坦然。青竹林立之间,望东
首,依稀可见古城墙,飘渺隐现,不似人间真迹。近处南园桥横卧,形状粗陋,
难免有杀风景。

  回首人民桥,廊坊横空,犹如卧龙,临于水面。远远望之,水烟迷离,显得
尤为古意盎然。穿过南园桥,右侧绿化渐宽,林木渐深。亭台轩榭,布置井然,
可驻足观赏。南门路上,车马喧嚣已然远去,只微闻。偶见小鸟,立于石头,飞
翔自在,脆鸣可听。

  忽然,远处有一灰衣女子招手遥呼,不知为何。近前,定睛一看,原是雕
塑。那女子一身宫装,背着行囊,瑶臂轻举,樱口微张,作招呼状,活灵活现。
三丈外,是一佝偻老汉,弯腰背纤,似乎应答。我举目一看,一座巨大的石拱桥
立在当地,赫然正是灭渡桥!

  古桥单孔,形状开阔,巍然耸立。拱顶却甚为单薄,历经数百年风雨,完好
依旧,承载路人践踏至今,令人不免心生敬仰。桥堍有一老僧塑像,静坐化缘。
此僧面目慈善,貌相清奇,莫非便是灭渡桥之募造者,昆山僧人敬修?七百余年
前,此处无桥,是一繁忙渡口,而舟人横暴,常侵凌旅客。敬修和尚偕当地里人
募捐钱款,建造该桥,从此过河平安,故名灭渡。

  灭渡桥以东,便是新造的觅渡桥。比之古桥,面貌不失细致,形态更为磅
礴,线条流畅,有浓郁的现代气息。新桥虽巨,但站在古桥上,却未感压抑,倒
是相得益彰。不远处,尚有一小拱桥,三桥分立,从小到大,从古至今,令人浮
想。

  我拾着班驳的台阶,缓步走下灭渡桥,走走停停,回想古桥往事。此时,僧
人塑像前站了一位女子,穿着黑色的羽绒服,身材娇俏。她将数枚硬币投入僧人
雕塑前的一个钵盂里,随之回眸一笑,显现出小姑娘般的顽皮与灿烂,我不禁莞
尔。回首看看那振臂遥呼的觅渡女子,两人神态模样似乎相仿,不禁引人遐思。
觅渡,觅渡,古人觅渡,今人又何所觅?

  从灭渡桥折回,原途返程。见三两对情侣坐于河边,或窃窃交谈,或搂搂拥
抱,模样亲热。我择一净石坐下,静静的,看那风吹着枯槁的芦苇,河水缓缓流
淌,远处廊桥,映于水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