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满基情

 昵称8088609 2012-12-05
 
  元白炽情录
 
《梦微之十二年八月二十日夜》    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回梦见君。
 
《酬乐天频梦微之》        元稹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译文  
    残灯已没有火焰,周围留下模糊不清的影子,这时听说君被贬官九江。在垂死的重病中,我被这个消息震惊得坐了起来,暗夜的风雨吹进我窗户,感觉分外寒冷。

题解
  元稹和白居易有很深的友谊。这首诗是元稹贬居通州(今四川达县)听到白居易也被贬的消息时写的。诗的中间两句叙事抒情,首尾两句写景,情景交融,更显得凄楚动人,表达了作者对朋友命运的深切关怀。白居易在江州读此诗后十分感动,对“垂死病中惊坐起”一句感触尤深。后来,白居易在给元稹的信中说:“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侧耳。”  
注释   幢幢(chuang床):晃动的样子;昏暗不明的样子。
元稹和白居易有很深的友谊。元和五年(810),元稹因弹劾和惩治不法官吏,同宦官刘士元冲突,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后来又改授通州(州治在今四川达县)司马。元和十年,白居易上书,请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结果得罪权贵,被贬为江洲司马。上面这首诗,就是元稹在通州听到白居易被贬的消息时写的。诗的中间两句是叙事言情,表现了作者在乍一听到这个不幸消息时的陡然一惊,语言朴实而感情强烈。诗的首尾两句是写景,形象地描绘了周围景物的暗淡凄凉,感情浓郁而深厚。 

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现在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于是,看到“灯”,觉得是失去光焰的“残灯”;连灯的阴影,也变成了“幢幢”——昏暗的摇曳不定的样子。“风”,本来是无所谓明暗的,而今却成了“暗风”。“窗”,本来无所谓寒热的,而今也成了“寒窗”。只因有了情的移入,情的照射,情的渗透,连风、雨、灯、窗都变得又“残”又“暗”又“寒”了。“残灯无焰影幢幢”、“暗风吹雨入寒窗”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是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会一体、“妙合无垠”。

诗中“垂死病中惊坐起”一语,是传神之笔。白居易曾写有两句诗:“枕上忽惊起,颠倒着衣裳”,这是白居易在元稹初遭贬谪、前往江陵上任时写的,表现了他听到送信人敲门,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元稹来信的情状,十分传神。元稹此句也是如此。其中的“惊”,写出了“情”——当时震惊的感情;其中的“坐起”,则写出了“状”——当时震惊的模样。如果只写“情”不写“状”,不是“惊坐起”而是“吃一惊”,那恐怕就神气索然了。而“惊坐起”三字,正是维妙维肖地摹写出作者当时陡然一惊的神态。再加上“垂死病中”,进一步加强了感情的深度,使诗句也更加传神。既曰“垂死病中”,那么,“坐起”自然是很困难的。然而,作者却惊得“坐起”了,这样表明:震惊之巨,无异针刺;休戚相关,感同身受。元、白二人友谊之深,于此清晰可见。

按照常规,在“垂死病中惊坐起”这句诗后,大概要来一句实写,表现“惊”的具体内涵。然而作者却偏偏来了个写景的诗句:“暗雨吹风入寒窗”。这样,“惊”的具体内涵就蕴含于景语之中,成为深藏不露、含蓄不尽的了。作者对白氏被贬一事究竟是惋惜,是愤懑,还是悲痛?全都没有说破,全都留给读者去领悟、想象和玩味了。

元稹这首诗所写的,只是听说好友被贬而陡然一惊的片刻,这无疑是一个“有包孕的片刻”,也就是说,是有千言万语和多种情绪涌上心头的片刻,是有巨大的蓄积和容量的片刻。作者写了这个“惊”的片刻而又对“惊”的内蕴不予点破,这就使全诗含蓄蕴藉,情深意浓,诗味隽永,耐人咀嚼。

元稹把他这首诗寄到江州以后,白居易读了非常感动。他在给元稹的信中说:“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与微之书》)是的,象这样一首情景交融、形神俱肖、含蓄不尽、富有包孕的好诗,它是有很强的艺术魅力的。别人读了尚且会受到艺术感染,何况当事人白居易!

白居易与元稹的友情

人道有情须有梦,有梦无梦皆关情【本想亲自为自己的偶像题诗,可惜功力不够,只好拼诗以寄情,缘起缘落,相信元白的情谊皆从梦起...】                       ——题记

 

近日迷上了国学,在研读《全唐诗》与《全宋词》发现里面很多诗都是类似于《诗经》那样在描述诗人与那些貌美的女子之间的缠绵悱恻之情,但是越看越不对,因为读了很多白居易与元稹的诗后发现,两人的诗里暗藏情谊,似乎很多都能当情书了,尤其是两人通州合唱时的诗句,此间相思,真是不同寻常,而且去细细品味才发现,每一首都用情至深,尤其是白居易的诗,从那句“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开始,天呐白居易与元稹的友情 那个情深意重...【虽说 我很讨厌元稹当初那段情事 谁都知道 《莺莺传》里的张生原型就是他元稹 很多人觉得他就是个伪君子 不过在此看来 却又有所不同】
以下,且让我为大家浅谈分享...

俗话说“文人相轻”,但在唐代文坛上,却有两个文人给后人留下了文人相亲的佳话。他们是白居易和元稹。几回魂梦与君同,两人的友谊,是在共患难中建立起来的。

元和十年正月,白居易与元稹在长安久别重逢,两人经常畅谈达旦,吟诗酬和。但事隔不久,元稹因为直言劝谏,触怒了宦官显贵,在那年三月被贬为通州司马。   

同年八月,白居易也因要求追查宰相武元衡被藩镇军阀李师道勾结宦官暗杀身亡一案,被权臣嫉恨,宪宗听信谗言,把他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   

两个好友竟落到同一被贬的命运。白居易在秋风凄凄中离开长安,走的恰好是元稹不久前走过的路。诗人满腔惆怅,一路上寻找着好友留下的墨迹。一日他行至蓝桥驿——这里是长安通往河南、湖北的中途站。一下马,便在驿站的墙柱上发现了元稹在正月路过这里时写的一首《西归》绝句,诗人百感交集,提笔在边上写了一首绝句: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西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离了蓝桥驿,经过商州、襄阳,诗人由汉水乘舟而行。在船上诗人经常反复吟咏好友元稹的诗卷,来慰藉孤独的心情,一直看到眼睛痛为止。途中写下这样一首诗: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元稹在通州听说白居易被贬到九江,极度震惊,不顾自己病重在床,提笔给白居易写信,并赋诗一首《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这首诗貌似收录在了语文课本中,可惜当时的我没能读出个中滋味】
 

 

不久,白居易收到了这首诗,被好友的关切之情深深感动,他在给元稹的信中写道:“‘垂死病中’这句诗,就是不相干的人看了都会感动得不忍再看,何况是我呢?到现在每次看到它,我心里还凄恻难忍。”   

元稹一收到信,知道是白居易写来的,还未拆开就已泪眼模糊。他的女儿吓得哭起来,妻子也忙问怎么回事。元稹告诉她们,自己很少这样动情,只除在接到白居易来信的时候。为此,元稹寄诗给白居易:   

得乐天书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一次,元稹又接到老朋友的诗,诗中写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好友对自己如此情深,竟在梦中与自己相见。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自己也整天思念他,为什么就不能梦见呢?元稹十分懊恼,觉得大概是自己一来通州,就染上疟疾,至今不愈,以致神思混乱的缘故。于是也写诗一首,《酬乐天频梦微之》: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元稹死后,白居易对他的思念从没有停止过。十年之后,白居易在友人卢子蒙处看到其与元稹唱和的旧作,感今伤昔,不禁老泪纵横,蘸满浓墨,在诗集最后的空白处,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昔闻元九咏君诗,恨与卢君相识迟。

今日逢君开旧卷,卷中多道赠微之。

相看泪眼情难说,别有伤心事岂知?

闻道咸阳坟上树,已抽三丈白杨枝!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梦微之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元稹字微之  阿卫,微之小男。韩郎,微之爱婿。】

休戚相关的命运,把白居易与元稹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一生交谊很深,世人称为“元白”。

也许“元白”的情谊并没有李白与孟浩然来的那么张扬,还留下了类似于“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千古名句,但他俩的情谊却是可以从那一首首的唱和诗中读出端倪白居易与元稹的友情...

以下是小女子收集整理的几首乐天与微之的唱和诗,但愿与君共勉之!

1 [赠樊著作]白居易
阳城为谏议,以正事其君。其手如屈轶,举必指佞臣。
卒使不仁者,不得秉国钧。元稹为御史,以直立其身。
其心如肺石,动必达穷民。东川八十家,冤愤一言伸。
刘辟肆乱心,杀人正纷纷。其嫂曰庾氏,弃绝不为亲。
从史萌逆节,隐心潜负恩。其佐曰孔戡,舍去不为宾。
凡此士与女,
其道天下闻。常恐国史上,但记凤与麟。
贤者不为名,名彰教乃敦。每惜若人辈,身死名亦沦。
君为著作郎,职废志空存。虽有良史才,直笔无所申。
何不自著书,实录彼善人。编为一家言,以备史阙文。

「和乐天赠樊著作」元稹
  君为著作诗,志激词且
温。璨然光扬者,皆以义烈闻。
  千虑竟一失,冰玉不断痕。谬予顽不肖,列在数子间。
  因君讥史氏,我亦能具陈。羲黄眇云远,载籍无遗文。
  煌煌二帝道,铺设在典坟。尧心惟舜会,因著为话言。
  皋夔益稷禹,粗得无间然。缅然千载后,后圣曰孔宣。
  迥知皇王意,缀书为百篇。是时游夏辈,不敢措舌端。
  信哉作遗训,职在圣与贤。如何至近古,史氏为闲官。
  但令识字者,窃弄刀笔权。由心书曲直,不使当世观。
  贻之千万代,疑言相并传。人人异所见,各各私所遍。
  以是曰褒贬,不如都无焉。况乃丈夫志,用舍贵当年。
  顾予有微尚,愿以出处论。出非利吾已,其出贵道全。
  全道岂虚设,道全当及人。全则富与寿,亏则饥与寒。
  遂我一身逸,不如万物安。解悬不泽手,拯溺无折旋。
  神哉伊尹心,可以冠古先。其次有独善,善己不善民。
  天地为一物,死生为一源。合杂分万变,忽若风中尘。
  抗哉巢由志,尧舜不可迁。舍此二者外,安用名为宾。
  持谢著书郎,愚不愿有云。

2 [感鹤]白居易
鹤有不群者,飞飞在野田。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
贞姿自耿介,杂鸟何翩翾。同游不同志,如此十馀年。
一兴嗜欲念,遂为矰缴牵。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
不惟怀稻粱,兼亦竞腥膻。不惟恋主人,兼亦狎乌鸢。
物心不可知,天性有时迁。一饱尚如此,况乘大夫轩。

「和乐天感鹤」元稹
  我有所爱鹤,毛羽霜雪妍。秋霄一滴露,声闻林外天。
  自随卫侯去,遂入大夫轩。云貌久已隔,玉音无复传。
  吟君感鹤操,不觉心惕然。无乃予所爱,误为微物迁。
  因兹谕直质,未免柔细牵。君看孤松树,左右萝茑缠。
  既可习为饱,亦可薰为荃。期君常善救,勿令终弃捐。

3 [折剑头]白居易
拾得折剑头,不知折之由。一握青蛇尾,数寸碧峰头。
疑是斩鲸鲵,不然刺蛟虬。缺落泥土中,委弃无人收。
我有鄙介性,好刚不好柔。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

「和乐天折剑头」元稹
  闻君得折剑,一片雄心起。讵意铁蛟龙,潜在延津水。
  风云会一合,呼吸期万里。雷震山岳碎,电斩鲸鲵死。
  莫但宝剑头,剑头非此比。 

4 [赠吴丹]白居易
巧者力苦劳,智者心苦忧。爱君无巧智,终岁闲悠悠。
尝登御史府,亦佐东诸侯。手操纠谬简,心运决胜筹。
宦途似风水,君心如虚舟。泛然而不有,进退得自由。
今来脱豸冠,时往侍龙楼。官曹称心静,居处随迹幽。
冬负南荣日,支体甚温柔。夏卧北窗风,枕席如凉秋。
南山入舍下,酒瓮在床头。人间有闲地,何必隐林丘。
顾我愚且昧,劳生殊未休。一入金门直,星霜三四周。
主恩信难报,近地徒久留。终当乞闲官,退与夫子游。

「和乐天赠吴丹」元稹
  不识吴生面,久知吴生道。迹虽染世名,心本奉天老。
  雌一守命门,回九填血脑。委气荣卫和,咽津颜色好。
  传闻共甲子,衰颓尽枯槁。独有冰雪容,纤华夺鲜缟。
  问人何能尔,吴实旷怀抱。弁冕徒挂身,身外非所宝。
  伊予固童昧,希真亦云早。石坛玉晨尊,昼夜长自扫。
  密印视丹田,游神梦三岛。万过黄庭经,一食青精稻。
  冥搜方朔桃,结念安期枣。绿发幸未改,丹诚自能保。
  行当摆尘缨,吴门事探讨。君为先此词,终期搴瑶草。

 

 

 

雨雪放朝因怀微之    白居易    

归骑纷纷满九衢,放朝三日为泥涂。
不知雨雪江陵府,今日排衙得免无?


独酌忆微之  白居易   

独酌花前醉忆君,与君春别又逢春。
惆怅银杯来处重,不曾盛酒劝闲人。


见紫薇花忆微之    白居易 

一丛暗淡将何比?浅碧笼裙衬紫巾。
除却微之见应爱,人间少有别花人。


忆微之    白居易    

与君何日出屯蒙,鱼恋江湖鸟厌笼。
分手各抛沧海畔,折腰俱老绿衫中。
三年隔阔音尘断,两地飘零气味同。
又被新年劝相忆,柳条黄软欲春风。


梦微之十二年八月二十日夜。    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回梦见君。


闻李尚书拜相因以长句寄贺微之    白居易    

怜君不久在通川,知已新提造化权。
夔卨定求才济世,张雷应辨气冲天。
那知沦落天涯日,正是陶钧海内年。
肯向泥中抛折剑,不收重铸作龙泉。


寄微之    白居易    

帝城行乐日纷纷,天畔穷愁我与君。
秦女笑歌春不见,巴猿啼哭夜常闻。
何处琵琶弦似语?谁家卨堕髻如云?
人生多少欢娱事,那独千分无一分。


三月三日忆微之    白居易    

良时光景长虚掷,壮岁风情已暗销。
忽忆同为校书日,每年同醉是今朝。


寄微之 时微之为虢州长史。    白居易    

高天默默物茫茫,各有来由致损伤。
鹦为能言长剪翅,龟缘难死久搘床。
莫嫌冷落抛闲地,犹胜炎蒸卧瘴乡。
外物竟关身底事,谩排门戟系腰章?


商山路驿桐树昔与微之前后题名处    白居易    

与君前后多迁谪,五度经过此路隅。
笑问中庭老桐树,这回归去免来无?


答微之上船后留别    白居易   

烛下尊前一分手,舟中岸上两回头。
归来虚白堂中梦,合眼先应到越州。


答微之泊西陵驿见寄    白居易    

烟波尽处一点白,应是西陵古驿台。
知在台边望不见,暮潮空送渡船回。


答微之夸越州州宅    白居易    

贺上人回得报书,大夸州宅似仙居。
厌看冯翊风沙久,喜见兰亭烟景初。
日出旌旗生气色,月明楼阁在空虚。
知君暗数江南郡,除却余杭尽不如。


夕因题卷后封寄微之    白居易    

秦城南省清秋夜,江郡东楼明月时。
去我三千六百里,得君二十五篇诗。
阳春曲调高难和,淡水交情老始知。
坐到天明吟未足,重封转寄与微之。


醉封诗筒寄微之    白居易    

一生休戚与穷通,处处相随事事同。
未死又邻沧海郡,无儿俱作白头翁。
展眉只仰三杯后,代面唯凭五字中。
为向两州邮吏道,莫辞来去递诗筒。


除夜寄微之    白居易    

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
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答微之见寄     白居易  

可怜风雪浙东西,先数余杭次会稽。
禹庙未胜天竺寺,钱湖不羡若耶溪。
摆尘野鹤春毛暖,拍水沙鸥湿翅低。
更对雪楼君爱否,红栏碧甃点银泥。


早春忆微之    白居易   

昏昏老与病相和,感物思君叹复歌。
声早鸡先知夜短,色浓柳最占春多。
沙头雨染斑斑草,水面风驱瑟瑟波。
可道眼前光景恶,其如难见故人何。


重寄别微之    白居易    

凭仗江波寄一辞,不须惆怅报微之。
犹胜往岁峡中别,滟预堆边招手时。


河阴夜泊忆微之    白居易    

忆君我正泊行舟,望我君应上郡楼。
万里月明同此夜,黄河东面海西头。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和乐天感鹤    元稹    

我有所爱鹤,毛羽霜雪妍。
秋霄一滴露,声闻林外天。
自随卫侯去,遂入大夫轩。
云貌久已隔,玉音无复传。
吟君感鹤操,不觉心惕然。
无乃予所爱,误为微物迁。
因兹谕直质,未免柔细牵。
君看孤松树,左右萝茑缠。
既可习为饱,亦可薰为荃。
期君常善救,勿令终弃捐。


酬乐天    元稹    

放鹤在深水,置鱼在高枝。
升沉或异势,同谓非所宜。
君为邑中吏,皎皎鸾凤姿。
顾我何为者,翻侍白玉墀。
昔作芸香侣,三载不暂离。
逮兹忽相失,旦夕梦魂思。
崔嵬骊山顶,宫树遥参差。
只得两相望,不得长相随。
多君岁寒意,裁作秋兴诗。
上言风尘苦,下言时节移。
官家事拘束,安得携手期。
愿为云与雨,会合天之垂。


酬乐天登乐游园见忆    元稹   

昔君乐游园,怅望天欲曛。
今我大江上,快意波翻云。
秋空压澶漫,澒洞无垢氛。
四顾皆豁达,我眉今日伸。
长安隘朝市,百道走埃尘。
轩车随对列,骨肉非本亲。
夸游丞相第,偷入常侍门。
爱君直如发,勿念江湖人。


酬乐天早夏见怀    元稹   

庭柚有垂实,燕巢无宿雏。
我亦辞社燕,茫茫焉所如。
君诗夏方早,我叹秋已徂。
食物风土异,衾裯时节殊。
荒草满田地,近移江上居。
八日复切九,月明侵半除。


和乐天秋题曲江    元稹  

十载定交契,七年镇相随。
长安最多处,多是曲江池。
梅杏春尚小,芰荷秋已衰。
共爱寥落境,相将偏此时。
绵绵红蓼水,飏飏白鹭鹚。
诗句偶未得,酒杯聊久持。
今来云雨旷,旧赏魂梦知。
况乃江枫夕,和君秋兴诗。


和乐天秋题牡丹丛    元稹    

敝宅艳山卉,别来长叹息。
吟君晚丛咏,似见摧颓色。
欲识别后容,勤过晚丛侧。


和乐天刘家花    元稹    

闲坊静曲同消日,泪草伤花不为春。
遍问旧交零落尽,十人才有两三人。


水上寄乐天    元稹    

眼前明月水,先入汉江流。
汉水流江海,西江过庾楼。
庾楼今夜月,君岂在楼头。
万一楼头望,还应望我愁。


代杭民答乐天    元稹   

翠幕笼斜日,朱衣俨别筵。
管弦凄欲罢,城郭望依然。
路溢新城市,农开旧废田。
春坊幸无事,何惜借三年。


酬乐天秋兴    元稹    

劝君休作悲秋赋,白发如星也任垂。
毕竟百年同是梦,长年何异少何为。


赠乐天    元稹    

等闲相见销长日,也有闲时更学琴。
不是眼前无外物,不关心事不经心。


贬江陵途中寄乐天、杓直、杓直以员外郎判盐    元稹

想到江陵无一事,酒杯书卷缀新文。
紫芽嫩茗和枝采,朱橘香苞数瓣分。
暇日上山狂逐鹿,凌晨过寺饱看云。
算缗草诏终须解,不敢将心远羡君。


酬乐天八月十五夜禁中独直玩月见寄    元稹    

一年秋半月偏深,况就烟霄极赏心。
金凤台前波漾漾,玉钩帘下影沉沉。
宴移明处清兰路,歌待新词促翰林。
何意枚皋正承诏,瞥然尘念到江阴。


予病瘴,乐天寄通中    元稹    

紫河变炼红霞散,翠液煎研碧玉英。
金籍真人天上合,盐车病骥轭前惊。
愁肠欲转蛟龙吼,醉眼初开日月明。
唯有思君治不得,膏销雪尽意还生。


书乐天纸    元稹   

金銮殿里书残纸,乞与荆州元判司。
不忍拈将等闲用,半封京信半题诗。


和乐天招钱蔚章看山绝句    元稹    

碧落招邀闲旷望,黄金城外玉方壶。
人间还有大江海,万里烟波天上无。


和乐天高相宅    元稹   

莫愁已去无穷事,漫苦如今有限身。
二百年来城里宅,一家知换几多人。


和乐天仇家酒    元稹    

病嗟酒户年年减,老觉尘机渐渐深。
饮罢醒馀更惆怅,不如闲事不经心。


和乐天赠云寂僧    元稹    

欲离烦恼三千界,不在禅门八万条。
心火自生还自灭,云师无路与君销。


凭李忠州寄书乐天    元稹    

万里寄书将出峡,却凭巫峡寄江州。
伤心最是江头月,莫把书将上庾楼。


得乐天书    元稹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寄乐天    元稹    

无身尚拟魂相就,身在那无梦往还。
直到他生亦相觅,不能空记树中环。


酬乐天醉别    元稹    

前回一去五年别,此别又知何日回。
好住乐天休怅望,匹如元不到京来。


酬乐天雨后见忆    元稹   

雨滑危梁性命愁,差池一步一生休。
黄泉便是通州郡,渐入深泥渐到州。


和乐天过秘阁书省旧厅    元稹    

闻君西省重徘徊,秘阁书房次第开。
壁记欲题三漏合,吏人惊问十年来。
经排蠹简怜初校,芸长陈根识旧栽。
司马见诗心最苦,满身蚊蚋哭烟埃。

李白与杜甫的深厚友情

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赏析
  杜甫同李白的友谊,首先是从诗歌上结成的。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是746年(天宝五年)或747年(天宝六年)春杜甫居长安时所作,主要就是从这方面来落笔的。开头四句,一气贯注,都是对李白诗的热烈赞美。首句称赞他的诗冠绝当代。第二句是对上句的说明,是说他之所以“诗无敌”,就在于他思想情趣,卓异不凡,因而写出的诗,出尘拔俗,无人可比。接着赞美李白的诗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庾信、鲍照都是南北朝时的著名诗人。这四句,笔力峻拔,热情洋溢,首联的“也”、“然”两个语助词,既加强了赞美的语气,又加重了“诗无敌”、“思不群”的分量。
  对李白奇伟瑰丽的诗篇,杜甫在题赠或怀念李白的诗中,总是赞扬备至。从此诗坦荡真率的赞语中,也可以见出杜甫对李白的诗作十分钦仰。这不仅表达了他对李白诗的无比喜爱,也体现了他们的诚挚友谊。清代杨伦评此诗说:“首句自是阅尽甘苦上下古今,甘心让一头地语。窃谓古今诗人,举不能出杜之范围;惟太白天才超逸绝尘,杜所不能压倒,故尤心服,往往形之篇什也。”(《杜诗镜铨》)这话说得很对。这四句是因忆其人而忆及其诗,赞诗亦即忆人。但作者并不明说此意,而是通过第三联写离情,自然地加以补明。这样处理,不但简洁,还可避免平铺直叙,而使诗意前后勾联,曲折变化。
  表面看来,第三联两句只是写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江东”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地方。“春天树”和“日暮云”都只是平实叙出,未作任何修饰描绘。分开来看,两句都很一般,并没什么奇特之处。然而作者把它们组织在一联之中,却有了一种奇妙的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当作者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之时,也正是李白在江东思念渭北的作者之时;而作者遥望南天,惟见天边的云彩,李白翘首北国,惟见远处的树色,又见出两人的离别之恨,好像“春树”、“暮云”,也带着深重的离情。故而清代黄生说:“五句寓言己忆彼,六句悬度彼忆己。”(《杜诗说》)两句诗,牵连着双方同样的无限情思。回忆在一起时的种种美好时光,悬揣二人分别后的情形和此时的种种情状,这当中有十分丰富的内容。这两句,看似平淡,实则每个字都千锤百炼;语言非常朴素,含蕴却极丰富,是历来传颂的名句。”《唐诗别裁》称它“写景而离情自见”,《杜臆》引王慎中语誉为“淡中之工”,都极为赞赏。
  上面将离情写得极深极浓,这就引出了末联的热切希望:“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欢聚,像过去那样,把酒论诗啊!”把酒论诗,这是作者最难忘怀、最为向往的事,以此作结,正与诗的开头呼应。说“重与”,是说过去曾经如此,这就使眼前不得重晤的怅恨更为悠远,加深了对友人的怀念。用“何时”作诘问语气,把希望早日重聚的愿望表达得更加强烈,使结尾余意不尽,回荡着作者的无限思情。
  清代浦起龙说:“此篇纯于诗学结契上立意。”(《读杜心解》)道出了这首诗在内容和结构上的特点。全诗以赞诗起,以“论文”结,由诗转到人,由人又回到诗,转折过接,极其自然,通篇始终贯穿着一个“忆”字,把对人和对诗的倾慕怀念,结合得水乳交融。以景寓情的手法,更是出神入化,把作者的思念之情,写得深厚无比,情韵绵绵。

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⑵?

  鸿雁几时到⑶?江湖秋水多⑷。

  文章憎命达⑸,魑魅喜人过⑹。

  应共冤魂语⑺,投诗赠汨罗⑻。[1]

⑴天末:天的尽头。秦州地处边塞,如在天之尽头。当时李白因永王李嶙案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

  ⑵君子:指李白。

  ⑶鸿雁:喻指书信。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

  ⑷江湖:喻指充满风波的路途。这是为李白的行程担忧之语。

  ⑸命:命运,时运。文章:这里泛指文学。这句意思是:有文才的人总是薄命遭忌。 

  ⑹魑魅:鬼怪,这里指坏人或邪恶势力。过:过错,过失。这句指魑魅喜欢幸灾乐祸。

  ⑺冤魂:指屈原。屈原被放逐,投汨罗江而死。杜甫深知李白从璘实出于爱国,却蒙冤放逐,正和屈原一样。所以说,应和屈原一起诉说冤屈。

  ⑻汨罗:汨罗江,在湖南湘阴县东北。
 
这首诗当作于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秋,和《梦李白二首》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当时诗人弃官远游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李白在“安史之乱”中因永王李璘事件而获罪,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杜甫因赋诗怀念他。
首句以秋风起兴,给全诗笼罩一片悲愁。诗人说:时值凉风乍起,景物萧疏,怅望云天,此意如何?只此两句,已觉人海沧茫,世路凶险,无限悲凉,凭空而起。次句不言自己心境,却反问远人:“君子意如何?”看似不经意的寒暄,而于许多话不知应从何说起时,用这不经意语,反表现出最关切的心情。这是返朴归真的高度概括,言浅情深,意象悠远。以杜甫论,自身沦落,本不足虑,而才如远人,罹此凶险,定知其意之难平,远过于自己,含有“与君同命,而君更苦”之意。此无边揣想之辞,更见诗人想念之殷。代人着想,“怀”之深也。挚友遇赦,急盼音讯,故问“鸿雁几时到”;潇湘洞庭,风波险阻,因虑“江湖秋水多”。李慈铭曰:“楚天实多恨之乡,秋水乃怀人之物。”悠悠远隔,望消息而不可得;茫茫江湖,唯寄语以祈珍摄。然而鸿雁不到,江湖多险,觉一种苍茫惆怅之感,袭人心灵。
  对友人深沉的怀念,进而发为对其身世的同情。“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语极悲愤,有“怅望千秋一洒泪”之痛:“魑魅喜人过”,隐喻李白长流夜郎,是遭人诬陷。此二句议论中带情韵,用比中含哲理,意味深长,有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是传诵千古的名句。高步瀛邵长蘅评:“一憎一喜,遂令文人无置身地。”这二句诗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是对无数历史事实的高度总结。
  此时李白流寓江湘,杜甫很自然地想到被谗放逐、自沉汨罗的爱国诗人屈原。李白的遭遇和这位千载冤魂,在身世遭遇上有某些相同点,所以诗人飞驰想象,遥想李白会向屈原的冤魂倾诉内心的愤懑:“欲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这一联虽系想象之词,但因诗人对屈原万分景仰,觉得他自沉殉国,虽死犹存;李白是亟思平定安史叛乱,一清中原,结果获罪远谪,虽遇赦而还,满腔的怨愤,自然会对前贤因秋风而寄意。这样,“欲共冤魂语”一句,就很生动真实地表现了李白的内心活动。最后一句“投诗赠汨罗”,用一“赠”字,是想象屈原永存,他和李白千载同冤,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一定作诗相赠以寄情。这一“赠”字之妙,正如黄生所说:“不曰吊而曰赠,说得冤魂活现。”(《读杜诗说》)
  这首因秋风感兴而怀念友人的抒情诗,感情十分强烈,但不是奔腾浩荡、一泻千里地表达出来,感情的潮水千回百转,萦绕心际。吟诵全诗,如展读友人书信,充满殷切的思念、细微的关注和发自心灵深处的感情,反复咏叹,低回婉转,沉郁深微,实为古代抒情名作。《唐宋诗醇》:“悲歌慷慨,一气舒卷,李杜交好,其诗特地精神。”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白居易与刘禹锡的友情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唐。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①蹉跎:失意贬官。 ②合被:犹言偏遭。 ③才名:才气与名望。 ④二十三年:刘禹锡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九月被贬连州刺史,赴任途中再贬朗州司马。十年后,奉诏入京,又复贬任连州刺史,转夔、和二州刺史。直至唐文宗大和元年(公元827年),方得回京,先后达二十三年。
这四句诗,对刘禹锡二十三年的坎坷遭遇,表示了无限感慨和不平——你远在边远之地,过着寂寞的生活,满朝那么多官员,唯独你多次被贬外任;我深知你才高名重,却偏偏遭逢不公的对待,这二十三年,你失去的太多了。怨愤与对友人的同情溢于言表,见其直率与坦诚,亦见其与刘禹锡友情之深厚。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释
  (1)酬:答谢,这里是以古诗文网相答的意思。

  (2)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3)巴山楚水: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曾被贬到这些地方做官,所以用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到之地。

  (4)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共22个年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5)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6)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8)怀旧:怀念故友。

  (7)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

  (9)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10)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注音
  凄凉(qīliáng)赋(fù)柯(kē)畔(pàn)暂(zàn)凭(píng)长(zhǎng)

译文
  巴山楚水一片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回到家乡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吟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渡,飞驰而过,又如一棵病树,眼前都是万木争春,生机盎然。今天听到你为我歌唱的那一曲,就凭借这杯水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赏析
  “乐天”,白居易的表字。“见赠”指白居易赠给作者的诗,那首诗的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刘禹锡的这首答谢诗就是从这里开头的:“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意思是他被贬低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刘禹锡想改革时弊,遭到打击,被贬到朗州(在今湖南省)、连州(在今广东省)、夔州(在今四川省)等地。夔州属于古代巴国。朗州、连州等属于古代楚国。这些地区古代都很荒凉,所以用“巴山楚水凄凉地”来概括。“凄凉地”,指寂寞冷落的地区。这两句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贬谪到异地,空有怀念老朋友的心情也无由见面,一再吟诵《思旧赋》也没有用,所以说“空吟”。写出了作者对旧友(王叔文)的怀念。

  “闻笛赋”,指向秀的《思旧赋》。西晋时,向秀、吕安和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很悲痛,一次他从嵇康的旧居路过,听到有人在吹笛子,笛声使他想起被杀害的好友,就以悲愤的心情写了一篇《思旧赋》来悼念嵇康,从侧面显示出对时政的不满。刘禹锡借这个典故寄托了他对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怀念。“烂柯人”的典故见《述异记》,晋朝时有一位叫王质的人,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今浙江省衢qu县)去打柴。看到一童一叟在溪边大石上正在下围棋,于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边地上,驻足观看。看了多时,童子说“你该回家了”,王质起身去拿斧子时,一看斧柄(柯)已经腐朽了,磨得锋利的斧头也锈的凸凹不平了。王质非常奇怪。回到家里后,发现家乡已经大变样。无人认得他,提起的事,有几位老者,都说是几百年前的事了。原来王质石室山打柴误入仙境,遇到了神仙,仙界一日,人间百年作者借这个典故来比喻自己长期贬谪在外,乍回京城乡,仿佛有隔世之感。

  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样两句,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了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对此,刘禹锡在酬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之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他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这两句诗意又和白诗“命压人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诗高,意义也深刻得多了。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正像他在另外的诗里所写的:“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他这棵病树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沉舟”二字描写形象生动,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因而成为广为传诵的名句。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哲理)

  末尾两句又回到席上酬答赠言上来,意思是:“今天听到您唱的这支歌曲(指白居易赠给他的诗),就暂且凭借酒的力量,来增长我继续努力的精神吧!”诗人没有一味消沉下去,他笔锋一转,又相互劝慰,相互鼓励了。他对生活并未完全丧失信心。诗中虽然感慨很深,但读来给人的感受并不是消沉,相反却是振奋。

  总体来说,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全诗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是酬赠诗之上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