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行善举让深圳充满希望

 南科大 2012-12-05
乐行善举让深圳充满希望
马立明

■ 圳特区报评论员 马立明

今天是国际志愿者节。

这一天,值得骄傲,值得欢庆。深圳所有志愿者将度过属于他们的节日。据统计,截至今年11月30日,全市注册志愿者超过46万人,同比增长31.4%。另外一个喜讯是,深圳市志愿服务基金会正式成立。截至12月2日,基金会共募集原始资金共计1333万元。志愿服务基金会的成立代表着深圳建设“志愿者之城”进入新的高度,代表着“参与、互助、奉献、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已经深入人心。深圳的志愿者已经成为城市亮丽的风景线。

志愿已成风尚。反哺社会,帮助他人,成为深圳人的普遍诉求。星星点点的善念,汇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座城市的志愿精神。对很多深圳市民而言,从事志愿服务成为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做志愿者”成为深圳人广泛认可的观念,“过节逛U站,放假做义工”成为深圳市民接触社会、结交朋友的方式。在后大运时代,志愿精神进一步得到弘扬,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社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志愿渐成机制。要让志愿行动常态化,需形成长效机制。深圳一直展开尝试,比如建立志愿服务回馈激励机制,开发统一管理、联动共享的志愿服务信息平台,以“志愿服务信息终端”、“志愿服务时”、“志愿服务数字地图”等为抓手,实现志愿者、服务对象、活动项目的有效对接。同时,与经验丰富的港澳台志愿者开展交流活动,也是深圳的创举之一。一份丰厚的“志愿简历”,将有助于你求职求学,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日后,深圳还可以效仿美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做法,比如志愿者使用社会公共设施、接受他人和组织提供的服务等方面享有优惠政策措施,对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志愿者免费或者优惠开放。

志愿带来幸福。当志愿行动成为风尚、形成机制之时,将有助于提升全市民众的幸福感。被帮助者感到幸福,助人者也能收获幸福。正如那句老话,“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志愿精神若能覆盖鹏城,到处都有玫瑰香。深圳是我们的家,每一个市民都是这个城市的主人。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像志愿者一样,有爱心、讲奉献、勤参与,深圳一定会更加和谐、更加幸福。作为城市的一员,您可以成为志愿者,也可以学习志愿者身上的闪光点,比如说爱心、奉献精神、行动力等。可以说,这座城市的未来可以由您来书写。您是怎样,深圳就是怎样。您乐行善举,深圳就充满希望。

“一个志愿者就是一把泥土,但我们存在的意义,不是被淹没。而是与无数把泥土聚集在一起,成就一座山峰,一条山脉,一片群峰。这样的山峰,可以改变风的走向,可以决定水的流速。这风,就是社会风气,这水,就是文明进程。”志愿者誓言中的几句话,浓缩了志愿精神。我们看到志愿精神在悄悄地改变着这座城市的面貌。这座市民来自五湖四海的城市,因志愿者的善举而变得精彩。

因爱而生,为爱而行。深圳的志愿者们,节日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