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求有新意”首先要在审题上下功夫,一般要逐字逐句地推敲,确切领会整个题目的主要意思和主要精神,并要展开由此及彼的联想,除字面本身的解释,还可从比喻义、联想意义着眼。 古代文士家审题立意时一般是这样做的:“一题到手,必静相其神理所起止。由实字勘到虚字,更由有字句处勘到无字句处。既入其中,复周索之上下四旁焉,而题无余蕴矣。”意思是审题时必先由实到虚、由有到无地仔细思考题目的内在含义,然后再围绕文题全面地思考将要涉及的内容,以充分开掘其中的意蕴。这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为文“力求有新意”,追求推陈出新,这是写文章的必然要求,在当下更有其现实意义。语文表达应用部分如何做到有新意。 “力求有新意”中的“新”,既包括给社会、文化诸方面带来某种质的变革的场合,也包括对个人来说是新的经验的场合。我们对这个“新”的评价,是对我们的社会来说的,或者对某个集体来说是否有价值的东西。对于考生来说,两者兼有,更多的时候是相对于“考生”这个群体而言,即某篇文章是否“新”是看它相对于本届考生所有文章这一群体来说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