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繁穗苋

 chh71 2012-12-06

繁穗苋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被子植物门,与同属植物反枝苋形态相似,我国各地有栽培。

编辑本段科学分类

  门中文名: 被子植物
  纲中文名: 双子叶植物纲目中文名: 中央种子目
  科编号: 24
  科中文名: 苋科
  科拉丁名: Amaranthaceae
  属中文名: 苋属
  属拉丁名: Amaranthus
  种中文名: 繁穗苋
  种拉丁名: Amaranthus paniculatus L.
  其它属名: 天雪米、鸦谷(四川)

编辑本段形态

  高20~80cm,有时达1.3m;茎直立,粗壮,淡绿色,有时具带紫色条纹,稍具钝棱。叶片菱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常 5~12cm,宽2~5cm,先端锐尖或尖凹,有小凸尖,基部楔形,有柔毛。圆锥花序顶生及腋生,直立,或以后下垂,直径2~4cm,由多数穗状花序形成,顶生花穗较侧生者长;苞片及小苞片钻形,长4~6mm,白色,先端具芒尖;花被片白色,有1淡绿色细中脉,先端急尖或尖凹,具小突尖。胞果扁卵形,环状横裂,包裹在宿存花被片内。种子近球形,直径1mm,棕色或黑色。
  红茎种:叶大而先端尖或钝尖,叶表面绿色,背面紫红色。也有的全株为红色。前期生长快,后期生长较慢,开花早,产量与绿茎种相似或略低。
  在我国北部各地,繁穗苋多为绿红两种混生,除颜色不同外,其他形态和习性都相同。

编辑本段辨别

  
繁穗苋

  繁穗苋

与同属植物反枝苋形态相似,区别:植物体无毛;苞片及花被片顶端芒刺明显;圆锥花序直立或以后下垂,花穗顶端尖;花被片与胞果等长。

编辑本段生境与习性

  一年生草本,生于山坡、路旁、旷野、荒地、田边、沟旁、河岸等处。花期7~8月,果期8~9月。种子繁殖。
  繁穗苋是由南美的野生苋经栽培训化选育出的优良籽苋栽培种,至今已有六千年的栽培历史,十九世纪末期由印度传入中国。目前,我国各地都有种植,其中以华中、华南、华北、东北为最多。

编辑本段用途

  
繁穗苋

  繁穗苋

繁穗苋是一种产量高、适口性好的优良猪饲料。由于它的适应性强,管理方便,生长快,再生力强,是一种夏季很重要的饲料作物。 茎叶也可作蔬菜食用。

编辑本段生物学特性

  繁穗苋是喜温作物,在温暖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品质也佳。种子在5—8℃缓慢发芽,10—12℃发芽较快。耐寒力较弱,幼苗遇0℃低温即受冻害,成株遭霜冻后很快枯死。根系入土较浅,不耐旱。在干旱地区或干旱季节,供给充足的水分,是保证获得高产的重要条件。
  繁穗苋为短日照植物,生育期遇到短日照,各生育时期提前,植株不高就能开花结实。喜光性很强,生育期要求充足的光照,在高度密植,田间通风透光不良的条件下,会减弱光合作用,造成植株低矮而纤细,严重影响产量,必须合理密植。
  繁穗苋对土壤要求比较严格,虽然较差的土壤也可以种植,但产量较低。以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质壤土为最好。结构不良的重粘土和瘠薄沙地不宜种植,土质越肥,产量越高。
  繁穗苋根系发达,吸肥力强,加之生长快,植株高大,只有供给充足的肥料,才能获得高产。

编辑本段栽培技术

  (一)轮作 繁穗苋属耗地作物,不宜连作,连作也容易引起霉斑病等病害,可与麦类或豆类饲料作物轮作。
  (二)整地 繁穗苋种子细小,播前必须精细整地,打碎土块,以免影响出苗。整地时首先要进行深耕,创造疏松的土壤耕作层。深耕后整地前,每亩应施10—15吨厩肥或堆肥作基肥。为了便于排水和灌溉,可作成1.3—1.7米宽的畦,并开好排水沟。
  (三)播种 繁穗苋的播种是一项细致的工作,播种质量比其他饲料作物要求高。繁穗苋播种期长,从4月下旬到8月可随时播种。但早春地温较低,出苗缓慢而不全,播种不宜过早。可采用催芽后播种,但花工多,不宜普遍采用。播种量每亩0.25—0.4公斤。播种方式通常为垅作条播或平作条播。垅作条播一般行距50—60厘米,平条作条播行距30—40厘米。留种和作青贮的适当加宽。为了使种子分布均匀,可与腐熟的有机肥料或砂土拌在一起播种。覆土1—2厘米,有些地方不覆土,只撒一层草木灰,上面盖一层稻草。这能减少水分蒸发,便于浇水,同时避免下雨时冲掉种子。干旱地区播后要立即镇压;大面积播种的用镇压器,反复镇压2—3遍,以便于保墒和防风。还可采用育苗移栽,但较费工,大面积栽培时不宜采用。
  (四)田间管理 繁穗苋幼苗生长缓慢,易受杂草危害,因此要及时除草和间苗。出现1—2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除草和间苗;出现3—4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除草和间苗。随后进行一次追肥,每亩施硫酸铵7.5—10公斤,草木灰25—30公斤。追肥之后,进行第一次浅培土;到苗高20—30厘米时,进行第三次除草,同时定苗。定苗株距为30—40厘米。接着进行追肥和第二次培土。在第二次间苗和最后一次定苗时,要结合进行补苗。
  繁穗苋的病虫害较少。虫害有尺蠖虫(造桥虫),可用90%以上结晶敌百虫0.5公斤兑水400公斤喷杀。如发生霉斑病,要及时拔除病株烧毁。
  (五)收获
  1、间拔法:小面积密播的可采用间拔法,即分期间苗采收,间大留小,间密留稀,逐渐留成单棵,最后一次割完。
  2、全拔法:大面积密播的可采用全拔法收获,在株高50厘米左右,开始分期分片拔收,到现蕾开花时拔完。拔完一块复种一块。此法一年可收、种2—3次。
  3、刈割法:开始采用间拔苗采收,逐步间成单棵,到6—7月、当株高60—80厘米时进行第一次刈割。残茬保留3—5片叶,约经半月左右,从叶腋生出3—5个新分枝,进行第二次刈割。分枝上留2—3片叶,到8月上、中旬可进行第三次刈割。此时残余部分枝杈大部分都出现花蕾,最后全部刈割。
  繁穗苋鲜草的产量较高,每亩可收5,000公斤左右。
  (六)采种 一般在4—5月播种,在苗高10—15厘米时进行间稀,到30厘米左右高时,拔除杂株、病株、弱株,使株距保持30—40厘米。加施磷、钾肥料,促使种子饱满,并注意防止病虫害。到立秋至寒露前后,种子变成种子特有色即时可收割。晒干脱粒,在干燥处贮藏。一般每亩可收种子30—70公斤,高的可达100公斤以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