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年“调补”在冬季

 大白兔奶奶 2012-12-06

冬令进补”蕴藏着“治未病”的思想,就是在疾病发生发展之前,提前增强防病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冬季调补,你“补”对了吗?

“我是到外地做生意的,前几天收到客户送的一支市价2 000多元钱的人参。冬至当天,我把人参炖来进补,想不到,我原本睡眠正常,现在竟然出现烦躁、头疼等症状,甚至还失眠了。”面对陈先生的诉说,上海市中医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刘静提醒大家道:进补,你到底补得合适吗?如果补得不当,会适得其反,不利于人体健康。

刘静强调,冬令时节不是单纯地主张“补”,同时还要和“疗疾”结合起来,原来有慢性疾病的人也要把疾病的调治同时考虑进去,所以在这里我们强调冬季“调补”,而不仅仅是“进补”。对于“补”而言,就是补其不足,也即是阳虚的人温阳,阴虚的人滋阴,气虚的人益气,血虚的人补血。

阳虚,常常表现为怕冷、手脚冰冷、乏力、精神萎靡、面色淡白,没有光泽、舌淡胖,这样的人可以使用一些温阳的中药,如鹿茸、高丽参、杜仲、菟丝子、肉苁蓉等等。常用温阳的食品有羊肉、狗肉、牛肉、鹌鹑、海参、虾、淡菜、胡桃肉、桂圆等。

阴虚的人常见口干咽燥、心烦、烘热升火、易激动、眩晕、大便干结、舌红、苔少等,可以用西洋参、天冬、麦冬、百合、玄参、沙参、石斛(枫斗)、女贞子等药物滋阴。常用补阴食品有豆腐、鳖肉、龟肉、猪肺、猪蹄、蜂蜜、白木耳等。

气虚的人常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惨白、脉软无力、舌淡,舌边有齿印、容易感冒、自汗等,比较适合的中药有黄芪、生晒参、茯苓、山药、白术、黄精等。常用补气食品有鸡肉、乳鸽肉、腐竹、猪肉、糯米、粳米、白扁豆、鲫鱼、鲤鱼等。

血虚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或暗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妇女行经量少、延期甚至经闭等。对于血虚证应采用补血药物治疗。一般的血虚证,可选用阿胶制剂、当归制剂、鸡血藤片等。常用补血食品有动物血、动物肝脏、动物脊骨、黑芝麻、黑木耳、红糖等。

“以上提到的是气、血、阴、阳虚损的一些常见表现,我们在临床上看到的情况要比这个复杂,不少病人有可能两、三种虚损同时出现,虚损的轻重也有不同,还要结合人体脏腑的情况综合分析,才能准确地进行判断。”刘静指出,“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冬令调补要避免盲目性,不是药物名贵就拿来补,也要有针对性。比如高血压的病人,往往有阴虚的表现,使用温阳的药物就有可能加重病情,还可能引起血压上升。阳虚的病人如果服用西洋参、麦冬、石斛等滋阴药物,就有可能越补越虚,‘补’也要‘辨证论补’。”

哪些人适合冬令调补?

冬季调补中的“药补”,并非人人皆宜。对于那些健康、身强体壮的正常人,就没有必要进行冬补,只需注意饮食调养及适当的体育锻炼即可。

但年老体弱的人,大部分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包括慢性疾病缓解期的病人适合进行冬令调补;那些在气候变化的时候容易感冒,原有疾病容易发生反复的人,也适合冬令调补;还有些人处于亚健康,但又查不出器质性疾病,而中医往往可以发现气血阴阳的偏盛偏衰,这些人也可以进行冬令调补,及时调整健康状况或者防止其进一步恶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对健康、养生需求的增高,越来越多的人有这样的“冬令进补”的要求,虽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不适的症状,但“冬令进补”对于益寿延年还是有一定益处的,不妨根据各自情况,适当调补。

冬令调补不拘于形式,调整生活规律、合理饮食、合理休息也是一种形式。人参、枸杞子、麦冬等泡茶是大家常用的方法;山药等药材同时也是我们老百姓餐桌上的常用菜,所以药膳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最常用的调补方法不外于膏方。在这里,建议大家能够去正规的医院或诊所咨询中医师,得到科学的指导,避免不得其法。

冬季调补“四注意”

寒潮风起,逐渐降低的温度却催“热”了消费市场的进补食品。各大超市、商场中,药膳食材和精装补品等成为了最近的“座上宾”,领跑消费市场。各大“养生专家”的“养生名著”也跟着走俏。刘静告诫广大市民,冬季调补要“四注意”:

一、冬季调补光靠药物是不够的,还要调整生活方式,注意生活的规律、饮食的合理。

二、如果原本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在调补同时一定要重视原有疾病的治疗。调补的方法有时只能起到一些辅助治疗的作用,尤其不能光“补”不“治”。

三、冬令调补切忌盲目,不要轻信所谓的“养生专家”、“养生宣传”、“养生广告”,应去正规的医院和诊所咨询,尤其是服用膏方的人,更应该注意这一点。

四、冬令调补不一定都需要名贵药材,如冬虫夏草、燕窝等。名贵药材大多数是因为产量稀少而名贵,这些药材首先是“药”,是“药”就有它适用的病症和人群,没有一种药物能包治百病。所以我们强调“辨证论补”,而不是依靠一两味名贵药材通治百病。冬令调补追求的是最合适,不是最昂贵。

相关链接:

冬季调补推荐——膏方

刘静指出,膏方这两年非常热门,服用膏方的人逐年递增。开膏方前,医生通过望闻问切、病因病机分析、辨证,再确定治则治法、遣方用药。

大多数人对膏方也存在一定误区,认为膏方就是“补”,其实膏方是膏剂,是一种中药剂型,大家熟悉的川贝枇杷膏就是膏剂,因此膏方同样适合疾病的治疗,能很好地实现“补虚”和“疗疾”。膏方的适用对象有:

1.亚健康状态者,即没有可确诊的慢性病,而长期易感冒、易疲劳甚至失眠、头晕,工作或精神压力过大者。服用膏方可以为身体“加油”、“充电”。

2.  年老或体弱要求补虚。祖国医学《灵枢天年篇》提到:“五十岁肝气始衰,六十岁心气始衰,七十岁脾气虚,八十岁肺气衰,九十岁肾气焦。”说明人的功能随年龄增高而减退,要适时进补。

3. 患有已确诊的各类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脑血管病、慢性肝炎、贫血、肾病、关节痛等,而病情处于较稳定或已控制阶段的患者。

4. 康复患者,如手术后、出血后、大病重病后、产后身体虚弱者。肿瘤病人化疗、放疗后。

通常一料膏方有30~40味药,是每日汤药的10~15倍。它的优点是充分利用药物有效成份,且经过浓缩和矫味,服用也较方便。服用膏方要注意以下事项:

1.消化功能不好、腹胀、舌苔厚腻时,不宜进补,否则食欲减退,又影响膏方的吸收。

2.疾病处在活动期、变化中,不宜进补,进补会加重病情。

3.哮喘发作期,痰多者,不宜进补。

4.感冒发热,腹痛、腹泻时,暂停进补,否则会助邪为患,使感冒发烧、急性腹泻、急腹症等疾病黏腻难愈。

5.进补时一般不宜吃萝卜。膏方不能与牛奶同服。吃萝卜会减弱补膏的作用,若同时饮用牛奶,而牛奶与药物的有效成分均会受破坏,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6.进补时也不要同时喝浓茶,喝浓茶会减弱补膏的作用。

7.膏方启用后要及时放入冰箱,以防霉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