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新:时代精神最具活力的内核

 向学善思 2012-12-07
创新:时代精神最具活力的内核

2011年12月15日  来源:吉林日报

刘岩

创新是以创造新事物和更新、改变为基本内涵的一种价值取向。“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精神最具活力的内核,也是重要的党性原则。倡导和弘扬创新,就是要激发全民创新精神,让创新成为全民的共同行动、化为驱动发展巨轮的强大动力。

只有大力倡导和践行“创新”的价值取向,才能让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部人类发展史表明,创新是人类民族文明进步的本质特征和独有品格。当今世界步入一个各种创新不断涌现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精神的核心。创新集中体现了当今时代推动社会发展变化最具活力、最为坚硬的精神内核。我们经历的改革开放实践说明,没有创新,思想的藩篱难以冲破,体制的坚冰不会融化。正是一以贯之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造就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仅给中华大地带来了激荡人心的历史巨变,而且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时刻更新着中国社会的精神面貌。以创新为先导、为标志的文化无疑是一种最先进的文化。

追求创新,是吉林自身发展提出的要求。回顾吉林的发展历程,其中不乏创新精神。早期移民“闯关东”,他们离乡背井,披荆斩棘,风餐露宿,把千古荒原开发成良田沃土。支撑他们的是那种生存的渴望、开拓创新的精神。建设新中国工业基地,各路人才听从党的召唤,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东北,或伐木开矿,或屯垦戍边,起厂矿于林海,筑广厦于荒野。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一种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求实创新的爱国主义精神。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号角吹响以来,吉林人掀起了弘扬创业创新创优文化、开展全民创业的热潮。经过多年来的积累与革新,思想解放、勤劳致富、敢为人先、不怕失败、自强不息、科学发展的创新取向在吉林干部群众中已成自觉。李黄玺、李骏、王洪军、冷春生等创新典型,充分展示了我省广大职工在振兴吉林宏伟事业中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科学求实、敢于创新的优秀品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示范引领作用。因此,大力倡导和培育创新的价值取向是推动吉林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加快振兴,要依靠创新驱动。当前我们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省正处在破除体制机制深层次矛盾,激发创新发展活力,加快形成经济内生增长机制的关键节点。当前,实施“三化”、“三动”战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精神。只有大力倡导和践行“创新”的价值取向,才能让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必须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体制和环境,以思想的不断解放推动事业持续发展

进一步解放思想,营造崇尚创新、追求创新的良好氛围。有梦想才有追求,敢冒险才有突破。我们要大力营造生动、活跃、民主的创新氛围,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注意破除那种只防出错、不求出新,只求保险、不担风险,只循陈规、不求新路的思维定式,注意克服那种唯书唯上、崇洋崇古、照搬照套的行为惯性。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推崇探索、宽容失败,鼓励冒尖、包容个性,提倡竞争、倡导合作,让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鼓励,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不断推进思想解放、观念创新由领导层面向社会层面延伸、由一般层面向具体层面延伸,在实践中塑造并提炼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鲜明时代内涵的创新精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健康文明向上的精神支撑力。

不断完善制度和政策保障,建立激励创新、推动创新的体制机制。创新的种子发芽生长,需要适宜的气候和环境。这种气候和环境主要体现在制度和政策保障上。政府既是社会创新的带动者、组织者,也是社会创新的引导者、服务者,要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敢于让利,敢于放权,敢于扶持,敢于培育。政府要为创新活动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舆论环境,把对创新规律的理解和对创新活动的激励贯穿于体制机制当中,通过制度的杠杆协调好创新主体与社会之间的收益平衡关系。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加快职能转变,优化政务环境,从教育培养、竞争择业、评价使用、报酬待遇、社会地位等各个方面健全政策法规,给创新人才以肯定、尊重和激励,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强大的创新合力。创新驱动是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核心,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要按照中央确立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全面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要按照省委提出的“创新机制、融入市场,创造技术、研发产品,培育产业、做大做强”的总体要求,强化顶层设计和体系建设,推动经济发展向更加注重科技进步、人才支撑转变,努力把我省的科教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全力打造政府部门放手促创新、企业放胆争创新、个人勇创新、产学研合力成创新的工作格局和多方参与、良性互动、通力合作的创新发展合力。坚持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实践中用创新成果发现人才、用创新活动培育人才、用创新事业凝聚人才,大力培育和宣传我省各行各业的创新人才和典型,激励和鼓舞全省干部群众争做创新精神的弘扬者、创新实践的引领者、创新事业的开拓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