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道酬勤芳自留

 sml4605 2012-12-09

天道酬勤芳自留

文 / 贤者没事

 
    “海”味人生,日月穿梭,苦辣酸甜都是歌。一支烟,一杯茶,伴着清风明月写春秋。天道酬勤,笔墨留芳,阳春时节,品味九哥新作《海味人生茶》,另有一番清香。
    生活是本翻不完的书,阅历就是财富。从乡间小路走来,一路奔波,岁月的年轮在他身上留下深深的印痕。务过农,当过乡村教师。赶上恢复高考,在周边同龄人中捷足先登,考入财贸学校,凭借优异的学业,他被留校任教。传道、授业、解惑,伴着一批批莘莘学子进进出出,走过了八载春秋。
    后来,电视台招聘,他又在强手如林的竞聘中脱颖而出,成为令人羡慕的新闻记者。四年的记者生涯,电视银屏把他的名字送进万户千家。我们有着相似的经历,都来自响铃公主的家乡,都是地道的农家子弟,火炕油灯寒窗苦读,跳出农门谋了个好单位,又殊途同归“下海”到小屯。
    小屯的事业把我们两个爬格子的紧紧连在一起,相识相知十余载。生命的意义不在结果在过程,曾经经历的、曾经拥有的最值得珍惜。生活的磨练、丰厚的积淀,成为他写作的源泉。
    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九哥在《情有独钟》一文中写道:“我的活法很简单,一个脑袋支配着一支笔,爬着方方正正的小格度春秋。”写文章搞材料是件苦差事,他却一直乐此不疲。在商校就当过校办秘书写材料。离开三尺讲台,步入荧屏新天地,城里乡间都遍布着他的足迹。《湖光山色》、《三家乡图景》、《绿荫护下梨花香》、《人民卫士的一天》、《白衣天使的摇篮》……,一部部散文诗式的电视专题片都摄录在他的镜头下。当时,他是台里发稿量、在上级台上稿量最多的记者。
    九哥离职到小屯后,这片他热爱的黑土地,更激发了他创作的激情。作为小屯的笔杆子,他责无旁贷地拿起笔扛起摄像机,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做文章。《“仙马”新传》、《这里的绝活儿》、《解读创业文化》……,向公众形象地展示了小屯、让世人客观地认识了小屯。在我编辑的《小屯成功之路》、《小屯的跨越》两本书中,九哥的文章差不多占了一半。书山有路勤为径,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不是那种纯文人,但却整天和笔墨纸砚打着交道。虽说现在用上了电脑,屏幕上出现的还是那小方块块。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思想的人,只能是有形的躯壳。没有观点的文章,只能是文字的堆砌。九哥无论是搞电视还是写文章,不雾里看花,而求水中望月,善于观察总结。摸着石头过河,在北方、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成功破解了“三农”问题,走出了一条农村工业化的希望之路。奇人、奇事、奇迹,这里总有讲不完的故事。
    《闹春潮》、《絮叨将军》、《相会在今秋》、《****在庄严时刻》,视角独特,蕴涵深刻,是九哥文章的风格与特色。不在内陆在思路,内陆经济发展缓慢,不是慢在手上、脚上,而是慢在脑筋观念上;市场无处不在,有疲软的企业没有疲软的市场,有叫得响的产品就有叫得开的市场,啄不破蛋壳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他总结出的经验深入浅出,富有哲理,易懂易记,让人看得见,摸得着,读得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他的作品多次获奖。《六百万元出入的秘密》、《一件政协委员提案,解决千户居民吃水》先后荣获国家级新闻大奖。
    俗话说,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可对九哥而言,他是十八般武艺样样都行。生活需要理性,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勤于思考,肯于钻研,使九哥的理论素养不断提高。近年来他写了大量的理论文章,《重塑东北创业文化》、《国企改革的体制目标》、《乡企思想政治工作新特点》、《政府职能的转变定位》、《对小城镇发展问题的思考》,体现了一个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闲暇之余,还涉猎一些文艺作品,他赋的诗、填的歌词都很有韵味。“人人都做梦,都想梦成真。梦要成了真,黄土变成金。老云接嫁下了一场大透雨,黑土地变成聚宝盆。庄稼院里咋飞出棒槌鸟,高梁地里长出大山参。”我本人缺乏音乐细胞,流行歌曲一个也唱不来,不是跑调就是忘词儿。唯独九哥的这首专题片主题歌记得最真切。
    人人都做梦,我们的梦想在小屯变成了现实。生命有限,事业永恒,踩在脚下的总是起点,走向成功的路没有终点。明天我们还要赶路,我们会一路走好。虽是前路漫漫,我坚信九哥说的: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