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0206922 戚炜森 大学生的个人知识管理
2012-12-09 | 阅:  转:  |  分享 
  
大学生的个人知识管理

摘要:当今社会,知识成为竞争的第一要素。大学生若想在社会上立足,必须掌握获取知识并如何利用知识创造价值的能力,必须掌握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大学生通过课堂、报告会、讲座、社团等各种途径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知识管理,对自身拥有的资料和信息分类整理和积累,更新知识储备。同时有效挖掘自身的隐性知识,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不仅能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且更能为他人及社会共享。因而大学生知识管理对个人的成长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关键字: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中国知网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

正文: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正在或已经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是一个需要不断向外界学习吸取知识的人群。

大学生的个人知识管理是指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通过有意识、有目标的知识学习和对知识的有效管理,它通过对知识的创新应用,从而有效提高个人的价值和竞争力。其主要工作是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存储、学习、利用、创新的管理。1、中国知网

中国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KnowledgeInfrastructure,NKI)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在党和国家领导以及教育部、中宣部、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国家计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学术界、教育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等社会各界的密切配合和清华大学的直接领导下,目前中国知网服务的读者超过4000万,中心网站及镜像站点年文献下量突破30亿次,是全球倍受推崇的知识服务品牌。

中国知网的服务内容包括: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数字出版平台、文献数据评价和知识检索。

中国知网是全球信息量最大、最具价值的中文网站。信息内容是经过深度加工、编辑、整合、以数据库形式进行有序管理的,内容有明确的来源、出处,内容可信可靠,比如期刊杂志、报纸、博士硕士论文、会议论文、图书、专利等等。因此,它的内容有极高的文献收藏价值和使用价值,可以作为学术研究、科学决策的依据。

中国知网包括许多学术名家的论文。从中我可以了解一些关于本专业知识的论文。读者还可以浏览一些学术期刊。从网上查询一些来源可靠的资料,丰富读者的知识世界。中国知网不提供无偿的下载服务。这点可以保护作者的知识版权。通过对比名家的学术论文,我可以了解自身应该掌握的知识,同时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提高自身知识素养。

在中国知网中,我可以收藏对于自己有用的文献形成自己的个人数字图书馆,然后对于文章进行分类标记。根据标记选择性的阅读和管理我的知识文库。

2、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是我进行论文写作学习的另一个重要的资料来源。通过身份证注册就可以浏览中国国家图书馆中的数字书籍。它与国家图书馆的内部连接。

大学生入学后,都会学习相关专业的知识,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首先,通过各种途径所获得的专业知识往往是杂乱无章的,这就需要他们进行知识管理,建立个人知识体系,有效存储、利用知识资源。其次,日常的课程学习大多侧重于课本知识等一些经验性知识的学习,倘若运用知识管理的相关策略和方法,更好地将经验性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不断总结,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认识,获得学习经验,更好地促进专业学习。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知识之间的碰撞会给大学生带来一些新的灵感,促进新知识的创造,这样不仅能丰富个人专业知识体系,而且从专业学科角度来讲,一些新的思维、新的方法能为学科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促进专业学科的创新

数字图书馆的建立和使用是我获益匪浅。我能够确定自己需要的知识内容,分清自身知识需求,能及时对我的知识进行分类和储存。在课堂学习中,使用的教材和面对的老师相同,获得的显性知识基本相同,但由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专业能力不同,他们接收的知识往往差异很大。我通过课后在网络上个人知识的管理与学习。能够弥补自身学习的缺陷,加强专业的知识培养。

对一个国家而言,拥有持续知识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就具备了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是发展的持续动力,知识只有不断的更新应用才具有价值。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大学生普遍注意积累专业知识,却很少将知识与个人的工作学习实践结合,使知识增值。另外,建立完备的专业知识体系是缓慢的,往往要通过不断补充更新,逐步走向完善,导致部分专业知识不能及时得到利用,阻碍了知识创新和再利用的发展。因此,高等院校应当鼓励大学生动手动脑,摒弃一味积累知识的方法,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在相互交流中迸发新的思维。这是自身再发展的需要,也是知识创新发展的需要。大学生也要学会处理知识,对知识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并且加以利用与分享,才能成为有用之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学院2010级本科1班2010206922







献花(0)
+1
(本文系天人合一心...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