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典故美例---选载

 悟痴 2012-12-10

中国典故美例 ---选载

许由洗耳


上古有位贤人叫许由,他品格端方,淡泊名利,赢得了帝尧的尊重,不仅多次向他请教处世为君之道,甚至想要把首领之位禅让给他。许由不但不接受,而且逃到颍水之滨的箕山脚下隐居。后来,尧又想委任他做九州长,结果不等传达的人说完,许由就忙不迭地跑到颍水边去洗耳朵,表示不愿意让这种世俗的声音玷污了自己的清听。此时,他的隐士朋友巢父正好牵牛经过,闻听此事后,语带讥诮地说:“你如果一直居于深山,不与世人交往,又有谁会来打扰你呢?现在你这样做,只是故作清高,沽名钓誉罢了,我还怕这水被你污染,牛喝了会害病呢!”说完便牵着牛到上游饮水去了。

巢父的话揭示了隐士的悖论:真正的隐士注定无名,早已湮灭在历史中,留下名字的“隐士”大多只是虚构或表演给世人看的。至于那些宣扬隐逸精神的士人,多是将其视为处世策略,他们向往的还是“道隐则隐,道显则显”的潇洒境界。

许由洗耳的故事能够被后世传诵,关键在于它反映了文人对政治的复杂情感——既希望得到权力的眷顾,又不愿意放弃独立的人格。同时,还表明了一种姿态,即使是被儒家看作黄金时代的尧舜治世,也不能羁绊文人高洁的心灵,更遑论其他时代了。因此,“许由洗耳”为各种艺术作品广泛引用,虽然表现手法各有不同,但都着重以“洗耳”表明文人的高洁和自爱。 

高山流水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著名的琴师,名叫俞伯牙,他一直为没有人欣赏自己的音乐而感到苦恼。有一年的中秋,俞伯牙乘船行经汉阳江口,面对美景,他泊船抚琴。正当他沉醉于琴声时,琴弦忽然绷断了一根。伯牙悚然一惊,但马上转为狂喜,心知必有知音在左近。果然,岸边站着一位樵夫,正凝神静听。伯牙连忙将他请上船来,樵夫自称姓钟名子期,粗通音律,被优美的琴声所吸引。伯牙略感失望,但还是热情地请他鉴赏自己的琴艺,便即兴弹了一曲《高山》,子期边听边赞叹道:“雄伟而庄重,好像巍峨的高山啊!”接着伯牙弹了一曲《流水》,子期又称赞道:“宽广浩荡,好像浩浩的江水啊!”伯牙不禁惊喜万分,激动地说:“没想到我在这里遇到了知音。”两人越谈越投契,最后结拜为生死之交,并约定来年的这个时候还在此地相会。

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怎么也不见子期前来赴约。他焦急万分,一路打听,后来从一位老人那里知道,子期已染病去世,临终前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时,好继续听伯牙的琴声。伯牙心中悲痛,在子期坟前,再一次弹起《高山》、《流水》。弹罢,悲情不可断绝,挥手将心爱的瑶琴摔了个粉碎,从此不再弹琴。

这个故事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二人的友谊感动了无数后人,传说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知音”依然用来形容朋友之间的默契与情谊。而“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更是屡见于各种艺术品中。

一鸣惊人

战国时候的齐国,齐威王(公元前 356—前 320年在位)当政之初,不思进取,耽溺逸乐,常常彻夜饮酒狂欢。其他诸侯都开始侵占齐国的土地,大臣看在眼里,忧在心中,却谁也没有办法谏止。于是,大家想到客卿淳于髡(约公元前 386年—前 310年)。淳于髡其貌不扬,但机智幽默,能言善辩,尤其是他了解齐王的癖好,往往能够事半功倍地解决问题。这一次,淳于髡针对齐王好说隐语打哑谜的特点,借机对齐王说:“大王,我听说某国有鸟,停于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不知这是什么鸟呢?”齐威王是聪明人,很快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也以隐语回答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淳于髡听了便笑着说:“多谢大王英明的指点。如今大臣正等着大鸟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呢。”

从此,齐威王不再沉迷于饮酒作乐,开始整顿国家。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充满蓬勃的朝气。各国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都很震惊,不但不敢再来侵犯,甚至还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归还给齐国。此后,淳于髡多次用隐语的方式讽谏齐王,得到很好的效果。

可以说,淳于髡是一位战国时期“士”阶层的代表,绝非后世的“贤臣”概念所能涵盖。司马迁对这类有弄臣色彩但又兼具超人智慧和责任感的人物颇有好感,在《史记》中特设《滑稽列传》来记录他们的言行,而淳于髡被列在首位。

陈平分肉

陈平(?—前 178年),阳武(今河南原阳县)人,是秦末汉初的一个风云人物。作为刘邦的智囊,他对西汉王朝的建立和稳定有重要的贡献,在一些关键的历史事件中显示出不同寻常的谋略。如在楚汉对峙时期,他施用反间计,离间项羽叔侄,使项羽的谋臣范曾郁郁而终,削弱了项羽的力量。西汉建立后,帮助刘邦擒杀韩信等威胁汉朝的旧部。吕后专权时,韬光养晦,吕后一死,马上与周勃等人合力诛杀吕氏宗族,拥立文帝,避免国家分裂。他也因此在汉文帝时,出任丞相,达到政治生涯的顶峰。

陈平少年时,在“平分祭肉”这件小事上,已经显示出非同一般的才能和见识。有一次,正赶上陈平家所在的库上里(“里”是一种居民组织形式,二十五户为一里)祭祀社神,乡亲推举陈平作为“社宰”,主持整个活动。而他面临的问题首先就是为大家分配祭祀用的肉,以前的组织者往往因为徇私舞弊、分配不均而造成邻里间的纠纷。这次,陈平当着大家的面把肉均匀地分开,而且照顾到参加祭祀的人的不同身份、年龄等,让大家心服口服。乡亲纷纷赞扬他:“陈平这孩子年纪虽小,却不仅仪表堂堂,读书用功,连分祭肉都想得这么周到,真是个人才!”而陈平听到这话只是踌躇满志地说:“假使我有机会治理天下的话,也会像分肉一样称职。”

此典故出自《史记·陈丞相世家》。后以陈平分肉指在小事中显出办大事的才能。唐代杜甫《社日》诗句曰:“陈平亦分肉,太史竟论功。今日江南老,他时渭北童。”

羲之爱鹅

任颐《羲之爱鹅图》

画家着重刻画王羲之细心观鹅的神情,白鹅仅寥寥数笔,点到为止,设色清幽淡雅,为任颐晚年人物画佳作。

王羲之爱鹅的故事,在民间可谓家喻戶晓。据《晋书 ·王羲之传》记载:会稽有一个孤老太太养了一只好鹅,想要卖掉可是没人要。王羲之听说了,就邀了朋友打算前去观赏。老妪听说王羲之要来,就杀了鹅准备款待他,王羲之一到,见鹅已死,感叹而归。又山阴县玉皇观有个老道士,希望得到一本王羲之手书的《黄庭经》,但右军大人名满天下,又怎会卖一个老道士的人情?幸好他得悉王羲之爱鹅,遂精心调养一批良种白鹅,每日于王羲之与友人郊游处放养。王羲之终于“偶然”碰见了这群白鹅,十分惊喜,便想要买下白鹅,道士说:“你只要给我写一篇《黄庭经》,我就将这些鹅悉数相赠。”王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欢喜异常。这篇书法世称右军正书第二,后人更是由于这个典故,便有将《黄庭经》称作《换鹅帖》的。李白在《送贺宾客归越》中所写“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黃庭换白鹅”便是引用这个典故。

王羲之喜爱养鹅,固然是文人雅事、陶冶情操,更为关键的是,他从鹅的体态、行走、游泳等姿势中,体会出书法运笔的奧妙,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他认为执笔时食指要像鹅头那样昂扬微曲,运笔时则要像鹅掌拨水,方能使精神贯注于笔端。

“羲之爱鹅”后来被当作文人雅士情趣生活的体现,后人将其与“陶渊明爱菊、周茂叔爱莲、林和靖爱鹤”并称,是为“四爱”。“四爱”的题材常常出现在明清以至民国的瓷器和绘画中,以表现文士高士风雅清逸,迥出尘俗的超然情志

虎溪三笑

东晋时有位高僧法号慧远,交游广泛,与很多名士都有往来。相传他曾住在庐山西北山麓的东林寺中,潜心研究佛法,为表示决心,就以寺前的虎溪为界,立一誓约:

“影不出户,迹不入俗,送客不过虎溪桥。”不过,有一次诗人陶渊明和道士陆修静过访,三人谈得极为投契,不觉天色已晚,慧远送出山门,怎奈谈兴正浓,依依不舍,于是边走边谈,送出一程又一程,忽听山崖密林中虎啸风生,悚然间发现,早已越过虎溪界限了。三人相视大笑,执礼作别。据说,后人在他们分手处修建“三笑亭”,以示纪念。有多事者,还写有一联: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虎溪三笑”的故事在唐代已经流传开来,正如联语中所揭示的,是当时思想界佛、道、儒三教融和趋势的一种反映。据考证,释慧远与陶渊明约略为同时人,交往或有可能,而陆修静所处时代晚过百年,所以“三笑”之说纯属虚构。但这个题材日益成为象征三教合流的美谈而脍炙人口。

待月西厢

元代戏剧作家王实甫创作的《西厢记》杂剧,是中国古代通俗文学中描绘爱情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它通过落拓书生张生与相国之女崔莺莺一见钟情,真诚相爱,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重重束缚,成就美满姻缘的故事,突出了“愿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

《西厢记》的故事最初来源于唐代诗人元稹(公元 779—831年)所作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在这篇小说里,书生张珙偶见寓居蒲州普救寺的崔门孀妇郑氏之女莺莺,惊为天人,于是请其婢女红娘从中撮合,始则幽会,继则同居。西厢一月之久,后张珙赴京应试,开始懊悔自己的行为,终于拋弃了莺莺。作者抱着欣赏文人风流韵事的态度,肯定张生的始乱终弃是“善改过”的表现。然而,莺莺的悲剧形象却得到了读者的同情,“待月西厢”逐渐被一些文学作品引用。到了宋代,根据《莺莺传》编写的乐舞十分流行,金人董解元扩充至五万字的《西厢记诸宫调》,不仅丰富了人物性格,而且顺应欣赏者的心理,改变了故事的结局,让崔、张二人私奔而去。王实甫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创作,使故事的情节更为跌宕起伏,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歌颂了青年男女纯洁的爱情,否定了只重门第、等级或以婚姻为筹码的传统观念,思想內涵得到了深化。

《西厢记》甫一问世,就引起轰动,明代著名的戏剧理论家徐渭、李贽、汤显祖、沈璟等都对它有高度评价,清初的文艺批评家金圣叹将其与《离骚》、《庄子》、《史记》及杜诗并列,标举为“第六才子书”。而昆剧、京剧、越剧等各个剧种,都排演整本《西厢记》或《佳期》、《拷红》等单出,像弹词、鼓词等曲艺门类所改编的《西厢记》更为大众所喜闻乐见。

《西厢记》还影响到其他艺术形式,在古典名著《红楼梦》、《金瓶梅》中都可以找到明显的痕迹,而在绘画领域,明代著名画家仇英、唐寅、陈洪绶、钱谷等都曾以其为题创作过画作或版画插图。

五子登科

民间传说,蓟州渔阳(今天津蓟县)有个叫窦禹钧的人,家境殷实,却无恶不作,直到三十岁,还无子嗣。有一天晚上他的父亲托梦给他:“你心术不正,多行不义,如不重新做人,恐怕一辈子都没有儿子。”从此窦禹钧下决心痛改前非,周济贫苦,广兴义学,终于扭转了人们的印象,也接连生了五个儿子。他加倍行善,以身作则,五个儿子后来都出人头地,高中进士。这就是“五子登科”的来历。这个故事体现了普通民众祈望家族繁衍、望子成龙的美好愿望,也包含了善恶果报的朴素世界观,因此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传播。因渔阳地处燕山一带,所以,窦禹钧又被称为“窦燕山”,童蒙课本《三字经》把这个故事简化成“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这个故事是有真实历史依据的。窦禹钧为唐末五代时人,本为诗书世家,教子有方,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都很有出息。其中窦仪在后晋时中进士,入宋官至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是宋初一代名臣,他去世后太祖赵匡胤曾悲伤地感叹:“天何夺我窦仪之速耶!”窦俨也是后晋进士,历仕汉、周,宋初任礼部侍郎。窦侃为后汉进士,曾任宋起居郎。窦偁为后汉进士,入宋任左谏议大夫。窦僖是后周进士,曾任宋左补阙。当时人们美称他们为“窦氏五龙”。时人有诗句赞之:“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后来“五子登科”、“丹桂五芳”逐渐成为祝福的吉祥语,揄扬对方为积善之家,多子多福。又演化为吉祥图案的一种,常描绘五个嬉戏的幼童,姿态各异,神情生动。
 

麻姑献寿

麻姑是一位民间喜闻乐见的女仙,是道教诸神谱系中的一员。麻姑成仙之前的经历说法不一,有的说她是东晋孝武帝时人,好食鱼,因误吃了蛇肉,呕血而死;也有的说,她是唐代宫女,姓黎,名琼仙,书法家颜真卿曾撰《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详载其事;还有的说她是十六国后赵将军麻秋之女,麻秋以残暴出名,当时妇女都用他的名字来吓唬夜哭的小儿,但其女却非常善良,经常帮助百姓……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仙人“麻姑”则最早见于东晋葛洪所著《神仙传》:东汉时,神仙王方平去拜访朋友蔡经,还请来了麻姑——一位美丽的女子,看起来不过十八九岁的样子,梳着高髻,余发垂到腰际,身穿光彩夺目的天衣,指甲像鸟爪似的。攀谈之中,麻姑自诩曾亲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蓬莱之水也比她初见时浅了一半,下次再去恐怕要化为陆地了。沧海桑田,不知要几千万年,而她竟已经见过三次,她的年纪简直无法估算了。于是麻姑便成为长寿的象征,与寿星地位相仿。后来,民间传说三月初三为王母祝寿的蟠桃盛会上,麻姑献以绛珠河畔灵芝酿成的美酒作为礼物,这就是“麻姑献寿”的来历。

正因为麻姑象征长寿,所以在民间不断被演绎传说,到了明代即有画家作《麻姑献寿图》,作为寿礼。其形象大多为少女,手托仙桃、佛手或酒壶,身边有鹤、鹿为伴,并有青松、福海为背景。一般而言,送给女性长者的为麻姑形象,而送给男性的则是南极仙翁。

关圣帝君

小说《三国演义》里的关羽是勇武与忠义的化身。胯下赤兔马,掌中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有着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水淹七军等华彩篇章。历史上真实的关羽(约 160—219年),并没有这么多事迹,但他确是蜀汉的重要将领之一。武艺高强,对刘备集团忠心耿耿,然而其性格“刚而自矜”,缺陷也是很明显的。

从三国至唐,关羽的影响非常有限,自宋以降,统治者开始从他身上挖掘“忠义”的精神以教化臣民,并不断加封。宋徽宗封其为“忠惠公”、“崇宁真君”、“义勇武安王”等,到了明神宗时,又封“三界伏魔大帝 神威远震天尊 关圣帝君”,清代皇帝则称之为“万世人极”,封之为“忠义神武 仁勇威显 护国保民 精诚绥靖 翊赞宣德 关圣大帝”,由此关羽完成了从人到神的升格过程。加上小说和戏曲的推波助澜,关羽在民间的信仰也达到极盛,成为与“文圣”孔子并列的“武圣”,道教也把关羽吸收为护法神。人们都相信关帝具有司命禄、佑科举、明是非、招财进宝、消灾驱邪、巡按冥界等多种职能,是一位“万能”神,所以武圣的关庙也远远多于文圣的孔庙。据统计,清代仅北京一地,关庙就有 116座。而关羽故里——山西运城解州城西的关帝庙,有“天下第一关庙”之称。

关羽信仰虽然带有部分糟粕,但其所蕴含的“忠、义、信、智、仁、勇”等信条,却是中国传统伦理与道德观念的核心价值,代表着儒、释、道三教均予认同的人生态度。直到今天,对关羽的崇拜依然不绝如缕

魁星点斗

在科举时代,通过参加考试以求仕进,几乎是读书人唯一的晋身之阶,所以衍生出很多吉祥用语,如“登龙门”、 “独占鳌头”,等等,这其中“魁星点斗”的说法,非常流行。民间传说,魁星原是一位读书人,连续三次在科举考试中取得“连中三元”的佳绩,却都因貌丑而被黜退,他万念俱灰,投水自尽,感动天神,命大鳌将其救起,升上天庭作了司职人间文运的神祇。

传说就是传说,只能姑妄听之。魁星的出现,很可能最早来自于奎星崇拜。奎星是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中的第一宿,共十六颗星。古人认为其形状“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所以至迟在汉代就有了“奎主文章”的说法,当时的秘书监也被作“奎府”。后来因为“魁”与“奎”同音,又有“首”的含义,逐渐混用,到了宋代“魁星”已经广为人知,“奎星”却没有人提了。

魁星信仰在民间有很广泛的影响。旧时相传七夕之夜是魁星生辰,读书人要以狗头祭拜魁星,并置酒宴饮,称“魁星宴”。而以魁星阁、魁星楼为名的建筑遍布各地,这其中自然要供奉魁星像,但魁星的形象从何而来呢?有人从组成“魁”字的“鬼”和“斗”中得到灵感,创造出一个赤发蓝面的鬼面人物,他右足独立,左腿后翘如钩,一手捧斗,另一手执笔,似在用笔点定中试者的名字,这就是“魁星点斗”的来源。明清时,常常将魁星点斗、独占鳌头融合在一起,使魁星立于鳌头之上,而鳌的形象颇似鲤鱼,大概是把占鳌头和鲤鱼跃龙门的传说互相糅合的结果。

善财童子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里面有个红孩儿,是牛魔王与铁扇公主的儿子,因为同唐僧师徒为难,后来被观音收服,作了善财童子。这当然是小说的演绎,实际上善财是佛教菩萨名,为梵文的意译。据佛经上讲,福城有位富有的长者,育有五百童子,其中的一个出生时,各种珍宝自然涌出,所以就给他取名“善财”。善,就是多的意思。善财聪明活泼,深得长者的欢心,但他视钱财如粪土,一心修行佛法。此时,文殊菩萨正在城东庄严幢娑罗林中说法。善财就去向文殊请教佛法真谛,文殊教他去向各位“善知识”求教。原来佛家称朋友为知识,意为“我所知所识之人”,若其人善,则为善友善知识,其人恶,则为恶人恶知识。就这样,善财告别文殊,开始了游历寻访的历程。他历尽艰险,游历了一百一十个城市,参访了菩萨、比丘、婆罗门、长者、商人、医师、国王、佛母等五十三位善知识,最终得到普贤菩萨的点化,得成正果。这个过程被称为“五十三参”,历来是佛教所宣扬的执著求法的典范。

在中国,关于“五十三参”的偈赞与艺术作品十分普遍,有些大型寺院塑有表现这个题材的大型群像。而在观音像的两边,往往侍立着男女童各一,左边的就是善财童子,右边的则是龙女。观音本是善财参拜的第二十七位善知识,佛经中并没有善财成为观音胁侍弟子的记载,但民间因为“善财”之名,而把他看作财神,又因其“童子”的形象而被求子的妇女所膜拜,其俗神的性质已深入人心,这或许是他与观音被结合在一起供奉的原因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