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外资金抄底A股热情似火

 昵称11276318 2012-12-10

  为缓解供不应求的局面,国家外汇管理局6日分别向华夏(香港)及南方东英公司增批了50亿元人民币的RQFII额度。这只是近期海外资金争相进军A股的一个缩影。在上证指数跌到了三年多来的低点后,境内机构避之不及的A股又成了海外机构的香饽饽。

  RQFII额度抢手

  回顾RQFII—ETF的发展历程,今年7月一经推出就在香港市场受到热烈追捧,不仅二级市场量价齐升,一级市场的申购需求也相当火爆,频频出现因额度不足暂时关闭申购通道的情况。

  尽管10月底国家外汇管理局才向华夏(香港)、南方东英及嘉实国际分别增批了30亿元人民币RQFII额度,但仍然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境外投资者需求。

  据悉,南方东英公司10月获批的30亿元人民币额度在11月2日推出后,仅3个交易日就被市场抢购一空。而华夏(香港)上一次获批的30亿元人民币额度也于11月26日前全部售罄。

  正是由于RQFII—ETF的热卖,导致进军A股市场的额度紧张。这一情况让香港其它金融机构羡慕不已,希望进一步扩大RQFII的试点机构范围和额度。

  为满足需求,外汇局再度“救场”。6日,南方东英和华夏(香港)双双发布公告称,分别获得额外增加的RQFII额度各50亿元。自此,华夏沪深300ETF总额度达到130亿元,南方富时中国A50ETF总额度达到150亿元,这也是目前RQFII—ETF获得的最大额度。

  与此同时,易方达(香港)也宣布,由于5日A股市场大涨,RQFII—ETF一级市场单日申购金额巨大,致使该基金此前获批的额度宣告“爆棚”。公司已向外汇局申请增加RQFII额度以满足市场需求,从而降低二级市场的溢价。

  低谷中的A股反被海外看好

  RQFII—ETF的热销只是近期海外资金争相进军A股的一个缩影。尤其在A股市场连续下跌创出3年多新低后,包括QFII在内的越来越多的海外机构表达出对A股的投资兴趣。

  中国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副巡视员汤晓东称,近几个月QFII持仓的比例在持续提高,从8月份到现在,QFII持股持仓比例增长了8%,反映出境外的长期投资机构对A股市场投资前景较为看好。

  事实上,在5日A股大涨前夜,疑似QFII大本营的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部9次出现在大宗交易平台,引发市场对QFII抄底蓝筹股的猜想。

  有QFII投资顾问对记者表示,现阶段A股市盈率处于历史低位,说不定是入场的黄金时期。而中国已成为全球最为重要的市场之一,考虑到必须的配置需求,趁这一时点进入是不错的选择。

  从2007年就开始关注A股市场的瑞典国家第二养老金首席投资策略师TomasFranzen表示,当时A股平均市盈率在30倍、40倍,如此高的估值很难获得良好回报。但经过近5年的消化,现在A股市场估值已很便宜,是进入A股市场的好时机。近期他们已申请获得了QFII资格,正在积极寻找投资顾问,伺机进入A股市场。

  尤其是,自从降低QFII的准入门槛后,许多海外小型基金公司也有机会进入中国市场。“不少看好中国市场的海外机构,特别是管理资金规模较小的客户在申请到牌照之前,先行来到中国开设办事处,评估市场是否适合投资或什么时机适合投资。”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环球金融交易业务部总经理魏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海外机构更看重长期价值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在2001到2005年的大熊市中,人们已经领略了国际资本的风采,他们精准抄底,随后赚得盆满钵满。如今,市场又跌到了近几年的低点,境内机构避之不及的股票市场却再次成了海外机构的香饽饽。“在上证指数跌破2000点后,境外机构对A股的信心反而比境内要足。”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首席投资总监浦永灏坦言。“在别人恐慌的时候贪婪,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慌”无疑是股票市场的潜在定律。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理念,应该是海外机构看好A股的重要原因。

  交银施罗德基金总经理战龙指出,与境内基金最大的不同是,QFII并不只关心短期收益。“QFII对我们进行审核的时候,更多是看过去三年以上的投资回报,跟踪误差以及团队的稳定度。实际上他们关心的是业绩背后是否有一个可持续的机制来支撑这个业绩。”“此外,QFII对市场影响来自于对价值的认识。”浦永灏认为,相对于境内机构投资者不在乎分红而言,海外机构更注重股息率,愿意分红的上市公司估值往往高于高增长的上市公司。这也是为何QFII偏爱大盘蓝筹股的原因。“我们不说外资一定是价值投资者,但他们形成的长期投资理念,应该是中国资本市场上的稳定力量。”法国巴黎银行(中国)董事总经理陈兴动认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