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盗墓史迹:修建十三陵一共累死多少民工

 莫愁文苑 2012-12-10


  在整个陵区中一共埋葬着13位皇帝、23位皇后、1位贵妃和数十名殉葬宫人。陵区内还建有妃子墓7座、太监墓1座和行宫、园囿等附属建筑,全部陵区面积达4000公顷。


  皇帝建陵选址最讲“风水”。十三陵所在地被认为是风水宝地。永乐年间,江西术士廖均卿说昌平北有“吉壤”,叫黄土山,山前有龙、虎二山,形成风水宝地。当朝皇帝朱棣决定在此建造陵墓,并改黄土山为天寿山,于1409年6月20日开始修建长陵。


  从地形上来看,十三陵的陵园广袤宽阔,燕山余脉自西北逶迤而来,成为天然屏障;几股河水在平原交汇后,缓缓东去。这里山峦起伏,林木苍翠。陵园营建时,四周因山势筑围墙,总长达12千米,围墙险要处还设立十几个关口,并建城关、敌楼,驻军把守。关口设驻军,除保卫陵园之外,还有捍卫京师的职责。因为陵园地处京北要冲,北通要塞黄花镇,西达居庸关,东接蓟、辽,其位置犹如京北门户。
  

  

  在十三陵中,最早修建的是长陵。它在十三陵中规模最大,有最长的神道,最大的碑亭和石碑,最大的享殿和最大的宝城。这些都是其他十二陵所不能及的。修建长陵的宝城和地宫用了4年时间,宝城包括城墙和方城,中间是埋葬朱棣的坟山。


  十三陵的营建究竟用了多少人力?没有明确的记录,但据《明实录·仁宗实录》记载,营建献陵时,一月之中直接服役的军匠将近18万人。那么,大家就可以算算,仅仅修建献陵,需要的常态民工就有18万人之多,那么十三个皇陵究竟要用多少民工?18万乘以13就是234万的民工,这还不包括修建大量的陪葬墓所需要的民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