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辐射枝藨草

 chh71 2012-12-11

细辐射枝藨草

编辑本段植物资料

  种名:细辐射枝藨草
  学名:Scirpus filipes C. B. Clarke
  科:莎草科
  属:藨草属

编辑本段产地分布

  产于福建,为我国特有种;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根状茎短,木质,初生幼苗紧被鳞片状叶鞘,形如竹笋。秆坚挺,高70-100厘米, 下部钝三稜形,上部三稜形,粗糙,节不明显,基部具几个箨状叶鞘,坚硬,淡棕色,具秆生叶。叶常短于秆,宽5-6毫米,坚挺,叶片边缘及二面的脉上均粗糙;叶鞘极长,叶舌明显。叶状苞片1-2枚,长于花序,边缘和两面均很粗糙;简单长侧枝聚花序生,具7-12个辐射枝,辐射枝较糊,长可达6厘米;小穗2-6个簇生于辐射枝顶端,披针形,长7-9毫米,宽1.5-2毫米,褐色,具10多朵花,下部几个鳞片内无花;鳞片披针形、长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顶端急尖或钝,长约4毫米,背面具1-3条脉,深黄色,顶端和二侧常为红褐色;下位刚毛6条,稍长于小坚果,全长生有顺刺;雄蕊3,花药线形,长约2.5毫米;柱头3,具乳头状突起。小坚果倒卵形,扁三稜形,长不及鳞片的一半,黄色。花果期3-6月。

编辑本段生长习性

  生长在海拔1000米山谷中。[1]

编辑本段生物特性

  抗寒耐湿,为湿生植物。喜生于潮湿多水之地,常于沟边塘边、山谷溪畔或沼泽地,成片出现藨草占优势的群落。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寒,喜水湿,怕干旱,耐阴。生长适温13~19℃,冬季温度不低于7℃,其地下部可耐-15℃低温。

编辑本段繁殖与栽培

  有性繁殖种子繁殖。3-4月份在室内播种,用盆装入培养土并整平压实,后将催好芽的种子撒播在上面,然后洒上一层细纱或土覆盖种子,再将播好种的盆浸入水中。保持室温20-25℃,20天左右即可发芽生根。无性繁殖在清明节前后,把越冬苗从田或盆中挖出,把土抖掉,用枝剪或快刀将地下茎切成若干块丛,每丛8-12个茎芽,进行栽种。露地栽培,选择水景区适合的位置,在地面上挖穴栽植,株行距30cm左右,如肥沃地(池),当年即可旺盛生长连成片。盆栽,选用无泄漏地水盆,每盆栽8株左右,保持25℃左右温度及浅水(1-3cm)15天左右即可发芽。在生长发育季节时,应及时清除田中、盆中杂草,初期水浅,中期深水,后期浅水,以促使地下茎越冬芽地形成,提高来年的繁殖系数。生长期内需施1-2次追肥,冬季要清除枯叶。病虫害防治,病害为叶斑病,用多菌灵1000倍叶喷雾于叶面均可。虫害用敌百虫、敌杀死等1000-1500倍液喷杀均可起到杀虫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