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饕餮纹骨雕件 高:18mm,寬:26mm。土黄色。抽象獸面紋,陰線工,線條犀利有 張力。雕件上寬下窄,中空,外觀呈方柱形。 
錐頂鼓腹人字紋骨笄帽 
弦紋象牙管 高:30mm,直徑:25mm。奶黃色,管身刻三條弦紋,做工細致光亮。 中有一對穿孔。
弦紋象牙杖柄 高:63mm,柄球直徑:33mm。牙白色,金黃色皮殼。減地工圓雕件, 較罕見。  陰陽魚紋骨笄帽 直徑:29mm,厚:4mm,土黄色。圖案為两條首尾相交,極富動感的魚。應為我國
最早的陰陽魚太極圖。  象牙質魚形圓雕件 殘高:58mm,寬:23mm,厚:13mm。表皮黝黑,
內層骨質細白。陰線工,紋飾像是文字或神秘符號。首尾部均殘。
 骨“鈕柄” 高:70mm,直徑:21mm。淺棕色,微發綠。質地似動物角。圓柱體,分
上中下三階。上端為一圓帽,中部似手柄,下端一乃“楔子”。用途不明。 
弦紋骨柶 殘高:108mm,寬:40mm。土黃色。有殘損。上端刻兩弦紋,下端刻五弦 紋。表面斑駁有土沁。  獸首紋骨刀 高:43mm,寬:7mm。土黃色。獸首為圓雕形,面部刻陰線
紋作鼻嘴,兩小圓形凹坑作雙眼。後面雙耳下方有一穿,可佩帶。背面飾 “ ”形陰線紋。肩部以下為一刻刀,從特徵看應為裝飾件。(正面圖)

圓雕龍形骨刻刀 高:18mm,長:64mm。淺褐色。刀柄雕一龍,龍具初 形,體態生動,打磨痕跡明顯,應為粗加工之半成品。  圓雕魚形骨刻刀 高:107mm,直徑:7.9mm。土黃色,
骨質良好。立體造型,魚身飾陰線紋,上部較粗,下部變窄 成一斜刃。嘴部圓張,嘴下有一穿可供佩帶。精雕細刻,較 少見。
 夔龍紋骨柶 高:78mm,寬:22mm,厚:5.7mm。土黃色,雙 (背面圖)
面陰線工。夔龍紋為主,襯以細小雲雷紋。下部刻一“臣”字 眼,成一側面獸面。工藝精細,表皮少許斑駁。(正面圖)

夔龍紋骨柶 高:55mm,寬:17mm,厚:3.7mm。墨色,雙 (背面圖) 面減地工。以夔龍紋為主圖,輔以雲雷紋。刻工精細,光亮平 滑。(正面圖) 
角質魚形圓雕件 高:133mm,寬:22mm,厚:13mm。淺 (背面圖) 褐色,質地為動物角。陰線工,嘴部有一穿。紋飾溝槽內 有朱砂痕跡,或是塗朱或是被朱砂浸潤。品相完好。有書 稱此器為“觽”。(正面圖) 
饕餮紋夔龍紋骨柶 高:96mm,寬:36mm,厚:6.7mm。骨柶黃 (背面圖) 褐色,器身飾饕餮、夔龍紋,兩面對稱,下部一角殘,紋飾流暢, 拋光精細,做工精致。(正面圖) 
透雕鳳鳥紋象牙梳 高:105mm,寬:26mm。淺黃色。柄部飾鳳鳥紋及同心圓紋。陰線內涂朱。梳齒12枚。製作考究,品相完美。(正背面圖)
 夔紋骨笄 寬:37mm,殘長:103mm。金黃色。笄帽完整,紋飾為夔紋與雲雷紋的變形
體,雕工精緻,構圖精巧,大氣磅礴,為皇家專用紋飾。殷墟婦好墓曾出土過紋飾相同 的骨笄。(正面圖)  夔紋骨笄 寬:37mm,殘長:103mm。金黃色。笄帽完整,紋飾為夔紋與雲雷紋的變形
體,雕工精緻,構圖精巧,大氣磅礴,為皇家專用紋飾。殷墟婦好墓曾出土過紋飾相同 的骨笄。(背面圖) 
鑲綠松石饕餮紋蟬紋骨柶 高:90mm,寬:23mm,厚:8.5mm。骨柶黃褐色,呈“丁” 字形。骨柶右上角殘損,器柄飾饕餮紋,器身飾兩組蟬紋,紋飾流暢,拋光精細,做工 精致。柶身鑲綠松石進行裝飾,惜大多剝脫。 
帶扉棱象牙雕器殘件 殘高:103mm,殘寬:38mm,厚:8.8mm。黃褐色。通體飾饕餮紋、雲雷紋及蛇紋,兩面紋飾對稱。兩側有鏤空扉棱,構圖勻稱,線條流暢。(正背面圖)  獸面紋骨雕件 高:33mm,寬:25mm,厚:14.5mm。黃色。 (背面圖)
兩面紋飾不同,但均為獸面,一面完整,一面稍殘。(正面 圖) 
獸面紋角雕件 高:37mm,寬:37mm,厚:26mm。黃褐色,動物角質。器體呈正方形, 獸面紋兩側對稱,臣字眼,眉心至鼻部演變為扉牙。橫截面呈棱形。正反面紋飾相同, 扉牙頂端有貫通穿,可系掛。紋飾採減地法浮雕工藝,精美之至。 
獸面紋角雕件 高:37mm,寬:37mm,厚:26mm。黃褐色,動物角質。器體呈正方 形,獸面紋兩側對稱,臣字眼,眉心至鼻部演變為扉牙。橫截面呈棱形。正反面紋飾相 同,扉牙頂端有貫通穿,可系掛。紋飾採減地法浮雕工藝,精美之至。(側面圖) 
獸面紋角雕件一對 左高:37mm,寬:37mm,厚:26mm;右高:37.7mm,右寛:38.8mm,右厚:20.7mm。右側一只有銅沁。

鑲綠松石夔紋骨柶 高:22.5mm,寬:4mm。骨柶淺黃色,呈長 (背面圖) 條形。骨柶上部飾夔龍紋與蟬紋,正面雙線工與單線工結合,反面 飾陰線工。紋飾線條流暢,拋光精細,為商晚期藝術精品。 (正面圖)【友人藏品】 
鑲綠松石夔紋骨柶 高:22.5mm,寬:4mm。骨柶淺黃色,呈長條形。骨柶上部飾夔龍紋與蟬紋,正面雙線工與單線工結合, 反面飾陰線工。紋飾線條流暢,拋光精細,為商晚期藝術精品。(正面局部放大圖及側面圖)【友人藏品】 
雲雷紋骨雕殘件 殘高:50mm,寬:28mm,厚:7mm。淺黃色,殘損較重。從紋飾特徵 看,原件應是一件較大器物。 
鑲綠松石饕餮紋骨雕件 殘高:118mm,殘寬:35mm,厚:3mm。黃褐色。殘存三組獸面分上中下排列,用陰線和減地兩種工藝雕成。減地部分的眉、眼、鼻均鑲有綠松石,金綠色搭配,相得益彰。左側有豎形突脊,背面為陰線條狀紋。此件為商晚期骨雕精品!(正面圖)  夔龍紋骨(竹?)雕殘件 高:110mm,殘寬:60mm,厚:2.6mm。土黃色。雕件剖面
為圓弧狀,兩側殘。上下雕兩組紋飾,每組紋飾用兩條弦紋作界,中間以陰線刻夔龍紋。 另有馬蹄形小凹坑,用作鑲嵌綠松石或貝蚌類裝飾片,惜大都脫落。因器壁較薄,弧度 較大,肉眼觀察亦像竹雕製品。焉知竹能歷三千餘年而不朽? 
魚形骨刻刀 高:71mm,寬:16mm,厚:7mm。黃褐色。魚身用陰線紋裝飾,尾部變身為刻刀。頭部 有一穿。(正背面圖)【友人藏品】 
鳥形骨刀殘件 高:47mm,寬:31mm,厚:6mm。金黃色,有朱砂痕跡。鳥首帶冠,鳥嘴微張,上喙殘缺。鳥身羽毛用陰線紋及減地法工藝雕琢裝飾,鳥背雕有鋸齒狀小尖突,精緻、美麗。下部斷痕處應有一小刀,與殷墟婦好墓出土的鳥形刻刀幾乎相同。(正背面圖)【友人藏品】 
饕餮紋象牙杯殘件 殘高:72mm,殘寬:40mm。黃褐色。減地工,雕饕餮紋及神秘 徽記。惜殘損較重,原貌已無從知曉。從器表呈凸弧形狀推測,應是一件觚形器或杯 形器。
 斜方格紋骨管 高:107mm,直徑:30mm。牙白色。骨管中空,兩端刻有人字紋,上下
對稱部位刻斜方格紋。比較常見。【友人藏品】 
鱘魚骨雕龜 高:108mm,寬:57mm,脊厚:10mm。黃褐色。是殷人利用鱘魚骨天然 形成的不規則紋理雕琢而成的藝術品。有紋理的一面作龜背,素面作龜腹,渾然天成! 龜頭部鉆四穿:兩作龜眼,兩可佩掛。(正面圖) 
鱘魚骨雕龜 高:108mm,寬:57mm,脊厚:10mm。黃褐色。是殷人利用鱘魚骨天然 形成的不規則紋理雕琢而成的藝術品。有紋理的一面作龜背,素面作龜腹,渾然天成! 龜頭部鉆四穿:兩作龜眼,兩可佩掛。(背面圖) 
玄鳥形骨笄一組 
素面骨角質串珠一組 寬:11mm至22mm不等。大小不均,形制大體相同。材質有動物 骨和動物角,剖面呈瓜子型。分粗拋光和細拋光兩種。制作精良,品相完美。 
獸面紋骨角質串珠一組 寬:18.6mm至25mm不等。大小不均,形制相同。材質有動物 骨和動物角,剖面呈長棱形。分素面和刻饕餮紋兩種。制作精緻,難得成組成串,品相 完美。  骨貝一組 高:25mm,寬:18mm。淺黃色。為動物骨磨製而成,形狀相同,大小一致,表皮生澀,無使用痕跡,為當時之“新幣”。其中的綠色為青銅器浸潤痕跡。
 饕餮紋骨雕件 (正面圖)
骨雕件為一橢圓柱體,高117mm,橢圓長軸為42mm,短軸為37mm,黃褐色。略呈束腰形,通身布滿紋飾,除背面有一細小裂璺外,品相尚佳。紋飾以帶狀連續雲雷紋作界分上下兩組:上寬面圖案正反兩面由晚商時期典型的“臣”字眼與蟬身構成饕餮紋主圖,窄面圖案由雲雷紋、夔龍紋組成;下寬面圖案正反兩面由夔龍紋、雲雷紋組成獸面,窄面輔以雲雷紋。骨雕件呈淺土色,構圖精妙,章法嚴謹,雕工細膩。整件器物紋飾瑰麗繁縟,器型雄渾凝重,獰厲之美,攝人心魄!唯不可多得的商代藝術珍品!
 饕餮紋骨雕件 (立體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