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野燕麦

 chh71 2012-12-11

野燕麦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野燕麦  
野燕麦

野燕麦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为害麦类等作物的杂草。又称铃铛麦。中国各省均有分布。该属有34种。株高30-150厘米。须根;茎丛生;叶鞘松弛,叶舌大而透明;圆锥花序;颖果纺锤形。生活力强,喜潮湿,多发生在耕地、沟渠边和路旁,是小麦的伴生杂草。由于争夺肥、水、光照,造成覆盖荫蔽,常引起小麦早期倒伏或生长不良。防除措施包括建立种子田,实行水旱轮作、休闲并伏翻灭草。麦田可施用燕麦畏或用禾草灵、野燕枯等在苗期喷雾,大豆及油菜田可用枯草多在苗期喷雾。

中文学名:野燕麦
拉丁学名:Avena fatua L.
别称:乌麦,铃铛麦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属:燕麦属
英文名:Wild Oat
原产地:南欧地中海地区
入侵地:中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

编辑本段基本资料

  生长最低海拔:700
  生长最高海拔:900
野燕麦

  野燕麦

生境:山坡荒地
  药用部位:茎叶
  药用功能:补虚损;果实具湿补作用,能治虚汗不止
  鉴别特征:须根较坚韧。秆直立,光滑,高60~120cm,具2~4节。叶鞘松弛;叶舌透明膜质,长1~5mm;叶片扁平,宽4~12mm。圆锥花序开展,金字塔状,分枝具角棱,粗糙。小穗长18~25mm,含2~3个小花,其弯曲下垂,顶端膨胀;小穗轴节间,密生淡棕色或白色硬毛;颖卵状或长圆状披针形,草质,常具9脉,边缘白色膜质,先端长渐尖;外稃质地坚硬,具5脉,内稃与外稃近等长;芒
野燕麦

  野燕麦

从稃体中部稍下处伸出,长2~4cm,膝曲并扭转。颖果被淡棕色柔毛,腹面具纵沟,不易与稃片分离,长6~8mm生物学特性:一年生中生禾草,生长于荒芜田野或为田间杂草,系发达,分蘖力强。花果期4~9月。
  引入扩散原因引起问题:该种是世界性的恶性农田杂草,可能随进口麦子传入,19世纪中叶曾先后在香港福州采到标本。现已成为一种常见杂草,危害麦类、玉米、高粱、马铃薯、油菜、大豆、胡麻等作物;同时种籽大量混杂于作物内,降低作物的产品质量
  控制方法:40%野麦畏乳剂和6.9%骠马浓乳剂对野燕麦具有良好防除效果,还可兼治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对小麦及下茬作物安全,施一次药即可控制当季野燕麦危害。

编辑本段形态和用途

个体形态

  
野燕麦

  野燕麦

野燕麦

  野燕麦

秆直立单生或丛生,有2—4个节,株高60一120cm。叶鞘光滑或基部被柔毛;舌膜质透明;叶片宽条状。圆锥花序呈塔形开展,分枝轮生,小穗疏生;小穗生2—3朵小花,梗长向下弯;两颖近等长,一般9脉;外稃质地坚硬,下部散生粗毛,芒从锌体中间略下伸,2—4cm长,膝曲扭转,内程短。颖果长圆形,被浅棕色柔毛,腹面有纵沟。种子繁殖。 稻茬小麦田野燕麦多于播种后5—8天出苗,呈秋季单峰型,野燕麦在拔节期以前生长速度比小麦慢,拔节后生长速度加快,与小麦共生到拔节期。严重的共生到返青期。一些麦区为害较重,野燕麦发芽适温为10—20℃,当温度高于25℃时,发芽率显著下降,在土层中出苗深度为0-20cm,最深达30cm,因地中茎的调节野燕麦的分蘖节一般都在地表下1—5cm,在东北和西北麦区,野燕麦于4月上旬出苗,4月中、下旬达到出苗高峰,出苗时间可持续20一30天,6月下旬开始抽穗开花,7月中、下旬种子成熟或脱落。成熟种子经90—150天休眠后才萌发。在冬麦区,野燕麦于9—11月出苗,4—5月开花结实,6月枯死。

药材性状

野燕麦

野燕麦(6张)
 果实全体呈飞燕状。颖片2,黄绿色;稃片2,棕褐色;颖2枚,每一颖外的外稃近中部具芒,芒针弯曲,与另一外稃的芒针相结时如燕尾。种子长圆形,两端略尖,表面浅黄棕色,皱缩,腹面中央有1条纵沟,长6mm-8mm。质硬,断面黄白色,粉性。气微,味淡。以种粒饱满均匀、粉质重、无杂质者为佳。

药物功效

  性味和功用甘,温。归经。补虚,敛汗,止血。用于自汗盗汗、虚汗不止,吐血,崩漏。常用量15g~30g。野燕麦全草功效基本同果实,用于吐血,血崩,白带,便血,自汗,盗汗。常用量15g~60g。
  危害性
  在世界各国,由于野燕麦的危害给禾谷类作物生产造破严重的威胁。美国加拿大,危害面积为亿英亩,每年损失计1.5亿美元,澳大利亚英国苏联北非中东地区危害均较严重。在我国野燕麦分布也很广,以东北、西北、青藏为主性喜凉,它的适应性较强、发生较普遍、繁殖量大、很容易蔓延成灾。加之前10几年的人为因素,致使野燕麦危害逐年扩大和严重。据了解,目前我国有16个省区大约7000万亩农田遭受野燕麦的危害,每年损失粮食达10几亿公斤。野燕麦是小麦的伴生杂草,由于发生的环境条件一致,苗期形态相似,难以防除,危害极大。野燕麦的生长习性不仅与小麦相似,而且出苗不一致,长势凶猛,繁殖率高。成熟比小麦早。由一粒种子长成的野燕麦可有15一
野燕麦

  野燕麦

25个分孽,最多可达64个分菜;每株结种子410-530粒,多的可达1250-2600粒;种子在土壤中持续4-5年均能发芽,有的经过火烧和牲畜胃、肠后仍能发芽。与小麦相比,株高为小麦的108一136%。
  分孽相当于小麦的2.3-4,3倍。单株叶片数、叶面积、根数量相当于小麦的2倍,形成对小麦的强烈竞争。小麦因野燕麦危害后,株高降低;分孽数减少,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导致大幅度减产。在我国野燕麦发生严重的地区,小麦一般减产20一30%,重者达40-50%,更重者造成绝产。在小麦地,每平方米30-40株野燕麦的草害程度,每公顷造成300-600公斤损失,每平方米146株的严重草害情况下,导致损失高达每公顷90O斤。据报导,田间野燕麦穗数每亩0一127.8万个密度下,野燕麦穗数每增加1万穗,小麦产量损失2.7公斤。

编辑本段个体生态

休眠的生理生态

  在杂草中,已知只有少数种类的子实(seed)是成熟脱落后不久即萌发出苗的。大多数种
野燕麦

  野燕麦

类的种子甚至营养繁殖器官都具有休眠(dormancy)的特点。休眠是有活力的子实及地下营养繁殖器官暂时处于停止萌动和生长状态。休眠可以保证种子在一年中固有的时期萌发出苗,如遇不利生态因素,还可以使子实萌发推迟数年,从而确保种族的繁衍。杂草子实的休眠有内外两方面因素的作用。
  野燕麦休眠的内因主要有:①种子或腋芽或不定芽中含有生长抑制剂。如野燕麦休眠就是由于野燕麦稃片中存在一种休眠素,有些杂草种子中含有脱落等。②果皮或种皮不透水和不透气或机械强度很高。③胚未发育成熟。有些野燕麦的种子虽然成熟了,但其仍需在种子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和发育,才能长成成熟的胚。如菵草属石竹科的许多杂草即有这种现象。上述因素导致的休眠都是野燕麦本身所固有的生理学特性决定的,故也被称之原生休眠(innatedormancy)。
  与之相对的还有外界环境因素诱导产生的休眠,也被称作诱导休眠(induceddormancy)或强迫休眠(enforceddormancy)。大多是由于不良环境条件如高和低温、干旱涝渍、除草剂、黑暗和高CO2的比例等所引起,使已经解除原生休眠可以野燕麦萌发的子实重新进入休眠状态。如野燕麦在高温条件,以及夏秋性杂草在低温条件下都将进入休眠状态。野燕麦的种子在干旱条件下,大量失水,致使种皮干缩,增加了不透性,诱发了休
野燕麦

  野燕麦

眠。鳢肠的子实埋于土壤中处于黑暗条件下,保持休眠状态。在自然状况下,内因和外因以及各个内外因素之间常有相互作用,决定了野燕麦繁殖体的休眠。
  野燕麦休眠受环境因素的制约,这也是保证野燕麦种群延续的重要条件。这可使种子处于休眠状态,安全度过不良环境,遇适宜环境条件时萌发生长。不过,无论是由内因造成的原生性休眠或由外因导致的诱导休眠,都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或通过改变其环境条件而打破。野燕麦上所带的含有萌发抑制物质的稃片被除去后,种子就会萌发。自然界中,通过雨水的淋洗,也会缓慢地清除子实中存在的萌发抑制物质。果皮种皮坚硬不透性的种子,可以用机械或其他物理因素解除。如用针、或砂纸划破外皮。苍耳的果实被切去其顶端后,很快就发芽。硫酸可消除野燕麦的种皮机械障碍,促其萌发。另外,某些化学剌激剂可野燕麦的休眠,如硝酸钾赤霉素脱落酸对野燕麦的萌发有剌激作用。砂藏和低温可以加速那些胚未成熟的野燕麦的胚胎成熟过程。

萌发的生理生态

  萌发是野燕麦的由休眠转变为生理生化代谢活跃、胚胎体积增大并突出子实皮、长成幼苗的过程。萌发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不同的杂草所需环境条件有某些差异,但均要求较为充足的氧和水。对氧的要求似乎更决定于O2/CO2两者的比例。如看野燕麦在低氧分压或过高氧分压下,发芽率都不高,只
野燕麦

  野燕麦

在氧含量达20%时发芽率最高。而猪殃殃最适宜的氧含量是11.6%。氧含量随土壤的深度呈反比,这种对不同氧分压的要求,可以保证不同种杂草子实在不同土壤深度萌发出苗。野燕麦的萌发在自然界具有周期性的节律,其发芽盛期通常均在生长最适时机来临时出现。可避免在不良生长季节来临前的适宜条件下萌发,以免造成灭顶之灾。这为杂草提供了萌发、幼苗定植、生长发育、产生种子的最大机会。如看麦娘、野燕麦秋冬和春季两个萌发盛期,荠菜、繁缕、早熟禾等均可长年萌发,但春秋有2个高峰,龙葵仅在夏季萌发,扁蓄仅在春秋萌发等等。
  萌发过程受3类生长调节物质的影响,促进萌芽的赤霉素类、抑制萌发的脱落酸和抗内生抑制剂的细胞分裂素。萌发依赖于这些物质间的平衡。野燕麦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范围低于其下限温度或高于其上限温度,种子都不会萌发。在这个范围中有一个最适温度。
  只有吸水膨胀后的野燕麦,使种子中细胞的细胞质呈溶胶状态,活跃的生理生化代谢活动才能开始,当种子的水分大于14%时,才能确保这一过程。通常当土壤湿度达到田间持水量的40%~100%时,野燕麦发芽。杂草子实越大,需求的湿度一般也越高。旱地野燕麦所要求的土壤湿度要显著低于水生或湿生
野燕麦

  野燕麦

杂草。过高的水分条件会导致某些杂草子实缺氧腐烂、死亡。野燕麦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较好萌发,而曼陀罗等的子实只在黑暗条件下萌发才好。灯心草(Juncuseffusus)等无论在照光或黑暗条件下都能很好发芽。除了光照的有无会影响到发芽之外,光照长短和光质对萌发也有影响,这是因为光对野燕麦萌发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调节种子内部的活跃型(Pfr)和非活跃型(Pr)光敏色素比例而起作用的,前者促进种子萌发,后者则抑制萌发,而光质则影响这种转换。郁蔽的作物田,野燕麦不再萌发出苗,就是由于叶冠层透过的光含更多的远红光,而将野燕麦中的光敏素促变为非活跃型。
  某些杂草对光的需求,会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象变温、贮藏等因素。如刚成熟的反枝苋种子发芽有需光性,在土壤中埋藏一年,需光性消失。而稗草种子与其恰恰相反。此外,土壤各种条件也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到野燕麦的萌发。野燕麦在土壤中的埋藏深度间接影响到萌发。小粒种子杂草在土表或接近土表处萌发较好,土壤中的硝酸盐含量对萌发有刺激作用。土壤类型、pH及物理性质也影响野燕麦的萌发。上述诸因子对野燕麦萌发的影响常是综合的。有时,1个因素会影响到几个因子的变化,从而复合作用于野燕麦的萌发。
  野燕麦的营养繁殖器官的萌发与杂草子实的萌发一样,受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也有其周期节律性。此外,繁殖器官的大小及构造的不一致性,其在发芽率上与器官的大小成反比,顶端优势和苗优势的现象抑制了萌芽率。

编辑本段药剂防治

  除燕麦的化学试剂——燕麦畏,又名野麦畏等。
  其特点:燕麦畏是一种选择性芽前土壤处理剂。燕麦畏在萌芽通过土层时,主要由芽鞘或第一片子叶吸收药剂,并在体内传导,生长点部位最为敏感,抑制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芽鞘顶端膨大鞘顶空心,致死燕麦不能出土而死亡;而出苗后的野燕麦,由根部吸收药剂,野燕麦吸收药剂中毒后,停止生长,叶片深绿,心叶干枯而死亡。因为具有挥发性强,其蒸气对野燕麦也有毒杀作用,施药后要及时混土,在土壤中主要为土壤微生物所分解。适用作物主要是麦类,还有豆、甜菜等。 防治对象:单一为野燕麦。
  使用方法:主要是在麦田使用。对麦较安全,在播种之前,将地整平用40%乳油150~200ml/666.7平方米,兑水30~40kg,均匀喷施于土表,也可混土撒施;播后苗前用40%乳油200ml/666.7平方米,兑水喷雾,施药后立即进行浅混土2~3cm,以不耕出小麦种子为宜,或用40%乳油200ml/666.7平方米拌细土,撒施,但随施药随浇水。
  注意事项:该药对燕麦的活性高,除草效果较好,播种前处理,以每666.7平方米施有效成分70~80ml,苗期和秋施处理以666.7平方米施有效成分80~90ml为宜,因其具有挥发性,需要随施药随混土,如间隔4h后混土,除草效果显著降低。播种深度与药效、药害关系很密切,如果小麦种子在药层之中直接接触药剂,则也会对小麦产生药害的。

编辑本段鉴别

  野燕麦生长在小麦和节节麦田里,与小麦和节节麦形态相似,当确对小麦和节节麦的生长有很大的危害作用,因此在除草时鉴别分析野燕麦就显得十分重要,一方面要就爱你个这种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杂草除恶务尽,另一方面要防止将农作物一并除掉儿影响产量。
  鉴别分析
  也燕麦与小麦和节节麦相比主要是它们的叶形比小麦窄细,叶茎处发红。另外雀麦、野燕麦的叶子迎着光可见生着短绒毛,而小麦叶上无毛。这些禾本科杂草生长快,植株高,成熟早,将与小麦争光、争水、争肥,所以一定要除掉。
  野燕麦鉴别特征:须根较坚韧。秆直立,光滑,高60~120cm,具2-4节。叶鞘松弛;叶舌透明膜质,长1~5mm;叶片扁平,宽4~12mm。圆锥花序开展,金字塔状,分枝具角棱,粗糙。小穗长18~25mm,含2-3个小花,其柄弯曲下垂,顶端膨胀;小穗轴节间,密生淡棕色或白色硬毛;颖卵状或长圆状披针形,草质,常具9脉,边缘白色膜质,先端长渐尖;外稃质地坚硬,具5脉,内稃与外稃近等长;芒从稃体中部稍下处伸出,长2-4cm,膝曲并扭转。颖果被淡棕色柔毛,腹面具纵沟,不易与稃片分离,长6~8mm。

编辑本段相关信息

禾本科

  禾本科(学名Poaceae),分为620多属,至少10000多种。中国有190余属约1200多种。地球陆地大约有20%覆盖着草。禾本科包括多种俗称作“某某草”的植物,但是必须指出,不是所有的草都是禾本科植物。同样,并不是所有禾本科植物都是低矮的“草”,就如竹子,也可以高达十数米,连片成林。
  禾本科的植物有以下特征:一般有空心的杆子,隔一段有一实心的结。叶子从结两边轮流出来,同结的叶子生于一个平面,叶脉平行。每一片叶子分为三部分,下部份包住杆子,上部份独立,两个中间有一层薄膜或一圈细毛。花很小,没有花瓣,靠风传粉。果实为颖果
  禾本科植物有很多用处。几乎所有的粮食,除了荞麦以外,都是禾本科植物,如小麦、稻米玉米大麦高粱等。、牛、马、等各类家畜也都吃草。竹子在日常生活处处可见,在东南亚还有竹子造的房屋。大自然中的野草不止是动物的食物,还能制造大量氧气,防止水土流失

燕麦属

  燕麦属(Avena)的植物包括有普通燕麦(皮燕麦)、莜麦(裸燕麦)、野燕麦等品种,全世界大约有十种,主要分布在寒温带地区,性喜凉爽。一年生草本,根系发达。穗和其他麦类不同,向四周开散,分成许多小穗。籽粒缺麦胶,蛋白质含量较高,但单产很低。所以适宜在地广人稀的地区种植。用于牲畜饲料,人类也以此作为食品,秸杆也作为牲畜青饲料,主要用来为马、奶牛等需要精饲料的牲畜提供营养。 燕麦和小麦一样,也有冬麦和春麦不同的变种,有的春种秋收,有的秋种夏收。由于其不需要夏季高温,非常适合夏季凉爽的地区。普通燕麦喜好湿润,北欧和加拿大是普通燕麦的主要产区,甚至在冰岛也可以种植燕麦。莜麦更耐寒和干燥,是中国内蒙古高原和北部山区的主要谷类作物,这些地区因为夏季寒冷,只能种植马铃薯和莜麦。野燕麦适应能力较强,分布区域较广,主要用做牧草。苏格兰是英国的燕麦主要产地,所以英格兰人因为看不起苏格兰人,有一句老俗语:“燕麦只配喂马和苏格兰人”,苏格兰人则反唇相讥:“最好的马出在英格兰,最好的男人出在苏格兰”。
  燕麦在西方食品中主要用来做麦片粥,或和果汁香料等混合一起焙制成一种干燥食品,泡在牛奶中做早餐。俄罗斯人非常欣赏燕麦作的黑面包,现代由于认为燕麦是低热量的健康食品,需求量大产量又低,价格要比小麦高。在俄罗斯黑面包要比小麦粉作的白面包昂贵许多。
  燕麦还可以酿造啤酒威士忌,著名的苏格兰威士忌酒中就有燕麦酿造的。
  莜麦在中国食品中主要用来制作猫耳朵饸饹、杂面条等,不易消化所以耐饥,很为高寒地区的人民所喜爱。最近也有用来开发作为健康食品的。
  燕麦产量极低,平均一公顷只有100公斤,(相当每亩不到二十斤)。由于穗散,收获时还要损失10%左右,所以价格更为昂贵,以前只有不得已时才种植燕麦,但随着需求增长,许多适宜地区反而加大了种植面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