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松雪书札六帖考

 率我真 2012-12-11

元代赵孟頫临《黄庭经》三种、《妙严寺记》、《长春道院记》等

元代赵孟頫临《黄庭经》三种、《妙严寺记》、《长春道院记》等

元代赵孟頫临《黄庭经》三种、《妙严寺记》、《长春道院记》等

元代赵孟頫临《黄庭经》三种、《妙严寺记》、《长春道院记》等

元代赵孟頫临《黄庭经》三种、《妙严寺记》、《长春道院记》等

元代赵孟頫临《黄庭经》三种、《妙严寺记》、《长春道院记》等

元代赵孟頫临《黄庭经》三种、《妙严寺记》、《长春道院记》等

元代赵孟頫临《黄庭经》三种、《妙严寺记》、《长春道院记》等
    
  一、《五律一首》:
  客游真馆日,鹤来玄圃时。援笔二大字,欣然千载期。长鸣松月照,屡舞竹风吹。天路何廖廓,吾与尔同之。子昂。
  此诗已著录《松雪斋集》第四卷,题为《来鹤亭》。诗中提到:“在杭州开元宫,吾往年游宫中,而适有鹤来,因为书二字以名亭”。来鹤亭位于杭州西湖西北灵峰山上,晋开运年间,吴越王在此山上建鹫峰禅院,北宋治平二年赐名“灵峰”,来鹤亭就在寺后山巅,与孤山放鹤亭遥相呼应,也是过去妙高台的旧址。从诗的内容看,赵松雪此时已有超然出世、遁隐山林之意,有明显的释道思想。查赵孟頫晚年与夫人管道升双双拜中峰和尚门下(中峰和尚,浙江钱塘人,俗姓孙,早岁出家,后主天目山中峰狮子院。),赵氏写给中峰和尚的信札有近二十通留存于今,可资佐证。
  赵氏晚岁笃信释道,跟他的人生经历有关。至大三年至延祐五年间,赵孟頫最后一次赴京任职,累进升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至当朝一品,并推恩三代,夫人赠魏国夫人。当赵氏的荣誉和官秩达到巅峰之时,其夫人管道升开始患病,而赵氏夫妇最为宠爱之幼女,也于皇庆二年正月二十日夭亡。延祐六年四月二十五日,管夫人因思念其女而伤心过度,且脚疾愈加严重,赵孟頫即请旨回乡。五月十日,与赵氏相伴三十年的妻子管道升撒手人寰,卒于临清舟途中。對於世事无常、荣辱得失,憂患備嘗的赵孟頫一定比一般人有更深切的体会。
此帖字体长,瘦硬苍劲,遒劲洒脱,从书法风格和诗的内容双双印证,当为赵氏晚年之作。
  二、《初六日至吴》帖(因与三希堂法帖中赵孟頫尺牍六帖中的“德俊茂才帖”上款相同而暂另名)释文如下:
  孟頫顿首复书德俊茂才仁侄足下:孟頫初六日至吴,见李长送至书,且蒙厚馈,如数领次,甚感盛意。所喻者已悉,至都下当与令兄商略文书也。人还百欠,草草具复渐远,唯加爱不具。孟頫顿首,孟頫封(三字为半字)。
  1.此帖上款为“德俊茂才”,与三希堂法帖中的德俊才帖的上款当为同一人,德俊与其哥哥德辅是赵氏侄亲,约比赵小二十来岁。
  2.从帖中内容有“初六日至吴---见李长送至书”等语,可知写此信时赵氏刚到苏州。另据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赵孟頫七札册其中之一“李长帖”中的上款德辅教授,乃上文提及的赵氏侄亲兄弟之一。且文中所提之“李长”当与本帖之李长为同一人。李长应是德辅、德俊兄弟在吴兴老家之仆人。此帖与“李长帖 ”当写于同一时间,从时间顺序看,“初六日至吴帖”在前,而“李长帖”在后。两帖同写于苏州。
  3.本帖中有“至都下当与令兄商略之书也”文,可知此时赵氏将有赴京之行。“令兄”即是德俊的哥哥德辅教授,时在京司业教国子生。据查证,“赵孟頫于大德二年春,应成宗之召赴京全书《大藏经》,许举能书者自随……”。此帖当写于大德二年春,赵氏在苏州休病闲居江浙其间。故宫博物院单国强先生作《赵孟頫信札繫年初编》中关于“近来吴门帖”及“赵孟頫六帖册”中的考证内容,可与此帖的相关内容相与印证,
  三、《老妇帖》释文如下:
  老妇服陆处士药甚效,但尚尔黄瘦,饮食犹未有味。烦足下见陆处士,再求一方甚好。切属切属,阅道足下,孟頫顿首。
  从内容即可知,乃赵氏向友人再访求陆处士药,且为赵孟頫夫人管道升治病。查赵夫人晚年因痛失幼女,再加上脚疾严重,病死归乡途中。现藏于日本的《至中峰和尚六札卷》信中言及“老妻以伤女故,殊黄瘦……”两札所写当为同一时间及背景。此帖字体修长,瘦劲清癯,笔力雄健,力透纸背,当与《至中峰和尚六札卷》书写时间相去不远,实乃晚年书风。
  四、《哀鲜于伯机五言诗稿》释文如下:
  我生大江南,君长淮水北。忆昨闻令名,官舍始相识。我方二十余,君发黑如漆。契合无间言,一见同宿昔。春游每□舟,夜坐常促席。气豪声若钟,意愤髯屡戟。谈谐杂叫啸,议论造精窍。巍巍商鼎制,驵骏汉马式。奇文既同赏,疑义或其析。锦襄装玉轴,妙绝晋唐迹,灿然极炫曜,观都咸辟易。非君有精鉴,畴能萃奇物。最后得玉钩,雕琢璃盘屈。握手传玩余,欢喜见颜色.刻意学古书,池水欲尽黑。书记往来间,彼此各有得。我时学钟法,写君先墓石。江南君所乐,池气苦下湿。安知从事衫,竟卒奉常职。至今屏障间,不忍观遗墨。凄凉方井路,松竹荫真宅。绯袍俨画像,对之泪沾臆。孟頫顿首呈。
  鲜于枢,字伯机,号困学山民,寄直老人,渔阳(今北京蓟县)人,官太常博士,赵孟頫对其书法十人推崇,曾说:“余与伯机同学草书,伯机过余远甚,极力追之而不能及,伯机已矣!世乃称仆能书,可谓无佛出称尊尔”。二人书法当时并称“二妙”。
据清代陆心源考证,赵与鲜于枢定交,在鲜于枢初任揚州行台御史掾之时(一二七八)。鲜于枢时年三十四岁,赵孟頫年仅二十六岁。本诗中“忆昨闻令名,官舍始相识。我方二十余,君发黑如漆”。可以印证。自此以后,由于两人的爱好、性格和为官品格等等方面的投契,而成为挚友。鲜于枢于大德六年(1302)卒。大德十一年(1307)赵孟頫作是诗稿,以悼鲜于伯机逝世五年(据赵孟頫年表)。此诗在《松雪斋集》卷三有著录,名为《哀鲜于伯几》。综上所证,此帖当作于大德十一年间,时赵氏五十四岁。另观上海博物馆藏之《秋兴赋》,其风格此诗稿极为一致,当为同时期所书之代表作。
  五、《留杭数十日帖》释文如下:
孟頫顿首,德辅教授仁弟足下,须留杭数十日,专俟吾弟之来,既而得书,知月末方可来,故且还吴兴。抵舍得所惠毛段,并都下刘彦方所寄物,甚感甚感。但颙望售画之钞,及未售之画,千万早发至,乃大幸也。承报令弟口烟等已辨,尤以为感。令弟发至青纸欲金书老子未曾写得,想不怪耳。不宣。孟頫顿首。
  赵孟頫写与德辅教授信札,别见有三帖,分别为《近来吴门帖》、《李长帖》、《奉答帖》。《李长帖》、《奉答帖》又合装与七札册中,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近来吴门帖》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帖上款德辅,即段辅,曾以司业教国子生,故称“教授”,赵氏之亲戚(侄亲),小赵十至二十岁。
  信中提及“故且还吴兴,抵舍得所惠……”可知,写此信时赵孟頫刚回到吴兴家。另见“但颙望售画之钞,及未售之画,千万早发至,乃大幸也”,可证赵氏有委托德辅代为销售其书画事,据另一信札《李长帖》中有“发去物想已脱手……并前项余钞付下…”及《奉答帖》中也有“所发去物不审已得脱手未耶,急欲得钞为用……”等语,均可相互印证。本帖中有“令弟发至青纸欲金书《老子》,未曾写得,想不怪耳”与《近来吴门帖》“昨令弟求书《老子》,今已书毕带在此,可疾忙报令弟来取”语,写此信时赵孟頫在吴兴,而《近来吴门帖》则写于苏州,《近》帖中称《老子》已写毕带此,所谓“带在此”,即在吴兴应允德辅令弟德俊书写的《老子》经刚刚写就,而立刻要动身苏州了,《老子》写完在吴兴未来得及寄出或拿取,就随身带至苏州。
  根据德辅上款的四帖内容,再参考上文《初六日至吴帖》,可考证其时间先候顺序为①《留杭数十日帖》、②《初六日至吴帖》、③《近来吴门帖》、④《李长帖》、⑤《奉答帖》。除“留杭数十日帖”写于吴兴老家,时间约为大德元年十二月外,其余四札均写于苏州,时间在大德二年春赴京前夕。
  六、《昨日承枉顾帖》释文如下:
  李提举宅。孟頫昨日承枉顾,甚感。池子不知已问得其价否,冀速问为荷,疮癣药并望惠及,迟面话次。孟頫再拜。晋卿提举契兄执事。四日。
  此帖上款“晋卿提举”,待考。其内容提及两事,一是托晋卿举问池子“砚台”的价格,二是向晋卿提举索要疮癣药。此处所提及之疮癣药,或是赵孟頫夫人管道升所患脚疾用药,或有可能是为其佛门师傅中峰和尚访求,因为查看赵孟頫《致中峰和尚十一札》之一《疮痍帖》中有“中峰和尚老师侍者,孟頫政以久不上状。侧闻苦疮痍之疾,深助耿耿……”可知此时中峰和尚也有“疮痍之疾”。而此帖被学者公认为赵氏最后的一通书信。则此札当写于赵氏晚年之笔,观此帖书法风格,其笔法洒脱,沉着而又轻灵飞动,虽不经意,但书成已进入化景,实乃赵孟頫晚年之风格。
  从鉴藏印可看出,此六帖曾经英和、翁广平、叶志诜、查莹、张谨夫、刘问涛等收藏,并有英和跋于卷尾。可称流传有绪。                                                    (佚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