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10)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本)课程教学研讨(文本)
王卓:欢迎参加本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将对水工钢混结构(本)课程进行教学研讨,希望老师们留帖发表自己的看法!
该课程的内容层次划分及教学方法讨论
该课程的内容可划分为两大块:
1.结构上的荷载及内力计算
2.截面设计及正常使用验算
1.结构上的荷载及内力计算
关于荷载计算内容,可以结合工程实例单独讲授,也可以安排在各章节内分述。主要内容要选择常见的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进行荷载分析。如闸坝上的工作桥、厂房屋盖、扶壁式挡土墙、渡槽槽身及排架等实际结构。同时要教会学员利用荷载规范分析计算荷载,分清楚荷载的标准值、设计值和准永久值的概念,并能进行荷载的组合。同时,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支座的简化和计算跨度的取值等内容,并能绘制出结构的计算简图。对于内力计算,能利用所学的力学知识进行常见的一般构件的内力计算,并能利用现成的表格计算结构的内力。
2.截面设计及正常使用验算
构件的截面设计及正常使用验算是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基本内容,如何利用现行规范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配筋和验算,这是课程教学的重点。对于电大学员来讲,计算原理不能作过高的要求,计算公式的来龙去脉也只作简单的交代,重点要求他们能正确理解规范规定的计算公式的意义及使用范围,学以致用即可。同时,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也需要逐步掌握。
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是本门课程的重点内容,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如何利用现行规范公式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和构造要求进行配筋。如受弯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不去过多地讲授应力应变过程和计算假定,直接给出计算图形,利用计算图形引入规范计算公式,再根据公式和构造要求进行截面设计。对于受弯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内容,也不再长篇大论地讲述斜裂缝开展前后的应力状态,而是直接引入影响斜截面抗剪强度的因素,根据这些因素再导入规范给定的斜截面抗剪计算公式,根据规范公式,进行腹筋的配置计算。最后再根据受弯构件的构造要求选配钢筋。按这个过程辅导讲授,再加上课本例题的强化,将使学生容易掌握,且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如裂缝开展宽度验算,不需要过多去讲述裂缝开展宽度的计算理论,侧重点要围绕规范给定的裂缝开展宽度的验算公式,让学员理解公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根据公式计算裂缝宽度。同时也能根据公式来分析影响荷载产生裂缝宽度的主要因素。当在实际工程中,如果裂缝开展宽度不满足规范要求,知道采取什么措施来改进。如果学员学完后,能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就达到了教学目的。
钢筋图的识读与绘制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应从实际工程中选用一部分常见结构的图纸,让学生去识读,在识读过程中逐步掌握。对于钢筋图的绘制,主要可结合大作业和课程设计来完成。通过对钢筋图的识读和绘制这一内容的教学和训练,让学生基本上掌握钢筋图的表示方法。
加强课程设计的教学,学用结合
课程设计是《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内容。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掌握,同时培养学生利用工程资料和现行规范进行结构设计与施工的动手能力。为了注重实效,要打破过去那种“选择一个工程结构来进行全面的内力计算和配筋计算,并完成设计图纸”这一传统模式,改为老师提供部分结构图纸,学生仅完成另外一部分的结构设计,增加学生识读钢筋图和计算钢筋工程量的内容。这样作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学生毕业后从事工程施工或者监理工作时,不仅能够进行简单的结构设计,也能够利用结构图纸完成工程施工任务。
重视构造要求的教学
构造要求的学习和使用必须和计算理论一样同等重视。结构和构件设计必须经过计算和构造设计两部分才能完成,因为强度和变形计算并非考虑了结构上的所有作用,且存在假定和简化,还必须用构造设计来补充。构造与计算一样,都是保证构件达到使用目的的必要条件。但目前教材中的构造要求比较零散,分布于各个章节,使学生学习起来不系统,难以掌握。因此,面授教学时应该对各类构件的构造要求进行总结,对制定每项构造要求的原因进行解释。如截面尺寸的构造要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的直径和净距要求、钢筋的搭接与锚固、构造筋的选择和使用等。
课程的主要内容及教学要求
主要内容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材料性能、设计计算原则、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计算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等多方面内容。
学生学完本课以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了解选择材料的基本要求。
(2)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其在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3)掌握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计算理论、设计方法及构造要求,熟练地掌握承载力计算、变形和抗裂度及裂缝宽度验算等计算步骤,能正确地选择和配置钢筋及绘制设计图。
(4)理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及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计算特点,能进行预应力混凝土基本构件的设计计算。
(5)基本了解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和过程。
(6)结合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使理论知识进一步深化。
课程的教学媒体说明
文字教材:《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本)》,赵瑜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教材注重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思想,加强了“助学”、“导学”功能,较为深入浅出,适应开放教育学员自学的需要。
录像教材:《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本)录像教材》,共8讲,4学时,赵瑜主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教材采用专题讲座方式,主要介绍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并对学员自学进行指导和帮助。
对辅导教学工作的建议
开放教育以学员自学为主,但辅导教学工作仍十分重要。辅导教学应注意结合学员的自学进度和情况组织进行。
1)辅导教师应在学期开学前编写教学辅导计划。在集中面授和辅导答疑中,辅导教师应注意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和存在问题,督促学员按照进度计划进行学习,并收集和批改平时作业,评定作业成绩。
2)辅导教师应负责将学员较为集中的问题反映给课程主持教师,以便及时发布辅导答疑信息。
3)辅导教师应对学员利用多媒体教材学习进行指导,以强化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检查督促
本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为作业和课程设计。学员作业应在面授阶段按时交给辅导教师,由辅导教师批阅并记录成绩。如平时作业不及格,将要求学员重修本课程。辅导教师应对作业严格要求,对拖延及不完成作业的需扣减相应分数。课程设计主要检查学员应用基础理论的能力和熟练程度。
王卓:本次教研活动就到这里!欢迎老师们常来论坛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