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振波浪清 2品读《文心雕龙》笔话 原创绝句一组(222——226)

 振波浪清 2012-12-12

 振波浪清 2品读《文心雕龙笔话 原创绝句一组(222——226)

 

【七绝】振波浪清 222品读《文心雕龙文心雕龙比兴第三十六    笔话  

 

 往事中 另感  

 

只有琴韵隔院悬,

凭窗静赏竹伸泉。

西房烛影三更又,

悄挂谁家月亮船?

 

 【七绝】振波浪清 223品读《文心雕龙文心雕龙比兴第三十    笔话  

 

 岁 另感  

 

故土谁心最恋家,

西风唱水岭飞霞。

弯桥五次春秋雨,

每是欣听影却纱!

 

 【七绝】振波浪清 224品读《文心雕龙文心雕龙比兴第三十    笔话  

 

  另感  

 

春风入酒候中秋,

正是篱园菊望楼。

此刻天涯应起路,

心牵马背已三周!

 

【七绝】振波浪清 225品读《文心雕龙文心雕龙比兴第三十六    笔话  

 

 云城 另感  

 

塞北江南共大同,

金杯十月唱秋风。

青春长大军营里,

第二故乡鱼水中!

 

【七绝】振波浪清 226品读《文心雕龙文心雕龙比兴第三十  笔话  

 

黄昏前后篱园散步情  

 

新花欲吻已齐眉,

绿叶轻风绕蝶追。

入夜时见灯光递,

阳台过月远云移!

 

【七绝】振波浪清 217品读《文心雕龙》文心雕龙丽辞第三十五 笔话 - zblqhrds - 振波浪清的博客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文心雕龙比兴第三十


【评析】


《比兴》的“比”是比喻,“兴”是起兴,

都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的传统艺术表现手法。

这两种表现手法都和艺术现象有密切关系。

 

本篇讲“比兴”这两种艺术表现方法及其和艺术形象的关系。

对比、兴的理解,历来分歧较大。

 

刘勰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这些意见对比兴传统方法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全篇分三部分:

一、

讲“比兴”的意义及其关系。

比是比喻,兴是因物起兴。

这基本是对汉人比兴方法的总结。

此外,

又将比兴方法和思想感情联系起来,

这是刘勰对该方法的发展。

 

二、

讲“比兴”的艺术表现特点,

通过《诗经》《楚辞》中的实例,

进一步说明“比兴”艺术方法在具体创作中的运用。

 

三、

专论“比”的类别及用“比”的基本原则。


《比兴篇》是我国第一篇专论“比兴”的论文。

刘勰总结了汉以来文学创作正反面的经验,

对“比兴”的含义有了新的认识,

“比兴”不仅是艺术表现方法,

而且包含有艺术形象的萌芽。

 

此外刘勰对“比兴”的运用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要求:

“拟容取心”的原则。

“拟容”即要重视“比兴”的具体形象,

“取心”即要重视形象所包含的意义,提取其精神实质。

即要通过能表达实际意义的形貌,

来抒写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来自【易文言】-古文,文言文在线翻译网
http://ewenyan.com/articles/wxdl/35.html

 

读后振波浪清笔话:

 

读后振波浪清笔话”中的或前或后多次出现的“笔话”,正是我最喜欢,最开悟的基本“笔功”。

 

或前或后多次出现的“笔话”,正是为了“存在决定意识” 

 

 

东坡名言“作诗必诗,定知非诗人”。我的理解是——作诗必“直”诗,定知非诗人。

 

 

铿锵起句,有突拉帷幕之感。

 

 

想象应似“天马行空”

 

 

“不著字,尽得风流”。我的理解是“不著字,尽得风流”

 

构思新奇,应亦梦亦真。

 

想象需要诡谲。

 

 

豪放字眼,应铿锵有力。

 

 

读后振波浪清笔话”中的或前或后多次出现的“笔话”,总是需要用“”,才能真正读出其中的奥妙。

 

 

想从天外起,字由笔心流。

 

 

虚实法,可产生美妙的空灵意境。

  

夸张应自然,新奇应真切。

 

读后振波浪清笔话”中的或前或后多次出现的“笔话”,正是为了“存在决定意识 

 

哪一句应当放在结句上,是大有学问的

 

 

具体到诗词领域中,那个众所周知的“结句”,正是“景界”与“情界”的“交叉思维领域”,所生成的硕果。

 

景寓情,情寓景。二者“交叉思维领域”,生硕果。

 

“韵”在字内外,“境”含有无中。

 

“实”与“虚”的各自形态的互相拟化 可以产生奇妙意境。

 

月下猜眸,迷人之美。

 

结句之所以美妙,正在于:作者在拐弯中抒情;读者在拐弯中共鸣。

 

笔功尽在字眼中。

 

作诗,不是景的堆砌,更不是情的码垛。

 

景尽在字前显,情尽在字后藏。这就是立体感。

 

 

“有题是人籁”,“无题是天籁”

   “有感是故乡”,“另感是他乡”。

 

 

诗韵,应达到闻之有,抚之无的妙境

 

 

化用诗句,仅是秋枫;化工诗句,恰如春风。 

 

读后振波浪清笔话”中的或前或后多次出现的“笔话”,正是我最喜欢,最开悟的基本“笔功”。

 

或前或后多次出现的“笔话”,正是为了“存在决定意识” 

 

 

东坡名言“作诗必诗,定知非诗人”。我的理解是——作诗必“直”诗,定知非诗人。

 

 

通篇比兴,寄慨言志。

 

 

景情契合,浑然一体

 

 

“不著字,尽得风流”。我的理解是“不著字,尽得风流”

 

转韵应自如,格调需高远。

 

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结句应令人回味中。

 

 

读后振波浪清笔话”中的或前或后多次出现的“笔话”,总是需要用“”,才能真正读出其中的奥妙。

 

 

借景抒情,令人神远。

 

 

虚实法,可产生美妙的空灵意境。

  

应敢于造景、造词、造情。更应善于造景、造词、造情。

 

 

东坡名言“作诗必诗,定知非诗人”。我的理解是——作诗必“直”诗,定知非诗人。

 

 

转句,应如高山泻瀑,壮浪突奔。

 

 

转句,应如截奔马,文气骤跃

 

 

“不著字,尽得风流”。我的理解是“不著字,尽得风流”

 

结句,或豪放浑雄,或勾人魂魄。

 

感情应奔放气势应充沛。

 

 

 

豪放诗,当英气逼人,气壮山河。

 

 

读后振波浪清笔话”中的或前或后多次出现的“笔话”,总是需要用“”,才能真正读出其中的奥妙。

 

 

豪放诗,应景象雄大,气势磅礴。

 

 

虚实法,可产生美妙的空灵意境。

  

应敢于造景、造词、造情。更应善于造景、造词、造情。

 

东坡名言“作诗必诗,定知非诗人”。我的理解是——作诗必“直”诗,定知非诗人。

 

 

应善用“反喝手法”,以撼读者心魄。

 

 

“起承”可超脱,“转结”应峻拔

 

 

“不著字,尽得风流”。我的理解是“不著字,尽得风流”

 

应敢于想象,更善于想象。

 

笔力纵横,才能超人。

 

 

 

欲抑故扬,也是一种“对立统一法”。

 

 

读后振波浪清笔话”中的或前或后多次出现的“笔话”,总是需要用“”,才能真正读出其中的奥妙。

 

 

起笔浑雄,发兴高远。

 

 

虚实法,可产生美妙的空灵意境。

  

神思应飞跃,气象应开阔。

 

读后振波浪清笔话”中的或前或后多次出现的“笔话”,正是我最喜欢,最开悟的基本“笔功”。

 

或前或后多次出现的“笔话”,正是为了“存在决定意识” 

 

 

东坡名言“作诗必诗,定知非诗人”。我的理解是——作诗必“直”诗,定知非诗人。

 

 

字眼应有神。

 

 

字粒应吐辉

 

 

“不著字,尽得风流”。我的理解是“不著字,尽得风流”

 

对仗应工整。

 

音韵应铿锵。

 

 

 

感情激越处,笔势需奔放。

 

 

读后振波浪清笔话”中的或前或后多次出现的“笔话”,总是需要用“”,才能真正读出其中的奥妙。

 

 

应善于使用奔腾跳跃法。

 

 

虚实法,可产生美妙的空灵意境。

  

运笔应善于开合有致。

 

读后振波浪清笔话”中的或前或后多次出现的“笔话”,正是为了“存在决定意识 

 

哪一句应当放在结句上,是大有学问的

***********************************

***********************************

 

在前人的评判中继续汲取“运字”营养

其一,观物细微,托兴遥深,能入而善出,兼具生气与高致;

其二,情感盘旋而郁结,得沉着与痛快之致,故有动摇人心的艺术魅力;

其三,格调高远,名句间出,饶有境界之美;

其四,语言婉转而自然,用意深至而有力度,具有深远之致。

诗人之笔应能做到以上四点,的确是天才的画笔。

 

   读后笔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可道,非常道;诗可诗,非常诗。

 

清代评论家袁枚认为:“一切诗文,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

 

痴梦潇湘更认为: “得意境者成佳作,得境界者是大家!”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讲过:“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体现了最大量的思想! ”

 

诗贵别趣,意忌直出!

景以情见,物由志显!

 

诗句要点在于要转的出,更要结得妙!
更有,诗不难于结而难于神!


好的画境,一定是把作者的精神融与其中。
其中的点染法,我正在尝试中。
诗贵于创新,而不是一味地嚼别人的馍!自己的馍同样不可嚼!!

 

     意志沉潜,何理不可得?!   
     志气奋发,何事不可为?!   


     读薄《人间词话》!

    听懂《潇湘诗话》!
      作穿《随园诗话》!

 

 

潇湘诗话链接库——2(20链一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6fa54d01015g7j.html

 

 

潇湘诗话链接库——1(20链一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6fa54d0101585l.html

 

 

 

   振波浪清品读《文心雕龙》笔话&nbs… 2(20链一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6fa54d01017qvv.html

 

     
    振波浪清品读《文心雕龙》笔话&nbs
链接库——1(20链一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6fa54d01017el8.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