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储大白菜

 红瓦屋图书馆 2012-12-13
■饮馔琐忆
冬储大白菜
  • 2012年12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朱晔

  当下大白菜地头价落到五分钱一斤,菜农受伤,媒体热炒,闹得沸沸扬扬,这却让我想起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济南的冬储大白菜。那时正处于十年浩劫,又是短缺经济时代,缺粮缺菜缺商品,什么都缺。尤其冬天蔬菜更是稀少,除了白菜萝卜,就是萝卜白菜,如今市场上的黄瓜顶花、韭菜鲜嫩、蒜薹青绿、西红柿亮红,要么有么,这在那年头连想也不敢想。芹菜、藕或韭菜这些大路货当时被叫做“细乏菜”,而且只有到了春节才能凭票限量买到一点,买回来还舍不得吃,年夜饭或贵客来时才拿出来。
  城市居民吃菜成了大问题,白菜成了当家菜,因此上级发文件,干部忙组织,全城动员,户户动手,机关企业食堂一起上,都来储存大白菜。居民储存的白菜需要凭购物本去国营副食店菜店购买,每家供应二分钱一斤的白菜100斤。有能力的单位如果拉上农村大队的关系户,会派车到地头拉菜(每斤一分五厘),一个职工可分200斤。10月底后的十余天正是储存大白菜的高峰,运白菜的卡车穿梭如织,副食店和单位院里白菜堆成小山,大人孩子忙着小地排运、自行车驮,四合院里家家门前堆放着白菜,简直成了白菜世界绿乾坤。历城唐王的白菜易烂好熟,味道不错,谁家买到唐王白菜会觉得运气好得不得了。
  买来的白菜可不像现在市场上的那样砍去菜疙瘩扒掉老帮,都是连根带老菜帮的原装货,有些还是菜帮多菜心少的“咣咣镲”。这可给老太太们添了活,个个忙活着扒老帮择烂叶。有的主儿特仔细,为防菜帮脱落,她们戴上老花镜,坐在马扎上慢条斯理地用麻绳或“草楆子”(草绳)一棵棵地拦腰捆住,然后放到阳光下通风晾晒;怕菜焐了烂了,还经常来回捣腾,夜晚就给菜堆盖上草苫子,以防冻坏。扒下来的老菜帮也舍不得扔,挑好点儿的洗净剁碎,放上粉条猪大油调馅蒸大包子、包水饺。此后家家吃的是缺油少肉的白菜炖豆腐、白菜炖粉条、白菜炒辣椒、白菜炒虾酱,尽管可着劲的变换花样,却始终离不了白菜做主。结果吃了上顿接下顿,吃得哈气放屁都带着一股菜帮味。吃菜也是先扒外层菜帮,直到扒得成了白菜心,春节也就来到了。
  大年初一到初三,没完没了地“傻小子拜年”,顾不上吃喝。初四开始走亲访友,于是家家摆酒设宴,“吆五喝六”地喜庆热闹。这时不再吃那些老菜帮,会两手厨艺的做个醋熘白菜,换换胃口。把白菜切成细丝,撒上点鲜橘皮丝,放入白糖和醋凉拌,又成了下酒的一道好菜。有的人花样翻新,把白嫩的菜帮削去叶子,片薄切成棋子状,和辣椒一块爆炒,还美其名曰“旗开得胜”。亲友相聚,开怀畅饮,喝到八成,“细乏菜”已是盘底朝天,凉拌白菜心撑起了门面。有时也用萝卜丝加白糖和醋调拌成凉菜来充数,总算“有毛不算秃”。“醉翁之意不在酒”,也不在菜,喝的是亲情友情交情,在乎的叙旧拉家常、信口开河的胡吹乱侃。觥筹交错谈笑间,醋熘白菜被一扫而光,乖巧的客人还不住地夸赞说:“不错不错,这菜好吃,清口还醒酒。”
  到了开春,储存的大白菜已经吃完,再到初冬照旧储存大白菜。还别说,虽说当年吃得发腻,可吃惯了这一口,不吃还想呢。如今隆冬季节市场的菜吃么有么,但每周都要吃一回炒白菜才过瘾,而且每年都买一些储存起来。前些日子又买了七八十斤。孩子说:“何必呢,你就是买上几百斤也救不了菜农。”我说:“多存点心里踏实,就是大雪封门也不怕没菜吃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