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蔓足纲

 chh71 2012-12-14

蔓足纲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蔓足纲-藤壶  
蔓足纲-藤壶

蔓足纲(Cirripedia)是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动物亚门(Subphylurm Crustaceea)的一纲。通常指藤壶、茗荷、龟足、花笼等终生固着生活的种类和少数寄生生活的类型。全部海产。蔓足纲动物分布于世界各大洋,在不同的海区往往会发现有同一种。它们的栖息范围从潮间带直到深海。在潮间带和浅海常见的有藤壶、茗荷和蟹奴等,深海常见的有铠茗荷和花笼等。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茗荷

  茗荷

蔓足纲动物的体躯略呈虾状,头胸甲形成的外套完全包被体躯和附肢,外表常具坚硬的钙质壳板。头胸部发达,有胸肢6对,双枝型,多节,曲卷呈蔓状,称为蔓足。腹部退化,仅有痕迹,末端常具尾叉。第1触角在幼虫阶段为固着器官,成体则退化或仅留痕迹。第2触角通常消失。大颚无明显触须。第1小颚简单,片状。第2小颚边缘具刺和刚毛。成体只有单眼,无成对复眼。蔓足纲动物因营固着生活,多为雌雄同体,雌孔在第1胸肢基部开口,雄孔在末对胸肢后方基部伸出的交接器末端。有些种的雌体外套腔中常附有极小的雄性个体,称矮雄,雌雄同体的种类则常伴有同样小型雄体称为补充雄。卵产出后保存在雌体外套腔中,发育须经变态,初孵化者为无节幼体,后经6次蜕皮,变为具有两片介壳的腺介幼虫(金星幼体)期,金星幼体以第1触角为固着器,固着后变态为成体。
  固着生活的蔓足纲动物(主要指围胸目),过去从形态上分为有柄类和有盖类。有柄类即茗荷亚目,头前部延长形成一个肉质的柄,光裸或复以鳞片,用于固着基质。躯体在外套内,外套外面有的有钙质板包被。有盖类即藤壶亚目花笼亚目,头前部形成扁圆的固着盘,为基底,壳口在顶端,有能开闭的盖板。
  寄生的蔓足纲动物一般形态变化很大,有的外形完全失去甲壳动物的特征,仅在个体发生中保存有无节幼体和腺介幼体期。成体一般消化器官和口器退化

蔓足纲生物

蔓足纲生物(5张)
或发育不全,有的失去肢体,完全依靠吸取寄主体内营养维持生活,仅有发达的生殖系统。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固着生活的蔓足纲动物固着于海底或沿岸岩石上,有的固着于漂浮的木、竹或其他大型动物如海龟、鲸、龙虾、鲎、海蟹、水母、贝壳上。寄生的蔓足纲动物有的寄生于贝壳和钙质珊瑚(如尖胸目),有的寄生于棘皮动物和软珊瑚(如囊胸目),最常见的是蟹奴,属于根头目,外形囊状,没有任何附肢,寄生于十足目动物,多见于蟹类腹部。

编辑本段主要目

  蔓足纲共分为4个目:
  ①围胸目(Thoracica),终生固着生活,胸部有6对蔓足。
  ②尖胸目(Acrothoracica),钻孔于贝壳、死珊瑚中营自由生活,体呈囊状,具有外套,腹部缺,仅有4对蔓足,第1对常与集中的后面3对远离。雌雄两性分离,腺介幼体具有钻孔的角质附着器。
  ③囊胸目(Ascothoracica),寄生于软珊瑚和棘皮动物内,成体具有双壳或成羹状,腹部常存在,具有6对游泳肢,有尾叉,口器变为刺吸型。
  ④根头目(Rhizocep-hala),寄生于十足甲壳类,口器、消化器官完全消失,躯体呈囊状或分枝根状,由根系吸取寄主的营养。以前确立的无足目,后来证实它属于等足目的成员,已排除在蔓足纲之外。

编辑本段化石

  该纲动物中,围胸目的化石出现在古生代志留纪,尖胸目的化石出现于古生代石炭纪,囊胸目化石出现于中生代白垩纪,但根头目尚无化石记载。

编辑本段与人类关系

  蔓足纲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颇为密切,除在动物群落结构和生物演化上有一定的意义外,一些固着类型(如藤壶)可固着于船底、浮标和养殖架筏,繁殖迅速,是航海事业的敌害。它们也可固着于工厂的水管中,阻塞管道,造成损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