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第三代科技园区的出现及启示

 偶是俗人 2012-12-14

全球第三代科技园区的出现及启示

  全球科技园区正出现向第三代科技园区发展的动向。与第一代科技园区突出科技推动,第二代科技园区强调市场拉动不同,第三代科技园区是基于知识生态理念,以人才为引领、以创造力为核心,强调社区和城市融合,突出网络创新的新科技园区发展模式。

  未来的科技园区将不仅仅是一个科技成果转化的产业孵化基地或简单的科技工业园区,而是基于知识生态理念,以人才为引领、以创造力为核心、强调社区和城市融合、突出网络创新的知识创新社区。

  科技园区发展的新动向

  科技园区是由专业人士组成,以推动文化创新、提升企业和知识机构竞争力来增强社会财富的专门机构。科技园区的主要功能是推动和有效管理园区内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和市场的知识和技术流动;通过孵化机制促进创新型企业的创业和成长;向企业提供办公空间、基础设施等具有附加值的服务,帮助企业发展。

  当前,科技园区运动(Science Parks Movements)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现象,科技园区已经成为推动技术创新、加速知识转移、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是全球知识经济中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创新、创业最佳栖息地,是研究开发活动与产业化的关键联结点,也是地区和城市经济发展和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从全球科技园区的发展现状来看,科技园区正出现新的发展动向。它经历了从在大学、科研院所周边自发形成,旨在加快科研成果技术转移的第一代科技工业园区,以及经过整体规划、突出创新孵化、强调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的第二代科技园区。一种基于知识生态理念、以人才为引领、以创造力为核心、强调社区和城市融合、突出网络创新的新科技园区发展模式正在形成。例如,英国剑桥、曼彻斯特等大学科技园,逐步由大学主导转变为大学、企业、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社区一体化的运作模式;新加坡提出了打造以校园、住宅、商业、教育、休闲公园等综合配套设施的社区环境为基础,着力开发社会资本和构建网络化的社会人文环境,将玮壹科技园建成为一个“创造视觉冲击和激发灵感的理想社区”。创建第三代科技园区,正成为新时期科技园区建设的重点任务,也是各国比拼创新能力和知识竞争力的新热点。

  第三代科技园区的内涵

  有的研究指出,未来的科技园区将不仅是一个科技成果转化的产业孵化基地或简单的科技工业园区,而且是一个集知识创造并由知识所驱动的科技经济体,是一个集科技、经济、社会人文、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知识创新社区。也有研究指出,第三代科技园区具有3个方面特征:①科技特征,包括服务规范化、园区信息化、园区国际化、科研人才流动良性化、产业链外向型循环化等;②生态特征,包括具有经济生态特征、自然生态特征、社会生态特征;③文化特征,包括具有和谐共生的多民族文化特征、融合进步的企业文化特征、人本主义文化特征等。
 第三代科技园区就是具有地区根植性的全球化运作的园区,是适宜生活的环境友好型社区的一部分,具有健康的商业环境和充满机遇的投资环境,并与大学等知识创造机构呈现融合一体化的关系。笔者认为,第三代科技园区在继承前两代科技园区优点的基础上,顺应内外部环境的变革趋势,基于知识生态理念,以人才为引领、以创造力为核心、强调社区和城市融合、突出网络创新的新科技园区发展模式。

  第三代科技园区的主要特征

  第三代科技园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人才引领。从全球人才库中寻找到优秀的研发人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成为科技园区未来发展,并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也成为科技园区在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架构专业运行模式之后的最大挑战。从简单关注技术转向更加重视人才、重视人才资源的可获得性,以此来推动科技园区的创新创造,把人才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上,这是第三代科技园区的一个转向。

  第二,创造核心。创造是第三代科技园区的灵魂,也是第三代科技园区最本质的特征。

  第三,网络创新。第三代科技园区是基于网络创新而形成的新型园区,各个层面组成广泛的网络及联结,是第三代科技园区发展的关键要素,创新活动在多维网络中互动展开。对创新主体而言,第三代科技园区是大型研发企业、创业企业、大学、投资者、专家等各方主体共同合作的区域知识生态系统,在网络中频繁的互动,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产生。从网络层面来看,第三代科技园区具有全球地方性的特点,强调在全球范围内的地域嵌入性,即科技园区根植于园区层面或者区域层面,同时也是联结国家层面和全球层面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枢纽,创新活动不是孤立于外界而存在,而是与其他创新枢纽有效地链接起来。

  第四,知识共享。第三代科技园区突出知识共享、创新互动,形成创造性思维,实现创新突破。从外显知识(explicit knowledge)的共享来看,第三代科技园建立覆盖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研发活动的战略信息中心和综合性数据库,为知识共享建立整体性支持系统;从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的共享来看,第三代科技园区强调消除园区内部交流的障碍,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内部网络(社区、协会、非正式交流平台等),促进园区内不同企业间人员的互动,突破交流壁垒,提高园区的创造力。

  第五,区域融合。第三代科技园区是城市发展的新兴知识创新社区,它鼓励能力建设、新技术开发,创造性工作、生活、学习为一体的环境,重视科技、经济、社会人文、资源环境的系统融合与和谐发展,把自身融合视为整个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六,宜居环境。第三代科技园区突出高品质生活质量和文化氛围,包括有吸引力的居住环境、多元化的文化机构、好的医院和国际学校等,成为创造新知识和新理念的重要因素。

  第七,高效管理。通过明确的长期战略、持续的经营模式、专业的管理团队和高效优质的管理,实现第三代科技园区的有效运行和持续发展。

  抢占第三代科技园区发展先机

  当前,第三代科技园区的发展渐成趋势,但还刚刚起步,国外一些著名的科技园区正在探索转型升级,国内的一些科技园区也把构建第三代科技园区作为发展的方向。

  例如,中关村提出建立“以生态为核心、以节能降耗为重点的第三代科技园区”;广州高新区与新加坡合作以第三代科技园区的理念规划建设了“广州知识城”,致力于建设知识创造财富的知识经济之城、知识开发与产权保护的创新创意之城、聚集世界性高端知识人才的人才荟萃之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品质生活之城;厦门也提出把厦门火炬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型科技园区,并提出建设高水平的第三代科技园区,其建设目标是多元文化共存、全球开放互动的国际性知识社区。可以预计,抢占第三代科技园区发展的先机,将成为全球引领科技园区发展、加快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分析第三代科技园区的发展趋势,对我们不无启示:一是应加快科技园区规划调整,完善科技园区空间布局、提升科技园区功能,适应科技园区转型升级的需要;二是应运用创新手段,加大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服务人才的吸引和集聚,使之成为新一代科技园区发展的动力源泉;三是应完善有利于创新、创业开展的基础设施,加大研发、资本、市场、专业服务等支持条件的建设力度,激发创新潜力,提升创新能力,为新一代科技园区的发展奠定基础;四是应基于知识生态理念,抓紧构建网络创新模式,鼓励多元主体的广泛合作,支持跨领域、跨机构、跨行业、跨区域等多重社会组织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激励和促进各类创新实践;五是应健全文化、商务、现代生活居住、公共交通、医疗、学校、生态休闲场所等配套设施,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舒适便利的工作环境以及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六是应加快转变政府的职能,使政府逐步由“权力中心”转变为将诸多创新实践者连接在一起的“网络中心”,形成政府―大学(或研究所)―企业―社区紧密联合与互动的创新治理机制。

  (汪 怿 作者为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公共管理博士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