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瓷器收藏:眼力、经验、鉴别与理论修养(圣君)

 海外寻瓷翁 2012-12-15

1,
看假是真,看真是假:刚开始,总是以为那种做旧的仿品是真的,而那些干干净净的真品却以为是假的;

2,
看自己真,看别人假:入门后,前五年,总是自我感觉良好,妒心十足,一厢情愿地认为只有自己收藏的老普才是真的,别人收藏的精品和官窑都是假的,自认为天下第一,不相信、不承认、不愿意也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3,
看假象真,看真象假:摸爬滚打了五年之后,由于看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杂,反而有些迷惑和真假难辨,看那些被浓酸重碱84水泡去光泽的高仿赝品个个都像真的,而那些锃光瓦亮真正的民窑精品和官窑极品却反而个个都象赝品,自我感觉眼力好像大不如从前,除了能看懂老普,精品和官窑越来越看不懂了,其实这正是黎明前的黑暗,也就是脱胎换骨前的阵痛和晕眩期,此时,看瓷的眼力正在开始升级,只要继续努力更上一层楼,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和飞跃;如果在此阶段不再努力上进,仅仅以看懂民窑老普为满足,自以为是,而对精品和官窑拒绝和排斥的话,那么就会停留在老普阶段不再进步,变成底层的收藏小混混,永无出头之日;

4,
看真是真,看假是假:随着实战经验、综合素质、文化修养和专业知识水平的不断增强和提升,十年之后,克服了狂妄自大和轻率嫉妒的毛病,度过晕眩期之后,见多识广,心态平和,学会了客观公正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眼力终于突飞猛进大大提高,基本上能够辨别真假了……


《必须提高和规范对古瓷鉴定评论的专业水平》
(圣君)
看了几位网友对胡评乱评现象的抗议帖,深有感触,觉得必须提高和规范论坛中对古瓷鉴定评论的专业水平。否则就完全失去了专业学术讨论的价值和意义。瓷器论坛收藏鉴定高手虽然众多,却也不可否认鱼龙混杂:不懂装懂者有之;别有用心者有之;嫉妒捣乱者有之;滥竽充数者有之;信口开河者有之;盲目跟风者有之……由于鉴定评论的帖子外行、不专业、不负责任,造成种种矛盾冲突纠纷在所难免。
怎么办?
唯一科学有效的办法就是必须提高和规范鉴定评论的专业水平和格式。
凡是经过古瓷鉴定专业培训的专业人士都知道,每个时期或者朝代的瓷器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而鉴定古瓷最主要的指标有六大方面:胎、釉、纹、色、形、工,远看“纹色型”、近看“胎釉工”。对于评帖而言,必须从这六个方面进行,才能令人心服口服,否则就是信口雌黄。
我建议,从今以后,凡是同意楼主瓷器的评帖可以继续简单地用“开门、漂亮、老、到代、老货、老普……”进行跟帖评论;而凡是持相反观点、看新的、有异议的跟帖,就不能简单的再用“看新、新的、仿品、瞎活、不看好、大新、烫手、九零后、新千年……”来评论了(更不能讽刺、挖苦、谩骂、人身攻击,这样确实太不专业、不严肃、不学术、不负责任,不能令人心服口服),必须从“胎、釉、纹、色、形、工”六个方面进行专业评论,最起码也应该贴一张你收藏的或者是你认为是真的图片进行对比,这样才显得专业,才有说服力。否则免开尊口,楼主也可以一概回复“外行观点”或者“外行评论”。(也许有人会说我心里是有数的,但是不想那么啰嗦。——我认为这种想法不行!光你自己心里有数还不行,既然参加大家的讨论,那就必须要让大家都明白并且心服口服才行。否则你就不要参与大家的讨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杜绝和避免那些不懂装懂、滥竽充数、别有用心、不负责任、信口开河……种种不专业的外行现象的泛滥和误导!才能避免种种矛盾、冲突和纠纷。
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出一个真正的专业学术论坛。

《评帖箴言》:
专业评论是美德,嫉妒捣乱是缺德;
随口乱说是无知,不懂装懂是无耻;
骂人讥讽是小人,马甲围攻是卑鄙;
别有用心是龌龊,打击报复是无赖。
言论自由应该受到充分保障,
每个人的评论都能代表和证明自己真实的的眼力和水平。
不过这年头,假专家比假古董还多,比假古董更假!

玩瓷的四个阶段》
(圣君)
一,
初级阶段:由于知识、资金和经验三方面均属赤贫,只能收集残片、残件,并且以残片、残件为标准,管中窥豹。待熟悉了残片、残件后,就开始加入捡漏大军的行列,逛地摊、买普货,希望有朝一日时来运转捡一个大漏,一夜暴富,这一阶段自以为是真正的古瓷专家,因此显得特别固执、牛逼和狂妄,仿佛真理在手,目空一切,谁都不放在眼里,看什么都有疑问,只有残片、残件和老普才是真的,其他精品、官窑或者别人的藏品都不如自己的甚至怀疑都是赝品。其实这只是一知半解的幼稚表现。不过后来才发现,残片、残件和老普实在是太多了,遍地都是,档次不高,价值不大,没什么升值空间,只能当作标本而已。随着眼力、财力和眼界的逐步提高,就不满足以前那种小打小闹的初级阶段了,就开始卖掉以前收藏的残片、残件和老普,然后集中资金购买稀少昂贵的民窑精品,因为市场和事实证明,一百件甚至成千上万件老普也比不上一件民窑精品。

二,
中级阶段: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收藏了几个民窑精品瓷器,这一阶段又开始自命不凡、牛气冲天、狂妄自大了,自以为是收藏大家。可是后来却又发现在官窑瓷器面前,民窑精品显得低档粗糙,一百件甚至成千上万件民窑精品也比不上一件官窑瓷器。在虚荣心、攀比心的驱使下,为了超过别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开始盲目购买官窑瓷器,殊不知官窑瓷器与民窑瓷器不可同日而语,花大钱买来的所谓官窑瓷器,经过鉴定结果都是一些赝品,自己花了不少冤枉钱,却全都交了巨额学费,上了大当。总结了一下经验和教训,认为错就错在过于自信,盲目自大,不够冷静,痛定思痛,由此进入了冷静期和反思期,只看不买,只疑不信,因为对市面上的所有官窑瓷器都产生了怀疑,宁愿信其假,不愿信其真,以免再交学费,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所以再也不敢轻举妄动购买官窑瓷器了。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阶段往往就是机会来临的时候,由于自己过分的小心谨慎,这样一来却与几个真正的官窑瓷器擦肩而过、失之交臂,等到在别人那里或者拍卖会上看到这几个官窑瓷器后,才如梦方醒、恍然大悟,真是后悔莫及,恨自己太小心、太谨慎,白白错过了几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简直恨不得扇自己几个大耳光。

三,
高级阶段:接受了惨痛的教训之后,开始认真学习研究官窑瓷器,深知玩瓷器在于精而不在于普;在于官窑而不在于民窑。只有买入了真正的官窑瓷器,才能进入了大收藏家的行列。否则只能永远当一个收藏界的小混混。这时候,买官窑瓷器出手大方、毫不吝啬,只有民窑精品和官窑才能入眼,有空就在家研究把玩自己收藏的官窑瓷器,而对一般的老普甚至是民窑细路根本就不屑一顾……

四,
超级阶段:日积月累,久而久之,个人的收藏品越来越丰富、多元、系统、广泛和全面,就开始建设私人博物馆了……



《宣德青花瓷的特点》
俗话说:元代苏料青花瓷第一,永乐宣德苏料青花瓷第二,康熙雍正乾隆青花瓷第三。宣德青花瓷是明代青花瓷的鼎盛时期,其的特点是:胎质细腻洁白,为麻仓官土;釉色晶莹肥厚、白中泛青,称作“亮青釉”,釉面呈橘皮纹,有棕眼,称作“橘皮棕眼”;青花色泽艳丽沉着,由于是苏料青花,因此除了有晕散现象之外,在浓重之处还会形成结晶铁锈斑凹陷,有坑坑洼洼、凹凸不平之感;宣德朝的瓶罐并非一次成型,而是分段制作然后连接成型(明末之后才一次成型),仔细观察连接处有不平之感,有时还会因为温度不均匀出现小裂缝;口沿、圈足处的聚釉呈水绿色,为宣德瓷器特有。
苏麻离青简称苏料,也叫做苏勃泥青料,还有叫做回回青的,是一种优质进口青花料,原产地是阿拉伯伊斯兰教地区,从元朝一直到明朝,苏料都是官窑瓷器的首选,苏料青花瓷的特点是:发色浓郁鲜艳沉着亮丽,有晕散现象,浓重处会形成结晶铁锈斑凹陷缩釉点,表面凹凸不平,这是国产青花料所没有的,而国产青花料也叫做土青、浙青,一般为民窑使用,晚明之后,苏料逐渐用尽断货,国产浙青才被官窑选用。

《康熙瓷器的特点》
(圣君)
1,糯米胎,胎质细腻洁白,如同糯米一般甚至微微透明;
2,细橘皮釉,釉面温润透明如玉,皮紧釉亮,有密密麻麻非常细小的凸点,如同缩小的橘皮纹;
3,缩釉点,釉面有零星(尤其是足底多见)缩釉点,深入胎骨;
4,胎釉结合程度紧密,有一些甚至有胎釉融为一体之感;
5,青花色泽翠兰沉着,层次丰富,浓淡深浅渲染皴擦不同,不仅笔笔浓淡深浅不同,有时甚至是一笔之中也能分出浓淡深浅,有如墨分五色;
6,圈足如同泥鳅背,光滑细腻圆润,没有棱角;

《高仿品绝对不可能做成真品》
现在,景德镇的青花瓷器高仿品、浙江的龙泉窑、宋官窑高仿品几乎可以乱真,是的,如果单独看,简直看不出是假的。但是,俗话说的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只要把高仿品和真品放在一起仔细认真地对比,高仿品立刻就会露出马脚、原形毕露。仿得再好再高,也只是象,绝对不可能是真的。
有些人道听途说,认为现在的高科技已经能够完全乱真了,甚至说国际上那些著名拍卖公司拍的都是高仿品,说的有鼻子有眼,神乎其神,跟真的似的,这纯属不懂装懂、捕风捉影、人云亦云、杞人忧天。
——那是完全、根本、绝对不可能的!
先说胎土,每个时期的胎土是完全不同的,元代到明代嘉靖坯胎是用麻仓官土,万历之后麻仓官土用罄,改用高岭土,因此各个时期胎骨是不同的。后来连高岭土都用光了、没有了,请问你如何做出以假乱真的胎骨来?用什么胎土做?
再说釉面,元代到宣德,釉面为橘皮釉,俗称橘皮棕眼,万历之后是细橘皮纹,尤其是康熙,更是典型的细橘皮纹,那是特定的釉水配方、特定的工艺、特定的胎骨、特定的窑口、特定的燃料、特定温度、特定的烧制时间和特定的冷却时间长短等等无数个特定因素综合起来才能烧成的,这些工艺太复杂了,复杂到就算你投资几百亿几千亿、耗时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都无法完全搞清楚的地步。请问谁有这种资金、时间和本事?
况且现在的胎土、工艺、釉水配方、窑口、烧制和冷却的时间和古代根本就不同,因此绝对不可能烧出一模一样的胎骨和釉面来!
我进行过详细认真的考察研究和对比,现在高仿品能够乱真的只是画面纹样、器形和青花颜色,因为画面纹样可以用电脑扫描打印完全一样,器形可以电脑扫描切割完全一样,青花颜色可以用电脑配制完全一样,唯独胎骨釉面工艺无法做到乱真。
《捡漏几率:百分之十、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我从80年代开始买古董捡漏,90年代开古董店,买卖古董,也就是一边卖,一边买,几乎跑遍了全中国的古玩市场,一直到现在,我经手过的瓷器将近十万件,收购的瓷器近万件,卖出的瓷器大约有五六千件,在买古董挑选捡漏的过程中,我发现和总结出了一个规律,我称之为“捡漏几率”:
80年代捡漏的几率是,真品的比例占百分之十左右,精品的比例占百分之一左右,官窑的比例瓷器占千分之一左右;
90年代捡漏的几率是,真品的比例只占百分之一左右,精品的比例只占千分之一左右,官窑瓷器的比例不足占万分之一;
2000年之后捡漏的几率是,真品的比例不足千分之一,精品的比例不足万分之一,官窑瓷器的比例还不足十万分之一(也就是说几乎等于零,根本见不到)。
可以这么说,现在古玩市场地摊上的普品基本上都是低仿品(就算有数量真的,也是老粗瓷,收藏价值不高,没什么意思);所谓精品基本上都是中仿品(就算有个别真的,也是残器,品相不行);所谓官窑基本上都是高仿品(一件真的也没有)。我现在根本不去逛地摊,因为真品基本上都在古董店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