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老

 文苑折枝 2012-12-15
如何养老,这是绝大多数人迟早都要面临的问题。我认识的几位老人,处境不同,养老观不同,老年生活也就各不相同。

  德高望重的李老是位严于律己的老干部,他奉行身教重于言教的古训,事事处处为晚辈们做表率,树榜样,使孩子们从小耳濡目染,懂得要尊敬长辈,关心老人。当年,他长年累月、无微不至地照顾半身不遂、卧床不起的老母亲,端屎倒尿,翻身擦背,喂饭熬药,他都亲自动手,从不喊苦叫累。如今,他自己也病魔缠身,生活不能自理,儿女们轮流将他接到家里,细心照料,安度晚年。

  身板硬朗、收入不低的老周、老黄夫妇退休后,老周在单位里返聘,发挥余热。老黄在家里为两个儿子带孙子,干家务,辛苦操劳六七年。现在,终于熬出了头,两个孙子一个上了小学,一个进了幼儿园。老周也已彻底退休在家,和老伴—起干家务,看看电视,搓搓麻将,接送孙子上学。每到星期日,儿女们带着孩子前来看望老人,全家老少,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他们说:“趁我们能干时多为儿女们分忧解难,让他们集中精力好好工作,这也算是我们对儿女的一点贡献吧。将来我们身体不行了,干不动了,他们一定会照顾我们的。我想,老周、老黄夫妇的养老观很有代表性。俗话说,好心总有好报。老人为儿女们付出越多,得到的回报也就越多。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老人为儿女操劳了一辈子,把全部积蓄毫无保留地拿出来,为儿女操办婚事,补贴买房,抚养小孩。一旦体弱多病,需要儿女照顾时,或者被拒之门外,置之不理,或者冷言冷语,极不耐烦,乱发脾气,使老人忍气吞声,度日如年。这种不孝儿女虽然是极少数,却令老年人心寒,不得不引以为戒,防患于未然。

  有些老人无限感慨地说:“如今养儿防老已经行不通、靠不住了,还得依靠社会,依靠自己。”为此,他们参加养老保险,给自已留个老窝,趁体健能干时,干些自己喜爱的事、力所能及的事,使自己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万一身染重病、生活不能自理时,可以请保姆照顾,或者住进养老院。我想,在市场经济时代,持有这种养老观的老年人或许会越来越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