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消防扑救规范
2012-12-15 | 阅:  转:  |  分享 
  
1、目的

规定灭火、救护的方法,尽一切可能抢救生命财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一切紧急情况

3、职责:

由综管部统筹,其它部门配合

4、规定:

4.1成立义务消防队

















4.1.1消防队长:由安全负责人兼任,组织消防演习、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工作;

4.1.2疏散组:由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指挥本部门员工从安全通道进行疏散,切断电源,并清点人数。

4.1.3消防组:由各部门消防员负责使用应急物品进行消防

4.1.4救护组:由各部门救护员进行安全救护

4.2灭火方法

4.2.1窒息灭火法:

采用石棉布、浸湿的棉被、帆布等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覆盖燃烧物或封闭空洞,利用建筑物上原有门、窗封闭燃烧区,阻止新鲜空气流入达到窒息灭火的目的。这种灭火方法适用于扑救密闭的房间和生产装置、设备内的火灾。

4.2.2冷却灭火法:

使用消防栓直接喷洒在燃烧物上,或对装置、设备、容器用水冷却以防止受热、变形或爆炸;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4.2.3隔离灭火法:

将可燃、易燃和助燃物质转移到安全地点,关闭阀门阻止气、液体流入燃烧区;

4.2.4抑制灭火法:

使用干粉灭火剂,准确地喷射在燃烧区或燃烧物上,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过程中去,使燃烧中产生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从而使燃烧反应停止。同时应采取必要的冷却降温措施,防止复燃。

4.3灭火器使用

4.3.1要先拨出保险销;

4.3.2右手紧握压把开关,左手握喷射嘴;

4.3.3接近着火点,人要站在上风向。

4.3.4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扫射,快速向前推进;

?4.4消防栓使用

4.4.1打开消火栓门,按下内部火警按钮。2一人接好枪头水带奔向起火点。(注意联结好的水带必须没有缠绕3另一人接好水带和阀门口。刚开启水阀出水时必须注意牢牢控制住水枪头,此时的反作用力很大)4逆时针打开阀门水喷出即可。氯气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立即进行隔离,切断火源:小泄漏隔离150m,大泄漏隔离450m,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应急处置人员戴自给式正压呼吸器,穿防毒服,应尽可能先堵住泄漏源,对已泄漏出的氯气,用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由此产生的废水。如有可能,可将泄漏的氯气导致碱性溶液吸收。漏气钢瓶可直接浸入石灰乳液中。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置人员戴自给式正压呼吸器,穿防毒服,应尽可能先堵住泄漏源。高浓度的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由此产生的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或漏出氨气用排风机导入水洗塔或与塔相连和通风橱内。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立即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置人员戴自给式正压呼吸器,穿防毒服,应尽可能先堵住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或排洪沟等有限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危害。用防爆泵转移残余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容器内,回收或运到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盐酸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隔离150m,大泄漏隔离300m,严格限制出入,应急处置人员戴自给式正压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先堵住泄漏源。喷氨水或其他稀碱液中和,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由此产生的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或漏出氨气用排风机导入水洗塔或与塔相连和通风橱内。

灭火剂:不燃品

氰化氢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安全处,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置人员戴自给式正压呼吸器,穿防毒服,应尽可能先堵住泄漏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由此产生的废水。如有可能,应考虑将其引燃,以排除毒性气体的积聚;将残余或漏出气用排风机导入水洗塔或与塔相连和通风橱。若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的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20分钟。若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泡沫

氰化钠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应急处置人员戴自给式正压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危险废物处理场所。

灭火剂:干粉、砂土,禁用二氧化碳

光气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严格限制出入,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隔离150m,大泄漏隔离450m,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应急处置人员戴自给式正压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应尽可能先堵住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氨或其他碱液中和,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由此产生的废水。

灭火剂:雾状水、干粉、二氧化碳

液化石油气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立即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置人员戴自给式正压呼吸器,穿防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先堵住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汽油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立即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置人员戴自给式正压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先堵住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有限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焚烧。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危害。用防爆泵转移残余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容器内,回收或运到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消防扑救规范 文件编号: 版本: 生效日期:



第4页共4页





救护组

组长和组员





消防组

组长和组员



疏散组

组长和组员





义务消防队

队长







献花(0)
+1
(本文系文忠10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