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清水秀,歌舞升平,是如今田林县最真实的写照。 走进壮乡田林,犹如走进山的海洋。 田林县境内山脉属都阳山系,分青龙山、金钟山、六韶山三大支脉。 青龙山脉处于县境与乐业、凌云县交界的边缘,这一带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00多座,真可谓奇山俊秀,古木擎天,林涛阵阵,溪流潺潺,鸟语花香。主峰岑王老山海拔2062.5米,距田林县城38公里,是广西十大水源林自然保护区之一,是桂西第一高峰,广西第四高峰,被称为“桂西屋脊”,素以春岚、夏瀑、秋云、冬雪四季美景不同而著称。春季满山青翠,山花烂漫,万里绿涛随山势连绵起伏,四、五月间盛开的杜鹃花,有紫色的、有白色的、有红色的,争奇斗艳。夏季溪水潺潺,飞流直下的瀑布尤为壮观。山上气温最高27.5℃,与山下温差8~10℃左右,是绝妙的避暑胜地。秋季登高远眺,云海茫茫,山峦连绵,一望无际。冬季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常有积雪冰封,若遇雪花纷纷扬扬,在此可领略北国风光。在民间,她孕育了许多神奇美丽的传说和迷人的故事…… 金钟山余脉处于县境的西北部,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8座,山中花迟春晚,水清竹翠,景色如画,风物独特。其中向南的主峰是营盘山,海拔1477米;向东的主峰是梅花山,海拔1409.8米。梅花山三峰并立,形如梅花瓣,极为独特。 六韶山余脉处于县境的西南部,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5座,山中冈峦起伏,堆绿叠翠,山间瀑布飞泻,峡谷乱云翻滚,流传下来许多感人的故事。其中“驮娘孝子”、“八渡贡品”等故事享誉天下,今天依然有迹可寻,引人联想。 山多自然谷也多,有民谣传颂道:“八十八个坡,九十九个窝”。谷与谷之间时常飘荡弥漫着洁白如玉的雾海。云雾与山岭间浑然形成一幅幅山水田园诗画:时而像层层叠叠的丘地,或如天梯直上云端;时而像阳光照耀下的水田,波光粼粼地折射出神秘的光彩,或如一串串银链挂山间,一排排的绿浪从天而泻。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走进壮乡田林,犹如走进水的世界。 说到田林的水,又成了另一道独特的风景。田林县境内河流纵横,水系发达。发源于田林的河流和流经田林的河流,共有南盘江、驮娘江、西洋江、乐里河等大小河流214条,其中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有12条。驮娘江、西洋江、南盘江像奔走在田林群山间的三条玉龙,是西部开发标志性工程龙滩水电站和百色水利枢纽重要的聚雨区和重要的源头之一。 驮娘江九曲回肠,流经县境92公里;西洋江清幽静谧,流经县境28公里;南盘江气势恢宏,流经县境60公里。境内高坝截流建好的洞巴、那比、渭密、那垃等水电站,如今山高水阔,湖光山色,高峡平湖的壮美景观令人惊叹,也为国家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和巨大支持。 此外,发源于境内米花岭南麓的潞城河,与从打马老山西南麓流来的启文河汇聚流经田林县城,再与从李闹老山西南麓流来的利周河汇聚形成了乐里河,流至百色阳圩注入剥隘河,静静流下右江,沿岸绘出如诗如画的清幽景色和田园风光,让人流连忘返。 壮乡田林,山美水美,洞与峡更美。平塘老狠洞,奇妙的平山三穿洞、仙人洞,神话般的驮娘江上的周马峡谷、鸳鸯峡等都是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的风景区。比如鸳鸯峡,峡顶及两壁林木森森,藤萝垂江,古树横枝,猴啼鸟鸣,崖壁上乳石累累,千姿百态,似肝肺,似果蔬,似猛虎爪牙,似游龙鳞甲,不胜枚举;有的乳石还覆盖着藓苔丝草,如颗颗绿绒球;有的石壁从半山至水面,如同刀斧削平,令人叹为观止,心旷神怡。 壮乡田林,四季如诗如画。春天里,随着布谷鸟的声声叫唤,木棉、杜鹃红遍山岗。夏天,随着瓜果的日渐成熟,水稻、玉米丰收在望。到了秋天,天高云淡,硕果累累,风景这边独好。至于田林的冬天,由于气候适宜,说冷不冷,说热不热,山山水水依然如故,该青的青,该绿的绿,提前让人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壮乡田林,民族风情古朴清新,独具魅力。千百年来,田林各族人民在这片山水相依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演绎着田林独有的传奇与精彩。聪慧的壮族人民创造了久演不衰的辉煌的民族文化——北路壮剧,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这朵田野中顽强生长出的艺术奇葩,2006年已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舞助歌兴,歌伴舞韵。壮家人的春牛舞、花扇舞、八仙贺寿舞喜庆热烈,三月三歌圩的歌声和“乖呀咧”优美旋律沁人心脾。瑶族的盘王舞、铜鼓舞、扁担舞、敬酒歌,汉族的山歌、唢呐、八仙、哭嫁歌别具一格,让人赞叹、陶醉、唏嘘。其中流传于田林县潞城瑶族乡三瑶村和浪平乡平山村,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瑶族铜鼓舞和北路壮剧一样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祖国文化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美丽的山花。 如今,能歌善舞的田林人,已把上述优秀民间歌、舞、剧、乐从山中乡村小寨的土场小院,搬到了灯火通明的乡村固定戏台和城乡文化广场。“天天有歌,日日有舞”,男女老少齐上阵,唱出田林人的乐观;跳出田林人的精彩生活,跳出了全县上下的大和谐。 美哉,壮乡田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