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蒲剧名家(二)

 翔山 2012-12-17

视频日志

筱嫒娜(1935—)女,本名“曹洪文”,工青衣。曲沃县城关人。8岁时入文宣一队(后改为民声蒲剧团),师承其父曹福星(蒲剧著名老生)学戏。1955年到晋南蒲剧二团,任副团长,1961年一、二团合并为晋南蒲剧院蒲剧团,1970年到临汾地区蒲剧团。

“筱嫒娜”在群众中知名度极高,表演细腻,作派大方,尤以唱腔闻名。她嗓音高亢悠扬,舒展流畅;吐字清晰,喷口有力;旋律优美,悦耳动情,形成独特的风格。其代表剧目有《三上轿》、《教子》、《骂殿》、《算粮·登殿》等。她的唱腔功力深厚,演《三上轿》之崔秀英,能将138句的大段唱,满腔怨愤,一口气唱到底,“音不变色”。她善于表现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同是青衣戏,她在《教子》中塑造的王春娥知书达礼、慈祥可亲;而在《算粮·登殿》中塑造的王宝钏却性情刚烈,雍容华贵。由于其功底扎实,戏路较宽,除不同性格的青衣戏外,还能演老旦乃至反串生角,如《杀庙》中的韩琦等。她上演的剧目甚多,《四进士》中的杨素珍、《杨门女将》中的佘太君、《麟骨床》中的张夫人、《沙家浜》中的沙奶奶、《江姐》中的江姐、《三里湾》中的常有理、《白蛇传》中的白素珍、《明公断》中的秦香莲等等,均演得十分出色。

1955年7月,在晋南戏剧汇演中,以《中秋之夜》之金花,获一等奖和全区模范演员奖。1957年随团赴京,演出《教子》之王春娥。1959年赴长春拍摄蒲剧第一部电影《窦娥冤》,她饰演的蔡婆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1979年赴京参加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以《麟骨床》之张夫人,荣获演出二等奖。1982年参加对台广播清唱蒲剧,为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她还善于向兄弟剧种学习,曾于1953年到北京学习川剧的化妆艺术,将油彩化妆引入蒲剧。

她深受观众爱戴,社会上流传民谣:“看了《三上轿》,晚上睡不着觉。”“看了筱嫒娜,宁吃麸子不吃麦(方言mia)。”

 蒲剧名人杨翠花(1939—)女,工青衣,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西戏剧家协会理事。闻喜县人。幼年时期,家境困苦,为求温饱,13岁考入运城专署蒲剧实验团,奶师秦学敏。三个月后登台演出《拣柴》,深得观众好评。1953年初,师从阎逢春,演出了《周仁献嫂》、《春秋笔》、《反徐州》、《出棠邑》、《舍饭》、《炮烙柱》等剧目,在舞台上崭露头角。她先后供职于晋南专区蒲剧团、晋南专区蒲剧院青年蒲剧团、临汾地区蒲剧院等。

    她以唱享名,在晋秦豫一带家喻户晓。其唱腔音色纯正,韵味淳厚,委婉典雅,声情并茂,令听者陶醉。她抓住轻重、顿挫、声调三个关键,运用喉阻音(包括实喉阻音和虚喉阻音),立音(刚音)、断音、顿音、弹音、颤音、鼻音等技巧,使唱腔更加富有魅力。在《断桥》中使用实喉阻音表达了白云仙内心对许仙的真情,又用虚喉阻音,表达了白云仙的悲愤和忧伤的情绪,并在连续使用虚喉阻音产生哭腔韵味的同时,采用立音、断音和顿音增加了唱腔的棱角。她还发展了蒲剧的拖腔、拉腔、甩腔和起声、收声的方法,丰富了蒲剧旦角唱法的表现力,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代表剧目有《断桥》、《击掌》、《女绑子》、《意中缘》、《游西湖》、《反徐州》、《祭江》、《一颗红心》、《涧水东流》等。中国唱片社出版发行有《杨翠花唱腔选》、《蒲剧表演艺术家杨翠花唱腔集》及其主演的10个折子戏。她于1954年11月参加山西省第一届戏曲观摩大会,以《反徐州》演出获得好评。1957年5月参加山西省第二届戏曲观摩大会,以《意中缘》获青年学生奖。1957年7月参加山西省蒲州梆子赴京演出团,主演的《意中缘》大获成功,成为她的成名之作,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先念、乌兰夫、彭真等的接见和京剧大师梅兰芳、马连良等的赞扬。该剧剧本收入《中国戏曲集成·山西卷》。1961年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戏曲影片《涧水东流》,饰妇女队长李月菊。1965年参加华北地区歌剧、话剧现代戏汇演,其参演的《一颗红心》获优秀节目演出奖,在国务院礼堂、怀仁堂演出时,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领导的接见。她演出的现代戏《向阳坡》、《杜鹃山》等,均获省、地演出优秀奖。1979年参加国庆30周年献礼演出,以《麟骨床》之郭后获省一等演员奖,剧目获全国演出二等奖。

    她退休后,潜心研究演唱技巧,悉心传授技艺,培养传人。

 田迎春

田迎春(1940—)女,工小旦,二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稷山县城西关人。1954年入新绛县人民蒲剧团,师从田郁文(“筱兰香“)和吴福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演出了《白蛇传》、《游龟山》、《荆钗记》、《赠剑》等戏,并以《女婿》一剧于1958年参加晋南专区会演,受到观众好评。1960年调入晋南专区蒲剧院青年团,1970年分在临汾地区蒲剧团。

    她继承了“筱兰香”的表演艺术,生动细腻,且擅于活用程式,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她音色甜润,唱腔俏丽,不为板式束缚,自具特色。她塑造了众多的舞台艺术形象,《港口驿》之吴月素、《麟骨床》之文嫣、《意中缘》之林天素、《白沟河》之肖太后、《杀狗》之焦氏等,现代戏《结亲记》之小算盘、《蝶恋花》之杨开慧、《沙家浜》之阿庆嫂等等,给观众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其中《港口驿》于1963年赴京演出,受到了首都专家与各界人士的赞扬。1979年6月参加省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以《麟骨床》之文嫣获演员奖;后进京参加国庆献礼演出,受到了乌兰夫、薄一波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剧目获演出二等奖。1982年其主演的《杀狗》由文化部全剧录相并在中央电视台播放。1987年其主演的《汉文皇后》、《杀狗》、《麟骨床》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


蒲剧演员李琴娥

    李琴娥(1937— )女,工青衣,二级演员,山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河津市人。出生在穷苦农民家庭,从小失去父母,因生活所迫走上唱戏道路。1951年参加新绛人民蒲剧团,拜“筱兰香”为师,演出了《三上轿》、《武家坡》、《祭江》、《杀房》等戏。后又学演了“筱兰香”的拿手戏《白玉楼》。曾和杨虎山合演《黑旋风李逵》,和牛顺亭合演《芦花》、《对菱花》,和朱全盛合演《白蛇传》、《凤仪亭》等,成为蒲剧界小有名气的演员。1960年调入晋南蒲剧院青年蒲剧团。1970年分在临汾地区蒲剧团。

她在表演上温柔细腻,稳重大方;唱腔上吸收了宋荣庭、马子润的特点,并结合自己的嗓音特色,形成了情注于声、婉转悠扬的独特风格。1956年参加晋南专区戏曲调演,以《闯宫》、《琵琶记》、《杀庙》等,荣获演员二等奖。1959年主演的《祭桩》,荣获晋南专区调演表演一等奖。1979年饰《麟骨床》中牛二妻,该剧获全国演出二等奖。

她从艺五十多年,演出了《明公断》、《清风亭》、《三击掌》、《教子》、《港口驿》、《意中缘》、《血手印》等几十出传统戏及《红灯记》、《白毛女》、《朝阳沟》、《沙家浜》等多出现代戏。她的许多唱段或录音出版发行,或被中央及省电视台、电台播放,深受群众喜爱。

冯文良

    冯文良(1941— )工须生,二级演员。稷山县清河村人,1954年经樊铁成介绍,参加洪洞大槐树蒲剧团学戏,师从孙伯友学演须生。1981年调入临汾蒲剧院蒲剧团,至2001年退休。

他功底深厚,表演细致,作派大方。其唱腔高亢宏亮,韵味浓厚。主要演出剧目有《忠义侠》中之周仁、《王佐断臂》中之王佐、《薛刚反朝》中之徐策、《麟骨床》中之张治、《白沟河》中之杨继业、《清风亭》中之张元秀、《舍饭》中之朱春登、《红灯记》中之李玉和、《智取威虎山》中之杨子荣、《红色娘子军》中洪常青等。其代表剧目有《王佐断臂》、《忠义侠》等,尤以《王佐断臂》闻名,他把王佐的忠心耿耿、忍痛受辱,表现得淋漓尽致。他还擅演各种心情复杂的人物,如演《忠义侠》之周仁,在《回府》一折中,利用水袖、甩帽翅等艺术手段,表达了周仁的复杂心情;《哭坟》一折,又以激情的唱腔及甩发功,把被屈打后的一腔怨气喷泄而出,让观众为之落泪。

    他戏路宽,除须生外,还能串演花脸、小生、老生等,是剧团里的顶梁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