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蠓科

 chh71 2012-12-17

蠓科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库蠓  
库蠓

双翅目长角亚目的 1科。体、足相对粗短,无单眼,前缘脉伸达翅顶,停歇时翅平置背上,口器刺吸式,喙短的微小蚊类。本科昆虫通称蠓,俗称小咬,墨蚊,糠蚊。分布世界很多地区,最北达北纬 68°,最高分布在海拔4300米的高山地区。全世界已知约90属4000余种。

编辑本段蠓科简介

  Ceratopogonidae; biting midges
  其中6属有吸食人类和高等温血动物血液的习性:库蠓属中国已知170余种,拉蠓属中国已知22种,勒蠓属中国已知6种,其余Acanthoconops,Austroconops,Parapterobosca 3属中国尚未发现。全科在中国已知约300种。

编辑本段习性

  有吸血习性的蠓侵袭人畜,传播疾病,作为病原体的宿主,是一类重要的医学昆虫。蠓类吸血可引起皮肤红肿,奇痒难忍,搔破之后可因感染而形成大片溃疡。有很多种类是丝虫病的中间宿主。在中国,曾从台湾拉蠓体内分离出乙型脑炎病毒;在苏联,曾从库蠓体内分离出土拉伦斯病菌;在美国,曾从库蠓体内分离出东方型马脑炎病毒。此外,非洲马瘟、绵羊蓝舌病、鸡痘、马癣、牛流行热等均可由蠓类传播。
  蠓类个体小,飞翔无声,常群聚叮咬人畜。防治的办法,除对孳生地进行清除外,主要是采取防护措施,如用防蚊油涂擦皮肤,用网孔小于3/4毫米的蚊帐、蚊帽等进行保护。
  吸血库蠓类多在日出前和日落后出来活动,大量活动时形成群飞,雌雄交配以后,雌虫必须吸血才能使卵发育成熟,雌虫吸血1次可达0.05毫升,雌虫一生可产卵2~3次,每次产卵50~150粒。吸血后的雌虫在20~28℃时,经3~4天后卵成熟,卵多产于富有有机质的潮湿土壤、水塘、树洞、水洼等处,一般在急流中或月光曝晒处不产卵。卵经3~5天到 2周孵出幼虫,再过10天化蛹。越冬幼虫可经5个月化蛹,蛹5天羽化出成虫,成虫寿命约1个多月。
  蠓类成虫平时隐蔽于洞穴、杂草等避光和无风的场所。下雨时不活动。对活动最适宜的风速是 0.5米/秒以下,风速达1.5~2米/秒以上即减少或停止活动。雨前如果闷热则活动较烈。完全黑暗时停止活动。活动半径一般200~300米。每年发生代数1~4代不等。

编辑本段形态发生

  蠓为全变态昆虫。成虫体长约2~5毫米,黑褐色。头部近球形,复眼发达,触角丝状,吸血种类口器发达,但比蚊虫的口器短。胸部背面略隆起,前翅大,库蠓属前翅多淡色或有暗斑,后翅成平衡棒,腹部10节。雌蠓有受精囊和一对卵巢。仅雌蠓吸血。雄蠓尾端的外生殖器的构造因种类而异。蛹为裸蛹,分头、胸、腹3部,体前方背面有一对呼吸管。幼虫呈蠕虫状,上颚和咽发达,在水中作螺旋运动,行体壁呼吸。卵呈长纺锤形,长为宽的4倍以上(见图)。

编辑本段文献记载

  中国很早就有关于蠓类的记述。唐朝著名诗人元稹曾说它“有毒能成痏,无声不见飞”;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蜀中小蚊名蚋子,又小而黑者为蟆子,微不可见……能透衣入人肌肤成疮毒,人极苦之”,他所说的蟆子肯定是指吸血蠓类。

蠓科

蠓科(5张)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蠓科(5张)

开放分类:
双翅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