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扬州瘦西湖纪游之三:小金山徐园景区图文

 朝花夕拾1020 2012-12-17
 
      

                      

 
 

瘦西湖,一泓曲水犹如玉带,如飘如拂,时放时收,有着一种清瘦的神韵。清代钱塘诗人汪沆将扬州西湖与杭州西湖作比较后,曾写下“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的诗句 。瘦西湖,后因诗人汪沆此诗句而得名。

瘦西湖古典园林,组合巧妙,园中有园,景外有景,互为因借,将南秀北雄融于一体,其奇思妙想,点缀天然的独特艺术风格,古往今来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如果我们将瘦西湖园林比作一幅秀色天然的国画立体长卷,我相信到景区游览过的人,肯定会将其中淡彩浓墨的二十四桥、五亭桥、小金山、徐园等景观视为这幅长卷中的神来之笔。

为使大家对瘦西湖景区中的秀美自然景致及独特人文底蕴有所了解,“朝花夕拾1020”现将国庆假日期间在瘦西湖游览时拍摄的照片,选编成三个专集来与大家分享(这三集分别为:之一:二十四桥景区,之二:五亭桥景区,之三:小金山徐园景区)

下面向大家分享“之三小金山徐园”景观此专集由“朝花夕拾1020”在扬州瘦西湖“小金山徐园景区”拍摄的照片组成(并附文说明),希望大家在欣赏中能从“小金山徐园景区”的立体画卷中,领略到“亭榭高低风月胜,柳桃错杂水波环”的意境和神韵。同时,也希望下面的图文能给大家留下美好难忘的印象与回忆。

 

    分享一张“朝花夕拾1020在湖面开阔处拍摄的五亭桥景区远景照片。你看,瘦西湖上,碧波荡漾,汽艇如梭;绿树丛中,亭塔参差,游人如织。从中可能会回想到上一集图文中,我向大家分享的五亭桥景区许多精彩内容。下面让我们的镜头转向小金山、徐园景观区。

 
 

 前面就是著名的小金山,你看,画舫荡漾在碧波之上,红桥掩映于绿柳之中,它们互为衬托,相映成趣。这个叫做“梅岭春深”的小金山,四周环水,水随山转,山因水活。“朝花夕拾1020初来乍到就感到别有一番风情。难怪《望江南.百调》中如此描写小金山:“扬州好,入画小金山。亭榭高低风月胜,柳桃错杂水波环,此地既仙寰。”

 

 

 小金山月亮门前,一座小红桥横卧湖面上,使用如此鲜艳的颜色也许是画家所忌讳的。然而在此处,大家不但不感到俗气,反而有一种艳丽动人之感。月亮门前有一对相向侧头而立石狮,虽并不那么威武却也饶有意趣,这也许是古代扬州造园者在艺术上的独特之处。

 

上图为月亮门上古朴典雅的“小金山三个篆体字。小金山,又称长春岭,是瘦西湖中最大的岛屿,也是湖上建筑最密集的地方。这里的亭台楼阁,构思精巧,营造精致,在清代即有“湖上蓬莱”之誉。

  
 

走进小金山“月亮门,在关帝殿前的门柱上,有清代同治、光绪两朝帝师翁同和所撰的楹联:“弹指皆空,玉局可曾留带去;如拳不大,金山也肯过江来。”此联对仗工整,意蕴飘逸,将小金山善于借鉴却不落俗套的园林特色含蓄而幽默地表达出来,确实是一副妙联。

在关帝殿前的庭院中,置放着一块盆景状的大钟乳岩石。据说,这块形状怪异的奇石宋代“花石纲”的遗物。古代运输用船编号记数,十船为一纲。用船运送花和石头,就被称为“花石纲”。当年的北宋皇帝宋徽宗很喜欢奇花异石,在他六十大寿之际,决定在京城开封府建造一座万寿山。这块来自广西的钟乳石,就是在运输过程中恰好碰上方腊的农民起义而遗落在扬州的。这也是目前扬州最大的一块钟乳石。

 
 

走进“关帝殿”正厅,看见一副楹联中间,悬挂着手持青龙偃月刀的关画像。 

 
  

“关帝殿”的正厅东侧是“琴室,面南三楹,中为敞间,两间设半截木栏。墙外石额上嵌有“琴室二字,室内有包契常题的“琴室横匾,并附跋文。

 
 

走进敞间,看一幅瘦西湖风光画挂于醒目处,两侧有“扬州国画院老院长李亚如撰写的一副楹联:“借取西湖一角堪夸其瘦,移来金山半点何惜乎小。” 此联以“借得”“移来”二词点明湖”、山”命名来历。一个瘦”字,一个小”字,含蓄而幽默地揭示了它们与杭州西湖和镇江金山不同之点。进而以堪夸”、何惜”又强调了瘦”、小”的独特风韵。此联道出了小金山善于借鉴却不落俗套的园林特色风格,确是一副妙联。

 
 

离开关帝殿,沿湖西行再北折,我们来到湖上草堂。“湖上草堂”名为“草堂”,实为三楹厅堂的瓦屋。门外有联:“莲出绿波,桂生高岭;桐间露落,柳下风来。”此联妙在:上联中出”对“生”绿 波”对“高 下联中桐 间”对“柳 下”,“露”对“风”,“落”对“来”。 这是一副集句联,上联集自《大唐三藏圣教序》:“譬夫,桂生高岭,云露方得泫其华;莲出绿波,飞尘不得污其叶” 下联“桐间露落,柳下风来”,是庾信的名作《小园赋》中的一句。

 

 

眼前悬挂着的匾额中有“湖上草堂”四个字,此为嘉庆年间扬州知府伊秉绶所题书。 

 
 

紧靠“湖上草堂”的是“绿荫馆。馆内醒目处有描绘扬州风月的楹联:“仍从水竹开轩,免辜负十里春风,二分明月;偶向湖山放棹,好领略红桥烟雨,白塔晴云,上方悬有“绿篠沦涟匾额。绿篠,指绿竹;沦涟,指湖水。馆外有“四面绿荫少红日;三更画船穿藕花的楹联。上联描绘日景,下联描绘夜景。夏天此处为纳凉避暑的好地方。

 
 
    这是国内少有的不对称桥—“春波桥”。此桥的桥基用粗犷的黄山石垒成,东面桥头上建有四角攒尖亭。此桥的画面曾在琼瑶的“青青河边草”电视剧的片头中播放过。
 
 

转过草堂,沿着蜿蜒的山路拾级而上,在山腰处有一座“寒竹风松亭”。亭柱上有楹联:“江秋逼山翠,日瘦抱松寒。”此联为“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所题。

 
 

在瘦西湖东岸有“四桥烟雨”楼,该楼建于清康熙年间,旧称“黄园”,是清代盐商黄氏兄弟所建的别墅之一。登上此楼可近观玉版桥,远眺莲花桥,北望长春桥,南看大虹桥、春波桥。每当“山色空蒙雨亦奇”之际,这里可领略到“四桥飞跨烟雾里”的美妙景致。当年乾隆皇帝南巡时来到此楼,曾亲笔御赐其为“趣园”。

 
 
    远眺近观,风光如画,这时不禁又想起《望江南 百调》中的“扬州好,入画小金山。亭榭高低风月胜,柳桃错杂水波环,此地既仙寰”词句。
 

你看:“一水回环杨柳外,画船来往藕花天”,这是一幅很美的湖上风光图!

 
        小金山绿荫馆西麓,有一道长伸向湖长堤尽头有一座方亭,名“吹台”。前往“吹台”,有“长堤春柳”景点,在那儿你会看到瘦西湖最为开阔的湖面
  
  

这个处于长渚之端的重檐斗角黄墙,濒湖三面各开圆洞门的四方形小亭,即为“吹台”

 
 
    伸入湖中的吹台,原来是准备乾隆来此游玩时,乐队在里面弹奏江南丝竹的。谁知乾隆到此,顿生奇想,在风光旖旎的“吹台”竟钓起鱼来。“钓鱼台”由此而得名。 
 
 
 

檐口的钓鱼台三字匾,为刘海粟所题;亭内的“吹台”两字匾,沙孟海题。

 
 
 

钓鱼台,三面临水,重檐四角攒尖式瓦页,东、南、北面有砖砌圆洞。造型小巧别致的钓鱼台,位于瘦西湖中心地带,宽阔的湖面上,它与与白塔、五亭桥形成三足鼎立之状。

 

钓鱼台令人叫绝之处,其实不是钓鱼,而是借景。若面“吹台”偏北而立,向西侧圆门观望,五亭桥卧碧波中;向南侧圆门观望,白塔似剑插苍穹。这一横一竖的框景奇观,可谓精妙绝伦。在瘦西湖宽阔的湖面上,一桥一塔一亭形成的绝妙画面,谓之“三星拱照是我国造园艺术中,运用借景手法最为成功的范例。另外,在同一景点刘海粟、沙孟海、启功三位书画名家分别写了钓鱼台”、“吹台及“浩歌向兰渚;把钓待秋风”楹联的书法,这可以说,又是一个新的“三星拱照

 

据说,当年隋炀帝开挖运河时,翰林学士虞世基建议在河堤两岸大量插柳,既可以护堤,又可以遮阴。隋炀帝一听,大喜,并亲自栽了一株柳树,还赐垂柳姓杨。所以,从那时开始外地柳树只要一到扬州都称其为杨柳。因有此故事,杨柳成了扬州市树。刚才我们游罢“钓鱼台”,现在来到美丽的“长堤春柳”景点。多情最是扬州柳”,当“朝花夕拾1020行走在长堤上,看着岸边摇曳的柳丝,不禁又想起杜荀鹤的“络岸柳丝悬细雨”诗句。

 
 
 两岸,柳丝摇曳;龙舫,富丽堂皇。前方映入眼帘的是玉版桥。
 
 
       瘦西湖在小金山与长春岭之间,犹如一条碧绿的玉带。此处建的一座石拱桥,因神似绿色玉带上的一块白色玉版,故人们称其为“玉版桥”。过玉版桥”可去“徐园”。
 
 

 徐园,是瘦西湖畔一个为纪念徐宝山而建的园中园。徐园二字由清末民初扬州书法名家吉亮工手书。吉亮工,为“扬州八怪”后又一个诗酒放荡的人物,他书写的徐园”两字虽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字体,却仍是和谐成趣。吉亮工与徐宝山之间的交情是比较深厚的。1915年,在原清初韩园桃花坞故址建“徐园”时,他曾联缅怀徐宝山感慨意如何,煮酒话当年南北;英雄人不见,看花到今日园林

 

徐园”的主人徐宝山,生于1862年,江苏丹徒人。初为盐枭,后受清廷招安,先后任清军缉私营管带、参将等职。辛亥革命时参加镇江光复活动,并在扬州组织镇江都督府扬州军政分府,后任第二军军长,出兵浦口,击退南下清军。19135月,袁世凯派人将其杀害。

 

徐园内,有黄石围砌的荷花池塘,池水与外面的湖水相通。庭院范围虽然不大,但构建得体,错落有致,起承转合非常自然,流畅之中不乏变化,宛如一篇优美的散文。

 
 

“徐园”的半亩池塘中有白莲,池塘边有听鹂馆、春草池塘吟榭、疏峰馆等。

 
  

  在听鹂馆前,有两只很大的铁镬,在铁镬旁边,立有《徐园铁镬记》碑刻,碑文的撰写者为焦汝霖。据碑文记载,这两只铁镬为南北朝萧梁时代的镇水之物,已有1500年的历史。

 
 

外抱柱上有:“绿印苔痕留鹤篆;红流花韵爱莺簧”楹联,为同治状元陆润庠撰写。

 
 

听鹂馆,单檐歇山,周绕廊庑,在厅堂正中梁枋下有徐培深书写“听鹂馆”三字匾额。听鹂馆”的馆名取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之意。

 
 

徐园主厅听鹂馆”中的陈列品,高雅中略带奢华。眼前你看到的是一副“岁寒三友”木雕落地罩隔。它由雕工极为细腻的三块楠木拼接而成,这是扬州木雕工艺中少有的精品。

 
 
门内向外看,前面拾级而上还有亭阁。身在园中园,眼底画中画,此处真是别有洞天
 
 

“听鹂馆西邻”的“春草池塘吟榭”为客座,适宜客人小憩。此“春草池塘吟榭”之名,藏有谢灵运池堂生春草诗句之意。在“春草池塘吟榭”里有楹联几副,录此作收藏:

 

秋雨一帘苏子竹;春烟半壁米家山。
——佚名题扬州瘦西湖徐园春草池堂吟榭

烟景四时新,闻颦鼓之声,则思将相;

丛祠千古事,虽潢污一水,可荐鬼神。

——陈含光题扬州瘦西湖徐园春草池堂吟榭

碧落青山飘古韵;(杜牧)   绿波春浪满前陂。(韦庄)
——张华甫题扬州瘦西湖徐园春草池堂吟榭

以少胜多,瑶草琪花荣四季;即小观大,方丈蓬莱见一斑。
——李圣和题扬州瘦西湖徐园春草池堂吟榭

垒石穿池,桃坞有香仙露浣;晓风残月,柳堤无恙将星孤。
——王文藻题扬州瘦西湖徐园春草池堂吟榭

 

 

录清末秀才吴次皋题扬州瘦西湖徐园享堂联

胜地足清游,开门对劫后湖山,儿女歌功,残月河桥听箫管;

将军许长揖,把剑觅当年烟水,神明鉴我,秋风俎豆荐苹花。
 
 
 徐园不久处的“花室艺苑”,其门为草木结构风格古朴,别有风韵
 
  

园中树木葱茏,鸟语花香,环境幽静,漫步在这儿有点世外桃源之感。

 
 
“花室艺苑”里不但有珍贵名木,还有名目繁多,千姿百态,造型独特的盆景。 
 

    游罢徐园,我们又来到万花园簪花亭西面的静香书屋。你看,黛脊粉墙边,竹影摇曳,中间大门上有“静香书屋”四字。该静香书屋是按《扬州画舫录》记载,清代园林档案中的效果图,为纪念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而复建的。

 

图中的天然桥亭廊与静香书屋相连。另附一资料:1993年,以静香书屋为蓝本设计的清音园参加德国斯图加特博览会中国园展出,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独特的营造构思,荣获金杯奖,在德国当地永久保存。

 

 

    静香书屋,面水而建,亭台、画舫、假山、桥阁园中景色有些与大观园相似。主厅为卷棚式,正门两侧“飞塔云霄半,书斋竹树中的集句联,为郑板桥所书。

  
 

    在静香书屋主厅的案台前,有松竹梅图案的雕木罩格,其上方有金农的“静香书屋漆书字体匾额。漆书,融汉隶与魏楷于一体,为金农独创。由于金农学问渊博,书法功底深厚,被列为“扬州八怪”之首。

 

 

离开静香书屋,经过单孔石桥,来到石壁流淙。石壁流淙,原为徐氏别墅,乾隆乙酉年间,乾隆南巡,赐名“水竹居”。此园中辇巧石、磊奇峰、泻泉水,景点甚多,很有特色。

 

 
陡峭的石峰上,一股清泉从石壁上奔流而下。你看,匹练悬空,水花飞溅,蔚为壮观。 
 
 

锦泉花屿的人造景观,弥补了景区地势无起伏的缺憾,增添了湖光山色的美感和魅力。

 

 

 

在瘦西湖畔,你现在看到的远处那座高塔,就是扬州的千年古塔——大明寺塔。扬州,历史悠久,于公元前486年建城。历经秦、汉、魏、晋、宋、齐、梁、陈直至隋、唐,城垣虽有兴废,但城址未变。五代时,在牙城的东南隅筑小城;宋时又筑大城,南宋末年筑宝佑城以抗元兵。宋亡,宝佑城夷为平地,仅剩残破的宋古城。明代和清代,分别在宋大城西南和东南筑旧城和新城。扬州,这座古城到2014年时建城史将达到2500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