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文】(西藏)回味无穷--路上风景

 huangnan35 2012-12-17

走进西藏【七】回味无穷—— 路上风景

    意犹未尽。

    再次翻阅起青藏高原的照片,那些牢牢印记于心底震撼的音符瞬间再次被拨动,无数次在记忆中搜索,那断山为崖、断水为瀑的壮丽美景,那雪问蓝天、碧水环山的绝美画卷却在名诗佳句中难寻踪迹。一直以来,这样美远离了人们的视线,传统的小桥流水、人文景致一直占据的国人的审美。我相信,并非这样的美不够恢弘、不够震撼,而是因为古人“有这样的眼,无这样的腿”,即便是在今天,这样的跋涉对我们而言也是艰难的。试想李白要是能够走进西藏,后人能够欣赏到的就绝不仅仅是“飞流直下三千尺”传世之作了。

    

   

 

    或许也恰恰正因为这种远离,数千年来,这样的美景一直保持了它原始的风貌,古老的民族用着刀耕火种的原始方式,保护了这片土地纯粹。当越来越多的人把关注的眼观投向西部,这种远离传统主流文化区域的原始之美开始逐渐走进和颠覆人们的审美,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纯粹而自然的才是大美。如今青藏高原悄然发生改变,川藏线上已通车的二郎山隧道、正在建设雀儿山隧道、剪子弯山隧道,灵芝地区藏家民房上五颜六色的彩钢瓦,珠穆朗玛峰旁边的垃圾都让我们隐隐担忧,可持续发展在里如何诠释才是正确,或许我们的子孙更有资格去评判。

 

   

    审美意识的觉醒和回归,更多的激发了我们对自然崇敬和尊重。在中国地势台阶上,由东向西,形成了美的梯度,这种美从精致细腻向大气恢弘过渡,从人文向自然回归,一级震撼胜过一级。一、二级台阶过渡的横断山脉之间的巨大高差,在青藏高原上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壮美的景观。从灵芝高原江南的青山流水,到布达拉宫的恢弘神秘,从拉萨河的秋日美景到喜马拉雅山的雪山林立,从可可西里的苍凉凄美到柴达木的广袤荒芜,心里受到的震撼一次强过一次。

 

   

  

    这是第一次回家之旅。家总是给我们最温暖、安定的感觉,在我们一次次被美景所震撼,一次次被信仰所折服后,都市的繁杂和喧嚣渐渐远离,心也随之澄净,这是家的无私馈赠。“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近你的温暖……”,在仓央嘉措的诗里,磕长头似乎是一种浪漫,一道风景。但当我们回想一路走来,坐在汽车上都感受到那道路的坎坷艰辛、都因高原缺氧而难受时,看到行走千里磕长头虔诚的教徒满面灰尘衣衫褴褛却依然坚定安详的用身体丈量大地,看到因为伏地磕首而磨出了灰黑色厚厚茧子的鼻尖和额头,看到汗水鲜血与高原泥土混合在一起的身躯和面庞,那一刻,心中生出的是敬佩是感动是悲悯是心痛是祝福!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内心始终充满幸福!

    

    

 

    十余天的行程,太过短暂,离认识一个真实的高原差得很远,对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和生存的生灵知之太少。尽管家需要经常回来,但我们尽可能拍摄沿路的风景,明白2000公里外的家,开车再次回去几无可能。

    

 

    回去的路到底有多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