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是放下自我还是坚持自我?

 传统文化网站 2012-12-18

【原文】关尹子曰:圣人师1蜂,立君臣,师蜘蛛,立网罟2,师拱鼠,制礼,师战蚁,置兵。众人师贤人,贤人师圣人,圣人师万物。惟圣人同物,所以无我。

【译文】关尹子说:圣人效法学习蜂,设立君臣百官,效法学习蜘蛛,设立法网,效法学习拱鼠,制作社会行为规范,效法学习蚂蚁,设置军队。众人效法学习贤人,贤人效法学习圣人,圣人效法学习万物。只有圣人能够和同于物,所以没有自我。

【说明】在中国古代,圣人就开始了效法学习万物,现代则是科学家们向万物学习,但目的都是一样的,为人类服务。人类一开始也是愚昧的,只是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不断效法学习万物的生存技能,所以人类才能发展到今天。各种动植物正因为没有自我意识,所以才能蓬勃发展,而人类正因为自我意识的膨胀,才逐渐走向绝境。时至今日,如果人类的自我意识还要加速膨胀的话,这个地球就会毁灭在人类手上。中国古代的先秦诸子百家们,都提倡无我、忘我、弃我,尤其是老子、庄子及后来的道家人物,他们的主要表述方式是,天做了什么没有?地做了什么没有?天地既然无为,人也应该效法天地而无为。所谓的天地无为,是指天地没有自我意识,没有有意识地作为什么,所以,人也应该不要有意识地做什么。

那么,无我、忘我、弃我是什么?就是不要有自我意识。我只是天地间一物,随天地的道路和规律而生长而消亡。人类正是因为自我意识的觉醒,才有了日新月异飞跃发展,所以近年来学者们都鼓吹人们要有自我意识。究其原因,是因为有很多人深受宗教、宿命论的危害,把一切委诸于命运,委诸于鬼神,从而丧失了自我意识。也就是说,这种人丝毫也不努力,完全听天由命,最后则是悲惨地结束自己的一生。

但是,有许多人则是自我意识过强,他们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要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才是其乐无穷。他们不顾天地的道路和规律,事事以自己的意愿替代万物发展的道路和规律,从而导致了自己的失败。近两百年的工业化文明,即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膨胀期,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拼命向大自然掠夺,最后弄得自己的生存环境满目疮痍,再想恢复,却要用上千年的时间。

就现代人来说,首先要有自我意识,即我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我必须要努力奋斗,才能获得理想的生活方式。我的人生道路是我在走,我的命运是我安排,因为上帝神仙佛们不是贪官污吏,不会因为我烧香而保佑我,也不会因为我不烧香而惩罚我。我只要树立起我的信念,坚定不移沿着我的道路走下去,我就是幸福的。

但是,我们在与人相处时,就不能过分强调自我意识,比如,当我面对领导时,我只是一个下属的角色,这个角色赋予我的职责就是服从安排,因此我就要放下自我意识,开始按照步骤忘我地完成工作。此时的自我意识转化为我的知识储备、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辨别能力、沟通能力、交流能力等等。如果此时我仍然要坚持自我意识,用我的知识储备、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辨别能力、沟通能力、交流能力等等去代替上级的知识储备、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辨别能力、沟通能力、交流能力等等,那么我必然要受到申斥,或者被炒鱿鱼。

在社会舞台上,人不能随心所欲的扮演角色,角色的承担首先要有一个确定的过程,或者说需要经过“认同”,证明一个人的实际地位、身份等与其承担的角色相一致。角色确定是在长期社会互动中完成的。角色的确定是否有效,最终是由社会决定的,但它也与个人的活动和努力密不可分。角色表演需要经过 3个基本环节:一是对角色的期望。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首先遇到的是社会或他人的期望。例如妻子对丈夫的期望是关爱,丈夫对妻子的期望是照顾。二是对角色的领悟,即角色承担者对角色的认识理解。由于人们思想的差异、环境的不同,因而对同一角色的理解常常有差别。三是对角色的实践,这是期望与领悟的进一步发展,是在个人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角色。

所以,在面对任何一个人时,我们首先要放下自我意识,按照该角色的责任和义务掌控我们的言行,达到对方的期望,直到完成角色的扮演。只有当我一个人静坐思考时,我才能恢复自我意识,考虑我的存在、我的言行的意义。才能考虑我的知识储备、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辨别能力、沟通能力、交流能力等等。

由于对无我、忘我、弃我的理解不充分,很多人放弃了自我意识,把一切委诸于大自然、委诸于上帝神仙佛鬼们,委诸于父母长辈,让他们来决定自己的一生。也就是说,当面临选择时,这种人放弃了选择权,放弃了走自己的人生道路的权力,采取了躲避、逃避的方式。这种人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正确地理解无我、忘我、弃我,应该是在履行社会角色的职责时,放下自我,按照该角色的责任和义务掌控我们的言行,直到达到对方的期望,完成角色的扮演。

——————————————————

【注释】1.师:(shī诗)《易·豫·辞》:“豫,利建侯,行师。”《书·皋陶谟》:“百僚师师。”孔传:“师师,相师法。”《诗·周南·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诗·小雅·采芑》:“其车三千,师干之试。”《诗·大雅·常武》:“南仲大祖,大师皇父。”《诗·周颂·酌》:“载用有嗣,实维尔公允师。”《管子·枢言》:“疾之,疾之,万物之师也。”《老子·二十七章》:“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孟子·滕文公上》:“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战国策·赵策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荀子·正论》:“故凡言议期命,是非以圣王为师。”《韩非子·八说》:“错法以道民也,而又贵文学,则民之所师法也疑。”《史记·秦始皇本纪》:“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法言·学行》:“师者,人之模范也。”《玉篇·币部》:“师,范也。”这里用为效法、学习之意。

2.罟:(gu)《诗·小雅·小明》:“畏此罪罟。”《诗·大雅·瞻卬》:“罪罟不收,靡有夷瘳。”《管子·乘马》:“流水,网罟得入焉,五而当一。”《国语·鲁语上》:“里革断其罟而弃之。”《礼记·中庸》:“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攫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荀子·王制》:“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说文》:“罟,网也。”这里用为网的总称之意。又可引申为法网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