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粗脚头——发型

 枫之语 2012-12-18

发式是妇女头部的重要装饰,能增加其仪容的俊美。古代妇女发式造型的变化,极为富丽而多姿,历代相承,不断变化,从简至繁,又从繁复简,往返交替。粗脚头妇女发式的造型主要分布在古泉州城的四郊,东至洛阳,南至青阳,西至丰州、北至双阳,是晋、唐以来的后“结椎式”,经宋、元、明、清历代沿用改进的发式造型结果,是传统发式的传承。

所谓结椎式是将头发拢结在头前、脑后或头部两侧,然后用丝绳扎结,盘卷成一椎、二椎等,最后以簪子固定。此种发型给人以简洁持重的美感,突显的前额也表现出女子的睿智与才情,自商周以来,一直为历代妇女所沿用。粗脚头最具特色的是“发髻” ,以精加工的金、银头饰为主,以簪时花、花围等为辅,是大家闺秀头饰的一种平民化, 主要是靠环“(银或银馏金的)髻塞”成型。

以前,从小孩起,泉州东郊之女,就把头发留长,有的女子的头发甚至长至脚跟,少女时(从十三岁起),就将秀发盘于脑后,梳理成束,环“髻塞(银或银馏金)”成型,用骨或银“簪”(俗称“骨搁”)穿过“髻塞”,把梳好的头髻定好,左右再插上钗、钹、插、搁股、小角梳(其顶下弧,其上镶宽边花纹金饰,唐代称“篦”)等各种金(银)饰品等加固,在髻心周围,对称地选几朵鲜花或绢花,用金(银)珠针穿插其上,另还有将鲜花的花苞、花蕾穿成花串,再以发髻为中心,围戴脑后,俗称“簪花围”。每逢喜庆,则再多加一、二串花围,使整个头髻花团锦簇,美丽芬芳。20—35岁时为青中年期,发式与少女期差不多,但很讲究头饰和花饰,发髻经常呈现盛妆或浓妆。35—50岁为中年后期,大多梳理便妆,以简便为主;进入50岁后是老年期,一般沿用中年后期的简便发式,其头髻一般不求华丽,只是隅尔有喜庆,或拜佛等,就多插一点头饰、多带两串鲜花。

粗脚头这种传统的头饰艺术,有着深邃的民俗文化和地缘背景,有着自身独特的视觉艺术及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泉州海丝文化、民俗文化和原生态文化的一种生动的存在形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