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卡廷惨案》后的思考

 咚小咚爱傻笑 2012-12-18

看《卡廷惨案》,当时感触最深的就是血腥。那些枪声不断的响起,不断的有人倒下,他们,反抗不得。许是宿命,只得就此死去。

后来又看了几次,每次都有不同的难受。

我想说说电影里的几个情节。

第一个,妮卡和妈妈安娜一起寻找爸爸安杰伊,在那座桥上,过来过去的人,还有一只被主人遗忘的小狗,妮卡想带走小狗,但是最后没有带走,留下狗在风雨中飘摇。国破家何在,狗何去何从?那些人儿又将如何自处?这个情节出现在影片的开始,就令人深思。

第二个,母女二人急切地寻找安杰伊,在修道院见到正在做弥撒的教父,妮卡眼尖,发现了父亲的衣服,那一刻,安娜应该有种天塌下来的感觉,自己的丈夫难道就这样没了吗?揭开衣服的刹那,是欣喜、庆幸的,衣服盖着的是耶稣像。看到这里,心里也有一丝安慰,但是这个情节的出现是乎预示着安杰伊的命运,预示着这些被带走的波兰军官的命运。

第三个,大街上,安杰伊的母亲在听到广播里命运出现自己儿子名字的时候,激动的对安娜说:“一个女人是不会同时失去丈夫和儿子的。”两个女人很欣喜,但是乐极生悲,所以在之后得知安杰伊死讯的时候,安娜终于支持不住,昏倒了。一直支撑她的精神力量,她的世界,就这样轰然倒塌。看到这儿,我不知道说什么好,我只能沉默,这就是血腥的现实。

第四个,阿格涅斯卡去墓地为哥哥立碑。她问工人要多久,工人回答:“竖起来只要20分钟,但是之后嘛,会短点。”很有意思,她被带回去审问,而他哥哥的墓碑自然被毁掉。破碎的墓碑,就像破碎的世界观,再也竖不起来。

最后一个便是集体处决波兰军官的情节。从那本日记本开始回忆,最后黑洞洞的枪口,鲜红的血液,苏联军官的面无表情,血迹干涸的日记本,这些都震撼人心,心里有愤怒,有不甘,还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悲哀。

再来说说我的一点点看法吧。很多人把卡廷惨案和南京大屠杀作对比。都说是大屠杀,灭绝人性。我承认,屠杀确实是不对的,但以当时的情形来看,说不准是对是错。我个人认为,南京大屠杀是不能和卡廷森林的屠杀相提并论的。卡廷森林处决的是波兰的军官,一个国家的具有强大号召力的人,而南京大屠杀杀害得是平民百姓,这是二者不能相比的地方。中国自古就有一句话,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苏联在撕毁盟约派军进入波兰领土时就有将波兰纳入版图的想法,如此野心怎么会将这么大的隐患留下呢。所以苏联在与德国交换战俘时,苏联用士兵换来了大量的军官,最后并未履行诺言将他们遣散,而是将这些军官处决了。站在苏联的立场上想就不会觉得处决这些波兰军官有什么不对了。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迭,哪次不是将前朝余孽一网打尽,不让他们有反抗之力。统治者不会傻到让人挑战他的权威,不会允许有人威胁到他的统治。反观德国,确实是把那些士兵遣散回家了的。影片中有部分用到了后来挖掘卡廷万人坑的视频,看着,确是震撼。原来,我们心里的红色苏联的形象就是这样残忍的。世界观轰然坍塌,到底什么才是真实的呢。虽然当时没有承认,把这些账都算在德国头上,不过后来的俄罗斯总理亲自到了卡廷森林公墓下跪,忏悔了的。这算是好的了吧,敢作敢当。看看现在的日本,否认南京大屠杀,还参拜靖国神社,果然,小国小人罢了。

总之,《卡廷惨案》给人的思考并不止这些,每次看的时候都会有些不同的看法。战争终究残酷,还是和平些好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