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翻车鱼

 chh71 2012-12-18

翻车鱼

百科名片

mola  
mola

翻车鲀科(Molidae)3种大洋鱼类的统称。外表特殊,体短,后部在高的三角形背鳍臀鳍之后截然而止,身体两侧扁平,皮肤强韧,口小,牙愈合呈喙状。普通翻车鲀(Molamola)体大,灰或浅褐色,最长可达3.3公尺(11呎),重1,900公斤(4,000磅);呈卵圆形或圆形,林奈将其比喻为磨盘石,英语俗名即由此而得。遍布世界温带和热带海域,常见于外海表层。

中文学名:翻车鱼
拉丁学名:mola
别称:翻车鲀、头鱼、海洋太阳鱼、月鱼等
二名法:Mola mola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
纲:硬骨鱼纲
亚纲:辐鳍鱼纲
目:鲀形目
科:翻车鲀科
属:翻车鲀科
种:翻车鱼
分布区域:遍布各大洋

编辑本段外形特征

  
普通翻车魨(Mola mola)

  普通翻车魨(Mola mola)

体型外观呈椭圆扁平状,像个大碟子。身型偏短而两侧肥厚,头小、嘴小,尾鳍也退化无尾柄,很短;没有腹鳍,但背鳍与臀鳍发达,且相对较高。体侧呈灰褐色、腹侧则呈银灰色。翻车鱼看上去就好像被人用刀切去了一半一样。因此,它的普通名称也叫头鱼。口小,眼小;鳞片特化为粗糙的表皮。体灰褐色,腹部银灰;胸鳍短小,无腹鳍与尾鳍,背鳍与臀鳍高大且相对。与矛尾翻车鲀(M. lanceolata)相似,但后者的尾后端具矛状突出。
  翻车鱼是世界上最大、形状最奇特的鱼之一。它们的身体又圆又扁,像个大碟子。鱼身和鱼腹上各有一个长而尖的鳍,而尾鳍却几乎不存在,于是使它们看上去好像后面被削去了一块似的。翻车鱼主要以水母为食,用微小的嘴巴将食物铲起。它们常常在水面晒太阳,尽管其形状笨拙,但有时也会跃出水面。
  翻车鱼

翻车鱼

翻车鱼(6张)
河豚科的巨型亲戚,是所有多骨鱼中最重的鱼种,体重可达3000千克。早在30年代,美国自然史博物馆的鱼类学家古格就曾对翻车鱼进行过研究,并宣称巨大的翻车鱼是动物界的生长冠军。它们的幼鱼仅有0.25厘米长,而长到成年鱼时可达3米长,体重比幼鱼时增加了6000万倍。虽然翻车鱼体重可达2吨半,但它性情温和可接近。
  翻车鱼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厚皮,它的皮由厚达15厘米的稠密骨股纤维构成。19世纪时,渔民的孩子们会把厚厚的翻车鱼皮用线绳绕成有弹性的球玩。翻车鱼皮上可以有多达40多种不同的寄生虫,就连它们身上的寄生虫身上也有寄生现象。

编辑本段简介

  名称 英文名:sunfish
  拉丁文学名:mola
  别名:
  英美地区称海洋太阳鱼、西班牙称月鱼、闽南语叫鱼粿(ㄏㄧˊㄍㄨㄟˋ)。翻车鱼的学名叫做mola mola,意思是“磨子”。而翻车鱼英文为 ocean sunfish,则可能与它会上浮侧翻,在海上做日光浴的习性有关,因此又有人叫它“太阳鱼”。另外,其日文为“マンボウ”,也就是现在台湾将它定名的“曼波鱼”。而在台湾,翻车鱼又称干贝鱼,闽南语称“鱼过”,因为它嗜食水母,所以又有蜇鱼或蜇鲂之称。
  曼波鱼在台湾最初叫做翻车鱼,渔民常常看见它翻躺在水面如在作日光浴而以“翻车”的名字来形容它,2002年花莲渔业单位结合观光单位为促销翻车鱼渔产,举办了一场“翻车鱼盛宴”活动,后来之又因为“翻车”名被认为不吉利(吃了恐怕发生翻车意外),所以渔业单位再举办一场“为翻车鱼更名、征名”活动,由民众票选。最后“曼波鱼”这个名称最高票当选。
  台湾
  蜇鱼: 因主食水母,(水母称“蜇”,“蜇”闽南语发音似“铁”)
  干贝鱼:肉色雪白、肉质清嫩,饕客美其名为“干贝鱼”
  鱼过:因鱼形似一般鱼体断了后尾部半截,讨海人直呼为“鱼截”(“截”闽南语发音似“过”ㄍㄨㄟ、)
  鱼粿:每当渔民抓起它,那圆圆柔软的身躯像极了一大块摊在甲板上的红龟粿
  西班牙
  Mola Mola:mola拉丁文的意思是石磨,当曼波鱼躺在水面时,好像是一个石磨一样
  法国
  月鱼:喜欢侧身躺在海面之上,在夜间发出微微光芒,于是法国人叫它“月光鱼”
  美国
  太阳鱼:喜欢侧身躺在海面之上,在白天让阳光照耀,好像是海中的‘太阳’
  德国
  游泳的头:尾巴短小,却有着圆圆扁扁的庞大身躯,以及大大的眼和嘟起的嘴,可爱的模样像一个卡通人头,于是德国人称它“游泳的头”
  日本
  曼波鱼:在海中游泳时,好像在跳曼波舞一样有趣,于是日本人称为“曼波鱼”
  在我国渔民出海捕鱼时,如果捕捉到一种叫[车轮鱼]的鱼,便需立即放生。原来他们相信钓到车轮鱼已经是行衰运,如果不信邪不放生,用来食用的话,便会随时撞邪。很可能会赔上性命。当然,有地方相信有的地方却不信邪。

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分布于全世界温带及热带海区,包括南海东海等海域,属于大型大洋性鱼类
太阳鱼

  太阳鱼

。其常栖息于各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以及也见于温带或寒带海洋。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翻车鱼游泳速度较缓慢,当天气较好时,它会将背鳍露出水面作风帆随水漂流,晒太阳以提高体温;天气变坏时,就会侧扁身子平浮于水面,以背鳍和臀鳍划水并控制方向,还可用背鳍在海中翻筋斗而潜入海底。
翻车鱼

  翻车鱼

  属大洋中、表层鱼类,随黑潮洄游靠岸,嗜食水母。生活于1~300公尺海域,靠强而有力的背鳍与臀鳍摆动前进,但成鱼偶会平躺在水面上,或躲在海上漂流物下随海流漂移。肉食性,以水母、浮游动物为主。雌鱼可产下约3亿颗的浮性卵于大洋。在所有热带温带所发现的翻车鱼都爱吃小鱼、马(鱼则)、甲壳动物海蛰、胶质浮游生物海藻,但他们最喜欢吃的食物还是月形水母。
  翻车鱼主要是靠背鳍及臀鳍摆动来前进,所以游泳技术不佳且速度缓慢,很容易被定置渔网捕获。它生活在热带海洋中,身体周围常常附著许多发光动物,它一游动,身上的发光动物便会发出亮光,远看就像一轮明月,故又有“月亮鱼”之美名。翻车鱼这种头重脚轻的体型很适宜潜水,它常常潜到深海捕捉深海鱼虾为食。

编辑本段生长繁殖

  翻车鱼既笨拙又不善游泳,常常被海洋中其它鱼类、海兽吃掉。而它不至于灭绝的原因
翻车鱼

  翻车鱼

是其所具有强大的生殖力,一条雌鱼一次可产约2500万-3亿枚卵,在海洋中堪称最会生产的鱼类。
  翻车鱼的繁殖过程也非常有趣。每当生殖季节来临时,雄鱼则在海底选择一块理想的场地,用胸鳍和尾巴挖开泥沙,筑成一个凹形的“产床”,引诱雌鱼进入“产床”产卵。雌鱼产下卵之后,便扬长而去。此时,雄鱼赶紧在卵上射精,从此就担负起护卵、育儿的职责,直到幼鱼长大。
  但是由于一部分鱼卵不能受精而死亡,一部分鱼卵和孵化出来的幼鱼又会被凶猛的鱼类吃掉,再加上刚孵化出的小鱼非常脆弱,一场风暴来临,惊涛骇浪也会使一部分幼鱼丧生。经过种种灾难,最后能长成大鱼的就不多了。因此,翻车鱼虽然产卵很多,但由于一些自然因素,海洋中的翻车鱼却寥寥无几,十分罕见:一条翻车鱼所产的3亿枚卵中,只有30条左右能存活至繁殖季节!

编辑本段物种分类

  有三种,分别为翻车鲀、矛尾翻车鲀及长翻车鲀。矛尾翻车鲀(Molalanceolata或Masturuslanceolatus)体亦大,长翻车鲀(Ranzanialaevis)则较小,体细长,长约70公分(30吋)。在台湾花莲外海可捕得前二者。

编辑本段种群现状

  翻车鱼性情温顺,因而常受到人类、虎鲸海狮的袭击。入夏时节,当大
长翻车鱼

  长翻车鱼

量年幼的翻车鱼随着充足的食物、温暖的洋流进入蒙特雷湾时,加利福尼亚海狮就经常袭击它们。海狮常常撕咬翻车鱼的背鳍和胸鳍,并向水面上攻击它们。如果海狮撕不开翻车鱼厚而硬的皮,它们便把失去活动能力的翻车鱼,像玩飞盘一样抛向水面,成为凶残的海鸥的美餐。大自然安排的食物链就是这样残酷。
  翻车鱼经济价值较高,除了作科学研究和观赏外它还是名贵食用鱼类。它骨多肉少剥皮后鱼肉约为体重的1/10,,但其肉质鲜美,色白,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比著名的鲳鱼带鱼还高。翻车鱼的肠子也很昂贵台湾有道名菜“妙龙汤”就是以此作为主料食之既脆又香令人胃口大开。此外,鱼皮亦大有用途是熬制明胶或鱼油的原料可作精密仪器、机械的润滑剂。鱼肝可制鱼肝油和食用氢化油等。

编辑本段轶事趣闻

  因此鱼长相奇特,肉质一般,故欧洲古代的航海者们流传“煮这种鱼有种把锅子都砸了的冲动”。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中的那个鲸叉手形容说“把它放在锅子里煮,锅都丢脸!”说的就是这种鱼类。
  它的体形侧扁,头上生有两只明亮的眼睛和一个小小的嘴巴,背部和腹部分别长着一个又高又长的背鳍和臀鳍,在身体的最后边,有一个镶着好像花边的尾鳍。这种有趣的体形,真是奇妙绝伦。
矛尾翻车鱼

  矛尾翻车鱼

  当然,在翻车鱼的家族中,各成员的体形并不完全相同。比如,有一种翻车鱼的尾巴又长又尖,看上去像是拖着一根长矛,所以人们叫它“矛尾翻车鱼”;还有一种翻车鱼身体修长,大家叫它“长翻车鱼”。
  有几项医学实验表明,翻车鱼能分泌一种奇特的物质来改善四周的环境,可以用来治疗周围鱼类的伤病,科学家也没发现这种奇特现象的原因,但无可厚非,翻车鱼的的确确可以算的上是鱼里面的大夫。
  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2日消息,巴西水下摄影师丹尼尔(Daniel Botelho)日前在网上公布他于两年前拍摄到的翻车鱼相片,走红网络。两年前丹尼尔在圣地亚哥拍摄蓝鲸时拍到这组照片,但因将其错放在“无用文件”中使这组照片沉寂了两年。图片中的翻车鱼长达14英尺(约4.3米),重大5000磅(约2268千克)。
  一经在脸谱网上公布,照片就立刻受到热捧,在36小时内“好评”上千。翻车鱼是世界上最大、形状最奇特的鱼类之一,它们的身体又圆又扁,像个大碟子。它们看似温顺、动作迟缓,却不喜欢人类接近,因此极难拍摄到。[1]
  
  

编辑本段研究发现

  在距南加利福尼亚海岸约32.2千米的地方,有三位科学家乘坐的研究船遇上了一大块巨藻,与此同时,一个巨大的海洋翻车鱼从船边跃出水面,并很快消失在水中。几分钟后,另外两只巨大的翻车鱼侧着扁平的身子浮了上来。科学家们带上潜水器跳入海中,以便再近一些观察翻车鱼。大约在水下3米深的地方,他们看到了近在眼前排成一队的翻车鱼。研究人员游近时看到,大约有16条翻车鱼,它们的颜色和身体图案各不相同,黑灰色、焦油色,有的还有斑点,腹部全都为白色。这些鱼好像对人的到来毫不在意,年幼的半月鱼则围着翻车鱼游动。半月鱼吸食翻车鱼身上的寄生虫。
  
翻车鱼图片

  翻车鱼图片

翻车鱼缺少真正尾巴,它只有一个巨大的头,因而它得到了一个德文绰号Schwimmenderkopf,意为游泳的头。它的拉丁名字“翻车鱼”是伟大的瑞典自然学家林纳所命名。翻车鱼还有一个常见的英文名字叫太阳鱼,原因是它们经常侧着身体在水面上,边休息边晒太阳。有些生物学家相信,这样的晒太阳——是与剑鱼和皮背海龟共有的特点——可能是一种温暖身体以加速消化的方法。另外小鱼和海鸟还可以啄食附在翻车鱼体上的寄生虫
  在所有热带和温带所发现的翻车鱼都爱吃小鱼、海马、甲壳动物海蜇、胶质浮游生物和海藻,但他们最喜欢吃的食物还是月形水母。海洋翻车鱼能在深水中追寻食物。1987年在巴哈马540米深处的潜艇曾拍摄过翻车鱼觅食的镜头。
  在中国沿海尤其在南海诸岛的辽阔海域,生活着一种形状怪异、体态硕大的翻车鱼,这种鱼看上去好像是有头无身的鱼,故又名“头鱼”。翻车鱼学名翻车,它体高而侧扁、亚圆形、身体好像被削掉了一半似的,全身只有前半部,鱼尾就看不到了。它的头很小,吻圆钝,眼睛也很小,在上侧位。它生有背鳍,为尖刀状,另有较大臀鳍,与背鳍相对,后延,在体后端相连,形成“舵鳍”,边缘呈曲线状。它无腹鳍,尾鳍;胸鳍短小。背侧为灰褐色,腹侧银白色,鳍多为灰褐色。可以说是
车轮鱼

  车轮鱼

长得颠三倒四的奇鱼。但据研究,这种鱼在胚胎期与其它鱼种并无异样,只是长大后才逐渐变成这副怪模样的。
  翻车鱼的经济价值较高,除作科学研究和供观赏外,它还可食用。据说在台湾翻车鱼价钱高出名贵龙虾1倍。台湾有一道名菜”炒龙汤”就是以此作为主料。在我国渔民出海捕鱼时,如果捕捉到一种叫车轮鱼(翻车鱼的别称)的鱼,便需立即放生。原来他们相信钓到车轮鱼已经是行衰运,如果不信邪不放生,用来食用的话,便会随时撞邪。很可能会赔上性命!当然,有的地方不信邪。

编辑本段奇特的翻车鱼

  它的体形侧扁,头上生有两只明亮的眼睛和一个小小的嘴巴,背部和腹部分别长着一个又高又长的背鳍和臀鳍,在身体的最后边,有一个镶着好像花边的尾鳍。这种有趣的体形,真是奇妙绝伦。
  当然,在翻车鱼的家族中,各成员的体形并不完全相同。比如,有一种翻车鱼的尾巴又长又尖,看上去像是拖着一根长矛,所以人们叫它“矛尾翻车鱼”;还有一种翻车鱼身体修长,大家叫它“长翻车鱼”。
  翻车鱼的繁殖过程也非常有趣。每当生殖季节来临时,雄鱼则在海底选择一块理想的场地,用胸鳍和尾巴挖开泥沙,筑成一个凹形的“产床”,引诱雌鱼进入“产床”产卵。雌鱼产下卵之后,便扬长而去。此时,雄鱼赶紧在卵上射精,从此就担负起护卵、育儿的职责,直到幼鱼长大。
  有几项医学实验表明,翻车鱼能分泌一种奇特的物质来改善四周的环境,可以用来治疗周围鱼类的伤病,科学家也没发现这种奇特现象的原因,但无可厚非,翻车鱼的的确确可以算的上是鱼里面的大夫。

编辑本段最新闻

  一名居住在英国东海岸的男子在遛狗时发现一条重约38公斤的翻车鱼。这条翻车鱼虽然重约38公斤,但是它仍然是条小鱼。一条成年翻车鱼可以长到4.2米长,3.1米宽,重量可以达到2267公斤。翻车鱼一般生活在英国西海岸几千公里外的大西洋中,在英国东海岸发现它极其罕见。[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