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祝君波谈收藏》序

 红瓦屋图书馆 2012-12-18
《祝君波谈收藏》序
冯国勤
  冯国勤

  收藏对于保存民族文化、提升大众文化素养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上海收藏,可谓底蕴深厚,方兴未艾。上海开埠以后,渐成全国经贸中心,又因中西文化交汇以及大批文化人定居,一度成为全国文化中心。特别是在艺术上开风气之先,率先引进美育、西画、印刷、电影等先进方式,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吸引了一批大师、名家在此创作、生活,海派艺术由此形成并名扬四方。艺术和市场的联姻,促使交易和收藏繁荣,国之瑰宝得以在此积淀和保存,上海渐成全国收藏的“半壁江山”。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再次抓住了收藏发展的机遇,艺术家、工艺美术师活跃在艺术舞台,新一代收藏家不断涌现,拍卖会、艺术博览会和古玩城逐次发育,给收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渠道和平台。

  本书作者祝君波同志长期从事美术出版和艺术品收藏,是一位资深的专业人士。40年前,他以一位学徒身份进入江南艺苑、百年老店朵云轩工作,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晋升为朵云轩总经理和上海书画出版社社长。20年前,他与同道一起创办了我国第一家艺术品拍卖公司,并成功举办了朵云轩首场拍卖,引发全国拍卖热和投资热的兴起。他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改变传统文物销售方式,打破了外国公司垄断中国艺术品拍卖的局面。正是由于像他这样一大批创业者的艰苦努力,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资金已达975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一。

  君波同志既是一个实践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又善于理论思考,把所学的文学和经济知识与收藏实践结合起来,研究我国艺术品收藏、经营历史,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收藏环境、收藏视野、收藏目的多样化发展趋势,不断提出有预见的观点。他提出,国家收藏和私家收藏应并行发展;中国收藏已进入亿元时代;收藏家也是创造者,收藏行业也是创意行业;收藏家应守住道德底线,为保护和传承文化、提升民众素养而努力;收藏与市场应相得益彰,不能完全趋向商业化和市场化发展模式,等等。这些见解在海内外收藏界产生了积极影响,受到业界同道的广泛关注。

  君波同志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既得益于他阅历丰富,亲历了收藏界、出版界很多重大事件,结识了很多重要的艺术家、收藏家、出版家、拍卖人、经纪人,也得益于谦逊好学、善于思考的精神。他尊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古训,勤学勤思,不断根据行业新情况新趋势,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他的文章和演讲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在艺术市场、收藏文化等方面具有开创性意义,通俗晓畅,生动活泼,受到很多读者和听众的欢迎。“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君波同志把他近年撰写的30余篇论文结集出版,为读者生动展示了我国收藏和艺术市场发展的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

  上世纪90年代我在市政府工作时,曾分管上海的拍卖业,与君波同志有交往。2008年我到市政协工作,君波同志也被推选为十一届市政协委员,我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他想象力丰富且执行力强,参与了市政协组织的很多重大展览和出版项目,充分显示了敬业精神、创意思维和专业能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他从业40年和本书出版之际,我谨向他致以衷心的祝贺,并希望他继续努力、深入耕耘,在文化建设和专业研究方面取得更大的建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