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为孩子朗读生命教育类的书籍

 avanic 2012-12-19
  泰戈尔说:“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已是一个人所能想到的概括生死奥义的最美的诗句。
  可是,对一个没有经历过任何苦难、看这世界处处是阳光灿烂的孩子,我们该如何让他懂得,什么是生,什么是死?
  而对一个刚刚遭遇了生离死别、眼里总有阴霾无法挥去的孩子,我们又该如何让他放下心灵的重负,去找回生的乐趣?
  还有那些因为意外和不幸而致终身残疾的孩子,我们如何才能在他们身处的黑房间里,轻轻打开一扇希望的窗,让春的气息和夏的微风,重新吹入他们的梦中?
  书,我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书,那些描绘生命的图画,那些抚慰心灵的文字,只有书里才可以找到,一个《绒布兔子》的故事曾经让身患绝症的孩子甜甜入梦,一本《两个意达》令多少原子弹的幸存者在泪水中得到安慰,一群伟大的作者和画者都曾经以自己的方式和孩子一起谈论生命的意义——玛格丽特·布朗,E·B·怀特,布赫兹……
  可怎么样为孩子读这些书?怎么样才能让孩子更轻松的,而不是心情沉痛的去阅读这些书?怎么样才能肯定孩子在读了这些书之后有深远的收获,而不是仅仅只有一时沉浸在书中,过后全都忘掉?这些问题,如果你看了下面的文字,可能会获得一些启示。

  【观念篇】
  为什么要先说观念呢?试想,如果连读书的大人都不明白那些最为基本的哲学思想,又怎么能解答孩子在阅读中的疑问呢?
  所以,在开始阅读之前,还是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些最朴素的科学与哲学观念,写下这些,并非是要我们拿这些话对孩子照本宣科,而是通过了解这些生死观,再读到一些相关的书中情节,我们就不会感到十分迷茫。
  观念一:生与死并不对立
  有生命的地方,就有死亡,自然界中,花朵的凋零促成了果实的孕育,落叶化作的腐土又让更多种子生长,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死亡,在本质上,是让一些物质,转化为另外一些物质。比如,组成我们身体的细胞,每时每刻都有一些在新陈代谢中死去,而又有一些新的细胞生长出来代替它们,这就是人为什么可以长大。如果,没有这种死亡和新生,我们也就不会有成长。
  观念二:生命是一个整体
  生命是从单细胞生物开始的,如果把单细胞比喻为一块积木,后来纷繁多样的物种,就像由一块块积木拼起来的不同形状的房子,但,不管怎么变化,生命,至少是地球上的生命,它们是建立在相同的物质基础上,并且相互依赖着。比如,蜜蜂依赖花朵为它提供蜜汁,花朵又依赖蜜蜂为它传播花粉,还依赖蚯蚓为它松土。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被称为生物链,在生物链中,各种生命在一起才构成了一个不断有死亡和新生,而又永远生生不息的大自然。人,也是这生物链中的一环,我们不可能单独存在,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构成整个地球生命的一个细胞。
  观念三:每个生命都同等重要
  生命只要存在,就必然参与着生和死的交替,并在万物的变化与成长中,起着自己的作用。比如,小草为小羊提供食物,又为蚂蚁提供建造房屋的材料;大树为长颈鹿提供食物,又为金花鼠提供可以住的树洞。所以,不论大小,一物有一物存在的价值,对你不重要的一朵花、一只虫,可能对另外一些生命却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爱憎,去评断其他的生命是否有价值。在大自然中,任何一个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即便是有残缺的生命,也有它特别的价值,当然,我们每个人,也都是一样的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观念四:生命的意义不在长短
  人的寿命再怎么长,也只是百年,而一棵树的寿命可以是千年,但即使是这样久的时间,对有着数百万年进化史的地球来说,也只是眨了眨眼。而在宇宙中,比地球更古老的星辰有无数颗,但即使是存在了数亿万年的星辰,也只是宇宙存在的时间中的一个瞬间。如果以存在的长短来衡量我们存在的意义,可以说,大多数的生命都还不如一颗划过天空的流星来得有意义,但,这样的长度衡量法本身,又有多少意义呢?
  每个生命,都是生命链上的一环,而生命为什么存在,不是其中任何一环能够单独解答的。一个人,不可能发现自己存在的终极意义,因为他本身就不是终极的存在。我们能找到的答案,只是我们怎样才能更有意义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那么,什么是生活的意义呢?再多的快乐,也是短暂的,再美的容貌,也会消失,之所以会有这种叹息,是因为我们总是习惯于从自身如何,来追问人生的意义。而如果我们从对他人如何,来看生命的存在,我们会发现,一棵树存在于大自然的意义,不在于它生长了多久,而在于它给多少小动物提供了果实和荫蔽,即使它倒下了,它的树干也还在为真菌提供着生长的养分;一个人存在的意义,也不在于他生活了多少年,而在于他被多少人爱着、需要着,当他死去了,还有多少人在回忆和思念着他。
  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个人,不论他活了多久,他爱过了,也被爱过了,他的存在就是有意义的。

  【方式篇】
  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书,而同样的书,给不同的孩子读,方式也不尽相同。
  对一般孩子来说,阅读生命教育类的书籍,只需要完成这样一个过程:体验——〉联想——〉消除恐惧——〉珍视生命。
  我们只要根据不同年龄选择不同读物,并参考【禁忌篇】,避免不恰当的阅读方式,再配合以一些【延伸篇】里的活动,就可以做得很好了。
  但,对一些已经有心理创伤存在的孩子,我们就需要采用更多样的阅读方法了。
  以下是几种适用于不同类型孩子的不同阅读方式。
  平静地轻声阅读
  适用人群:惊恐型和恼怒型的孩子
  适合读物:诗歌、有韵律的、令人放松的故事,如《金子美铃童谣》、《晚安,月亮》
  哭,是孩子本能的宣泄方式,在哭闹的孩子面前,我们说话的声音不要太高,也不要强迫他安静下来,而是要慢慢地在他身边坐下来,采取一个和他平视而非高高俯视的角度,和他开始轻柔的对话,如果不知道说什么,可以先打招呼,比如问:“你吃饭了吗?吃什么了?”当他的注意力渐渐从自己的恐惧,转到你的说话声上了,你再以问话的形式开始你的故事,如“你知道吗?我听过这么一个故事……”
  除非孩子明确地拒绝听你说话,在其他情况下,即使孩子一开始表现出对你的故事没兴趣,也不要立刻停止,你可以平缓地继续讲述,让有韵律和节奏的声音本身去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
  角色扮演式阅读
  适用人群:自责型和压抑型的孩子
  适合读物:有多个角色和有对话的故事,能帮助孩子从另一个角度看自己的经历,如《爷爷变成了幽灵》、《一片叶子落下来》
  自责是一种幸存者很自然会产生的情绪,但自责过度通常是因为孩子把生死对立起来看待而导致的,对这样的孩子,首先应当消除他对死的负面看法。我们可以先给他读一遍故事,读的时候,可以用一些纸偶、布偶作为辅助道具,来表现书中不同角色。读的时候要观察孩子在情节推进过程中的反应,记下他特别关注的段落。然后,在读完故事后,邀请有兴趣的孩子来和你做扮演书中角色的游戏,这游戏一定要建立在孩子自愿的基础上,如果有几个孩子同时在听故事,可以让他们举手报名,然后让最先举手的孩子来参加表演。对于个别完全拒绝和人交流的孩子,我们不要强迫他,但也不要冷落他,我们可以把他安置在别的孩子中间,让他和其他孩子一起听故事看表演,让其他孩子的情绪去感染和带动他的情绪。我们还可以通过播放一小段前奏音乐,戴上卡通头套等形式来强化孩子们扮演角色的兴趣和投入感。
  图画互动式阅读
  适用人群:臆想型孩子和压抑型孩子
  适合读物:有很明显的情景变化的、富于幻想,但乐观向上,可以将孩子由幻想带回现实的故事,如《你是特别的,你是最好的》、《勇气》
  爱幻想是孩子的天性,幻想,也是孩子保护自己心灵的一种方式,他们也会用幻想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比如,在孤独的时候,他们会幻想出一个隐形朋友来陪伴自己。我们要记住的是,永远不要去粉碎孩子的幻想,因为当他现实中的问题解决了或者不存在了,他自然会从幻想里走出来;而在他心理障碍还存在的时候,粉碎他的自我保护机制,只会导致更糟糕的结果。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可以先挑一两张书中的图画,给孩子看,让他们猜画面在说什么,调动他们的好奇心,然后开始读故事,读完故事后,可以让孩子画一画他心里想到的事情,比如,还有什么可以叫做勇气?还有什么事很特别?这种阅读的好处在于你可以直观地看到故事在孩子心里引出的形象,并根据这些来调整下一步的阅读选材和引导方法。而对孩子来说,绘画是比文字更适合他们的表达方式,他们可以通过绘画来宣泄自己的情绪,他们也可以在绘画中找回自信,感觉到一种创造的乐趣。
  请注意,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阅读引导者都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尽量不要表现出对这些孩子和对其他孩子有什么不一样,不要因为他们的不同而对他们露出异样的眼光,也不要因为他们的不同而对他们格外娇宠。

  【禁忌篇】
  朗读时的五不要
  一、不要语速太快:过快的语速会让孩子感觉紧张,而且在注意力不易集中的时候,越快的语速越不容易让孩子接受,而会让孩子本能地产生抵触感,有时候还会让孩子产生烦躁的心理。正确的做法是:语速平缓地讲述,可以比平常说话还略慢一点,选择故事的时候也要注意选择那些情节不是非常紧张的,可以和缓地展开情节的。
  二、不要抑扬顿挫:就如同说评书里的那种夸张的表现手法,为了营造一种刺激的气氛,说书人常常会忽然把声音放低,又忽然抬高八度,或者是模仿人喊马嘶等等,追求强烈的戏剧化效果,但,对孩子来说,在心里有压抑的情绪或者感觉不安全的时候,听这么一惊一乍的故事,会给他们带来比较大的刺激,有可能还会吓着一些比较敏感的孩子。正确的做法是:控制住自己的声音,在需要表现一些特别的效果时,比如表现人物对白,可以稍微加一点时间的停顿,再稍稍改变语调进行讲述,只要让孩子明白你是在装另外一个角色说话就可以了。
  三、不要高声朗诵:专业学播音的都比较追求大声朗诵,字正腔圆的那种效果,但是,在给心灵相对脆弱、需要抚慰的孩子讲故事的时候,这种大声朗诵,却不能收到什么好的效果,孩子会感到这种拿腔拿调的声音很陌生,并且无法从这种机械化的朗诵中感觉到故事要表达的细腻情感。正确的做法是:自然地读出故事里的文字,尽可能接近你平时说话的样子,在讲述的时候要注意文字中包含的深层次的感情,在一些抒情的段落,可以把你自己对文字的感觉加入到你讲述的口气中,这,实际上,也是在考验一个讲故事的人对故事本身的感悟力。
  四、不要用错感情:在读一个故事之前,首先要弄清楚你在读什么,是优美抒情的?还是轻松有趣的?或者睿智深刻的?不同的故事也有不一样的读法,如果用平缓抒情的读诗歌的语调,去读有趣的歌谣,那效果肯定不会好。正确的做法是,平时多听各种类型的朗诵,在自己读的时候先仔细看看作品是哪个类型的,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再去诵读。
  五、不要机械复读:不管什么类型的故事,给孩子读的时候都应该是有感情的。一个故事,总有起承转合,不同的段落也表现着不一样的情绪,而那种如同念诵经文,没有感情、一路平到底的声调,是绝对应当避免的。正确的做法是,先看一遍故事,体会一下故事要表达什么,有哪些地方需要放慢语速或者加重语气,然后再试读一遍。
  交流时的五不要
  一、不要怕孩子哭:如果孩子在读一本描写生死的书之后哭了,那么很可能是以下两个原因:1、他读懂了书中情节,被打动了;2、他平时有过类似的情绪,但没机会表达,现在借此宣泄一下。
  前一种情况,我们应当高兴,因为这说明孩子又获得了一次成长的体验,而且说明他的感受力很细腻,理解力很深入。后一种情况,我们更应当感到高兴,因为孩子不是偷偷地哭,而是当着你的面哭,这说明他很愿意与别人分享他的感情,也说明他没有大的心理问题。对孩子的这种哭泣,我们不应惊慌,更不应强迫他安静,或者用玩具等东西哄他转移情绪、停止哭泣。我们应该告诉他:“你觉得难过是正常的,因为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而我们要做的只是安静地陪伴他,或者鼓励性的抱抱他,给他准备一些擦眼泪的纸巾,等待他自己平静下来。
  二、不要急于提问:一些大人在给孩子读了什么思想比较深刻的作品之后,总是急于提出一堆问题,如“你从这个哥哥身上学到了什么?你觉得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但对一个孩子来说,不管一本书在讲述什么哲理,他首先领略的是这本书给他带来的情感体验,只有在他真正熟悉了这本书,也能将书中情节和自己的生活连在一起进行联想和比较了,他才会开始思索书中深层的道理。而这一联系与思索的过程,会是很漫长的。有时会是几个星期后,他忽然又翻开这本书,并读出了新感觉。有时甚至会是几年后,他忽然经历了一件类似的事情,并回想起自己读过的书,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而如果大人在孩子刚开始体验一本书的情节时,就用一堆问题去干扰他,等于是打断了他对书中细节继续探索下去的兴趣,于是之前读的内容他也没能好好消化,之后想到还有那么多问题,也打不起兴趣再去回味那些细节,也就更谈不上什么深层的领悟了。
  三、不要硬充好汉:在读一些悲伤的故事的时候,大人为了怕在孩子面前“丢脸”,有时候明明因为被书中的文字打动,很想流泪,却硬是装得无所谓,这其实是在错失和孩子做情感交流的最好机会。实际上,孩子很在意大人阅读时的表情,包括声调,这些细微的变化都是可以帮助孩子更深入理解一个故事的“晴雨表”。孩子会因为大人的一个微笑,而理解什么是幸福,也同样会因为大人的一次流泪,而理解什么是同情。而如果大人把自己的情感全部都隐藏起来,那么孩子也会失去一个最好的阅读参照物,他们就会因为大人冷漠的表情,以为他正在讲述的是一个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普通故事,也就谈不上如何深入地理解故事里的内涵。
  四、不要故作深沉:阅读后孩子的提问,总是各种各样,无所不包,有些大人也回答不上来。对这些我们答不上的提问,我们就应该坦诚地对孩子承认,我们也不知道答案,让孩子明白,这个世界上仍然有许多未知的谜团,需要他自己思考。我们最不应摆出一副无所不知的模样,对自己不清楚的事情故弄玄虚,不应该说:“这些事你长大就明白了。”“你还小,说了你也不懂。”“我现在没时间,以后再跟你说。”这种回避问题的理由和借口,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无知,并在自卑感中扼杀了他最初的求知欲。
  五、不要过度怜悯:一些心地善良的大人,喜欢引导孩子去怜悯书中角色的不幸遭遇,比如,对孩子说:“你看这个小妹妹多可怜。”“哎呀,这个小猫好惨。”“你看你有这么多好吃的,比那个小孩幸运得多了。”但是,这样的引导,根本无法教育孩子如何正确看待人生中的不幸和苦难。要知道,没有人能做到让自己整个人生一帆风顺,书中的意外灾难、亲人死亡、痛苦挫折,实际上就是我们自己迟早需要去面对的境遇。在逆境中,我们最需要的是继续乐观地生活下去的勇气和毅力,而这些好品质,往往在那些书中的主人公的身上就可以找到,因而这些人是值得我们敬佩的,而不是一味怜悯。如果,我们在别人遭遇不幸的时候,将他们视为弱者,只强调他们的无助可怜,那么,当我们的孩子遇上相似的情况,他会自然而然地觉得自己是个弱者,很可怜,他不会想到要靠自身努力摆脱困境,反而会因为没人来可怜他、搭救他,而产生自怨自艾、甚至自暴自弃的心理。

  【延伸篇】
  仅仅只是阅读,没有交流互动,阅读的效果就得不到体现了,以下是一些适合在阅读生命教育类书籍之后做的相关活动:
  绘画:
  适合参与的人群:3-12岁
  相配的阅读方式:集体阅读、亲子阅读
  绘画可以画书里的情节,但最好是画孩子自己的想象和阅读感受,绘画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既可以用彩色笔,也可以用实物拼贴、刮蜡、印染、撕纸等等,重要的是表现手法的新颖可以刺激孩子的创造欲。绘画还可以用来做爱心卡、藏书票、书签等各种实用的东西,让孩子把自己亲手做的小玩意送给喜欢的人,也是教给他们交流情感的方式。
  童话剧:
  适合参与的人群:6-9岁
  相配的阅读方式:集体阅读、亲子阅读
  童话剧的形式也有很多,有纸箱剧、布偶剧、牵线木偶剧,当然最多的还是由大人孩子自己扮演的小话剧,童话剧最重要的是剧本和道具,好剧本可以让孩子表演得愉快轻松,增加他的自信心,精致的道具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参与性,让他玩得更投入。必须一提的是,大人一定要和孩子一起扮演,一同参与,这样才能达到让孩子和成年人做对话交流的目的。
  写信:
  适合参与的人群:8-14岁
  相配的阅读方式:集体阅读、亲子阅读
  这里说的写信,并不一定是那种正规的、写着此致敬礼的信,而是只要有简洁的文字或者文加图,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就可以。写信的对象可以是作者,也可以是书中一个角色,也可以是孩子想要对其倾诉的一个对象,比如他已经死去的爷爷。这种信,重在情感表达和情绪宣泄,但我们一定要做得郑重,至少要做一个小邮箱,让孩子能放心地把自己的信投进去。
  做纪念册:
  适合参与的人群:6-14岁
  相配的阅读方式:集体阅读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自己的班级纪念册,而这里的纪念册不在于留下谁的联系方式,而在于要留下自己的、亲人的、朋友的和所有对自己重要的人的一句话、一张照片或者一幅画。除了个人的纪念册,我们还可以做主题纪念册,比如以“生命”为主题,每个孩子都用自己的方式来诠释它,文字也好,图片也好,再汇集在一个册子里,制作这种纪念册的意义就在于,让孩子们有了一种集体参与感和互相交流的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