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国培)

 劳动者2010 2012-12-19

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课程简介】

本课程将从以下五方面对7 — 9年级的口语交际课程进行解说:

一、口语交际的概念及特点

概念:口语交际是人们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为完成某项特定的交际使命,针对特定对象,借助于标准的口语(有声语言)和非口语(姿态语言)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社会活动。

特点:有声性 即时性 情景性 多边性 复合性

二、口语交际教学的内涵及认识

内涵:口语交际教学是指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口语交际知识,掌握口语交际方法,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为目的师生双方共同的教与学的活动。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三、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与反思

现状:老师们对教材中口语交际单元的处理大多采用下面三种方式:第一类是干脆不教,这种处理方式约占5% ;第二类是布置学生课上或课下自读相关的单元知识,这种处理约占20% ;第三类是训练书面表达的方式来代替口语交际的教学,这种方式约占30% 。可见口语交际教学只是老师们的自发行为而不是自觉的行为。

反思:首先是口语交际教学的可操作性理论严重不足;其次是当前学校开展的口语交际教学并未达到“课标”定位的交际层面,而仅是停留在“说”的单项练习层面上;再次在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与课堂教学设计上存在着不少难点 。

四、“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

首先教师应学会分析并合理改造现有的口语交际教材,结合“人教”及“苏教”版教材作具体分析;要结合口语交际的特点开展口语交际教学,结合口语交际课程特点加以分析。

五、7-9年级口语交际的训练途径及示例

结合谢莉华老师的课例对口语交际应采用教学途径加以解说。

【学习要求】

1 .了解“口语交际教学”的概念及“口语交际”训练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作用与意义。

2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部分的教学要求,并且了解“口语交际”与“听说”能力之间的密切关系。

3 .学习研讨现行课本对于“口语交际”教学的体例安排及特点,能够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学生个性与身心发展特点的“口语交际”教学设计方案。

4 .通过典型案例的观摩与研讨,领会“口语交际”教学中“交际”的交互性与复杂性特征,并能够独立完成有情境性的“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专题讲座

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富霄菱(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教研员)

一、口语交际的概念及特点

口语交际是人们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为完成某项特定的交际使命,针对特定对象,借助于标准的口语(有声语言)和非口语(姿态语言)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社会活动。

口语交际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瞬时性、简约性、交际性和互动性。瞬时性是指口语交际时,说者说话时内部语言的思维和外部语言的表达几乎同步,边想边说。简约性表现为交际双方在说话的同时,可以借助交际时的情境、动作、表情等省略一些句子成分和已知信息。交际性指为达到交际目的,应该既注重言语本身的表达,又注重人际礼貌、身份协调和跨文化冲突等交际规则。互动性指口语交际的过程,既受主观意识的支配,又受客观条件控制,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

口语交际主要靠声音,靠每个字的字音和整句语句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字音的强弱变化和各种特殊的语调。因而口语交际有如下特点:

1.即时性

口语突发性强,使用起来十分便捷、快速。说者来不及仔细考虑准备,所以说出来的言语往往推敲不细,句子比较短、结构简单、甚至个别时候不完整、有重复、脱节等等。

听者对有声语言,必须迅速捕捉其含义,尽快地把听到的言语转化成思维,并同时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提炼出重点,并及时地记忆。由于声音是稍纵即逝的,所以听者必须集中注意力,边听边思索、边记忆,这一切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都必须在一瞬间完成,这就是口语交际中的即时性特点。

2.情景性

由于口语交际时,人们是面对面地交谈和活动,所以必有特定的情景。

说话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说话的同时,会通过面部表情的变化及目光、声调、音质的变化,把欲说而没说完整的言语内容表达了出来,甚至有时只说一个词就把全句意思表达清楚。说话人的喜怒哀乐,在听话人的眼前一目了然。比如会心的一笑,就表达了诚心诚意的认同、首肯;双眉紧锁,就显示了说话人的忧虑重重;又比如嘴角的颤抖,可显示说话人或感激涕零或悲愤难言 …… 这一切情景,只存在于口语交际中,书面语言虽然可以传情状形,但要靠文字的描述,它的鲜活度、真切度都会因读者的文化素质不同而不同,不能如此直观地传达这样丰富的情景内涵。

3.复合性

口语交际中,使用的不单单是有声语言,还有许多非语言因素(如表情、手势、目光)的参与。作为说话人,可以而且应当用非语言因素来配合说话的言语,把信息传达地更准确、清晰、有力。而作为听者,不光要听语言、辨语意、品语调、知情味,还要察言观色,看对方的动作、表情,有时用视觉看到的比听觉听到的有声语言更重要更本质。如眼珠一转或是皮笑肉不笑的冷冷一笑等等,都可以使听者立即判定说者的言语表层含义是虚伪的、是诡计。所以,口语交际是多种表达手法综合运用。

4.多边性

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口语的内容、语调、句式,都往往是由参与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相应随时调节变化的。听与说的双方都在认真地、积极地参与,而且听与说的身份不断地轮回更换,对方的言语及表情能直接地刺激听者,使听者受到启迪、激发之后,便会有情感上的变化,使发言内容与语调产生变化。所以,参与者都必须随机应变地调整自己。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口语交际中的多变现象:开始还是和风细雨、耐心倾谈,后来却变得恶语相向,厉言相击,争吵不休;开始还是满心疑惑、明察暗访,后来却因疑惑解除而开怀畅谈,甚至笑声朗朗、侃侃而谈、坦诚之至。这就是因为参与者对变化了的 “交际现场情景” 给予细致的体察,并相随响和,发生了心态、语气、词句的变化。

二、口语交际教学的内涵及认识

口语交际教学是指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口语交际知识,掌握口语交际方法,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为目的师生双方共同的教与学的活动,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1.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

有关言语交际功能的资料表明:在人们日常的言语活动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也就是说,听与说在日常的言语实践中,远比读与写运用得多。口语交际教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现代社会的高社交化,要求人们学会文明社会的交际用语,根据不同的语境,掌握说话的分寸感,把话说得让人愿听、爱听,让人感到动听,这样才能与人和睦相处,遇事应付自如。

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化,要求人们说话清晰、简洁、易懂,谈话也要注意节约时间,讲求效率,要求讲话人思维敏捷、针对性强、即兴表述能够出口成章,语脉清晰、说服力强。

现代社会的高信息化,要求人们进行口语交际时讲话讲得准确、富有条理,听话时,听得准、理解得快、记得牢,做到听说的一次准确性。

2.学生自身发展的必然需求

我们先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看说话与思维的关系。我们的语言区域在大脑的左半球,左半球又分为前语言区和后语言区:前语言区是负责组织有意义的语言次序,说出和写出正确的语句,就是表达,如果前语言区受损,他虽然能说话,但说出来的话已经没有正常的语序,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后语言区是负责理解的,负责听和读,听到或读到的信息首先反应在这个语言区,如果这个语言区受损,就不能正确理解别人的话。由此可见,口语表达能力和接受能力都与人的大脑有直接关系。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说话的过程首先有 “内部语言” ,即大脑语言区活动中的语言形式,再有“外部语言”,即通过发音器官或文字形式表达出来的语言形式。说话过程是内部外部语言的相互交替、转换的过程,也就是边说边想。由此可见,说话的整个过程包括内部思维和口头表达两个方面。如果一个人没有正常的思维能力,也就不可能有正常的说话能力。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思维品质的改善;思维能力的提高,又有助于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所以口语训练本身也是一项极好的思维训练。

此外,口语交际训练有助于观察力、注意力的锻炼。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学会观颜察色,从对方神态表情里,了解自己讲话的效果或对方的情感、观点,从而作出相应的反应。在交谈中,讲话者既要监听自己的话语,又要注意对方的反应;听话者既要注意记住对方的观点,又要注意思考如何应付对方的发问,这就要学会注意力的分配和转移,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力的品质也会得到改善。同时,口语交际的过程,既有词语的记忆,又有对表达内容的记忆,也是对记忆力的锻炼。

3.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中学生性格的完善与心理的健康

网络交际成为当前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重要交际方式之一,沉溺网络、自我封闭,使得中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如果他们喜欢与别人交谈,教师、家长能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问题,很大程度上就可能避免悲剧的发生。语文教师有责任从关心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高度,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4.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相互交往的过程。如果不善于听教师讲述,不敢提出问题,不愿与教师交谈,在讨论中不想开口阐明自己的观点,显示自己的独特理解,不能与同学们沟通,势必从负面影响他们的学习质量;相反,如果一个学生不仅会听课,在与教师的对话中不断激发自己的思维火花,而且在课下常常寻找机会与教师交流心得、探讨问题,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提出疑问,这样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思维品质好,具有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而这正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个开拓型人才必备的品性。

三、“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与反思

针对口语交际教学实施的情况,我曾在本区的几所不同层次的中学中展开调查,发现老师们对教材中口语交际单元的处理大多采用下面三种方式:第一类是干脆不教,这种处理方式约占5% ;第二类是布置学生课上或课下自读相关的单元知识,这种处理约占20% ;第三类是以训练书面表达的方式来代替口语交际的教学,这种方式约占30% 。

这样的现状值得我们深思,有课程的保证,有“课标”的要求,为什么教学实际却不尽如人意?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是口语交际教学的可操作性理论严重不足。

我们可以看到众多诸如 “口才学”、“谈判艺术”、“辩论技巧”等等关于口语交际研究方面的理论与知识,但是关于口语交际教学方面的理论却是凤毛麟角;徒有观念的引领而无实践理论的引导,很容易使得口语交际的教学陷入盲目操作状态。

其次是当前学校开展的口语交际教学并未达到“课标”定位的交际层面,而仅是停留在“说”的单项练习层面上。老师们大多将口语交际的教学处理成“口头作文”、“课堂回答问题” 、“朗诵”、“角色扮演”等以说为主的训练。

“课标” 对课程的定义是“口语交际”,“口语”当然要以“说”的方式呈现并训练,但这里的关键在于 “交际” ,这绝不是说话那么简单的。“交际”存在于双方,是双方共同传递信息的过程,从口语交际的言语行为上看,交际即听说双方的不断重复。这个“重复”不是单一和枯燥的,随着交际双方心理、身份的不断变化,交际语言的表达方式、交际的策略均需在短暂的交际过程中进行调整。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论交际能力》中认为,口语交际能力不仅包括对一种语言的语言形式的把握,还包括应该在什么环境中,以什么方式对什么人,如何使用恰当的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等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这是一个人使用语言手段达到某一特定目的的能力。试想,这样的能力仅仅靠“说”的单一训练怎么能养成呢?

再次是在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与控制上存在着不少难点。教学的切入

点不好选择,课堂教学的可控性较差,教学过程的随机性过强。

美国国家交际协会1998年提出了《培养有能力的交际者:美国中小学教育中的说话、听话及媒体素养标准》(下文简称《标准》),这是一个由20个标准构成的一套教学标准体系,包括有效交际的基础(8个标准)、说话(4个标准)、听话(3个标准)和媒体素养(5个标准)四部分,每个标准分别从知识、行为和态度三个维度来加以阐释。

例如 “说话”的标准:了解和理解说话的过程;考虑听众的不同背景,具有使用语言澄清、说服、激发的能力;控制与克服交际焦虑的能力。

再如 “听话”的标准:了解与理解听话的过程;针对给予的交际情况,使用恰当有效的听力技能;识别与控制听力障碍的能力。

美国的口语交际教学在强调交际有效性的同时,还强调交际的道德性,《标准》要求学生在所有的交际情境中都应 “有道德地交际”。如要求学生在交际中表达观点时,应选择对他人表示尊重、他人可以接受的、他人能够信任的准确语言;同样在倾听时,要报以理解的、批判的、同情的和欣赏的态度;听话时的眼睛要注视着说话者;尊重说话者选择沉默的权利;尊重他人持有相反观点的权利等等。

四、“口语交际 ”教学的途径与策略

我们来看《语文课程标准》中 (7 ~ 9年级) 口语交际的目标: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

2.耐心专注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

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

5.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

6.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

7.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

8.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以上八个目标中,目标2侧重于倾听能力,目标3、4、7侧重于表达能力方面,目标1、5侧重交流能力,目标8则是三种能力的综合。可以看出,《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口语交际教学虽然源于以往的口语教学,但其内涵却丰富得多。以往的口语教学,只注重学生 “听话”和“说话”训练,常见的形式就是看图说话、演讲等单向的口语活动,而现在的口语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有人认为,现在的“口语交际”和原来所说的“听说”有了“本质 的区别,也不必要就“听”或“说”进行分项研究和训练了,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口语交际”和“ 听说” 二者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因为“口语交际”,就是听和说,不存在没有听和说的口语交际,只不过我们在教学中强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现在我们强调其教学的实践性和交际性是对的,但是,目标达成的细化,也是可以分别要求的,从现行的语文课标中不难看出这样的要求。

“课标”最重要的改革就是将以往语文教学大纲中的 “听话、说话”改为 “口语交际”。这个变化并不仅仅是名称上的简单变更,而是体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可以说“课标”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从“ 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 出发,从“ 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出发,第一次科学地、有序地、清晰地定位了“口语交际” ,使之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共同构成了课程的目标体系,成为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有的口语交际教学,还没有单独的教材,缺乏系统性,随意性强,所以我们要搞好口语交际,应该对现行教材进行充分利用和合理改造。

例如,“人教版”7年级教材的第一单元是这样安排的:

阅读文本:《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生命,生命》《紫藤萝瀑布》《童趣》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就是我

一、自我介绍

二、推荐自己

三、模拟面试

通过这次活动,每个同学都认识了新同学,也更了解自己。以“这就是我”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尽量写出自己的个性。

本单元的专题是“人生”,由五篇选文来看,所选文章均是与“人生”相关的,就“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来看,编者围绕单元专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并在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的基础上,将 “这就是我” 的写作练习作为综合性活动的结束。

“苏教版”7年级教材则是围绕“单元主题”,把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和专题加以整合,各部分内容纵有联系,横有联系,互相为补充。苏教版的写作安排在每单元之后,每一单元后面均有一个写作练习安排。口语交际练习安排在七年级上、下册和八年级上、下册,每一册安排三个口语交际练习,全套教材共计十二个口语交际练习。十二个口语交际练习如下:

1. 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

2. 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

3. 婉转拒绝

4. 做一回小记者

5. 劝告

6. 话须形象才动人

7. 当一次主持人

8. 一姿一容总关情

9. 假如我是导游

10. 清楚连贯地表达思想观点,不离话题

11. 听出讨论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12. 师生自行设计

从口语交际教学的角度看,目前的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呈现了简单的局面,要变成教学内容还是有待改造的。大多数通行教材,都把口语交际教学放在 “综合性学习”名下,从某种程度上把“口语交际”这个“活动”的情景性问题解决了,但却忽略了口语交际“教学”的问题。也就是说,把口语交际教学掩盖在一个个活动的背后:口语交际到底教了什么、学了什么,几乎是不清楚的。正因为教科书中的“口语交际”的体例是开放的,相应带来了教法的开放,教法比较灵活,有时也会超出了一般课前的预设教学流程,因为师生会有即兴创造。但是缺少预设,恰恰是造成口语交际教学难以有效的进行的原因。可见,教学就要有相应的内容的教学设计,口语交际教学也不例外。

首先,教师要对教材做自主处理,根据口语训练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口语实际水平对教材加以整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分析教材是否符合课程目标;使教材内容尽量符合课程目标的规定;

2. 分析教材是否有科学性; 使教材内容有一定的顺序,使之形成序列;

3. 分析教材包含了哪些口语交际教学内容,是否需要增删。

4. 分析教材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使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的具体情况。

第二,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优化课堂教学,增大课堂的信息量,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发言,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将学生置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教师设置恰当的情景,引导学生知疑、质疑。南宋陆九渊说 :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 《陆九渊集 ? 卷三十五(语录下) 》 ) 学生有了疑问,他就会去积极思考问 题,从而在思考与追索中获得知识、求得答案。教师若抓好了这个环节,就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释疑的环节,同学的意见和教师的看法,孰对孰错,学生们都会有自己的思考和看法,他们会主动参与到讨论中去,发表看法。坚持有序地指导学生质疑、辩论、释疑,可以让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第三,要结合口语交际的特点开展口语交际教学。 从学习口语交际训练的方式看,口语交际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多样性。从学校口语交际教学与日常生活中口语表达的区别来看,口语交际教学具有发展性与系统性。 因而,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要设置可以让学生可以全程参与的程序,在训练过程中,学生既可以作为交际训练的主体,也可以成为训练的评价者。

比如,教授《愚公移山》(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一文时,可以设置“辩论”的口语交际训练,以“愚公的做法是愚蠢还是聪明?”为辩论题,让学生展开辩论。有学生说愚公移山的做法很是愚蠢,他与其不自量力地去移山,还不如搬到一个平坦的地方去。别的同学不肯苟同,否定这种说法,认为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愚公移山来表现古代劳动人民在改造自然的斗争中不畏艰难困苦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学生的看法见仁见智,固然可能有某些疏漏,但也不乏真知灼见。辩论之后,组织学生评价他人,甚至可以评价老师。在评议中,学生乐于交流,直陈己见。,而教师可以在“评价是否抓住点子,看法有无偏颇,所言是否自圆其说”等几方面指导学生对其他同学进行评议。在这样的辩论与评议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其理解能力、思辨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五、7-9年级口语交际的训练途径及示例

根据王荣生教授的分类来看,口语交际教学的训练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结合阅读教学的口语交际训练,结合作文教学的口语交际训练,特设口语交际课的训练以及课外活动中的口语交际训练。

语文课程中的口语交际包含: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际活动,包括礼貌性的交际活动、寒暄与攀谈、劝说、打电话、直言和婉言等;组织中的口语交际活动,包括讨论、辩论、采访、演讲等;书面语的有声表达,包括朗读,戏剧表演等;倾听与复述。

教学示例:

《一个特殊的教师节》

授课教师:赵登禹中学 谢莉华

【教学背景】

刚刚过去的教师节,我收到了一份令我哭笑不得的礼物,一位同学给我送了一束菊花。当时看着那位同学认真而又期待的眼神,我知道他不是在捉弄我,于是我高兴地接过这束特殊的礼物,连说谢谢。看着那个学生满意的离开,我陷入了思考。是啊,许多同学可能也不知道菊花应该是送给病人或在其他特定场合使用。于是设计了这样一个口语交际话题。

【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景

两个好朋友在教师节那天相约回母校看望小学班主任刘丛笑老师,来到学校后却得知老师生病住院,于是她们决定购买礼物去医院探望老师,当她们来到礼品店面对琳琅满目的礼品时却出现了分歧。

(幻灯展示)究竟该买什么礼物去看老师呢?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

(幻灯展示:各种礼物)

请同学们认真想刚才这两个同学碰到的问题,然后说说自己的意见,不仅要说出买什么,还要说出为什么要买。

学生自由发言。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向同伴表达看法时要注意把观点想清楚,要说清楚,理由要充分,让别人听得明白。在听别人说话时,专心倾听对方的话语,准确了解对方观点及立场情感。同时还要考虑看望老师送礼物要符合老师的年龄、爱好、性格等。

环节二:与陌生人交流

讨论好了买什么礼物,她们来到礼品店购买礼物。假设两位同学来到礼品店将遇到以下情况,她们该如何处理。

( 1 )如何向售货员询问关于想购买礼物的情况。

( 2 )假如需要的某个礼物缺货怎么办?

( 3 )如与售货员出现分歧(比如颜色、数量、价钱等不合适)时,你们又如何处理?

分小组讨论。

学生演示。两个学生演示,同学评议并修正,再请两位同学演示,再评议。

环节三:增设训练,拓展延伸

两位同学在护士的帮助下顺利的来到了病房,这时她们发现病房里除了刘老师,还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家在输液,这时她们该怎么办呢?

( 1 )走进病房她们应该说什么,做什么?

( 2 )在病房这个特定环境里,她们应该如何与刘老师交流

分组讨论

分小组表演,每组四名学生,一个扮演刘老师,一个扮演老人家,两个扮演探望老师的同学。

我们来共同观看同学们的演示,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观察,学生评议。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听的认真,评的恰当,并能提出适当的建议。

六、结束语

口语交际教学,实践性是很强的,教师应在加强自身口语交际修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口语交际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价值与意义,首先对口语交际教学要有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认真修养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水平。  

案例评析

【案例信息】

案例名称: 口语交际课《一次特殊的教师节》

讲课教师: 谢莉华(北京市赵登禹学校,教师)

评析教师: 富霄菱(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教研员)

【说课 / 教学设计 / 教案】

( PPT 链接)

一、教学目标:

1. 训练学生在不同的交际过程中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应对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有这样一句话: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象陆地上的船,永远到不了人生的大海。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却富有深刻的哲理:生活中,无论你有多么强的能力,多么好的条件,如果没有良好的的人际交往能力,那么你就无法取得成功,因此为了使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我们要有意识的去多和他人沟通交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堂口语交际课“一次特殊的教师节”,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帮助大家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二)创设情境 ,尝试练习

1. 创设情景:

两个好朋友在教师节那天相约回母校看望小学班主任刘丛笑老师,来到学校后却得知老师生病住院的消息,于是她们决定购买礼物去医院探望老师,当她们来到礼品店时,面对琳琅满目的礼品却出现了分歧,(幻灯展示) 究竟该买什么礼物去看老师呢? 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

2. (幻灯展示:各种礼物)

请同学们认真想刚才这两个同学碰到的问题,然后说说自己的意见,不仅要说出买什么,还要说出为什么要买,买多少,买什么样的等。

3. 学生自由发言。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向同伴表达看法时要注意把问题想清楚,要说清楚,说具体,理由要充分,让别人听得明白。在听别人说话时,专注于谈话对象的谈话,以诚恳的态度倾听。

同时,还要明确看望老师买东西,要根据老师的岁数、爱好、身份、性格等特点来考虑。

4. 讨论好了买什么礼物,她们来到礼品店购买礼物。她们到底能不能顺利买到自己想要的礼物呢? ( 板书:与陌生人交流 )

假设两位同学来到礼品店将遇到以下情况,她们该如何处理。

( 1 )如何向售货员询问关于上述礼品的情况。

( 2 )假如需要的某个礼物缺货怎么办?

( 3 )如与售货员出现分歧(比如颜色、数量、价钱等不合适)时,你们又如何处理?

5. 分小组讨论。

6. 学生表演。两个学生表演,同学评议,再请同学表演,再评议。

(三)举一反三,创新应对

1. 创设情境

    礼物买好了,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来到医院住院部,可到了才发现只知道老师在内科住院,具体床位号没有问,面对着医院里来来往往忙碌的身影,她们该怎么办?

2. 创新应对

   设想几种学生可能想到的办法进行创新表演,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及交际的灵活性,教师结合实际及时指导评议。

  ( 1 )请教护士。如护士工作忙碌,无暇顾及怎么办?

借此启发学生想想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怎样才能知道刘老师住在哪儿呢?

3. 学生表演。

两个学生表演来完成任务。

4. 引导学生明确在陌生环境下如何进行询问以解决问题。—— 使用礼貌用语、注意谈话对象、语言得体且简练、抓住重点且表述准确,尽量不浪费他人的时间。

(四)增设训练,拓展延伸

1. 创设情境

  两位同学在大家的帮助下顺利的来到了病房,这时她们发现并病房里里除了刘老师,还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家在输液,这时你们该怎么办呢?

( 1 )走进病房你们应该说什么,做什么?

( 2 )在病房这个特定环境里,你应该如何与刘老师交流

2. 分组讨论

3. 分小组表演,每组四名学生,一个扮演刘老师,一个扮演老人家,两个扮演探望老师的同学。

4. 学生评议。 现在我们来共同欣赏同学们的表演,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观察,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听得认真 , 评得恰当 , 并能提出适当的建议。

引导学生知道在病房里要考虑到他人,不要只顾自己,不要大声喧哗,要注意言行举止,要适当询问病人身体状况,要讲文明,懂礼貌,还要关心一下其他的病人。在病房逗留时间不能太长,以免影响病人休息。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训练,我想大家对于如何与人交流有了更深的认识,先秦最后的儒者荀子曾说过: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能很好的表达交流,又能身体力行,这是国家的珍宝。衷心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在一次次的交际训练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真正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为你们的未来赢得掌声。

【案例评析】

谢莉华老师这节课,核心是指导学生得体交谈,通过情景创设的方式模拟真实的交际场合,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并提升自身口语交际的能力。教师是课堂的掌控者,也是学习的参与者,课堂上通过表演、讨论、再现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有效的、有趣的、实用的口语交际经验。

《语文课程课标》对“交谈”提出以下具体要求: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5.在交流过程中,能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从“课标”要求看,口语交际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来自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交际误区,针对性与实效性更强。

从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看,教学应在培养倾听、表达的前提下提高学生应对能力,因此本课情境的设置既关注学生的倾听,又关注表达能力,同时兼顾人际交往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本节课上,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良好的沟通交流解决实际问题,并尝试总结交际的方法与途径。教师为培养学生应对能力,创设多种较为真实的交际情境,并有针对性地设置对话障碍,逐渐加大口语交际难度,通过多个回合的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通过询问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灵活应对力 。

思考与活动

1.说说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意义和口语教学的特点。

2.观察学生的口语交际过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3.学习本课程提供的资料,结合学生的实际,做一个口语交际训练的设计。

参考资料

【相关资源】

1. 《口语交际教学资料 1 》

2. 《口语交际教学资料 2 》

3. 《口语交际教学资料 3 》

4. 《口语交际教学资料 4 》

5. 《口语交际能力训练体系的建构》

6. 《一次特殊的教师节》( PPT )

【参考文献】

1. 曹建召:《口语交际能力训练体系的建构》,《语文建设》,2009年第6期

2. 朱绍禹、庄文中:《国际中小学课程标准教材比较研究丛书本国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3. 王荣生:《口语交际教学教什么——口语交际的课程意识》,《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5年第9期

4. 王漫:《论口语教学的“交际性”》,《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6期

5. 李明洁:《进入教学的口语交际及其特点》,《语文建设》,2005年第8期

6. 韩浩:《我国中小学听说教学百年历程回顾》,《语文学习》,2004年第10期

7. 钱理群、孙绍振:《对话语文》,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8. 谢雄龙:《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导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9. 张鸿苓:《中国当代听说理论与听说教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

10. 王志凯、王荣生:《口语交际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11. 丁炜、钱晓琳:《培养有能力的交际者——美国的口语交际教学》,《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年第2期。

12. 黄和斌:《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译林出版社,2001年

13. [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4. [美] P.B. 邓斯、E.N. 平森:《言语链——说和听的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15. 刘焕辉:《言语交际学基本原理》,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

16. 索振羽:《语用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17. 吕叔湘:《把我国语言科学推向前进》,《吕叔湘语文论集》,商务印书馆,1983年     

18. 王建华:《语用学与语文教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