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出现了明显破位、再创新低的下跌,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年底将迎来年内最高峰的新股限售解禁浪潮,尤以创业板(行情 股吧 买卖点)为甚。目前A股市场上市的新股绝大多数来自于中小板和创业板,大部分属于民营企业,在其上市后资本增值所带来的财富增值效应非常显著,因此“大小非 ”的套现动力之强,给市场带来较大的抛售压力。 年底新股“小非”解禁有压力 今年12月份,证券市场将迎来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大小非限售解禁高潮,整个12月,中小板和创业板共解禁流通50.33万股,解禁流通市值高达548.49亿元。其中,中小板解禁市值约为389.24亿元,创业板解禁市场约为159.25亿元。而中小板在今年11月和12月都迎来了全年最高峰的解禁,创业板在今年12月的解禁不但是全年最高峰,而且比其他月份都远远要大,这当中有新股上市一年后小非解禁影响所致。受此影响,截至11月29日,中小板月度跌幅达到-13.78%,而创业板月度跌幅也达到-12.79%,远远超过上证指数 -5.09%和深证成指-7.80%的同期跌幅。 其中,去年底才上市的创业板新股开山股份(行情 股吧 买卖点) 、和晶科技(行情 股吧 买卖点) 、金明精机等小非解禁都是在12月。而这些新股的小非解禁虽给市场带来短期套现压力,但部分解禁前却推出了高送转方案,如开山股份、和晶科技等,都在中报推出每10股转增10股的高送转分红。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这些新股或多或少存在波段交易机会。 寻找股本持续扩张能力的投资品种 新股上市后的大小非解禁,虽使市场担忧其套现压力和股东无心经营主业的想法,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有危也有机。如果一家新股公司,其上市后股东只是为了财富增值套现,那他永远也不可能做大做强,享受到公司做强后更大的财富增长效应,那这种公司并不值得长期关注,投资者应该对此类公司尽量回避。 但是,部分基本面良好且具有持续经营能力和高增长的新股,却在其上市后不断利用高送转进行股本扩张,其大小非大多长期持股,套现情况明显少于其他基本面差的新股。 以创业板股票举例。自2009年创业板开板至今的3年时间,共有355家创业板公司上市,其中有231家公司,通过高送转方式,把总股本扩大了1.5倍以上,占比高达65.07%;更有165家创业板公司的股本扩大至1倍或以上,占比46.48%。 如华策影视(行情 股吧 买卖点) 、探路者(行情 股吧 买卖点) 、蓝色光标(行情 股吧 买卖点) 、红日药业(行情 股吧 买卖点) 、机器人(行情 股吧 买卖点) 、新研股份(行情 股吧 买卖点) 、朗源股份(行情 股吧 买卖点) 、上海佳豪(行情 股吧 买卖点) 、乐视网(行情 股吧 买卖点) 、吉峰农机(行情 股吧 买卖点) 、汤臣倍健(行情 股吧 买卖点) 、宝利沥青(行情 股吧 买卖点) 、大禹节水(行情 股吧 买卖点) 、三聚环保(行情 股吧 买卖点) 、世纪鼎利(行情 股吧 买卖点) 、中海达(行情 股吧 买卖点) 、华力创通(行情 股吧 买卖点) 、国腾电子(行情 股吧 买卖点) 、电科院(行情 股吧 买卖点) 、豫金刚石(行情 股吧 买卖点) ,这21家新股上市后,其股本扩张速度异常快,总股本都扩大了3倍以上。 其中,股本扩张最大的华策影视,上市3年中一共采用了3次高送转分红方案,使其总股本从上市的5648万股,多次高送转后,总股本达到了3.84亿股,股本扩张5.8倍。 关注盈利持续且机构集中的品种 分析发现,上市后存在多次高送转并实现股本扩张的华策影视、探路者、蓝色光标、红日药业、机器人、新研股份等,都具有以下特征:1,盈利能力强且持续稳定增长;2,上市后复合增长率高;3,多数为基金重仓品种。 创业板今年上市新股中,基金等机构重仓的有银邦股份(行情 股吧 买卖点) 、苏大维格 、宜安科技(行情 股吧 买卖点) 、硕贝德(行情 股吧 买卖点) 、三六五网 、旋极信息 、和佳股份(行情 股吧 买卖点) 、飞利信(行情 股吧 买卖点) 、利德曼(行情 股吧 买卖点) 、国瓷材料等,三季度基金持股比例都在30%以上;从盈利能力来看,去年净资产收益率高于30%以上的新股有南大光电 、科恒股份 、远方光电(行情 股吧 买卖点) 、金卡股份 、华录百纳 、三六五网、东土科技 、国瓷材料、旋极信息等;从复合增长率来看,长方照明(行情 股吧 买卖点) 、掌趣科技(行情 股吧 买卖点) 、南大光电、云意电气 、联创节能 、科恒股份、朗玛信息等新股都超过了80%以上。 综合3个方面因素,选择出来的品种在逻辑上机会相对更大,其中有宜安科技、旋极信息、朗玛信息等公司。 按以上逻辑在中小板新股中进行选择,可以得到部分未来具有多次高送转可能的品种,如东江环保 、首航节能等。当然,强调用这种逻辑分析,只是找到一个大投资方向及未来具有高送转潜力的品种进行参考,需根据实际情况和公司发展随时调整。小市值新股的做大做强更多需要关注其核心竞争力及高速成长期下的高送转扩张。只有上市公司业绩在股本高送转扩张时同步高速增长,上市公司股价才不会被摊低,其市值才会做大。(证券市场红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