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悠长的断奶期

 红瓦屋图书馆 2012-12-19
悠长的断奶期
孔曦
  孔曦

  父亲是祖母最小的孩子,上海话叫“奶末头”。父亲直到9岁,还常常吃祖母的奶。按旧时的说法,断奶断得越晚,身体底子越好,难怪82岁的父亲还能到地里劳作。劝他别去,还不高兴。

  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同理,结婚也要趁早。与张爱玲齐名的苏青,17岁结婚,27岁离婚,彼时已有三个孩子。之后,凭借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成名。如今,有的年轻女孩,到27岁还不曾谈过一场恋爱。

  我的一个昔日同事,不久前升级为婆婆。见面谈起,讶异于她这个31岁的宅男儿子,从相亲到结婚,堪称神速。我发了句感叹:“你家儿子效率挺高呀,去年,还听你,他宅在家里对牢电脑,不肯谈朋友……”

  同事眼睛瞪得老大:“全靠我们老的在逼。老公对儿子讲,你再不寻女朋友,我们把房子全部卖掉,旅游去。钞票用勿光的话,捐掉!”

  我又疑道:“你不是说,你儿子不会谈朋友的……”

  同事一脸坏笑:“都是我们两个亲家在替他们谈啊!给小姑娘送皮鞋,送羊毛衫,送手表……全都是我帮他买叫他送的!谈了几个月,又教他,可以说‘我爱你’了。我和小姑娘的娘,一直在互通情报。”

  我闻言大笑,须臾,说:“讨了媳妇,你好轻松点了。”

  同事道:“轻松?两个人几乎天天在外面吃饭。冰箱里生的熟的荤的素的,都是我和亲家买去的。他们两个人,被子不叠,饭碗不汏。小姑娘不汏碗,只好儿子汏。儿子晓得我会去,碗就浸在水斗里。我看不过,每次都会帮他汏。”

  问:“他们没请钟点工?”

  答:“钟点工?有的,今朝张阿姨,明朝黄阿姨!”众人捧腹(同事姓张,她的亲家姆妈姓黄)。

  问:“现在还帮他们做家务,你老公不讲你?”

  “阿拉老公,家里有点生眼珠子脚爪子的,就叫我‘送过去拨小姑娘吃’。老头老太,就炒两只素菜……”

  感慨良久,我能理解那些在公园相亲角举着牌子为子女物色对象的老父母了。

  我的一位师友,当年很想升高中考大学,只因身为老大,初中毕业,遵父嘱“早点工作”,为爷娘减轻负担,供弟妹读书。他父亲早就规划好了——老大工作,培养老二读高中,培养老三读大学。“文革”前夕,这位朋友被分配到工厂里,当了多年工人。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才进得高校的大门。

  古人云三十而立,如今的八○、九○后,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身体早熟,心理晚熟。有的人到了三十多岁,还在爹妈翼下撒娇,精神上的奶,不知几时能断。

  但愿,我是在杞人忧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