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欣赏

 薄暮轻烟 2012-12-19

 

学会欣赏

 

/ 苤莒

 

  

            欣赏是什么?《辞海》释:欣赏就是领略、观赏,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陶潜的《移居》诗中就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欣赏是超然的气度、善意的理解、坦诚的豁达、友好的期待。欣赏是一种人生历练,是历经人生况味之后的返朴归真。

  个人成长需要欣赏。人生如途,难免坎坷与顺利交织、失败和成功伴临。我们在工作中需要支持与鼓励,生活中需要爱心与友情,失败时需要慰籍与帮助,成功时需要认可与分享。而得到欣赏,是个人成长中疲惫时的甘泉,困惑时的路灯,失败时的霓虹;是催人奋进的鼓点、激励向前的风帆,它时刻给人以永不枯竭的动力。

  为人处世需要欣赏。大千世界,千姿百态,我们不能也不能够要求万事万物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这就需要我们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宽容,需要我们以理解为前提,以信任为基础。如果缺乏欣赏,便会失去学习他人的基础,人类将处于夜郎自大、固步自封的状态,社会将停滞不前。人是需要友情与亲情的,而朋友是智慧的延伸,欣赏则是友情的升温剂;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成份,是人类生活精彩的凭依。会欣赏的人,总是能从同事、朋友中得到启迪和帮助、获得智慧和力量,总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珍贵,会使亲情化成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

  和谐社会需要欣赏。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公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在大力发展经济、缩小社会各阶层差别的同时,需要我们在为人处事上持大同、求小异,持善意、求包容;持诚心、求理解;需要我们学会欣赏,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坦然的心态克服私欲、豁达的胸襟体谅他人、用欣赏的目光看待别人,使自己成为和谐社会的一个和谐音符,这样,社会矛盾才能得以缓解,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才能融洽,和谐社会才能形成。

  著名哲学家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几乎每个人的眼中都有一根横梁,它阻碍了人们看到别人的优点,同时也阻碍了人们看到自己的出路”。现今社会,批评挑刺、求全责备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宽容、理解和包容日渐稀少。虽然,人人都有欣赏的眼光,也有需要他人欣赏的心态,但由于人性的弱点,欣赏物易,欣赏人难;欣赏远离自己的人易,欣赏近处的人难;欣赏家人和自己易,欣赏他人和同事难;欣赏异性易,欣赏同性难,这其实是人性中狭隘的表现。须知,要被别人欣赏,首先必须学会欣赏别人。

  学会欣赏要以好学的态度为前提。这种态度就是“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厚德”。学习是时代的要求,是内在的动力,人的德、才不能天生,而是靠长期的积累、顽强的学习和实践来磨练培育。“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欣赏其实是一个借鉴、学习的过程,只有在欣赏中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别人的优点中吸取营养,才能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

  学会欣赏要以谦虚的品质为基因。谦虚是以自律和容纳为前提,是对他人才华和长处的包容与接纳,对自己灵魂的冶练和洗礼。而欣赏他人,就意味着认同自己的不足。具有谦虚品德的人往往能虚怀若谷、正视自己、尊重他人,尤其是在胜利、顺境、成绩面前,谦虚犹如一个冷静的使者,能使人自省自问,自警自醒。

  学会欣赏要以宽容的胸怀做辅垫。宽容是从容不迫的大气,历经坎坷的修养,深厚底蕴的积累;是沉稳洒脱、严于律已的风度,海纳百川、山拥众峰的气概;是得失面前的平静、荣辱之时的豁达、是非取舍的坦然。对个人,是力量和自信的显现,对社会,是文明和进步的标志。学会欣赏,不但能容人之长,还要容人之短、容人之过。《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因心胸狭窄,妒才嫉能,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自己也因此被活活气死,死前还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怨愤。不具备宽容之心的人,就不会理解别人、同情别人,更不要说欣赏别人。

  学会欣赏要以高尚的人格为根基。人格是人性最重要的表现形式,高尚的人格是人性深处良知感、正义感、责任感的综合体现。它包含着自律,表现为一种修养、一种价值的认同,一种协调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准则。一个具有高尚品格的人,在欣赏的过程中,会不断激励自己,以此充实自己的学识、完善自己的品质、升华自己的人格。

  学会欣赏,我们就学会了用敏锐聪慧的眼力捕捉人生中的真善美;学会欣赏,我们就知道了一花一世界,一草一精神的博大情怀;学会欣赏,我们就会保持恬淡的心境,从容于天上云卷云舒、静观于庭前花开花落、洞察于世间人得人失。

  让我们学会欣赏,在欣赏中领略万事万物,完善自己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