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梦游天姥吟留别02
2012-12-20 | 阅:  转:  |  分享 
  
教学目标:1、品读诗歌,体会诗人的人格魅力。2、赏析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2.作者重点写了梦境,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梦中仙境——象
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1.主旨句?表达作者什么感情?(1)主旨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2)感情:对统治者的蔑视和反抗,追求个性自由。4.艺术特色?(1)《梦游天姥吟留别》富于浪漫主义的
色彩。一是有丰富的想像。诗人善于描写想像中的世界,写熊咆龙吟,写闪电霹雳,写霓衣风马……写得活灵活现,令人惊心动魄。诗人用想像
世界的美好反衬现实世界的丑恶,用自己在想像世界中游历,表示不肯与现实中的权贵们沆瀣一气。二是用夸张的手法。诗人大胆地运用夸张来
写想像中的事物,塑造想像中的形象。在夸张的描写中,融会着诗人的感情。(2)在语言风格上,这首诗的语言流利自然,不事雕琢。6
.梦游天姥与话别友人的关系?二者的关系不大。原因如下:(1)本诗,只在最后一段中,才表达了一点儿留别之情。具体来说,只有“
别君去兮何时还?”这一句。(2)最后一段,是李白给朋友的赠言。诗人直抒胸臆,但表达的仍是自己的感情、自己的人生态度,而不是朋友间
的离别之情。(3)所以,此诗虽以留别为名,但实际上表达的并不是别情,只是借题发挥。7.本诗与其它留别诗的区别?主要是内
容上的不同:(1)此诗,内容上比较独特,并没有写惜别之感,而是借题发挥,直抒胸臆,抒写了自己的感情。(2)其它留别诗:一般会
写分离场面,表达出离别之人的依依不舍、互相鼓励、劝勉、惜别等情意。烈火下的坚冰读李白的诗像是在冰冷的尘世中看到
一团雄雄的烈火。我们总是慨叹着火的灿烂与绚丽,却不曾留意烈火下刺骨的寒冰。我们仰慕“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的华丽,却很少去体味“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背后重重的失落悲伤;我们钦佩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豪迈,却很
少注意他“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时满怀的孤独。他虽然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傲骨,却也有“我本不弃世,世人
自弃我”的痛苦。他会为黎民百姓奔走呼号“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这比起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更令人心
碎吗?你是自豪的,但正是在你这自豪的如同巨人般的身影下看到你的悲伤与痛苦时,才最令人难过。你把你心中最深的爱国情愁
,埋在诗篇的地基下,用想象作宝塔,用浪漫作宝珠,用虚幻荒诞的笔法书写对社会的批判,世人都奉你为神仙,便以为你白衣飘飘,了无牵挂,那
是他们不懂你。也谈愁情凡人皆有愁,李白亦如此,可这青莲居士却是愁得也与众不同。杜甫愁,是国愁,愁
天下百姓,愁战火纷飞,他愁的“白头搔更短,浑玉不胜簪”,他愁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他愁的“凭轩涕泗流”,他愁得茅屋为秋风所
破仍系天下寒士!杜甫的愁,浓郁顿挫,苦寒漂泊,沉甸甸恍若磐石在胸。清照愁,是情愁,愁相思难解,愁离人不归,她愁得“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她愁得“人比黄花瘦”,她愁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清照愁,柔美婉转,情思不断,纤纤细如蚕丝薄
;鲍照愁,愁苦不堪言,李颀愁,愁“空见蒲桃入汉家”,陶公愁,愁得“不眠知夕永”,知章愁,愁“儿童相见不相识”。。。。
李白愁,愁理想如“天姥连天向天横”,可现实却如“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李白,是那样豪迈与洒脱的人,浪漫主义的豪放就像他的天
赋一般与生俱来,连带着他的愁都染上了如此的浪漫色彩“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读来是多么痛快,我纵是愁,也要愁得大气十足,
气势磅礴,宁愿长醉不复醒,也不可摧眉折腰事权贵!可却也正是这样的豪迈与洒脱,这样的傲骨与坚持,才使他的梦想破灭,连玄宗都如此觉得,
竟是赐金放还!这虽是遂了李白自由的心愿,但终不是他所想要的自由,他想要的是“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然后功成身退的自由,
怎会变得如此?他觉得自己的洒脱是对的,傲骨是好的,可为何却最终换来了他所不想要的自由?于是他愁,他迷茫,他“拔剑四顾心茫然”,但李
白终归是李白,脱口而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读李白?曾闻天上太白星人间化为酒中仙随手拈来成佳句饮酒可歌
仙人语吟诗作赋我为峰才情横溢无人敌性情洒脱爱自由仗剑天涯任我行我辈生非蓬蒿人万丈豪情鹏程志香车宝马酒无数杀敌报国济
我心傲骨长存锋芒露且看逗力士,戏国忠,蔑视权贵真性情欲得尽心辅圣主小人谗言终遭遣痛?痛?痛才华能惹仙人妒壮志可
达九万里空有报负不获骋暂作狂文歌一曲我以明月系我心??3.主题本诗,描写作者对梦境中天姥山仙境的向往,表
达了作者憎恶现实、蔑视权贵、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和向往自由、追求乐土的美好愿望。4.梦游天姥与话别友人的关系?5.本诗与其它留别
诗的异同?一、梦游之由(起)二、梦游之景(见)三、梦游之吟(叹)7.诗歌的结构3、对诗篇末段诗句
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A、“世间行乐亦如此”——此,指代的是上一诗段描绘的仙人聚会的场境与情景。B、“古来万事东流水”——可以
联想到乐府诗“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的诗句,诗人意在激励自己“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C、“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从句式上审视,似乎是一问一答;然而,下句并未正面回答上句所提“何时还”的问题。D、“骑白鹿,访名山。”——诗人写出了自己
无拘无束的潇洒生活;白鹿,相传古代神仙或隐士常骑着它漫游,象征自由自在3、B提示:本项的表述犯了拔高诗句意境的毛病——诗中没
有激励自己“少壮不努力”的意思。4、对末尾诗段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李白的游仙诗,大多只有记游,而无规范的故事情节。本诗的
结尾段,也有这一特色。B、诗篇结尾回应了诗标题上的“吟留别”,即留给在东鲁的朋友,因而特提出“别君去兮何时还?”的疑问。C、诗
篇卒章显志。诗人为什么梦游天姥山?为什么描摹仙境?为什么骑白鹿访亲友?——结尾的两句诗作了回答。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前5拍,后4拍。其句式与节奏参差铿锵,且富有变化,正展现出诗人的匠心;若改为“安能折腰事权贵,使我不
得开心颜。”句式虽整齐了,却失去了诗的韵味。4、C提示:本项的表述对诗句原意有曲解——诗中只说“须行即骑访名山”,并未明确说
访亲问友。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点明了“梦游”(浪漫
之笔)由现实转入梦境因:飞:尚:依据像飞一样还意境(山脚):凄清幽静感情:心驰神往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意境(山上):壮美雄奇千岩:万转:迷花:暝:重
叠的岩山路弯曲不断被花迷住天色昏暗感情:流连忘返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殷:栗:惊:动词,
震响。“殷岩泉”为主谓倒置句,即“岩泉殷”。使……战栗,形容词作使动词。使……震惊,形容词作使动词。意境(山上):壮美雄奇
夸张壮美雄奇着屐登山山上魂飞剡溪山脚梦游之思想情感表现手法意境特点事件内容景湖月渌水清猿
云梯花石海日天鸡叠岩岩泉凄清幽静夸张心驰神往流连忘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青青:澹澹:
黑沉沉的。水波摇动的样子。蓄势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霹雳闪电
大作,山恋崩裂,轰隆一声,通向神仙洞府的石门打开了,在一望无边、青色透明的天空里,显现出日月照耀着的金银楼阁。想象夸张意境:
神奇壮丽和穆陆离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许多神仙纷纷走出来,穿着彩虹做的衣
服,骑着风当作马,老虎在奏乐,鸾鸟在拉车,排列的仙人像麻一样数不清。他们在干什么?也许这是一次幸福、欢乐的盛会,所有的与会者都
在那里亲切地交谈,兴高采烈地举杯痛饮,像人世间的朋友们欢聚在一起。意境:天马行空瑰丽奇幻感情:向往自由追求乐土想象夸
张鼓:演奏。名→动。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悸:以:嗟:向来:心惊“而”,
表并列感叹原来忽然心惊梦醒,一声长叹,枕席依旧,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霞云雾却消失了。诗在梦境的最高点忽然收住,急转直
下,由幻想转到现实,仿佛音乐由响彻云霄的高音,一下子转入了低音,使听者的心情也随着沉静下来。感情:憎恨现实痛苦惆怅憎恨现实
痛苦惆怅魂归枕席洞天仙境梦游之思想情感表现手法意境特点事件内容景神奇壮丽向往自由追求乐土
洞天雷洞天门洞天境洞天仙魂魄动起长嗟惟枕席失烟霞想象夸张回到现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
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世间赏心乐事也像这样(虚幻),自古以来许多事情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告别你们东鲁
诸君,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等到要行走的时候就骑上它去访问名山。这种对人生的伤感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态度
,表现了李白思想当中消极的一面。追求乐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怎么能够低头弯腰伺候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使我不能够
心情愉快呢!思想感情:对统治者的蔑视和反抗,追求个性自由。留别。借“梦游天姥”抒发感慨,向东鲁朋友及自己人生过去告别,以诗明
志。梦游天姥直抒胸臆豪迈气概直抒胸臆蔑视权贵世事痛苦追求乐土及时行乐梦游之思想情感表现手法事件内容憎
恨现实敢于反抗吟理清思路:入梦缘由理清思路:入梦缘由梦游之旅理清思路:入梦缘由梦游之旅告别明志
理清思路:入梦缘由梦游之旅告别明志魂飞剡溪理清思路:入梦缘由梦游之旅告别明志魂飞剡溪凄清幽静理清
思路:入梦缘由梦游之旅告别明志魂飞剡溪凄清幽静着屐登山理清思路:入梦缘由梦游之旅告别明志魂飞剡溪
凄清幽静着屐登山壮美雄奇理清思路:入梦缘由梦游之旅告别明志魂飞剡溪凄清幽静着屐登山壮美雄奇黄昏山景
理清思路:入梦缘由梦游之旅告别明志魂飞剡溪凄清幽静着屐登山壮美雄奇黄昏山景幽深恐怖理清思路:入梦缘由
梦游之旅告别明志魂飞剡溪凄清幽静着屐登山壮美雄奇洞天仙境黄昏山景幽深恐怖理清思路:入梦缘由梦游之
旅告别明志魂飞剡溪凄清幽静着屐登山壮美雄奇洞天仙境黄昏山景幽深恐怖神奇壮丽和穆陆离理清思路:入梦缘由梦
游之旅告别明志魂飞剡溪凄清幽静着屐登山壮美雄奇洞天仙境神奇壮丽和穆陆离魂归枕席黄昏山景幽深恐怖理清思路
:入梦缘由梦游之旅告别明志魂飞剡溪凄清幽静着屐登山壮美雄奇洞天仙境神奇壮丽和穆陆离魂归枕席憎恨现实
痛苦惆怅黄昏山景幽深恐怖理清思路:(5).重点写了梦境,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6)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思考
这句话反映了李白怎么样的人生态度?无论梦境多么美妙,最后梦终归要醒来,梦中的一切顿时破灭。一方面,这反映了李白有人生如
梦的消极情绪。李白在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情况下,对人生有些消极,是可以理解的。另一方面,李白表达的是,梦破灭之后,最终还是躺在枕席上。
就是说,要回到现实,不能在梦中过日子。因此,李白人生态度的基调还是积极向上的。1.主旨句是?作者表达的感情是?3.艺术特色?
李白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
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台湾诗人:余光中作者简介:李白字____,号______。现存诗歌90
0余首。李白善于向屈原等古典浪漫主义诗人和乐府民歌学习,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形成了他所特有的_________风格,素有____
之称。他的诗歌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太白青莲居士浪漫主义诗仙想象丰富奔放飘逸色彩绚丽形式多样理清思路:天姥可睹瀛洲难求梦游之思想情感
表现手法意境特点事件内容峻拔雄伟对比夸张衬托联想对比以虚衬实烟涛微茫向天横拔五岳掩赤城倾天台由热情
向往课堂练习1、对一二诗段的诗句与词语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A、标题上的“吟”字,表明了古诗中的一种体式。这类诗篇的内容,
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其形式则较自由,犹如散文中的随笔。B、“云霞明灭”4字,诗人运用光线强烈对比,侧面衬托了天姥山的既高且大——有
时被云遮掩,足见其硕大无比。C、“连天向天横”5字,诗人正面描写了天姥山的的既高且大——“连天”,极言其高;“向天横”,则极言其
所占空间之大。D、“一夜飞度”之“飞”,实为神来之笔,给人飘逸之感——折射出诗人被誉为“诗仙”的气质。若无此“飞”,则何以“登云
梯”,“见海日”,“闻天鸡”……1、B提示:本项的表述失实——“云霞明灭”,只显其高耸入云,时而被云掩没,时而露将出来。
2、对一二自然段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天宝元年(742年),李白42岁奉诏入京。他本想借此行施展才能,有所作为;然而他只被玄宗视为“词臣”,并不重用,且又受到权贵排挤,仅住一年便还放。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以排遣胸中块垒。B、第二诗段为全诗核心,体现了“游仙诗”特色,尤其主体部分“云青青……仙之人兮列如麻”,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从各种角度描写仙境,给人脱俗之感。C、诗人游仙之念,源于对社会的不满,因而他借助梦境,虚构出万花洞般的迷离幻境,以及自己与仙人们的聚会场面,揭示出与现实世界决不合流的高尚情怀。D、杜甫评价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上述二诗段,就体现出这种特质:对天姥山与仙境的精心刻画,有正面直接性,有侧面烘托性的;有实写的,有虚写的……其构思,的确够“不群”;其描绘,实在够“飘然”了。2、C提示:诗篇虽为对现实不满的曲折反映,想象力极为丰富,但诗人独未写自己与仙人聚会的情节,因而本项末句评价失实。
献花(0)
+1
(本文系刘增国001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