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袋熊

 chh71 2012-12-20

袋熊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袋熊  
袋熊

袋熊属于有袋目袋熊科,体形粗壮似熊,眼小,脸似鼠。体重可达35千克。袋熊头骨略扁平,鼻面部相对较短。所有牙齿无齿根,终生生长,尾退化。育儿袋向后开口,内有一对乳头。四肢短而有力,前足5趾,宽而具长爪,后足第3和第4趾合并。富有挖掘能力,穴长往往超过30米,洞穴向外开着,或位于岩石堆下。主要吃草,但也吃根或树皮。它的体型比树袋熊还短粗,显得很可笑。在东南部的塔斯马尼亚有普通袋熊,而在南澳大利亚和昆士兰州内陆都生长着毛。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袋熊 (DAI XIONG)
  
袋熊

  袋熊

拉丁名:Vombatus ursinus
  英文名:Common Wombat
  纲:哺乳纲
  科:袋熊科(vombatidae)
  体形:袋熊体格粗壮,矮胖敦实,体长70—120厘米,体重15—35千克。
  体态:灰褐色的皮毛,小而尖的耳朵,短而粗壮的腿和锋利的爪子。
  食物:地下茎、草和树皮
  栖息地:穴居在地洞里
  分布:澳大利亚的东部、南部及塔斯马尼亚岛

编辑本段种类

  袋熊科(vombatidae)包括两属:
  塔斯马尼亚袋熊(Vombatus ursinu')
  
袋熊

  袋熊

毛鼻袋熊(Lasiorhinus latifron')
  澳洲毛鼻袋熊(Lasiorhinus kreffti')
  根据化石资料,有袋类起源于北美中白垩世原兽亚纲动物中的一支,到晚白垩世成为北美区系的重要组成成分。它们都是属于负鼠科的小型兽类,其中一支(小袋兽)传到欧洲,在那里一直繁衍到中新世。南美的有袋类在整个第三纪都很繁盛,直到上新世巴拿马陆桥连接南、北美洲,有胎盘类由北美入侵后,才急速地灭绝。现生有袋类是由晚白垩世从南美通过南极来到大洋洲的负鼠状祖先的后裔。到中新世时已有许多现代科的代表,但大辐射则发生于晚第三纪和更新世。

编辑本段名字由来

  袋熊和树袋熊(考拉koala)不是一种动物。

编辑本段外形特征

  
袋熊

  袋熊

袋熊长相稍像,但比熊小。腹部有育儿袋,袋内有两个乳头,袋口向后开。体长70-110厘米,体重50-70公斤。眼、耳均小,身体矮胖敦实,称得上“五短身材”。袋熊头骨略扁平,鼻面部相对较短。所有牙齿无齿根,终生生长,尾退化。育儿袋向后开口,内有一对乳头。四肢短而有力,前足5趾,宽而具长爪,后足第3和第4趾合并。爪强壮有力。尾退化,仅留痕迹。被毛较粗,呈灰褐色。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袋熊生活于草原丘陵地带。营穴居生活,很善于挖洞,它们栖居的洞穴比较大
  
袋熊

  袋熊

,一般洞穴纵深可达10米,宽60厘米,洞的末端是卧室,用草和树皮做铺垫物。袋熊喜独立独往,有时2-3只在一起生活。为夜行动物,白天藏在洞中熟睡。它们以青草、野菜为食。袋熊的新陈代谢非常的慢,眼、耳均小,身体矮胖敦实,差不多要用14天的时间来完成消化,这有助於生活在乾燥的环境。它们一般行动得很慢,但当遇上危害时,逃走速度可以达40km/h,并维持达90秒。袋熊会保护由其巢穴为中心的疆界,对入侵者存有攻击性。塔斯马尼亚袋熊的疆界达23公顷,而毛鼻袋熊属的则不多於4公顷。
  当受到攻击时,袋熊会发挥巨大的抵抗力。例如当它受到地底下的掠食者攻击时,它会破坏地底隧道,令掠食者窒息。它主要的防御是靠身体後部以软骨组成的结构。连同不怎么长的尾巴,可以避免在逃走入隧道时被掠食者攻击尾部。

编辑本段生长繁殖

  袋熊多于夏季繁殖,孕期1个月,每胎1仔。初生幼仔体长约2厘米,体重约2克,出生
  
袋熊

  袋熊

后在育幼袋中继续发育,8-9个月才出袋活动,2-3岁性成熟。寿命一般为15年左右,也有活到20多年的记录。
  袋熊适应跳跃生活、草食性。由于具有类似反刍的消化方式,能占据对其他大型哺乳动物不利的区域。在繁殖上也有特别的适应:雌兽在袋囊中有了幼仔以后,仍可交配受孕,但受精卵发育到100个细胞阶段就停止发育;如果袋囊中的幼仔死亡,胚胎则继续发育;几周后第2个幼仔又可降生。

编辑本段昆士兰毛鼻袋熊

  昆士兰毛鼻袋熊雄性体长在1米左右,身高约0.35米,体重约35公斤,雄性的体长和体重都要超过雌性一点,尾长0.6米,体毛颜色通常呈褐色,夹杂着灰色,淡黄色和黑色的斑点,非常柔软和光滑,鼻子上覆盖着一层褐色的毛.耳朵较长,其边缘有一圈白色的毛.昆士兰毛鼻袋熊的体型号非常强壮,腿脚有力,爪子锋利,这些都便于它们挖食植物的根茎。

袋熊

袋熊(5张)
  昆士兰毛鼻袋熊的牙齿一生都在生长,这个特征类似于啮齿动物.和许多有袋动物一样,昆士兰毛鼻袋熊也喜欢在夜间活动,但通常在晨昏活动得比较频繁一些.比较有趣的是它们活动时候以独来独往居多。但却不在乎与同类共享洞穴。昆士兰毛鼻袋熊的采食非常特别,它们总是习惯于在洞穴的出入口附近吃"窝边草",不会离开洞穴很远.也许正因为如此,它们的洞穴规模出乎意料的庞大,纵深竟能达到800米左右,出入口也有好几个。
  昆士兰毛鼻袋熊的幼仔通常在比较湿润的季节,也就是11月-4月出生。幼仔要在育儿袋中待上将近一年。一年以后,小昆士兰毛鼻袋熊才能真正独立生活.由于栖息地遭到破坏。以及和家畜争夺食物而遭到捕杀。昆士兰毛鼻袋熊的生存环境每况愈下。在新南威尔士州的里否赖纳地区,曾经生活在那里的数量众多的昆士兰毛鼻袋熊,已经很长时间不见踪影了。在昆士兰东南部,昆士兰毛鼻袋熊在1900年就已经灭绝了。

编辑本段保护措施

  濒危原因
  一,栖息地被破坏。软毛袋熊的栖息地为森林区,少量的砍伐活动让其栖息地自然遭受破坏,使其数量减少;
  二,栖息地有小规模火山爆发,影响其生育及繁殖后代;
  三,与家畜和野牛的竞争。
  保育方法  
一,澳大利亚政府已在其主要的栖息地,设立国家公园
  二,注意其食物的来源,其栖息地树木及草本植物的维护及管理应特别注意使其食物不缺乏,族群方可获适量的增加。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扩展阅读:
  • 1

    《自然图书馆》

  • 2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开放分类:
动物 有袋类 生物 动物名称 哺乳动物 哺乳纲 自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