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不思蜀的洋人

 江苏常熟老李 2012-12-20

乐不思蜀的洋人

文 /林剑

  评价一个城市是否国际化,有个重要的指标便是长住的外籍人士在城市里所占的人口比例。1930年,上海的外国人占人口的1.86%;1934年,已达到了2.19%;在1942年的上海,外国人更是达到了历史最高,有整整15万人,将近占到总人口的4%,有包括来自南美洲在内的40多个国家的洋人居留上海。而目前的上海却还远没达到这个数字。多年以前外国人便以“全世界的上海”为家,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几近“此间乐,不思蜀”了。
  洋人的游园惊梦
  初夏阳光中的外滩公园,环境优美,洋人闲庭漫步,却不见一个华人,叫人疑是误入了异国他乡。且不论那臭名昭著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洋人自有洋人生活的趣味。某外国小姐很有可能在外滩公园的小亭子里,被初夏的阳光晒得昏昏欲睡,便在梦里遇见了一位翩翩佳公子。与这位梦中的帅哥一阵卿卿我我与缠绵后,被树上飘落的叶子砸醒,遍寻不见自己的梦中情人,便郁郁寡欢地悻悻离去。公园给人的想象似乎都是一样的,没有土洋之分。
  洋人搓麻将
  前不久,笔者刚教会了一个挪威老外搓“上海麻将”,当然绝对卫生,不沾荤腥。老外在“杀人”游戏和“搓麻将”这两项选择里,毫不犹豫地选了后者。笔者尽遣26个英文字母上阵,口水汗水一并下来。所幸不辱使命,老外玩得不亦乐乎,并成功在牌桌上和了两局。再过几天碰到他,他得意洋洋地说,已在城隍庙买了一副麻将牌,并配有英文说明书,他这几天正在家里温故而知新呢。这张照片讲的是1937年“八一三事变”期间,驻扎在北浙江路(今浙江北路)的英兵,在百无聊赖的时候,搓麻将消遣的情境。瞧他们气定神闲的表情,分明早已成了麻将高手,还有可能在“小来来”。麻将完全可能是继美女之后,上海向全世界输出的又一大文化符号。
  天下第六泉
  这便是静安寺,多年以前简直是乡下地方。洋人坐着黄包车到此一游,耳边是暮鼓晨钟,近前却是由四方井栏围起的一眼“涌泉”,这眼泉更有过“天下第六泉”的美誉。只是这眼泉水渐渐消失了,这次静安寺再建工程,“天下第六泉”将现江湖,说不定仍能看见“昼夜沸腾”的景象。
  最爱狗东西
  洋人在上海养起了宠物,这两条哈巴狗乖乖地伏在主人的身上,而主人家爱“犬子”,排队时也不舍得把“犬子”留在家里,还是捧在手上比较安全。
  红头阿三当交警
  英人用印度阿三当交警,风雨无阻,反正有包头和大胡子能抵挡一阵,而且公共交通多有电车,污染也较现在的少。印度人也为上海的交通建设添砖加瓦了。
  波希米亚民族风
  这几年,中国元素在世界时装舞台上大放异彩。不管是旗袍,还是“中国红”,正好顺应了崇尚波希米亚民族风的时尚主题。当Dior的明星设计师JohnGalliano把中国武术以及被剪裁得零零碎碎的中国旗袍拉出来在全巴黎时尚界展出时,中国元素又成了前卫的代名词。而这张照片里,这群美国人在中式的宅子里一本正经地穿上中式衣服,而且长袍马褂、上袄下裙,一点都不显得外行。固然不排除猎奇好玩的心理,却也算提前近1个世纪,预先排演“民族风”,也是种前卫。
  兜风的心情
  欧式马车出现在上海是清末的事,洋人出行大多以马车代步,有的是“私家车”,有的可能是“出租车”。这两位老外坐在4轮马车里,优游外滩,好不风光,好不适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