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药指南】中药战“痘”小妙招

 玫瑰钢琴9 2012-12-20

粉刺是一种以颜面、胸、背等处生丘疹如刺,可挤出白色碎米样粉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皮肤病。粉刺的本质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由于粉刺多好发于青年男女的面部、胸背部,故又俗称为“青春痘”。

中医认为粉刺的病因病机主要有:素体阳热偏盛,肺经蕴热,复受风邪,熏蒸面部;或平素过食辛辣肥甘厚味,助湿化热,湿热互结,上蒸颜面;或由于患者素体脾气不足,运化失常,湿浊内停,郁久化热,热灼津液,炼液成痰,湿热瘀痰凝滞肌肤,从而发为粉刺。一般而言,粉刺皮损部位初起多为针头样大小的毛囊性丘疹,愈后可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或轻度凹陷性疤痕;严重者可因局部感染出现紫红色结节、脓肿、囊肿等,甚至破溃形成窦道和疤痕,或呈橘皮样改变,严重影响美观。

中医治疗粉刺一直被大众认为是安全有效的祛痘方法。除了对症服用中药或中成药外,还有一些简便有效的中药外治方法可供大家选择。

1. 白地蛇洗剂    取蛇床子、地肤子、白蒺藜各15克,明矾6克,加200毫升水煎,制成白地蛇洗剂,早晚清洗粉刺部位。

2. 复方珍珠粉散   取大黄、白芷、白及等量,研成细末,再加等量珍珠粉调匀,制成复方珍珠粉散。使用前,先用温水洗脸以除去表面灰尘和过多油脂,再加蒸馏水和少许醋将30~60克复方珍珠粉散调成糊状,均匀涂抹于患处1小时后用温水洗净,每日临睡前1次。

3. 绿豆薏仁汤   取绿豆、薏苡仁各80克,蜂蜜10克,将薏仁、绿豆洗净,放入锅内,加适量水,文火炖熟,焖数分钟即可,趁热调入蜂蜜即制成绿豆薏仁汤,经常服用,可起到清热祛湿除痘的疗效。

痤疮与饮食也有很大关系。痤疮患者应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食油腻、甜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另外,尽管市面上的化妆品种类繁多、功效不一,但是痤疮患者不宜滥用化妆品,因为有些粉质化妆品会堵塞毛孔,造成皮脂淤积从而加重症状。此外,禁止用手挤压粉刺,因为手上可能带有很多细菌,若挤压不当,可能造成局部感染,甚至炎症扩散,加重病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