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乐意叫他叔叔

 红瓦屋图书馆 2012-12-20
我乐意叫他叔叔
许朋乐
  许朋乐

  李天济是我敬重的编剧,也是我乐意尊称为“叔叔”的前辈。我常想,这么一位学贯中西、学养丰厚又极具经验的编剧,如果他能多活十年八年,类似《今天我休息》这样的作品一定会繁衍再现。我还想,如果天假其年,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去回顾、反思、总结,他会以他常有的精彩为喜剧电影的理论留下浓墨重彩。 

  我最早知道李天济,是在电影《乌鸦与麻雀》中。我喜欢那位动辄瞪眼撇嘴、挤眉耸鼻的国民党军官侯义伯,虽然戏不是很多,但形象“丑陋”到家,表演“夸张”到位,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真是个让人“过目不忘”的角儿。于是,脑子里留下了“演员李天济”的印象。后来,有幸观赏了被史学家称为中国电影十大经典名片的《小城之春》,脑子里又植入了“编剧李天济”的大名;但我没有意识到两个“李天济”本是同一人。是呵,一个“其貌不扬”的演员,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这二者怎么能合并同类项呢?

  上世纪80年代初,我进了上影画报,办公地点就在曾经诞生过数百部好剧本的永福路52号上影文学部内。与那么多名编剧、编辑相邻而坐,我这个初入行的年轻人自然有些诚惶诚恐。有一天,李天济走进了我们的办公室。他站在我面前,斜着头眯着眼睛看着我,脸上堆着笑容。因为我不认识他,自然感到一丝局促,我嗫嚅着:“你是——”“我叫李天济!”他大声告诉我。我一听“李天济”三个字,马上想到了银幕上的侯义伯,喜不自禁地随口就说了声:“噢,老李,我看过你演的《乌鸦与麻雀》!”没想到他眼一瞪嘴一撇,一字一顿地“训导”我,“你可不能叫我老李,你得叫我叔叔。我和你的岳父是老同事老朋友。”我一惊,赶紧重重地叫了一声“李叔叔”。这下,他笑了,笑得很自在很真诚。就这样,我的生活中走进了一位热情、坦率、真诚的李叔叔。

  在文学部,有名气的李叔叔是个普通人、热心人,一个善于制造快乐的热心普通人。他表情丰富、语言幽默,他喜欢串门,喜欢聊天,喜欢纵横天下,谈古论今,走到哪儿,就把笑声带到哪儿;即便是讲当年牛棚里的事,也会让你喜泣交融,留下极深的印象。谈笑间,他忘却了年纪和辈分,连我都被他常常称作“老兄老弟”。80年代,已经花甲之年的李叔叔青春焕发,才思泉涌,喜剧的天赋与才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接连创作了《爱情啊,你姓什么?》《姑娘今年二十八》《逢凶化吉》等多部喜剧,以精巧的构思、娴熟的笔法,对如何轻松活泼、亦庄亦谐地展现普通人生活、开掘严肃的社会主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作为一名老编剧,李叔叔对携扶年轻编剧从不吝啬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没老没少,亦师亦友,深受年轻人的尊敬和爱戴。当年上影文学部一批年轻人脱颖而出,大多都得到过李叔叔的指教和点拨。

  遗憾的是,1995年74岁的他因病离开了我们。他走得太早了,他肚子里还有许多故事,还有很多笑料,还有很多当下需要的精彩和快乐,还有许多称他为“爷爷”的后生在等待他的教诲和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