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启超小说中的惊人预言

 莱昌帆 2012-12-20

晚清多奇人。1902年,梁启超创作并发表了“政治幻想”小说《新中国未来记》,在这部小说中,他惊人地预言清王朝将在1912年垮台,新的共和国将定都南京,新共和国的首功之臣将是一个叫“黄克强”的人,而且,他还预言世界将出现中文热,再过几十年将在上海召开“世博会”……

 

梁启超是1898年秋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戊戌变法后,清廷一再下令通缉康有为、梁启超,查封《时务报》,禁毁康梁的所有著作,传阅者治罪。这是乾隆以后最严重的一次书禁。被通缉之后,梁启超匆忙乘日舰逃往日本。舰长将一本日本小说《佳人奇遇》送给梁启超,供他在亡命途中消磨时光之用。没想到,这本小说竟深深吸引了梁启超,读之欲罢不能。
  
这本《佳人奇遇》是日本政治家、作家柴四郎写的“政治幻想”小说,是日本明治时期的一部有着广泛影响的文学作品。书中虚构了留学美国的日本青年东海散士邂逅了流亡异国的西班牙将军的女儿幽兰、投身爱尔兰独立运动的女志士红莲和助其从事复国活动的明末遗臣鼎泰琏的故事。小说把这几个不同国度、时代的流亡志士汇聚一起,把从北美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直至朝鲜东学党起义以及中日战争这百余年历史事件串成一线,各国独立运动的名人也相继登场。书中有男情女爱,更充满了故国沦亡之悲、志士兴国之壮、革命与改革的壮阔波澜和腥风血雨。如此内容,无疑使刚刚经历改革、失败、流血、流亡的梁启超感同身受,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1898年12月23日,晚清立宪派所创办的第一份宣传立宪的刊物《清议报》创办于日本横滨,设论说、名家著述、文苑、外论汇译、纪事、群报撷华等栏目,主编为梁启超。《清议报》从创办后的第一期起,就开始连载梁启超翻译成中文的《佳人奇遇》。

 

大多数日本批评家把《佳人奇遇》视为爱国主义的杰作而大加歌颂。其实,《佳人奇遇》绝不只是爱国主义,也包含着帝国主义思想,从小说后半部分作者围绕着朝鲜问题(即“闵妃暗杀”事件等)公开主张日本应该对亚洲实行军事扩张主义这一点可以看出来。其时,这部政治小说在当时的日本已经过时,它的意义主要在于为梁启超提供了一种新的宣传工具。梁启超翻译它时,除了在康有为的压力之下,将小说中体现反清思想的文字删去之外,还基于自己的政治立场,对其中宣传大日本侵略主义思想和有辱中国的文字做了重大的修改。

 

一石激起千层浪。梁启超的汉译本《佳人奇遇》在《清议报》一开始连载,便引起了巨大反,1901年便出版单行本,风行一时。梁启超意犹未尽,一时技痒,在1902年创作了一部中国的“政治幻想”小说《新中国未来记》。 

这时,梁启超已经失去了发表作品的阵地。《清议报》因火灾于1901年12月21日停刊。共出100期。其后横滨新民社曾汇出《清议报全编》26卷,内容多有增删,编次也有变动。为发表《新中国未来记》,梁启超又专门创办了文学杂志《新小说》。

 

梁启超有感而发所创作的《新中国未来记》共五回,约9万字,并未写完,这部作品畅想了从1902年到1962年这60年间中国的变化。小说的主旨,是中国应通过改革而不是革命的方式实现民主共和。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八国联军攻克北京后南方各省开始自治,到1912年全国国会开设,中国实现共和制而不是他主张的君主立宪,国名叫“大中华民主国”,皇帝罗在田自动退位,被国会选为大统领,即大总统。“罗在田”指光绪皇帝,“罗”是光绪皇帝的姓爱新觉罗之意,“在田”是光绪名字载湉的谐音。新的共和国定都南京。通过维新造就共和国的首功之臣名叫黄克强,被选为第二任、第三任大统领。经过维新50年,中国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已成世界超强国家,外国人纷纷学习汉语。所以在1962年中国全国人民在首都南京大庆维新50周年的时候,各国政要纷来祝贺,参加盛典。泱泱大国,风光至极。

 

梁启超于1902年在《新中国未来记》中对十年后的预言之准,确实令人匪夷所思:辛亥革命爆发后首先是南方诸省独立;中华民国于1912年成立;定都于南京。书中的重要人物“黄克强”本为取“炎黄子孙能自强”之意,不料恰中后来辛亥功臣、此时刚到日本尚为留学新生的黄兴的字,黄的字就是“克强”,辛亥前后多以黄克强称之。尤其是他竟然还预言了“上海世博会”。1962年各国政要齐集南京,庆祝中国维新50周年,一时“好不匆忙,好不热闹”:“那时我国民决议在上海地方开设大博览会,这博览会却不同寻常,不特陈设商务、工艺诸物品而已,乃至各种学问、宗教皆以此时开联合大会(是谓大同)。各国专门名家、大博士来集者,不下数千人。各国大学学生来集者,不下数万人。(眉批:专为请求宗教学问而来者已不下数万人,余者正不知凡几)处处有演说坛,日日开讲论会,竟把偌大一个上海,连江北,连吴淞口,连崇明县,都变作博览会场了。(阔哉阔哉)这也不能尽表。”

 

民国政府成立后的1912年10月,梁启超从日本回国后,在对报界的一次演讲中,还很特别说起当年的预言:“壬寅(1902年)秋间,同时复办一《新小说》报,专欲鼓吹革命,鄙人感情之昂,以彼时为最矣。犹记曾作一小说,名曰《新中国未来记》,连登于该报者十余回。其理想的国号,曰‘大中华民主国’;其理想的开国纪元,即在今年;其理想的第一代大总统,名曰罗在田,第二代大总统,名曰黄克强。当时固非别有所见,不过办报在壬寅年,逆计十年后大业始就,故托言‘大中华民主国’祝开国五十年纪念,当西历一千九百六十二年。由今思之,其理想之开国纪元,乃恰在今年也。
    罗在田者,藏清德宗之名,言其逊位也;黄克强者,取黄帝子孙能自强立之意。此文在座诸君想尚多见之,今事实竟多相应,乃至与革命伟人姓字暗合,若符谶然,岂不异哉!”
   

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对于《新中国未来记》,梁启超后来这样自评:这部小说酝酿了五年,但其所作,“似说部非说部,似稗史非稗史,似论著非论著,不知成何种文体。自顾良自失笑。虽然,既欲发表政见,商榷国计,则其体自不能不与寻常说部稍殊。编中往往多载法律章程演说论文等,连篇累牍,毫无趣味”。(见《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八十九)

 

梁启超的预言之准,从其另一番言论中亦可看出:立宪请愿时,身在日本的梁启超写的文章有一番很具震撼力的言论:“现今之政治组织不改,不及三年,国必大乱,以至于亡,而宣统八年召开国会为将来历史上必无之事”。还说将来世界字典上决无复以“宣统五年四字连属成一名词者”。结果,真的宣统三年清王朝灭亡。(刘继兴)

梁启超小说中的惊人预言梁启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