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风”拍摄思路

 独行客a 2012-12-20

“中国风”摄影作品应该首先是现代的,然后是中国的。只有这样,照片才能更具生命力、延续性和普及性。探讨影像的“中国风”,更重要的意义是呼唤中国本土“风格”的回归与新生。

中国风作品至少应该具有三个特性:一是艺术性,让摄影创作有更大的延展空间;二是文化性,反映出中国博大精神的文化积淀和内涵;三是市场价值,放眼世界,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摄影作品更易吸引国际市场的关注。

1. 与时代脉动结合,在传统中寻得活水源头

随着中国形象和综合国力的增强,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风”的精彩绽放,不仅让国人为之兴奋骄傲,也让世界为之赞叹和痴迷。今年是中国的龙年,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享有至尊的地位和神化的寓意,乘着“龙”旋风,中国元素势必会在国际时尚领域大放异彩。

将历史文化与时代脉动结合,在传统中寻得活水源头,开创传统文化新局,要求我们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以“礼”为魂,以“国色”为体,以“华服”为标志,凝聚数千年华夏文明,开创现代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形象。

桃花扇、景泰蓝、玉雕、红灯笼(宫灯、纱灯)、竹简、华表、石刻、脸谱、皮影戏、茶道、瓷器、剪纸、乐器、玉佩、刺绣、丝绸等,这些中国元素都可以大胆地运用到拍摄中。如果你对远古的传说感到好奇,对从祖先那里传下来的智慧充满赞叹,不妨从中找出可以运用到现代的美学精髓,这会是对艺术创作者最大的挑战。

模特的妆容和肢体语言夸张而有力度。如果可以在服装和场景上选择具有中国戏曲文化特色的元素,以戏剧情节、舞台灯光、角色情绪来表现既精炼又妩媚的东方魅力,照片的美学创意会更精彩。

2. 融入生活,“表现”艺术

“拍好中国题材,需要一种漫长的积淀与适当的反思空间。重新去认识与提炼我们的民族意象,深入内在与古典世界去寻找自我的源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真正的中国风应是融入生活当中,是一种中庸的、含蓄的生活态度。任何与中国风有关的作品都是一种“表现”的艺术,而不同于西方的“再现”艺术。因此, 加强对中国文化的深入认识,以中国元素作为表现形式,将中国风艺术化是目前国内人像摄影师需要加强学习的。

今天我们看到的中国风影像还局限于传统的再现,缺乏对中华文明的深刻理解,没有大胆地融入现代元素,如时尚的妆容,传统又不失性格魅力的服饰,独特的拍摄视角等。中国风的艺术化,可以引经据典地加入一些典故作为创作背景,也可以创造一种近似中国风的混合式形态,做一种探索性的尝试。

中国元素,诸如历史建筑、人文景观、发明创造、民俗工艺、吉祥物、图腾、书画、瓷器,不胜枚举。如果我们把关注点仅仅放在实物的元素上,就太过流于表象了。我们更应该表现中国人的幸福感和生活态度,由人物来表现中国精神,局限性会小很多。

摄影/周彬(成都灰色基调)

无论场景、道具、服装还是配饰,都选用纯粹而传统的中国元素,将喜庆的婚嫁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创作前,我们观看了许多古装影片,吸收了大量的古代婚礼元素,并将中国夫妻的小情趣融入画面中,使主题更加鲜明。为了满足现代人的表现欲,我们设计了夸张的表情和动作,为照片增色不少。

3.古而不老,意胜于形

大家普遍反映影楼古装千篇一律,索然无味,希望能够突破古装的传统,在古装基础上给予新意的创造。古装的突破,恐怕一不能够简单地做加法,二不能够太泥古不化,三是不能够太沿袭西式婚纱的套路。并且,“中国风”并不专指“古装片”,而是带有强烈中国韵味的作品。中国风的创新,最重要的是加入时尚的拍摄理念,表现出一种“古”而不“老”、意象胜于形式的视觉感。

叶锦添为电影《卧虎藏龙》设计的服装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其设计精髓在于东方主义的演绎:是东方的,但不是复古的,高调形式,低调表现,丝丝入扣,细腻可人。

4.放眼天下,重新认识东方元素

新东方美学的诠释者叶锦添在他的著作《神思陌路》中指出,整个亚洲都在经历一个从西化回到东方特色的反转过程,东方现在的文化处在一种不确定状态,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成为现代东方艺术家必须面对的问题。问题不在于如何在东方元素上加入西方元素,而是如何从西方的氛围中,重新认识东方的元素。

当前中国元素在国内外品牌中、在各个行业中日益受到重视和运用,烙印中国元素符号的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产品文化内涵更加突出。中国元素产品更加重视“文化鉴赏性”与“消费实用性”的有机融合,走向大众消费者的步伐日益加快。

在当今时装秀场上,国际知名设计师们不再局限于旗袍作为他们对于中国服饰的理解,而是放眼于更为丰富的领域,一个细节的灵感或许就来自于某种东方情怀或者混合式中国灵感。如果你想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认可,就不能单纯地将所谓的东方元素生搬硬套,那就丧失了美感。有时候,你需要抛开被套上“中国元素”标签的束缚,站在西方的视角,挖掘出传统事物的更多面,让中国的传统和外来的创新结合,创造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影像力量。

造型师吉米在谈到中国风创意搭配时说,中国风不是守旧,不是墨守成规,也不是单纯的旗袍束缚和格格不入的碰撞。不管是早先范冰冰的龙袍和仙鹤装礼服,还是巩俐的游龙旗袍,中国古典吉祥符号在国际时尚舞台上艳惊四座。

5.在传承中创新

“文化的缺失造成了审美的僵化。因此,在传承古典文化的同时,一定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将传统的中国元素与时下流行的元素相融合,灵活地运用,大胆地实践。” 传承与创新成就了眼下年轻人最时髦的生活方式,他们是怀揣梦想乐观生活的一代。中国的传统和西方的时尚交融,新奇美好的事物或许才是年轻人选择的重点。

我们毕竟不是生活在古代的人,也没有先进的声光电技术让古代人的生活实实在在地出现在眼前,所以我们只能从现有的书本画册里揣摩中国元素。既然是揣摩,感受自然就因人而异,这种差别也成为创新的条件。我们运用中国元素,就要掌握它存在的条件、发展的趋势,只有懂得它是有生命的,照片才有意义。

摄影/桂花 化妆/丁丁 后期/晓航、Nick 图片提供/薇拉摄影

这组照片的创作意图不是仿古,而是表现中国风格的生生不息。服装上融入了西方的元素,代表的却是当今中国的生命力,是中式的,也是时尚的。

6.“拿来”的是技术而不是思路

摄影师可以关注国际时尚潮流,运用国际流行手法,但同时也应该结合中国元素,拍摄具有中国特色的时尚摄影作品,记录和传承中国文化。要想创新,就不该被约束和框住,否则就会做作,就只能在形式上叠加。如果我们对中国元素缺乏深入的了解和体会,就会造成内容上的肤浅,或者是把他人的理念复刻到自己的作品中并加以掩饰。知识可以在我们有需要的时候去查阅,但是对于中国元素的好奇心和欣赏力是不能够生搬硬套和死记硬背的。质疑即思考。只有在思考中建立起自己和中国文化的联系,才有兴趣和动力去表达某种情结,才能在作品中释放某种情感。

摄影/张伍涛(郑州黑冰映像)

创作时我的内心会涌起一股浓浓的中国情结,并在作品中释放出来。我会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然后梳理一下自己的想法,在体验中,模仿一下也无妨,可以借鉴绘画的式样、色彩、构图等,重新组合。

7.中国式思维:以小见大的东方意趣

所谓中国元素,并不都是桃红柳绿的浓墨重彩,也有宛若工笔画般的细腻婉约,我们的建议是:不要那么多,只要一点点。过于写实和肤浅是现在中国风摄影的最大问题。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然而越是信手拈来越难以表现到位。元素的堆叠,生硬的模仿,在某种程度上会丧失自然的美感和生命力。中国元素的运用要细细归类,搭配使用,最好以一个主题为纲,比如民族主题、绘画主题、陶瓷主题、色彩主题等。

中国元素是繁杂和俗艳的,一切都很容易被固定在固有的历史模式上。我们可以试图改变这种历史形式,使它人性化,与现代人的某种印象相通,使之成为一种主观的诠释,并且更具体、更诗意,让历史片段成为一个“场域”,而不是一段“历史”的再现,空间也不再是物理空间的重塑,而是意象。
把现代人的情感安装在一个古典的世界里,创作的重点已不再是如实还原,而是以色彩和意象结合人物主体的放大,以及场景的细节化,表现一种创意的美学。当然,这需要深厚的文化涵养与超然的集中力。

中国风造型可以借鉴古典造型、戏曲妆面以及民族饰品等,结合现代的造型手法,不限历史时期,不限民族造型范畴,打散、取精、重组,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独特风格。主题元素不超过3种,主打色彩不超过5种,是我自己总结的经验。

8.拼贴中国美

美丑是文化的积累,在这个基础上,美丑就产生了东西差异。中国美人难以定义,从五官到化妆术,我们眼中的美,恐怕永远无法和西方世界达成共识。在西方人的眼中,中国美女永远是典型的丹凤眼,国外化妆师为中国模特设计的彩妆,也是纯粹的红唇和柳叶眉。

胭脂情结

红唇,或者说胭脂,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妆容。胭脂用于美容,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胭脂主要运用在两个地方:一是点唇,二是饰面。古代女人化妆时,会先涂一层白粉打底,再将胭脂调和均匀,抹在两颊上,称为桃花妆或酒晕妆;先涂胭脂再抹粉的,则称为飞霞妆;点在唇上,就是唇脂妆。在可运用的彩妆资源极少的时代,让气色变好的红色自然是首选,加上中国女人一向偏好雪白肤色,更让红唇和腮红变得明显。通过书画的传播,中国式的妆容也就此拍案定板。

中国式色彩

在中国最受欢迎的眼影,几乎都是以自然的大地色系为主。在口红方面,偏爱大红唇的中国女人也没外国人想得那么多,带点金桔色调的红色,偏粉色的,紫红色的,反而比纯粹的红色唇膏更热卖。可见,现代的中国女人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复制品,她们会依照自己的脸型、肤色去选择最适合的妆容。所以,不要试图一笔带过中国式妆容。

摄影/黄奇敏

以中国特色花卉来突显中国风主题:在牡丹与桃花的掩映下,塑造东方女性的形象。人物造型采用中式盘发配红唇和细眼线。

9.古典与现实的翻译

人像领域对“中国风”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纯粹地模仿,照着一二百年前的风俗习惯所做,十分相似,这种模仿不少人喜欢,但也有局限性,妆容造型老旧,没有时代感;二是传统与现代结合型,在形式上它是纯粹传统的,但在很多元素上它是现代的;三是意念上的创新,在程式上它是现代的,采用现代的材料、造型和理念。

在创作中国风作品的过程中,摄影者也在潜移默化地植入自己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和理解。有时,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模式在人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打破传统、大胆创新也会遇到阻力和质疑,此时摄影者要有心理准备,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甚至逆水行舟。不要盲目地否定自己,要大胆地坚持自己的表达方式,向传统模式发起挑战。


图片来自孙郡的微博

孙郡,一个非科班出生的年轻摄影师,他用自己的独特的现代中国风格影像征服了饥渴的眼球。读他的作品,像是偶尔撞到的一幕电影,被其中某个情节不经意的电击,时间缓缓流淌,图像的张力延展出无数幻想的空间,在观者的心中刻下深深浅浅的印记。

摄影/张伍涛(郑州黑冰映像)

张艺谋导演的一部史诗大片吸引了国内外电影人的广泛关注,也让一个名叫倪妮的普通女孩从播音系的学生华丽转身为古典女人。旗袍本身是一种古典符号,摄影师就像掌握着通关密语的使者,通过影像语言让现代女性找到自己古典的一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