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系统复习资料

 紫曦唯幂1 2012-12-21

第一单元

锐不可当(dāng) 业已(yǐ) 绥(suí)靖(jìng) 阌(wén)乡 聿(yù) 鄂(è) 豫(yù)

阻遏(è)疟子(yàozi) 寒噤(jìn) 蹿(cuān) 仄(zè)歪(wāi) 张皇(huáng)失措 尖利

能耐 央告 转弯抹角 月明风清拂(fú)晓 瓦砾(lì) 地窖(jiào) 鞠(jū)躬(gōng)

 颤(chàn)巍巍(wēi) 箧(qiè) 赃物 制裁 荡然无存纳粹(cuì) 肃穆荒谬(miù) 健忘

第二单元

谋(móu)死 鼹(yǎn)鼠切切(qiè)察察(chá) 絮(xù)说 顺顺流流 辟(pì)头 苌(cháng) 浯(wú) 震悚(sǒng) 干戚 图赞懿(yì) 皋(gāo) 骇(hài) 掳(lǔ) 疮(chuāng)疤(bā)

诘(jié)问 渴慕(mù) 疏懒霹(pī)雳(lì) 孤孀(shuāng) 差(chāi)使 狼籍 簌簌(sù) 典质 惨淡赋闲 勾留 迂(yū) 蹒(pán)跚(shān) 拭(shì)擦 颓(tuí)唐 触目伤怀

琐屑 情郁(yù)于中 大去交卸(xiè) 凹凼(dàng) 尴(gān)尬 (gà) 烦躁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杨绛(jiàng) 塌(tā)败 默存 伛(yǔ) 翳(yì) 滞(zhì)笨愧(kuì)怍(zuò)

攥(zuàn) 荒僻(pì) 取缔(dì) 骷髅 克扣 接济(jì) 唏(xī)嘘(xū) 稀罕 噩(è)耗 呵斥焦灼(zhuó) 伎(jì)俩(liǎng) 颠(diān)沛(pèi) 吊(diào)唁(yàn) 文绉绉(zhōu)

长途跋涉 穷愁潦倒 风尘苦旅鸡零狗碎 低眉顺眼 连声诺诺生死祸福

 

第三单元

郦(lì)道元 匀称(chèn) 佥(qiān) 惟妙惟肖(xiào) 雄跨 雄姿 残损 古朴 推崇

巧妙绝伦 刹(chà)那驻(zhù)足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美感史诗 轩(xuān)榭(xiè) 胸中有丘壑(hè) 嶙(lín)峋(xún) 广漆(qī) 败笔  镂空(lōu)  蔷薇     因地制宜

重峦叠嶂(zhàng) 斗拱额枋(fāng) 藻井 御(yù)道磬(qìng) 鎏(liú)金 雍(yōng)正 攒(zǎn) 鳖(biē)头 琉璃蟠(pán)龙 中轴线 金銮殿 天井伧(cāng)俗 得体 屏风 纳凉 帷幕 缓冲 造型 雅俗之分

第四单元

竺(zhú)可桢(zhēn) 孕育翩(piān)然销声匿(nì)迹 风雪载(zài)途 农谚 榆叶 连翘衰草连天 周而复始草长莺飞 蟾蜍 鄞(yín) 囊(náng) 克隆 繁衍 胚胎鳞片

脊(jǐ)椎 (zhuī) 两栖(qī) 相安无事 鸟臀(tún)目恐龙 铱(yī)  潮汐

褶(zhě)皱(zhòu)  核磁共振 遗骸(hái) 劫难(nàn) 致密 追溯(sù) 天衣无缝 物种 归咎(jiù) 藩(fān)篱 啸 (xiào)聚山林失衡 栖(qī)息 监控在劫难逃 五彩斑斓 束手无策物竞天择 无动于衷 潜(qián)意识 过滤 顷(qǐng)刻 面颊(jiá) 喷嚏(tì) 激荡

 嘈(cáo)杂唠唠(láo)叨叨(dāo) 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第五单元

浔(xún) 落英豁(huò)然开朗 俨(yǎn)然阡(qiān)陌(mò)交通 垂髫(tiáo) 叹惋(wǎn) 诣(yì) 铭(míng) 馨(xīn) 鸿儒 白丁 蕃(fān) 淤(yū)泥

濯(zhuó)清涟(lián)而不妖不蔓不枝 亵(xiè)玩噫(yī) 隐逸(yì)

罔(wǎng)不因势象形贻(yí) 黍(shǔ) 箬(ruò)篷糁(sǎn) 髯(rán) 诎(qū) 倚(yǐ) 船楫(jí) 壬(rén)戌(xū) 篆(zhuàn) 修狭(xiá)   和睦(mù) 大同

第六单元

晨曦(xī) 溯(sù) 素湍(tuān) 飞漱(shù) 五色交辉夕日欲颓(tuí) 沉鳞竞跃

藻荇(xìng) 沃日艨(méng)艟(chōng) 泅(qiú) 鲸(jīng)波万韧 溯(sù)迎而上

 腾(téng)身百变   僦(jiù) 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 更(gēng)定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系统复习资料

字、词篇

第一单元

锐不可当(dāng) 业已(yǐ) 绥(suí)靖(jìng) 阌(wén)乡 聿(yù) 鄂(è) 豫(yù)

阻遏(è)疟子(yàozi) 寒噤(jìn) 蹿(cuān) 仄(zè)歪(wāi) 张皇(huáng)失措 尖利

能耐 央告 转弯抹角 月明风清拂(fú)晓 瓦砾(lì) 地窖(jiào) 鞠(jū)躬(gōng)

 颤(chàn)巍巍(wēi) 箧(qiè) 赃物 制裁 荡然无存纳粹(cuì) 肃穆荒谬(miù) 健忘

第二单元

谋(móu)死 鼹(yǎn)鼠切切(qiè)察察(chá) 絮(xù)说 顺顺流流 辟(pì)头 苌(cháng) 浯(wú) 震悚(sǒng) 干戚 图赞懿(yì) 皋(gāo) 骇(hài) 掳(lǔ) 疮(chuāng)疤(bā)

诘(jié)问 渴慕(mù) 疏懒霹(pī)雳(lì) 孤孀(shuāng) 差(chāi)使 狼籍 簌簌(sù) 典质 惨淡赋闲 勾留 迂(yū) 蹒(pán)跚(shān) 拭(shì)擦 颓(tuí)唐 触目伤怀

琐屑 情郁(yù)于中 大去交卸(xiè) 凹凼(dàng) 尴(gān)尬 (gà) 烦躁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杨绛(jiàng) 塌(tā)败 默存 伛(yǔ) 翳(yì) 滞(zhì)笨愧(kuì)怍(zuò)

攥(zuàn) 荒僻(pì) 取缔(dì) 骷髅 克扣 接济(jì) 唏(xī)嘘(xū) 稀罕 噩(è)耗 呵斥焦灼(zhuó) 伎(jì)俩(liǎng) 颠(diān)沛(pèi) 吊(diào)唁(yàn) 文绉绉(zhōu)

长途跋涉 穷愁潦倒 风尘苦旅鸡零狗碎 低眉顺眼 连声诺诺生死祸福

 

第三单元

郦(lì)道元 匀称(chèn) 佥(qiān) 惟妙惟肖(xiào) 雄跨 雄姿 残损 古朴 推崇

巧妙绝伦 刹(chà)那驻(zhù)足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美感史诗 轩(xuān)榭(xiè) 胸中有丘壑(hè) 嶙(lín)峋(xún) 广漆(qī) 败笔  镂空(lōu)  蔷薇     因地制宜

重峦叠嶂(zhàng) 斗拱额枋(fāng) 藻井 御(yù)道磬(qìng) 鎏(liú)金 雍(yōng)正 攒(zǎn) 鳖(biē)头 琉璃蟠(pán)龙 中轴线 金銮殿 天井伧(cāng)俗 得体 屏风 纳凉 帷幕 缓冲 造型 雅俗之分

第四单元

竺(zhú)可桢(zhēn) 孕育翩(piān)然销声匿(nì)迹 风雪载(zài)途 农谚 榆叶 连翘衰草连天 周而复始草长莺飞 蟾蜍 鄞(yín) 囊(náng) 克隆 繁衍 胚胎鳞片

脊(jǐ)椎 (zhuī) 两栖(qī) 相安无事 鸟臀(tún)目恐龙 铱(yī)  潮汐

褶(zhě)皱(zhòu)  核磁共振 遗骸(hái) 劫难(nàn) 致密 追溯(sù) 天衣无缝 物种 归咎(jiù) 藩(fān)篱 啸 (xiào)聚山林失衡 栖(qī)息 监控在劫难逃 五彩斑斓 束手无策物竞天择 无动于衷 潜(qián)意识 过滤 顷(qǐng)刻 面颊(jiá) 喷嚏(tì) 激荡

 嘈(cáo)杂唠唠(láo)叨叨(dāo) 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第五单元

浔(xún) 落英豁(huò)然开朗 俨(yǎn)然阡(qiān)陌(mò)交通 垂髫(tiáo) 叹惋(wǎn) 诣(yì) 铭(míng) 馨(xīn) 鸿儒 白丁 蕃(fān) 淤(yū)泥

濯(zhuó)清涟(lián)而不妖不蔓不枝 亵(xiè)玩噫(yī) 隐逸(yì)

罔(wǎng)不因势象形贻(yí) 黍(shǔ) 箬(ruò)篷糁(sǎn) 髯(rán) 诎(qū) 倚(yǐ) 船楫(jí) 壬(rén)戌(xū) 篆(zhuàn) 修狭(xiá)   和睦(mù) 大同

第六单元

晨曦(xī) 溯(sù) 素湍(tuān) 飞漱(shù) 五色交辉夕日欲颓(tuí) 沉鳞竞跃

藻荇(xìng) 沃日艨(méng)艟(chōng) 泅(qiú) 鲸(jīng)波万韧 溯(sù)迎而上

 腾(téng)身百变   僦(jiù) 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 更(gēng)定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默写

《长歌行》

1.  诗中劝勉人们珍惜青春,应及时努力的诗句:

2.  诗中通过描写鲜明的色彩来表现春季无限生机和旺盛活力的句子:

3.  诗中暗示美景不是永恒不变的,从而隐喻时光一去不返,人的寿命有限,要倍加珍惜时光之意的一句:

4.  诗中借题发挥,描写阳光普照,万物欣欣向荣的诗句:

5.  诗中通过写季节的变化,隐喻人们要珍惜大好春光的诗句:

6.  诗中通过蕴意深远,水到渠成,极具感染力和劝勉之意的诗句:

7.  古诗词中有许多告诫人们要懂得惜时的名句,请写出你知道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参考答案:

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 

3.  朝露待日 

4.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5.  常恐秋节至,  黄华叶衰。

6.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7.  (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2)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隋寸功。(杜旬鹤《题弟侄书堂》)(本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

《野望》

1.  诗中通过描写傍晚景色,表现诗人彷徨寂寞之情的诗句:

2.  诗中通过对季节的描写,表现山景萧瑟、寂寞的诗句:

3.  诗中交代牧人、猎者遂愿而归,收获颇丰的诗句:

4.  诗中透露出诗人闲情野趣中隐含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之情的句子:

5.  诗中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来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之情的诗句:

6.  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有诗写道:“相顾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本诗中与其意思相似的诗句:

参考答案:

1.  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

2.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5.  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

6.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早寒江上有怀》

1.  诗中借鸿雁南飞,秋季已至,来表达诗人思归之情的诗句:

2.  诗中表现诗人欲归不得的抑郁之情的诗句:

3.  诗中借“乡泪”、“归帆”表达旅人睹物伤情,思念故乡的诗句:

4.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有句云:“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此诗中与这两句意境相近的诗句:

5.  诗中能够寄托诗人思归的哀愁和前途渺茫的愁绪的诗句:

6.  诗中交代家乡的位置而自然成对诗句:

7.  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诗人远离他乡的羁旅之情的诗句,请写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参考答案:

1.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2.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3.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4.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5.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6.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7.  (1)夕阳西下,断阳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本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  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

2.  诗中表现诗人渴望援引的诗句:

3.  诗中表现水天一色,浑然一体的景色的诗句:

4.  诗中表现诗人不甘寂寞的诗句:

5.  诗中表明作者对自己不能报效君主而深感愧疚的诗句:

6.  诗中表明作者祈望出仕而又心怀内疚的诗句:

7.  诗中表明诗人想投身仕途而又无人举荐的诗句:

8.  诗中形象地描写洞庭湖迷蒙、浩瀚,面积广大,充满活力的诗句:

9.  诗中表明诗人无职可做,寂寞无依之情的诗句:

10.              古诗词中有许多关于水的名句,请写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参考答案:

1.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3.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4.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5.  端居耻圣明。

6.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7.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8.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9.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0.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本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

《黄鹤楼》

1.  诗中诗人从传说入笔,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景物的诗句:

2.  诗中能够表达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限感慨之情的诗句:

3.  诗中情景交融,道尽无限思乡之愁的诗句:

4.  诗中表现诗人怀念家乡的惆怅之情的诗句:

5.  诗中能够诗人触景生情而起思乡之愁的诗句:

6.  诗中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似的诗句:

7.  请写出古诗词名句中关于“乡情”的两句诗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参考答案:

1.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  (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本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

 

《送友人》

1.  诗中交代送别地点及环境的句子:

2.  诗中借马的萧萧长鸣,表现友人不忍离去的诗句:

3.  诗中比喻友人离家远游,行踪难定的诗句:

4.  诗中借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

5.  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赠别之情的名句,请写出其中你最喜欢的连续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参考答案:

1.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2.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4.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5.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本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

《秋词》

1.  诗中能够表现诗人昂扬奋发的创作精神的句子:

2.  诗中体现诗人一反前人的悲秋之作而具有独创新视角的句子:

3.  诗中运用鲜明的对比来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

4.  诗中描写秋天美景的诗句:

5.  诗中热情歌颂秋天的句子:

6.  白居易有诗云:“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断肠是秋天。”极言秋之悲凉,本诗中与之情调相反的句子:

7.  诗中能够表现作者推陈出新,赋予秋天新内涵的句子:

8.  除诗外,我国古代诗文中还有许多关于“秋”的脍炙人口的名句,请写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参考答案:

1.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3.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4.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5.  我言秋日胜春朝。

6.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7.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8.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2)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本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

《鲁山山行》

1.  诗中道出群山高低起伏及自己情趣的诗句:

2.  诗中表明山景让步欣赏不够,目不暇接的诗句:

3.  诗中描写秋天空野自然之趣的诗句:

4.  诗中表明山中人烟稀少,游者离山村较远的诗句:

5.  山往往因其巍峨而成为诗人歌咏的对象,请写出古诗中表现山宏伟气魄的两句诗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参考答案:

1.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2.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3.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4.  人家在何许,云处一声鸣。

5.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本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

《浣溪沙》

1.  词中写作者虽到老年,但仍具有积极、乐观精神的句子:

2.  词中表明环境清新优美、淡雅宁静的词句:

3.  词中使人振奋,且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的词句:

4.  有诗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此词中,反其意而用之的词句:

5.  词中表达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豁达的胸襟的句子:

参考答案:

1.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2.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3.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4.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5.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  诗中表现诗人有为国戍守边疆的宏愿的诗句:

2.  诗中诗人巧借自然风雨,将实现与梦境联系起来的诗句:

3.  诗中表现诗人至死不忘报国决心的句子:

4.  诗人借梦境表达自己戍边志愿的诗句:

5.  诗中极写诗人老病而孤凄冷清却又念念不忘复国的忧国之心的句子:

6.  陆游《示儿》诗中写道:“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表现了诗人至死不忘复国的决心。本诗中表达与其相同意思的诗句:

7.  曹操《龟虽寿》中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本诗中诗句:

8.  除本诗外,古诗词中还有许多表达诗人欲为国立功,报效国家的名句。请写出你最欣赏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参考答案:

1.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2.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4.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5.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6.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7.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8.  (1)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本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

 

《望岳》
1.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1.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诗人感时伤别、 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语句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壕吏》
1.表明捕吏凶暴,老妇凄苦的语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2.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语句: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3.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语句: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4.表明家无壮男,凄婉可怜的语句: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5.表明战争给家庭带来的不幸与困苦的语句: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6.写老妇为保家庭,自请应役的语句: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7.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语句:天明的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归园田居》
1.表明诗人带着闲适、自豪的心情,写一日的情形,可见诗人勤奋、执著的语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表明诗人热爱田园、怡然自得、不愿在污浊的现实中迷失自我(画龙点睛)的语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使至塞上》
1.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渡荆门送别》
1.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2.化静为动,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含喜悦开朗心情、朝气蓬勃活力的语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4.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名句综合运用
1.生活中,常有艰难险阻后豁然开朗的情形,引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应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农民早出晚归,辛勤劳作,引用《归园田居》中的诗句表达: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3.表达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引用《归园田居》中的诗句最合适的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引用《望岳》中的诗句表达应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古诗中劝学的诗句很多,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我们想达到某个目的,又苦于没有途径,可以引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诗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6.表达豪迈乐观之情,引用《秋词》中的诗句应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7.劝他人要老当益壮,珍惜时间,可引用苏轼《浣溪纱》中诗句: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文默写
]
 
一、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直接默写。
   1、复行数十步,__________。未果,寻病终,__________。
  2、斯是陋室,__________。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
  3、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船头坐三人,____________________,佛印居右,鲁直居左。其两膝相比者,____________________
  5、其间千二百里,__________,不以疾也。
   6、青林翠竹,_________。
   7、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
   9、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11、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____
  12、大道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15、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
   16、好峰随处改,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__,徙倚欲何依。
   18、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
   19、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
   20、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___。
   21、______________,万物生光辉。
  22、夜久语声绝,____________________。
  23、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____________________。湖上影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理解性默写。
   17、《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22、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陋室铭》中运用比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爱莲说》中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7、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核舟记》中介绍苏黄二人友好关系和相互切磋、谈论的神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最能表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返归自然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陆游的《游山西村》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光明前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通过《春望》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
   33、《石壕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渲染出了县吏的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
   34、《归园田居》中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因久别田园、农艺荒疏,而流露出自惭之情。
   35、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36、《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在说明农家酒味虽薄,而好客情意却十分浓厚。
   37、透过《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8、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扣诗题,交代此行的目的。
   39、《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作者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
   40、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41、《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即景设喻,以物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二鸟。
   42、《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仅写出山村山环水绕的美景,而且让人从中悟到:锲而不舍就会产生希望,出现新的境界。
   43、《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作者襟怀之浩荡,眼界之空阔的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
   44、《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45、《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46、《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望中之所见,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47、《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承上启下,表明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感。
   48、《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绝,音迅不至时迫切心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春望》中表达作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一层悲哀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石壕吏》中全篇的提纲是______________,以下情节,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
   51、《石壕吏》中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尖锐矛盾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石壕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也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
   53、请写出《三峡》中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三峡》中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三峡》中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三峡》中描写秋季三峡景色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
基础知识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
       文言词语
【一般词语】
[缘]沿着,顺着。[夹岸]两岸。夹,在两旁。[数]几。[芳]香花。[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英,花。[缤纷]繁多样子。[复]再。[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才]仅。[平旷]平坦开阔。[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阡陌]田间小路。[悉、咸]全,都。[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怡然]形容喜悦。[乃]竟然。[具]详细。[问讯]打听消息。[云]说。 [叹惋]感叹惊讶。惋,惊讶,惊奇。[延]邀请。[语(yù)]告诉。[扶]沿,顺着。[向]从前,旧的。[及]到。[诣]到。[遣]派。[欣然]高兴的样子。[规]计划。[果]实现。
【一词多义】
[中] ①年间。(晋太元中)②中间。(中无杂树) [志] ①标记。(寻向所志)②做标记。(处处志之)[为] ①(wé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èi)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寻] ①寻找。(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寻病终)[闻]①听说。(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具言所闻)[舍]①(shě)舍弃,放下。(便舍船)②(shè)房舍。(屋舍俨然)[作] ①劳作。(其中往来种作)②做。(设酒杀鸡作食)
【古今异义】
[鲜美]古:鲜艳美丽。今:食物味道好。[开朗]古:地方开阔,光线充足。今: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交通]古:交错相通。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妻子]古:妻子儿女。今: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相同。[如此]古:像这样。今:这样。[不足]古:不值得。今:不充足;不满。
【词类活用】
[异]感到诧异。[穷]尽,有走完或穷究根源之意。[尽]完,文中有消失之意。
【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
【成语】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无人问津]比喻无人探问价格或情况。津,渡口。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世外桃源]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理解探究
(一)用原文语句回答:
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表明渔人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7.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先世避秦时乱。
8.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诣太守,说如此。
(二)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又什么作用?
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
2.“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情?
事出偶然,意料之外。
3. “欲穷其林”中的“穷”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理?
由于“甚异之”,想探个究竟。
4. “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
初极狭,才通人。
5. 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
村人对陌生人出现感到惊异,表明桃花源与世隔绝很久。
6.“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7.    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
自然环境:美丽富饶;②社会环境:安定平和;③生活状况:安居乐业;④精神状态:自由快乐。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
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
9.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
为时代变迁,桃花源外社会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
本文主要写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世外战乱;另外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没有必要一一写出。
10.桃花源中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先人已饱受战乱之苦,桃花源中人不想回到黑暗的社会中再过痛苦的生活。
11.为什么村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对渔人存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和平安定的生活。
12.作者为什么要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
表明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的虚幻世界,并不存在。也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13.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
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给桃花源增添奇异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隐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
14.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
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
15.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美好世界?
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对美好生活向往,对黑暗社会批判。
16.写出文章的整体思路。
(渔人)发现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
         迁移拓展
1.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语是什么?
    豁然开朗。
2.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
    它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迹,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3.渔人是个怎样的人?写渔人有怎样的作用?
渔人背信弃义、不守诺言。
写渔人的作用:一方面与桃花源中人的淳朴好客形成对比,加深了人们对桃花源外社会的认识,突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另一方面,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渔人是组织材料的需要。
4.针对第二段语句作简要评注。
本段骈散结合,朗朗上口,三字句和四字句连贯流畅,精炼有意境。“黄发垂髫”又运用借代修辞,增强了语言表现力。
5.由“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你能从中联想到哪些人生道理或启示?
围绕“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所作为,必须经历一些艰难苦难”回答即可。
6.第二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入手描写的?请你以“桃花源美在……”领起,写两点赏析性文字。
例:桃花源美在自然环境的优美,桃花源美在社会生活宁静。
7.你是如何看待桃花源人避难于桃花源,不复出焉的行为的?
桃花源人在当时是很幸运的,能躲避祸患,生活安定;但从积极意义上来讲,躲避不是永远的,应该起来抗争。(谈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8.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王国,你的理想王国是怎样的?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来。
    (自我做答)
      爱莲说
         基础知识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
     文言词语
         常规词语
【蕃(fán)】多。【独】仅。【盛】大规模。【予】我。【染】沾染。【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植】立。【亵(xiè)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谓】认为。【隐逸】隐居的人。【君子】品德高尚的人。【鲜】少。【宜】应当。【众】多。
         词类活用
【蔓】生枝蔓。【枝】张枝节。【亭亭】耸立的样子。
         阅读探究
1.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
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面,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2.“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指谁?文中的“鲜”与哪个词语构成反义词?
指陶渊明。文中与“鲜”构成反义词的是:众(蕃)。
3.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鄙弃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
6.“予独爱莲”中的“独”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
   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现了莲花什么特点?
   庄重、高雅(清高)。
8.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其用意是什么?
   批判贪图名利、追求富贵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9.作者不愿隐逸,也不贪图富贵,他追求什么?
   在污浊的世间,坚贞不渝的保持自己的操守。
10.作者以莲自况,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委婉地批判了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11.文中的莲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不追求名利,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的高尚品德的君子。
12.作者写莲表白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写菊表白自己不愿隐逸的生活态度,写牡丹表白自己对追逐名利世风鄙弃的生活态度。
1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慨叹品德高尚的君子太少,含蓄地表明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人太多。
14.怎样理解作者在文尾的慨叹?
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想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向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15.用原文语句回答。
1)莲象征什么?
君子的美好品德。
2)文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随俗浮沉,又庄重、质朴,不孤高自许、哗众取宠(或表现莲的高洁,概括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德和坚贞操守)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或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世人甚爱牡丹”,这是因为牡丹是: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予独爱莲”的根本原因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16.请在文中找出一句骈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7.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本文用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正衬,牡丹属于反衬。
         迁移拓展
1.细细考虑,“菊之爱”可以有两重含义:①做一个避世的隐士;②像陶渊明那样保持独立的人格。你赞成哪一种说法?谈谈看法。(自圆其说既可。)
    如:赞成两重都有道理。作者意思是:避世者不染世尘之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境界更高。
2.鲁迅有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问濂溪称净植,英随残叶坠寒塘。”这首诗称颂的是哪一种花?
莲花。
3.喜欢哪一种花是人的志趣的表现。你喜爱哪一种花?说明喜爱的原因(包含骈句)。
   梅花。它顶风冒雪,“凌寒独自开”。(傲雪盛开人皆颂,迎寒绽放世堪扬。)
   蒲公英花。花朵虽小,却遍布各地,有极强的生命力。(花小能怡情,叶瘦能医疾。)
      菊花。在万花纷谢之时独自开放,决不随波逐流,且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百花凋谢始露面,孑身盛开也吐香。)
4.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法一:同意孟子的观点。人的思想受环境的影响,“孟母择邻”说的即是这个道理。
   答法二:同意周敦颐的观点。只要人保持坚贞的操守,洁身自好,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不受其影响。如《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
       陋室铭
         基础知识
        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世称刘宾客。有《刘禹锡集》。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形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文言词语
【名】有名,著名。【灵】灵异。【斯】这。【德馨(xīn)】品德高尚。馨,香气。【鸿儒(rú)】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调】调弄。【素琴】不加装饰的琴。素,朴素,不加装饰。【金经】指佛经。【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弦乐器。竹,管乐器。【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案,文书,案卷。牍,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理解探究
1.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词语)是:惟吾德馨(德馨)。
2.文章的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类比,表面陋室也具有“名”、“灵”的性质。
3.文章的点题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文章是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表明陋室的景色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的。
5.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由此可知其环境特点是:恬静雅致。
6.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由此可知室主人也是一位鸿儒。用一成语概括室中情景:谈笑风生。
7.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从前两句正面实写的句子可知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从后两句反面虚写可知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
8.以古代名贤自况的语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类比的目的是:表明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与抱负,进一步突出“德馨”。
9.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话有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10.本文通过描写陋室,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1.《陋室铭》和《爱莲说》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本文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引出主旨。“德馨”立意贯穿全篇。
12.写出文中的骈句,散句。
   骈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散句:孔子云:“何陋之有?”
13.“仙”和“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能概括出全文大意的词语是:德馨。
14.本文写陋室,却没有一个表现“陋”字,请用四个字概括本文的意思:陋室不陋。
         迁移拓展
1.本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
    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他们鄙弃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保持着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而不觉其陋。
2.作者做此铭主要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你能看出当时的现实是怎样的吗?
官僚士大夫阶层思想庸俗、颓废,居豪宅,寻欢乐。
3.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从本文表达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来看,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从他独善其身,避而不和庸俗的官僚往来,使自己与污浊的社会隔离开来等做法来看,又是消极的。(也可有自己的看法)
2.人人都有居室,你喜欢的居室是什么样的?请描绘出来,并说明你喜欢的原因。(略)

          三峡
         基本知识
       文学常识
   《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作者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长,范阳涿(Zhuō)县(现在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文言词语
【通假字】
[阙]通“缺”,空缺。
【一词多义】
[绝]①沿溯阻绝[断,断绝] ②绝巘多生怪柏[极] ③哀转久绝[停止;消失]
【词类活用】
①乘奔御风[飞奔的马] ②素湍绿潭[急流的水] ③回清倒影[清波] 
【常见短语】
[略无]毫无。略,几乎。 [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 [亭午]正午,中午。亭,正当。 [夜分]半夜。[荣]茂盛。[峻]高而陡峭。 [良多]很多。良,很。 [属(zhǔ)引]连续不断。属,连续。引,延长。
【其他词语】
[嶂(zhàng)] 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襄(xiāng)]
上。 [沿]顺流而下。 [溯(sù)]逆流而上。 [或]有时。 [宣]传达。 [虽]即使。 [御]驾,乘。 [疾]快。 [素]白色。[回]回旋。[巘(yǎn)] 险峻的山崖或山峰。[漱(shù)]冲刷。 [旦]早晨。 [肃]寂静。 [哀]悲哀。 [转(zhuǎn)]婉转。 [沾]沾湿。 [三]表示概数。
         理解探究
       整体把握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结构提纲
总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侧重写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分特点:(1)夏:水涨流速,交通断绝。(2)春冬:水退潭清,风景秀丽。(3)秋: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侧重写水:四季不同,风景各异。)
       问题探究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第一段总写了三峡怎样的特点?
       (1)峡长(七百里)岭连(连山,略无缺处)(3)山高峡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一段中三峡的山具有怎样的特点?
       山高岭连,岸伟峡险(或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特定环境下的情景综合表现了三峡怎样的特点?
       山的“连”“高”“窄”。
      第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的特点?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
       (1)水涨(襄陵,沿溯阻绝)(2)流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诗?
       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涨流急,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写法:侧面描写。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第三段作者是抓住三峡的那些典型景物描写的?表现了三峡怎样的季节特点?
       抓住了碧水、怪木、飞瀑来写的。表现了春冬三峡的风光秀丽。
      总括春冬之景的四个字是什么?
       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表现在何处?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第四段写什么季节的景色?作者是从哪一角度写景的?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
       秋季。听觉。表现了幽静、寂寥、凄异的特点。
      “渔者歌”有什么作用?
        说明猿声凄凉、悲哀,从侧面渲染了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也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作者为什么先写夏水?又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
    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为写水势,先写山势,这既能揭示水急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能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
      分别概括三峡夏、春冬、秋三段时间三峡景物的美点。
   ①奔放美 ②清悠美 ③凄婉美
      第一段和后三段是什么关系?
       总分关系。
      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有怎样的特点和作用?试作简析。
    本文多用四字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
      文中提到了巫峡,另两峡是什么?
       瞿塘峡、西陵峡。

 

八年级上学期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桃花源记》

1、复行数十步,豁朗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鸡鸣狗叫之声处处可以听到)
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陋室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住的人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不学无术的人)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4、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爱莲说》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惟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核舟记》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 (没有一件不是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摹拟某些东西的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他们紧靠着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3、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相同)
4、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那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烧茶的声音)
5、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不满一寸)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是挑选狭长的桃核刻成的)
7、嘻,技亦灵怪矣哉(啊,技艺真是奇妙极了!)
                                      《大道之行也》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有归宿)
4、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三峡》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
4、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5、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6、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答谢中书书》

1.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2、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记承天寺夜游》

2.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观潮》
1、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当潮水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
2、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随着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薄,吞没宇宙,涤荡太阳,来势极其雄伟豪壮)
3、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然后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
4、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忽然黄烟四起,人和物一点儿也看不见了)
5、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披散着头发,浑身刺着花绣,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相奋力逆流迎潮而上,他们的身影在万仞高的惊涛骇浪中浮沉,翻腾着身子变换着各种姿态,而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6、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而且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空闲)
                               《湖心亭看雪》
1、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记承天寺夜游
1基础知识
* 文学常识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 文言词语
[解]除去,脱,。 [户]门。[欣然]喜悦的样子。 [念]考虑、想到。[遂]于是,就。[寝]睡觉。[相与]共同,一起。 [中庭]院里。[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交横]交错。 [盖]原来(是)。[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耳]罢了。
理解探究
* 整体把握
这篇小品文通过写“月”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通过写“闲”,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将“月”“闲”融为一体,深沈含蓄,精美传神。
* 结构提纲
欲睡——(月入)——起行——(念)——寻友——漫步——抒意(少闲)
↓                  ↓                ↓          
兴奋喜悦          转忧、孤寂        宽慰、乐极     难言之情
   问题探究
       1.“月色入户”表现了怎样的情味?
       运用拟人,似乎月亮也懂得作者寂寞无聊,悄悄进门与他为伴。
       2.“欣然起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寂寞寒夜中难得的喜悦与兴奋。
       3.从“念无与为乐者”中揣摩作者的心情。
       作者可能想:与谁一同赏月才不致辜负如此良宵?在这谪居的寂寞中,谁能与我同赏明月?透出忧愁孤寂的心情。
       4.表明“念“的结果的句子是什么?
       遂只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5.为什么不假思索地去“寻张怀民”?
       同是被贬之人,也是知心朋友。
       6.作者“解衣欲睡,欣然起行”,“怀民亦未寝”,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
    二人心有灵犀。
       7.“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分别比喻什么?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
    “积水空明”比喻月光。表现了月光的皎洁、透明。
       “藻荇交横”比喻月影。表现了月影斑驳,摇曳多姿。也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全句渲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8.本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目的是什么?
       虚景:清澈的水,水中的植物;实景:竹柏之影。衬托了月下庭院的幽静、淡雅和赏月者的恬静、悠闲。
       9.写景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清静、舒适、愉悦。
       10.想像一下作者与张怀民散步是什么心情。
    悠闲自得、无忧无虑。
       11.“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文尾通过“闲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怎样理解“闲人”的含义?)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寻求解脱的旷达……各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
       12.结尾惋惜无人赏月,暗示了什么?
       世人大多热中名利,为俗务所累。
       13.文中紧扣“闲”字组织文章,“闲人”是点睛之笔,,“闲”表现在何处?(摘引文中句回答)
       “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与“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很仔细。这些都说明是“闲人”。
         拓展延伸
1.根据本文创作一副对联。
例:月色懂人心潜窗入户,谪人共婵娟遣忧逐愁
2.从文中可见当时作者思想怎样?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 
    苏轼被贬,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他月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在政治漩涡中损伤了的心灵只有在清凉的无所挂碍的月夜中才得以恢复,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寄托。作者不是沉溺于感情的深渊中,而是寻求解脱,使这篇散文显得潇洒、隽雅。
本文启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不能一味消沉,要以良好的心态去调节自己,树立进取之心,从而迎来希望的曙光,走上光明的前途。
          答谢中书书
         基础知识
*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Mò)陵(今江苏南京)人。有《陶隐居集》。
* 文言词语
【共】一起。【谈】谈论,欣赏。【交辉】交相辉映。【四时】四季。【歇】消散。【颓】坠落。【沉鳞】潜在水中的鱼。鳞,借代鱼。【竞跃】争相跳跃。竞,争着。【欲界】指人间。【仙都】指仙境。【复】再。【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
         理解探究
* 整体把握
文章以感慨发端,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接下来的十句,作者便以具体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仰视俯视、平远高远的视角,动静结合,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统一的印象。
最后,文章又以感慨收束,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本文写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文字明朗,毫不雕琢。
* 问题探究
1.作者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观察角度:由仰而俯;景物形象:由显而微;景物状态:由静而动;时间交代:由朝而夕。使山川景物和谐、完整、统一。
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
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
3.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什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4.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什么?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5.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什么?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7.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分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歇”“颓”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感情和行为,有过程,激发人的想像,充满生命气息。“鳞”字是用借代,避俗,增加了语言表现力,文学色彩浓厚。
9.本文是在是一篇美文。试分析美在何处。
(1)意境美。风光绮丽,融入感情,形成优美的意境。①山水相映之美。②色彩配合之美。③晨昏变化之美。④动静相衬之美。
(2)结构美。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以“美”点明全文中心。中间部分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文中的写景部分,仰视再俯瞰,复平看,最后又分“晓”与“夕来写,次第井然。
(3)语言美。言简意赅,多用对称四字句,配以长句收束;修饰词语使颜色、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如滔滔急流,泻入大海。

《三峡》(郦道元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1、 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 ,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2、实词:自:从。 嶂:像屏障一样的高山。 曦月:阳光,月亮。
襄:漫上。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御:驾。 献:山峰。 良:实在、真。
肃:寂静。 属:连续。 引:延长。 绝:消失。
清荣峻茂 素;白色。旦;早晨。
3、特殊用法:奔:飞奔的马。 湍:急流的水。
4、 区别: 
属:属引凄异(连续) 绝:久绝(消失)。 自三峡……(从)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绝 献:极 自非……(如果)
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阻绝:断
5、通假字:阙;同“缺”,中断。
6、重点句翻译: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7、理解性背诵:
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写夏水的句子:
(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4)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中心内容及结构:文章先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分写)
9、运用:(1)2003年6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三峡秋日的凄异景象将一去不复返。
(2)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0、探讨:(1)文章为何先写夏而后写春冬、秋,春冬为何放在一起写?
(2)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11、欣赏:(1)你喜欢文中那一点?说出喜欢的原因。如;用词精当,趣;表愉快心情。或 引用渔歌起反衬作用。
(2)本文语言精致、洗炼,用语俏丽贴切,选一点分析。
(如:描写三峡深秋清幽静寂,说明人们感伤程度。如:描写三峡春冬时,因急流险滩,雪浪飞溅,故以“素”字修饰“湍”,因潭水澄碧,深沉宁静,故以“绿”字修饰“潭”字。)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南北朝] 
精要笔记: 
(1)写普通山川之美,清丽自然,浑然天趣,表露居身其中的欢乐、愉悦、悠然自在之情。 
(2)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又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山水的相映、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等。 
(3)高峰为静,流水为动;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 
一、解释下列词语:         答案 
1五色交辉               交相辉映 
2四时俱备                 季 
3晓雾将歇                  消散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参与,这里指欣赏 
二、翻译句子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巍峨的山峰直插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4实是欲界之仙都          实在是人间天堂。 
三、简答: 
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言外之意是自从南朝谢灵运以来,只有自己才会欣赏这种奇境。表达了作者对谢灵运的仰慕之情,又抒发了欣赏山水时不同凡响的审美感受,以及自我欣赏、自鸣得意之情。 
《记承天寺夜游》
     一、作者: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学过他的文章有《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江城子 密州出猎》
   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念:考虑,想到 寝:睡 但:只是相与:共同,一起 
   闲人:清闲的人 空明:形容水的清澈透明。户:窗户
   水(月光)中藻、荇(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横。
   三、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和荇(水草)。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四、填空
   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浩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
   2、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旷达胸怀)(1)贬谪悲凉。(2)人生感慨。(3)赏月喜悦;(4)漫步悠闲。
   五、结构: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
   记叙 描写 议论。
   第一层:(1-3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漫步。(表达方式是叙述,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同游者、游历的缘由)
   第二层:(4句)观月赏景。(写景、描绘月夜庭中美景)
   第三层:(最后3句)月夜问天,自喻闲人。(庭中月色或月光如水,议论,点出作者旷达乐观的襟怀)
   六、思考1、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
   2、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旷达(豁达)乐观的胸怀。
   3、 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
   五、欣赏、“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
   (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陋室铭》(刘禹锡 唐)(2002年河北省中考题)
   ①《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③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003年河北省中考理解题) 
   ④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⑤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⑥《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⑦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⑧《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爱莲说》 (宋代哲学家 周敦颐)(2001年河北省中考阅读题)
    一、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3 分) 
   1、 益: 副词,更。 2、 植:树立。   3 、鲜:少。 4、濯:洗涤。 5、亵:亲近而不庄重。  6、 妖:妖媚。 7、蕃:多   8、宜:应当 9、独:只,仅
   二、翻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于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净后却不妖冶。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芬芳远播。(就)更显清香,高高地洁净地直立在那里。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它。
   4、噫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
   三、“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求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 
   四.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 牡丹---“ 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 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 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思想感情)答: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五、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
   答:莲花代表的可品质是:质朴、高洁,胸怀豁达,品行无邪;不拘繁文苟礼,美德广布四方,独立自主,威严不可亵渎。
   六、本文概括莲花高洁品质的句子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全文的中心句是:花之君子者也。
   七、本文所用的修辞有:排比、设问、比喻 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
   补充说明:上文之字的标号①③④⑤的意思都是结构助词,的。②⑥⑦⑧的意思都是结构助词,无义。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菊正衬莲,用牡丹反衬莲。文章的最后一段运用了多种句式:分别有感叹句(噫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设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陈述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理解背诵:①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③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④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⑤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003年河北省中考理解题) 
   ⑥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⑦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桃花源记
1、作者:陶渊明,朝代:晋宋诗人,散文家。本文选自《陶渊明集》。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归园田居》(其三)《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2、文章知识:(1)线索:渔人(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发现——访问——离开——再寻,贯穿起来。(2)顺序:时间先后
   3、重点字词、(1)通假字:要通“邀”,邀请。
   (2)古今异议:交通,交错相通。无论:不要说,要不必说。
   妻子:妻子和儿女。 绝境:与世隔绝之地 。鲜美:鲜艳美丽
   (3)一字多义:志: 处之志之;标记,寻向所志。
   (4)重点词:欲穷其林穷:穷尽。 具答之具:详尽。悉如外人,全部、完全。
   咸来问讯咸,都。黄发(老人)垂髫(小孩),并怡然自乐,都。
   4、成语:(1)世外桃源:与世隔绝,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后用此成语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
   (2)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形容有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理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3)无人问津;津:渡口。没有人来问渡口。后用此成语比喻没有人过问受到冷遇。
   (4)落英缤纷;落英:落花。缤纷:繁多凌乱的样子。鲜花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5、理解背诵;(1)本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003年河北省中考填空题)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5)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5、思考、(1)本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简答):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2)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3)从文章那些地方知道内容是虚构的:从“桃源世界”,结果“不复得路”,而后“无人问津”可知。
   (4)虚构目的: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5)作品意义:尽管这种理想不可能实现,但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6、讨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设下悬念,使故事更加离奇)
   2、“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
   (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或:为了寄托美好理想,追求自由生活)
   3、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
   (① 增添神秘色彩。②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

   《桃花源记》

1.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是∶                                         

2.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3.本文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4.本文中描写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                                           

5.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                         

                                                      

6.《桃花源记》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7.出自本文有些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写出来其中的两个                         

《短文两篇》

1.《陋室铭》中的主旨句:                                         

2.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                                         

3.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句:                                         

4.从反面表现作者情趣高雅句:                                         

5.运用类比表明作者志趣抱负句:

                                                                  

6.《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7.《爱莲说》中集中表现莲高洁品格的主旨句:                               

8.《爱莲说》中“                                                 。”道出荷花庄重质朴、洁身自好、不落尘俗的品格。

                                                 

9.《爱莲说》中描写莲的形象,先用衬笔,其中                                 

  是一般映衬,           是重点映衬,菊是           牡丹是           。 

10.文中描写莲的生长环境句:                                         

   描写莲的体态、香气句:                                                 

   描写莲的清高风度句:                                      

11.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核舟记》

1.闭之,则右刻“                                    ”,左刻“           

                 ”,石青糁之。

2.船头坐三人,                         ,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3.佛印绝类弥勒,                                   ,神情与苏、黄不属。

4.                         ,若听茶声然。

《大道之行也》

1.全文纲领性句子是:

大道之行也,                                                      

2.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句是: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                                                   

                                                     ,矜、寡、孤、独 

废疾者皆有所养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③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为己。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3. 全文总结性句子是:

                                                               是谓大同。

4.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                                

《望岳》

1.     描写《望岳》中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2.《望岳》中表现作者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3.细望泰山景色句是:                                           

4. 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

                                           

《春望》

1.拟人诗句是:                                                    

2.忧国思乡诗句是:                                                       

3.首联诗句是:                                                            

4.悲己句是:                                                             

《石壕吏》

1. 反应官吏残暴对待百姓诗句是:                                                    

2.说明当时战争惨烈的诗句是:                                                    

3.最能概括凄惨情景诗句是:                                                    

4. 说明当时兵役苛酷的诗句是:                           

【课外古诗】

1.少壮不努力,                    。    2.树树皆春色,                     

3.乡泪客中尽,                    。    4.                    ,波撼岳阳城。

5.黄鹤一去不复返,                   。 6.日暮乡关何处是,                   

7.常恐秋节至,                    。    8.相顾无相识,                    

9.                     ,平海夕漫漫。   10.气蒸云梦泽,                     

11.坐观垂钓者,                   。   12.晴川历历汉阳树,                    

【拓展延伸】

1.“神舟六号”遨游太空,让全体中国人的心随着它跳动了五天五夜,也让全世界再次感受到了中华民族“                                  ”的雄心和气概。(填写杜甫《望岳》中的诗句)

2.请写出一句含有 “鸟”的诗句。:                                     

3.请写出一句表现诗人对故乡或对亲人思念之情的诗句:                                 

 

第六单元                      《三峡》

1.分别写出《三峡》中描写春、夏、秋、最具有特色的句子

春冬:                  ,良多趣味。夏:                                    

秋:                                    

2.《三峡》中与李白《朝发白帝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不以疾也。 

3.《三峡》中扣“素、绿、清、影”句子是:                               。(山河秀丽句)

描写泉水瀑布句是:                                               

4.故渔者歌曰:“                                             。”

5.“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此句与唐朝李白的                                        。两句诗一致的。

6.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短文两篇》

1.《答谢中书书》中首句                          。点题,表达欲与友人交流山川美景的感受。文中直抒胸臆的句子是:                                                

2.《答谢中书书》中的描写句是: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3.请写出《记承天寺夜游》中

(1)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                                                   

(2)抒发作者心情的句子是:                                            

《湖心亭看雪》

1.《湖心亭看雪》中的写景句是:                                           

湖上的影子,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湖心亭看雪》中使用白描句是:                                       

                                   

诗词四首

1.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写诗人早晚躬耕句子是:                                

表明自己归隐决心的句子:                                          

2.《使至塞上》描写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名句:                               。(诗中有画句)

3.《渡荆门送别》诗人通过想象来描绘长江之景的句是:                                 

4.《渡荆门送别》诗人通过长江之水的描写来抒发自己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5.今天我们常用陆游的“                                           ”这两句诗来比喻

困境中也往往蕴含着希望。(含哲理句)

6.                   ,衣冠简朴古风存。《游山西村》

【课外古诗】

1.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高远爽朗,毫无悲秋之意)

2.好峰随处改,                     。(梅尧臣《鲁山山行》)

3.                      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

4.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作》)

5.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6.此地一为别,                    。 (李白《送友人》)

7.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8.霜落熊升树,                  。(梅尧臣《鲁山山行》)

9.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苏轼《浣溪沙》)

10.                   ,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作》)

答案

《桃花源记》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7.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落英缤纷、怡然自乐、鸡犬相闻、与世隔绝、老死不相往来。

《短文两篇》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水不在深,有龙则灵7.莲,花之君子者也8.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9.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菊  牡丹  正衬  反衬 10.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核舟记》

1.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3.袒胸露乳  矫首昂视   4.视端容寂

《大道之行也》

1.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 ①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②男有分,女有归 ③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3.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4.鳏寡孤独  夜不闭户

《望岳》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3.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4.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壕吏》

1.三男邺城戍  2.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3.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4.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课外古诗】

1.老大徒伤悲 2.山山唯落晖3. 孤帆天际看 4.气蒸云梦泽 5.白云千载空悠悠  6.烟波江上使人愁 7.焜黄华叶衰  8.长歌怀采薇  9.迷津欲有问  10.波撼岳阳城 11.徒有羡鱼情  12.芳草萋萋鹦鹉洲

【拓展延伸】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三峡》

1.清荣峻茂;夏水囊陵,沿溯阻绝;晴初霜旦,林寒涧肃2.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3.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短文两篇》

1.《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实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1)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湖心亭看雪》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诗词四首》

1.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 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

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6.箫鼓追随春社近

【课外古诗】

1.便引诗情到碧霄2.幽径独行迷3.谁道人生无再少4.铁马冰河入梦来5.浮云游子意6.孤蓬万里征7.自古逢秋悲寂寥8.林空鹿饮溪9.萧萧暮雨子规啼10.僵卧孤村不自哀   

 

八年级语文上复习提纲

一、词汇积累

 

绥靖  阴遏  锐不可当  编算  疟子  寒噤  仄歪  张皇失措  箱箧  荡然无存  肃穆  荒谬  絮说  辟头  惶急  疮疤  诘问  渴慕  疏懒  霹雳  孤孀  狼藉  簌簌  惨淡  勾留  蹒跚  颓唐  触目伤怀  情郁于中  琐屑  交卸  典质  赋闲  颓唐  琐屑  情郁于中  触目伤怀  凹凼  尴尬  烦躁  塌败  滞笨 惶恐  荒僻  取缔  骷髅  愧怍  闯码头  克扣  接济  唏嘘  噩耗  呵斥  焦灼  伎俩  颠沛  吊唁  文绉绉  穷愁潦倒  风尘苦旅  鸡零狗碎  连声喏喏  匀称  惟妙惟肖  巧妙绝伦  推崇  驻足  失之毫厘  差之千里  轩榭  嶙峋  丘壑  镂空  蔷薇  重峦叠障  额枋  藻井  殿试  金銮殿  伧俗  纳凉  帷幕  缓冲  萌发  次第  翩然  孕育  销声匿迹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周而复始  草长莺飞  繁衍  胚胎  蟾蜍  脊椎  相安无事  遗骸  褶皱  劫难  致密  追溯  天衣无缝  失衡  藩篱  监控  归咎  在劫难逃  五彩斑斓  啸聚山林  束手无策  物竞天择  无动于衷  幻觉  吟咏  绮丽  殷红  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二、课文理解

 

21、《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本文是《桃花源诗》前边的一篇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相当于该诗的序全文以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花源的经过,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花源后再寻找桃花源的情形贯串起来,故事曲折回环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理想社会,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22、《短文两篇》

 

《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唐代文学家文中的陋室是作者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子“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这是一篇散文,以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宋代哲学家,文章以花的形象象征人的品质,以莲的形象象征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品质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表示自己要在污浊的社会里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的节操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本文不是一篇借物咏志风世的散文

 

24、《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载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礼运是《礼记》中的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文中的“大道”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里本文描绘一幅“大同”社会的理想蓝图,表达了作者对这样一个理想社会的神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5、《杜甫诗三首》的作者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传世

 

《望岳》是一首古体诗,以“望”入题,赞叹泰山,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下,抒发了雄心斗志

 

《春望》是一首七律,首联和颔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颈联和尾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深沉真挚,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

 

《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叙述石壕村一普通百姓家被征兵逼得家破人亡的遭遇,以小见大,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空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6、《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文章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给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

 

27、《短文两篇》之《答谢中书书》是作者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回信文章以感慨发端,把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作者正是把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黄州期间文章仅84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心境

 

30、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从表面上看,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流露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但是把这首诗和和作者其它的诗结合起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

 

《使至塞上》王维作于赴边途中,描写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人到达边塞时所见的景色这首诗属于“边塞诗”诗中描写了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将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他的诗正如苏轼所言“诗中有画”

 

《渡荆门送别》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表现了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

 

《登岳阳楼》(其一)作者是宋代的陈与义,这首诗写得意境宏深,气象开阔,苍凉悲壮,抒发了诗人辗转江湖,颠沛流离之苦、国难家亡以及自己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

 

三、文言文

 

1、词义

 

落英  才通人  俨然  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便要还家  来此绝境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具言所闻   便扶向路 诣太守  遂迷  欣然规往  寻病终  无问津者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鸿儒  甚蕃  净植  亵玩焉  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生曾云  决眦浑欲不胜簪  暮投  逾墙  一何苦  犹得备晨炊  略无阙处自非亭午夜分  曦月  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则素湍  回清  绝巘  飞漱  清荣峻茂  属引凄异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  未复有  念无与为乐者  相与步于中庭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翻译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彼此都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跟外面人断绝了来往)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把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对于菊花的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5)莲,花之君子也:(莲,是花中的君子)

 

(6)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7)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8)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船都被阻绝了)

 

(9)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10)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1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峻、草盛,趣味无穷)

 

(1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13)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

 

(1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1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不再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四、诗文默写

 

1、《桃花源记》中描写草和花的句子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出自《桃花源记》一文,常用来比喻理想中环境优美、生活安乐的世界的成语是(世外桃源)用来比喻没人过问、受到冷落的成语是(无人问津)

 

3、《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桃花源记》中,描绘桃源环境自然美好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桃花源记》中,描绘桃源社会环境宁静的句子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6、《陋室铭》中写主人与文人雅士交往的诗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陋室铭》中写居室外环境清幽,突出景色之雅的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8、《陋室铭》中,点明题旨(提挈全篇)的句子是说(斯是陋室,唯吾德馨)明陋室不陋的句子是(何陋之有)?

 

9、《爱莲说》中,描写莲花优秀品格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0、《爱莲说》中形神兼备地描写了莲的形象,其中用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习污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1、人们常用《爱莲说》中的有关语句来比喻人们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品质,这两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2、《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3、《爱莲说》中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香远益清)

 

14、《望岳》中成为千古传诵的惊人之语的句子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从山小)

 

15、《春望》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6、杜甫的《望岳》中,表现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7、《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的诗句是(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8、《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下美景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9、《答谢中书书》中由描写静景转入描写动景的语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0、《三峡》中描写水流湍急的语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1、《渡荆门送别》中表现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2、由范仲淹《渔家傲》中的名句“长烟落日孤城闭”,可以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3、《使至塞上》中,被王国维赞成“千古壮观”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附:文体及写作知识

 

1、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提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时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2、记叙文根据内容可以分为三种形式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这类记叙文要注意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和外貌,从而看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这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从而了解事件的意义和影响;以写景状物为主的主叙文就要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绘,体会作者在景物描绘中表现的思想情感因此,阅读记叙文就要注意它的写法,如人称、顺序、线索以及选材和剪裁有什么特点,语言有什么特色同时我们还要明白,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但议论和抒情也经常运用,议论的作用是提示文章内容和点明中心思想抒情是引起读者在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3、说明文

 

(1)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按一定的要求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文章称为说明文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平实,简洁

 

(2)说明事物的前提是抓住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事物间相互区别的标志

 

(3)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有总说后分说,先主要后次要,先原因后结果,由现象到本质,由性能到功用等)

 

(4)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作解释,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用数字,列图表

 

(5)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和内容分有:说明实体事物和说明抽象事理两大类说明文按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分有: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6)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的区别在于:平实性说明文纯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语言朴实简明,内容具体,切实使人读了就能明白如自然科学的各类教科书科技信息资料,实验报告,说明书等文艺性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辅以叙述,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并常用借助一些修辞方法,形象化地介绍事物或阐述事理,使读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艺术的享受,这类说明文通常称知识小品或科学小品

 

(7)说明文的描写和记叙文中的描写区别:a 目的不同:记叙文中的描写是为了“使人有所感”;说明文的描写是为了“使人有所知”b 记叙文可以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使用各种描写方法起到多方面的作用说明文的描写则只能在说明事物的过程中,借助某钟形象化的手法,对事物的特征作一些必要的描绘,主要是起到使说明的事物特征更具体,更形象c 记叙文中的描写可以发挥艺术想象,可以夸张,渲染,而说明文中的描写在务真求实的前提下进行语言加工,做到既形象生动,又真实可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