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梵澄:《三玄通论》序

 yiyidaodao 2012-12-21

徐梵澄:《三玄通论》序

(2012-06-26 21:57:20)
标签:

文化

读书札记

分类: 艺文掇萃

   《周易》,《老子》,《庄子》,魏、晋谓之三玄之学。三书皆包涵高深底精神哲学,可谓中华民族之巨大文化宝典,千古不磨。历代注疏诠释,层出不穷,因此得以发皇其中的深奥真理。若干才智之士,尤其是在魏、晋时代的.,生活过、体验过那些真理,得到了精神助益,解除了许多人生之苦,而且深造自得,得到了人生之乐。孔子而后,诸子百家放纷,《周易》成为儒家之经,《老》、《庄》却收人道家。但《易》与天地准,是弥纶六合包罗万象的一部书,亦为道家所尊尚。大致诸子百家,很少不推崇《周易》,总要在理论上与之建立 一点关系。媲于《老》、《庄》,亦自成其三一之学。

 

   这不是三部容易读的书;因为内容原自高深,文字难懂。全世界没有像华文这样的文字之古今如一,读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时代的文字,亦如读今代之文。但究竟古今生活方式不同,思想方式与语文习惯多已改变了,因此其中不无窒碍。古之衣冠宫室器物 等,仍存为考据工作,未有考古学常识,则远如《诗?秦风》"小戎伐收,五檠梁辚,游环胁驱,阴靷鋈续",或如孔子之言"大车无轵,小车无轭",或《老子》言"三十辐共一毂",必不甚明了是怎么一会事。 《汉书》不算古奥,然古注或补注之所不及或未能及者,仍是难通。 如叙赵飞燕一段,必先弄明白女官之等级与人名,然后可懂。元代 不算久远,然语文中介入了外国文习惯,至今读有些诏书之类,是儿戏似的,但在当时是朝廷的严肃文字。参人了外国语文原素,是自汉已然,于唐为盛,于宋、元仍继,于现代为烈。是博大底采纳, 增丰了我们本土语文。然在此三书尚没有任何外国语文原素的痕迹,恰是纯粹古典。及现代翻译为外国文字,在西洋已有多种。不 幸没有一种可算标准译本。亦无怪西文无一标准译本,因华文原 本之文字与意义亦往往不定,非至当不易。

 

  古人讲"文以载道",是迂说。但此语有一认识不误,即说"以 "是视之为工具。语文原是生活之工具,用以代表或传达思想, 感情,意绪……等等。我们的这工具,本身是否十全善美,姑且不 论,但并其所载之物,流传了二千多年,日磨月损,经过了大灾难, 所受的损伤也颇多了。秦皇一火,典籍荡然,到隋代据牛宏统计, 已经五厄。隋、唐至今,又经过大大小小的人祸天灾,倘并"修书也算在内,则其厄不止于七。后世学者收集散亡于残裂煨烬之余, 自然发现破阙不少。书佚而名存,存者非原作,或存为原作而不全,全或不全又加以错误。其例不可胜数。略翻四库书目,便可见佚失之多。《易》则《连山》,《归藏》全亡,《乐经》全亡,《书》、《诗》皆 残缺。《礼经》多散亡。《春秋》"夏五郭公"之类残缺。《左氏传》比较完整,又缺新筑战事一大段。诸如此类。古书用漆写在竹简上,若遗失一简二十二字者,则缺二十二字,二十五字者,则缺二十五字。自来学于古书者,皆自视为"抱残守阙",论于事实,诚然。

 

  再从这些损失之外就其本身而观,则"字经四变"。由大篆改为小篆,由小篆改写为隶书或分书,同时旁出为草书,如草篆,草隶,由是改写为真书即楷书(隶书亦称真书。真、草对言,然今之楷 ,另是一体)。这是就大体论之,旁出之变化不说。世代相袭,辗转传钞,其中错误,自所不免。直到汉代,字体算是一致了。晋以后的草书,则人乎美术范围,自当别论。字体已经一致,又由竹简, 木牒,缣,帛等渐渐写上了纸,已是一大进步;到宋代在纸上加以印刷,镂版或活字排版,节省了无限钞写之劳,这又是一大进步。然 这虽有文人学者督工,终必假手于工匠,校刊可能不精,工匠识字 不多,自多错误。于是残卷和误写本之外,又增加了误刻本。这么,中国的古典一直传到如今。

 

  书文残阙,自是憾事。但有如古之伟大宫殿建筑,部分颓废而 主体犹存,则仍有可观。孔子读《易》而"韦编三绝"。竹简木牒,用 皮带联系,此之谓"韦编"。皮带一断,便应重编,极易前后误置。 《易经》似无错简,老子便难说其无,《庄子》外篇和杂篇更有。克实 论之,今传本是否竹简或写卷的真姿,尚成疑问。《周易》经宋晁以道、朱熹等重编,或亦恢复古本旧观。然古有单经本,单注本,单疏本,及经注疏合本,各有同异。同异往往虽一、二字之差,而意义所关极大。但还不比作品本身之真赝杂糅。这乃有如古建筑之外, 新添建筑附丽其间,蒙混为古建筑。而不知其材料,内容,作风等 全不相称。此之谓"古伪"

 

  "古伪""假古董",可辨之于内容、思想与作风。先秦诸子的 文字是先秦,汉人的文字是汉。唐、宋亦然。著作上谁也脱不了时代精神的影响。无论摹古多么逼肖,几乎可以乱真,终于真者自真,伪者自伪。其次则有作者个性,必然发露于其文章中。大抵传 世的名家多系天才,作品必有其独特性和原始性,这便无从摹拟。 一经伪品羼入,细看仍优劣判然。此等例子,不胜枚举。如《关尹 子》,《鹖冠子》,《管子》,《晏子春秋》,《商君书》皆出于依托。《六 裙》非太公作,惜往日不出自屈原,其作伪者不可得而考。至若伪《古文尚书》出自梅赜,《孔子家语》之成于王肃,《越绝书》非子贡之 笔而成于袁康、吴平,《阴符经》出自唐之李筌,《列子》大部分出自 张湛,则其作伪者可考。《庄子》内篇中又剽取《老子》;《庚桑子》即《亢仓子》,亦伪,又剽取《庄子》。——凡此之类,大抵有如搜集了 古铜器碎片,仿古型范而新铸一器。细审其许多部分,的确是古香 古色,令人神往古世,然其接合补缀之处,终不可掩。必先有此概 念,然后能读《老》、《庄》,尤其是《庄子》。唐柳子厚,清曾国藩,于赝品所持的评语,只有两字曰"不类"。其实这是于文章中求之。 若其"类与不类,相与为类"之处,必求之于人物时代之后先,内容思想之同异,较切实是发掘其所取材之出处,如伪《舜典》中所剽取 之原书原文,然后证据凿然,不容蒙混。于此则考据之学有功。 (参姚际恒《伪书考》)

   

    这些古典之真赝,到近代大致皆已成定论了。近时甲骨又出了伪品,姑且不论。将来有古写卷或古刊本之新发现而创获丰于前代,亦未可知。治古学必从此基本功夫入手。但基本工作不止于此,还有颇多的要求。其次便是在字句上辨正误。何以古书中 多错字错句等,这原由如上巳说。错误是人情之常。文字一经手 写,稍不经意,便可遗落一字,或数字,或数句,或甚至一大段。往往一字之差,意义全变,何况多字!此之谓""。因声近形近错写 一字,此之谓""。写时又或精神散漫,涉上文或涉下文多写出一字、二字,或又重复一句,此之谓""。又如或写或刻,注文窜人本文,本文误入注文,文字不误,字数无改,然次序已乱,此之谓""。 又或前文落入后文,或后文入乎前文,则谓之"错简"。但最重要的 是辨字之讹误,这便需要相当的识力。

 

   读书需先识字,一一一这是清代小学甚盛时的口号。治小学当 然要明古音,识通假,而寻古训。但先亦当略知古今字体之异写, 即是此字,仅有正俗之不同。这昔人以之归入"同音通假"汇。此 外则或双声,或叠韵,皆可通假。或合音即今之拼音,亦得谓之通假。略举数例:

 

  《诗?文王》:"不长夏以革"——就字面讲,无论怎样也讲不通。五字中用了两个同音通假字,""""""""。则意 义明显。即不是长时闲暇,及至有事又急急忙忙作之,必然结果不 好。(朱骏声说)

  《书?亮典》:"光被四表"——""""""古皆同声通用。 ""又通"广"。当释为横被或广被四表。郑康成训"""光耀或光明,然"""广"之义为长。(王引之说)

  《仪礼》:"非以君命使,则不称寡大夫,则曰,寡君之老。"—— "则曰"二字衍文。(戴东原说)这差别极大。

 《孟子?万章》:"杀三苗于三危。"

 《大戴礼记》:"杀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袞,窜,檠,杀,蔡, 五字声近而义同,皆谓放流。换言之,即窜逐三苗于三危之地。 (王念孙说)

 《书?盘庚》:"明听朕言",明,勉也。

《顾命》:"尔尚明时朕言",言当勉承朕言也。""""。 (同上)

 《书?洪范》:"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 同,身其康强,子孙其逢,吉。"《传》以"逢吉"连读。解为"遇吉"

"逢,大也"。当读至""字句绝。与上文""""协韵。"", 一字句。(李成裕说)

 《大戴礼记》:"殆教亡身,祸灾乃作。"——""读为"""当为""字之误。""""同,""读为""。言怠傲而忘其 身,则必有祸灾。(王念孙说)

 

  "静而寡类,妣而安人。"——经文本作"静忠而宽,额壮而安"。 """"""""""""。《逸周书》作"情忠而宽, 貌庄而安",是其明证。脱一""字,衍一""字。""误作"", ""误作""""误作"",皆由形近。(同上)

《礼记?檀弓》:"夫子曰:'何为不去也?"

"曰:'无苛政。'

"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读曰"",谓赋税及徭役也。(王引之说)

古字""""。此差别亦大

《礼记?乐记》:"故乐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纪。"——证以《荀 子》,《乐论》,《史记》,《乐书》,""字当作"",同也。因篆文形似 .而误。(同上)

《礼记》《中庸》:"'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

""""古声同。际,至也。(王念孙说)

《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 一也。,,

""字衍文。原作当是"所以行之者也"。(同上) 《左氏传》(庄二十三年):"九月,晋惠公卒,怀公命无从亡 ……""怀公"下脱""字。以全书之例,《太平御览》引文知之。

(同上)

《左传》(庄二十五年):"晋侯问原守于寺人勃鞮。对曰,'昔赵

衰以壶飧从,径("")馁而弗食,故使处原'"此二十八字错简,

当在上文"卫人平莒于我"之前。(王引之说)

《公羊传》(宣十五年):"潞子之为善也躬,足以亡尔。"——

:躬,身也。然古""字与""字通。当读为""。(同上)

《谷梁传》(文六年):"故士造辟而言"——""当读为""

""促也,近也。

《国语》:""字乃""字之,隶书形近。义为"促膝而言"

即今人所谓"密谈"。(同上)

"棼冒勃苏"——""""""""皆形近而误。

""字篆书中直若曲,形似""字。""""""""

双声通假。故"棼冒勃苏"四字,原是"楚申包胥"四字。(参《汉学师承记》)

《史记?匈奴列传》:"拔刃尺者斩"——匈奴之有法律,可 ;而其法律订下凡有人拔刀至于一尺乃当死刑,则不可信。"刃 "二字,当是"刃、人"二字一直连写之误。"刃、"""。拔刀创伤了人,乃当死刑,其说可通。(楚风瘘说)

《史记?秦本纪》:"始皇帝五十一年而崩"。一一""""之误。秦王政二十六年始称皇帝,至三十七年而崩,计为帝十一 年。则""字必误。唯有""字形近可通,当作""。(钱大昕说)

 

  以上,凡讹,夺,衍文,错简,皆略举例证。窜文之例,姑且不举。主要是明通假,这是治古典的基本功夫,通假不明,古书皆几于不可读。这工作在清代学者,已经做过了,处理极为缜密,谨慎, 有功于经籍不浅。凡人时常平平读过之处,一经考证,新义跃然。 如句读一改,语气全变,通假一揭,文字改观,涣然冰释,怡然理顺。 其事第一是能致疑,这必在已颇深造之后。即是读不通之处,假定原本非是如此,或者原是如彼。那么,第二步无妨立说,推之原应是另外怎样,存其假定。到第三步最重要的工作是求证。倘无证明,则只能存为臆说,或甚至是武断,不成定说。姑再举一例(钱大昕说):

 

 《史记?廉颇萌相如列传》:

赵奢曰:"胥后令邯郸!"索隐云:"邯郸"二字当为"欲战"

小司马改"邯郸""欲战",属下句读,文义虽通,终是臆断。 胡三省以""为一句,"后令邯郸"为一句,谓敢谏者死,邯郸之令耳,今即进军阏与矣,不当用邯郸之令以杀之,故曰"后令邯郸"也。

大昕谓"胥后令邯郸"五字,当作一句读。邯郸赵王所都,言当 待赵王之令耳。赵奢出令时,已去邯郸卅里矣,岂得云邯郸之令耶?胡说亦未确。

:此五字难解,乃有三家之说。司马贞之意颇新。"欲战"意 义为"将战"。因""字有左旁同""字,假想字误,""字右"可为""之误,而左""""又因形近而讹。但于此缺乏旁证, 终成臆说。

胡说""字为一字之句云云,不合。

 

  钱说得之,然读时可在"胥后令"后一逗。事实是赵奢前已发 令于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果有谏者而赵奢立斩之。于今 已卷甲疾趋至阏与,有请谏者许历。此为冒死而来,必有原由,那么,且听其说。及至许历一说,赵奢大以为然。故说:"请受令!"于 今用俗语说,便是:"请用你的话!"——但军法森严,前令犹在。于 是许历曰:"请就铁锧之诛!"亦明知其决不诛。这时赵奢推谢说"胥后令!"又加上说"邯郸!"意是这事且不是待他之后令,要待赵 王从邯郸之后令;意思更轻淡了。这只是一提示性的命令语,若说 "胥邯郸后令",则其补充之处不见,语气远逊其强了 

 

   就此一例观之,原义若经细绎,本自分明,不必改字,不必分一字句四字句,是五字为一句而中无妨一逗。重在揣想当时情事,而得其言外之意。一部《春秋》多言外之意,谓为"微言"。于此不论。 古今人情不甚相远,论于物理则同。如上举《匈奴传》一例(说出近 人周铁山,有《释散氏盘铭》等文字),正是人情。匈奴纵或严刑峻 法,必无拔刀一尺者便处斩刑之事。又如《左传》(哀六年),"潜师 闭涂",高邮王氏认为"潜师闭壁"之误。因为""有门可闭,而 ""无可闭。考之于当日情事,则尚有交通,涂如可闭塞亦不当闭 塞。因举《列女传》及《史记?楚世家》之同文为证,其说始确立。 那么推之上下文,文法,语气等之外,再求之于人情物理,可谓"思 过半矣"。而推之人情物理,这点于治史者尤为重要。

 

   清儒于经史上,在这种工作之成就已蔚然可观。这是时代风 气之转变,就历史返观,甚足以挽明末士大夫空疏之弊。明末士大 夫多喜空谈义理,望文生义而不重注疏。宗程、朱而尊陆、王,在学 术史上至多有其传承而已;王学当然是一巨大成就,然末流参入了 佛学,所谓"以禅悟为儒修",为清儒张杨园之流所议。清初胜国遗老如顾亭林,早已心知其非,极力矫正当时风气,切实从基本上下功夫,如校石经,访碑志,研古韵,通故训之类。《日知录》中仿佛记 过这么一个故事。有明代文士读曹子建诗,"嗟我圣老",提笔便批曰:"圣老二字大奇!"殊不知""字原为""字之讹,《礼》"生曰 父,死曰考""圣考"二宇,实毫不为奇。又如明之梁汝元(称何心隐),也在讲学家之列,解《论语》之"子绝回",谓"有为毋意,为毋 必,为无固,为无我者,皆绝之。"则似汉、唐注疏全未寓目,解义与原意恰成对反。后下朝代既改,这风气似乎也矫正过来,不似明人 之空疏了,新起了所谓"汉学"。于是惠定宇、戴东原等名家辈出。 这其间尚有一外来因素,似乎常为治学术史者所忽略的,即间接从西洋采纳了科学方法,而在科学上理论是重实证的。徐光启之流, 早已在明末从西教士学得了一些"天算"之类,而且学了铸造大炮。倘若新学优胜,这是速于置邮而传命,因为人心求进步是无厌的。 止于其所不知,是无可奈何;倘有新知识的启发,必立刻随此新潮流而进步。如风靡草,无处不受波及。亚理士多德的逻辑,自古至今不废,而且放诸四海而皆准。不幸,这实事求是的精神,到末路又衰敝了,成了支离破碎的考据学,通假滥用,失去了其为工具原旨,同时以此为为学之目的,忽略了义理。挽近国学大师章太炎,则以此风气归罪于言《公羊》与说彝器款识者。《公羊》巳与现代不相干,"公羊披猖"已成过去之事。释彝器款识,工作至今未巳,成果似尚不弘大。果其学之不立,则将为时代所淘汰,因学术 真理,不容伪诬。其于民生国命之相关,亦不如章氏所言之甚。

 

   于今治这三部古典,自然首先得乞灵。于古注,识文字而订正误,求文义而订句读,理错简且别窜文,审事理而辨真赝。先得将 文字弄清楚,再进而谈义理。程序似是由汉学以人宋学。但这前部分工作上有一大窒碍,即"单文孤证"。假借等属通相,有证可寻;为夺等属别相,即特殊在此一误,往往无旁证可举。如《庄子》 外篇"舜之将死,真冷禹曰",方望溪疑为"遗令禹曰"(见与阎百诗书),后人寻其由来,""或作"",是古文""()字之误。"又讹作""""字当为""字误书。然则当是"乃命禹曰",较方说更合理。但止此而已,从何寻一旁证呢?又如《孟子》"国人皆以 夫子将复为发棠",王引之谓""当为"",即古""字,那么,赵 岐注:"棠,齐邑",可以不用;但从何处更寻误""""""之 明证呢?然则仍求其较合事理为准,于此则二者皆合事理,"发棠邑之仓以振贫穷",于义亦无不顺。此所谓"单文孤证",乃搜讨之穷,除非将来有古本出现,乃可决定。于此亦可谓智者千虑之必有失。

 

   正当办法,是于此等处所存其一说或多说,因为尚无定说。再举一例:《庄子?人间世》中:"迷阳迷阳,无伤吾行"——旧说一为棘刺有名"迷阳"者,另说为蕨之一种,可食,食之迷人阳明,故名 "迷阳"。挽近有学者在四川旅行,闻轿夫("轿",土语谓为"滑棂"

"滑竿")行时,前人呼"!",后人应之曰"阳!"。则为呼声之相 应者,有如"邪许"(此近代史学家尹硕公说)。然则于此成其第三 说。三说皆无佐证,只合存其为三说而已。

 

        如是,存其多说,只合取其较合事理者。但同等合理,则当视其于整个学理无违和有助者。于此,在若干家经过两千多年经营之后,到我们现代极少更能增益什么。丙为工作已经作尽,只有 《易经》至今仍有人在其上用功,说者统计,谓自公元以后,每年可算上有一部关于《易》学的书出现。不幸有一部分《易》学失传。宋 人在四川遇到一桶匠明《易》,但访求之而其人巳隐去。或者至今山椒水涘仍有抱残守缺深于《易》数的人,其学是否传出尚未可知。 总归我们的参考材料不能算不丰富,求在这上面有何新发明是难能。旧说是譬之于铸钱,这是收集了旧钱再加熔铸,不是取材铜山,有所增益。挽近只有严几道从西洋学术立场在《庄子》上增了 点新意,然亦很有限。章太炎以佛法《唯识论》解庄,此亦有如明智 旭以禅解《易》。但于此得先明似繁实简,似细实粗的《唯识论》。

 

    "会通"二字最不易讲,于今治三玄之学,主要仍是观其旨趣之会通。即在文字弄清楚之后,理论的路数要分清楚。学术的立场 不同,所得的视景自异。古喻如盲人扪象,抚耳者则谓象如箕,扪 足者谓象如柱……但合此群盲之说,多少总于象可得一概念;只若 不执一支以为全体,必得到一点真理。于此是先辨异而后统同。 言《易》是汉《易》,魏、晋《易》是仍可合一之两路,至宋乂别有朱熹、或朱派之《易》学,与邵雍之先天《易》学别为一家。《老子》则有邻 氏、傅氏、徐氏二家,惜皆不传。庄学与老氏近而又不同,但自来联称老庄,亦略有汉晋可分。这些皆当后下分说。史实之不可考者 只合留置,正如文字之不可解者只合存疑。否则必不免于穿凿附会。但必就其可考可观者分明辨析之后,始可言其参会。

 

       如果在文字上皆已明白(这仍只可到一限度),在义理上已有会通,这仍属知解上的造诣,不是究竟。究竟是在生活上实践这些道理,化纸上的死学问为人生的活学问,而得其精神实益。姑举一例:"握粟出卜",一乡下妇人,遇到某事为难,两可,握着一把粟米 去请一位卜卦先生替她占一卦,解决她的疑难,便用这粟米作报酬。我们姑且不论这事对不对,以卜易而论,至少这仍是活学问, 在农村中尝存。可能她所问的不是高上的哲学疑难,而其卜卦先 生不是精神巨子,但这事仍不失为大《易》的一部分,如马体上之一毫毛。至若智识分子读《易》,其解会与运用不同。如陆象山读艮卦:"艮其背,不获其身",曰:"无我";至"行其庭,不见其人",曰:"无物"——这解释多么爽朗明决! 一一其所谓"无我""无物", 不是如释氏之说"一切皆空",而有其积极一方面曰"任理"。但这 还属"以言者尚其辞"范围。实际贵乎践履"无我""无物"之境,使 动静云为纯为一片天理,如陆象山之所为,方可谓善读此一卦辞。 推之于读老、庄,皆是如此。总归是要使纸上的死文宇,化为人生 的活学问了。

 

      此书第一部专从字义、文义等入手,就本文而求其事义,取象, 喻意等;第二部乃泛谈理论,(是)基于第一部的。

*《三玄通论》有序而无书,实为一写作计划。一编者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