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2 车用液化天然气供气系统工艺与设备
2012-12-21 | 阅:  转:  |  分享 
  
第32卷第2期

2012年2月

煤气与热力

GAS&HEAT

Vol,32No.2

Feb.2012

车用液化天然气供气系统工艺与设备

吴北民1,陈叔平1,殷劲松2,谢福寿1,姚淑婷1

(1.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甘肃兰州730050;2.张家港富瑞

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张家港215637)

摘要:车用LNG供气系统主要由车用LNG气瓶、车用气化器、燃气供给装置、稳压阀、安

全装置组成。阐述了车用LNG供气系统原理、要求、各设备功能及其技术条件,介绍了车用LNG

供气系统的供气工艺、过压保护等关键技术。

关键词:LNG汽车;车用LNG供气系统;LNG气瓶

中图分类号:TU9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4416(2012)02—0809—04

ProcessandEquipmentforLNGSupplySystemforVehicles

WUBeimin,CHENShuping,YINJinsong,XIEFushou,YAOShuting

Abstract:LNGsupplysystemforvehiclesiscomposedofLNGcylinder,vaporizer,gassupplyde—

vice,constantpressurevalveandsafetydevice.TheprincipleandrequirementsofLNGsupplysystemfor

vehicles,functionsandtechnicalconditionsofrationsequipmentayedescribed.KeytechniquesofLNG

supplysystemforvehicles,suchasgassupplyprocess,overpressureprotectionandSOonaleintroduced.

Keywords:LNGvehicle;LNGsupplysystemforvehicles;LNGcylinder

1概述

天然气汽车被称为绿色环保汽车,近年来在国

内外发展迅速。世界上已有70多个国家拥有天然

气汽车,天然气汽车总量超过850x104辆,并且以

年均30%的速度增长,天然气汽车加气站则超过了

12000座。截至2008年底,国内超过120座城市已

经推广使用天然气汽车,拥有天然气汽车约40×

104辆,天然气汽车加气站达1000余座一。J。天然

气汽车主要有LNG汽车、CNG汽车和吸附天然气

(ANG)汽车。LNG汽车与其他类型天然气汽车相

比,具有安全、经济、续驶里程长、环保性能更优等特

点;LNG汽车加气站建站投资少,占地少,无需大型

动力设备,运行成本低,加气站无噪声,加气与汽油、

柴油一样快捷;LNG可用专用槽车运输,建站不受

天然气管网限制,便于规模化推广H卸。。国外LNG

汽车已经产品化,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均有

应用。美国在LNG车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从推

广车型来看,LNG不仅适用于城市公交车,也适用

于出租车和大型货运车辆,尤其是长途车辆。从美

国和欧洲的趋势看,各国的天然气汽车的研制重心

已经由CNG汽车转向LNG汽车¨j。我国LNG产

业发展势头强劲,已形成自主生产和进口相结合的

发展道路。随着我国第一个LNG接收终端——深

圳大鹏LNG接收终端的成功运行,国内已经批准实

施了10余个LNG接收站工程,另有超过20个在建

及规划中的项目!sj,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浙江、

海南、河北等沿海省份,为发展LNG汽车提供了气

源保障。发展LNG汽车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环

保的需要,也是未来天然气汽车发展的理想途径。

2车用LNG供气系统原理与要求

液化天然气汽车动力系统主要由发动机和车用

LNG供气系统组成。车用LNG供气系统是LNG汽

车的核心部分,主要由车用LNG气瓶、车用气化器、

稳压阀、燃气供给装置、稳压罐、安全装置等组

成一一0。。液化天然气通过管路系统进入气化器后,

由发动机的冷却水加热气化成气体,经过稳压阀,使

·B09·

万方数据

第32卷第2期煤气与热力ww''w.watergasheat.corn

压力降至适合发动机的需要;再通过稳压罐经电磁

压力表副安全阀

阀供给发动机。图1为车用LNG供气系统原理。

信号转换器

…气相管一液相管



动机供气口

图1车用LNG供气系统原理

车用LNG供气系统具有自增压、稳压供气、过有合适的液体充装率。由于外界不可避免有热量传

压保护等功能,实现向发动机供应天然气。其基本人,或者由于运行中的晃动,蒸发产生的气体也不能

要求为¨1|:能在发动机各种工况下提供合适浓度的任意排放,因此必须保证LNG气瓶有足够的气相空

混合气;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均匀;低温起动可靠,怠间,使压力升高不致过快,以保证LNG气瓶的安全

速运行稳定;车用LNG气瓶内压力始终比发动机要静置时间。④在满足绝热性能的前提下,支撑结构

求的进气压力高0.2MPa以上;管路设计合理,调节应尽量简化且必须有足够的强度。⑤具有良好的抗

方便,供气管路上的稳压阀出口设定压力比发动机冲击性能。汽车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剧烈颠簸、冲击

要求的进气压力高0.05—0.10MPa;液位和压力显而使气瓶内胆与外壳之间容易发生相对位移和结构

示系统灵敏,准确,抗干扰能力强。变形,而LNG加注时的冲击力也容易引起内胆的晃

3车用LNG供气系统动,为了保证运输的安全性,要求LNG气瓶具有良

3.1车用LNG气瓶好的抗冲击性能。

车用LNG气瓶是LNG汽车供气系统的重要组3.2车用气化器

成部分,属于小型移动式真宅绝热低温容器,主要由车用气化器是将LNG气化并根据发动机工况

内胆、外壳、绝热结构、支撑系统和附件等组成。内自动调节气化量然后供给发动机工作的装置。一般

胆设计温度为一196℃,设计压力为2.5MPa,最大采用水浴式气化器,以发动机循环冷却水做热源

允许工作压力为1.6MPa,内部设有液体喷淋管、液(少量即可),既能气化LNG,又能有效利用废热,同

体排出管、气体排出管等装置,外壁上缠绕多层绝热时改善发动机性能。水浴式气化器是一种典型的小

层。外壳保护内胆并对整体起支撑作用,外壳和内型管壳式结构,串联在发动机冷却水回路上。为避

胆之间是密闭的真空夹套空间,夹套间填充了具有免气化器出[-1天然气温度过高,采用顺流换热方式,

高绝热性能的玻璃棉和低热导率的铝箔等绝热材,利用发动机冷却水对LNG进行加热气化。发动机

料。在夹套间设置了低温吸附剂和常温吸附剂,可工作在不同工况下,流经气化器的燃料流量也将随

保证气瓶不论在低温使用或是常温闲置时,都有良之变化,这种流量的变化主要依赖于LNG气瓶和气

好的夹套空间真空度。LNG气瓶所有的管路、阀件化器出口的压力差。随着发动机负荷的增加,该压

都设置在气瓶的一端,并用保护罩进行保护。力差也将随之增加,从而使天然气流量也增加,反之

车用LNG气瓶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①LNG亦然。

气瓶所有附件工作压力等级不得低于LNG气瓶的气化器具有良好的换热性能并能供给足够的热

最大允许工作压力。②绝热性能可靠,日蒸发率小量,需满足以下基本要求:①气化量(以标准状态

于2%,至少可带液静置7d安全阀不开启‘10’;③具计)。小型车10m3/h左右,大型车或重型车30m3/

·BlO·

万方数据

w''ww.watergasheat.corn吴北民,等:车用液化天然气供气系统工艺与设备第32卷第2期

h左右。②气化器出口温度。发动机的冷却水达到

正常水温(80~90℃)时,气化器出口的天然气温度

在5—30℃。③汽车行业标准QC/T245--2002({压

缩天然气汽车专用装置和安装要求》规定,气化器

应安装在气瓶和发动机之间,靠近发动机进气管和

振动较小的位置,但不应直接安装在发动机上。④

气化器一般水平放置,冷却水的流向应与LNG的流

向一致,热水进出口应在上方,避免形成气阻。

3.3燃气供给装置

燃气供给装置是指气化器后的燃气供给和控制

装置,包括稳压阀、混合器和电磁阀等。当气瓶内液

体温度升高时,气瓶压力升高,安装在气化器和电磁

阀之间的稳压阀将天然气降至稳压阀的设定压力,

从而保证进入发动机的天然气满足发动机技术要

求。混合器是一种利用文丘里原理,保证空气、燃料

在静态与动态下均能按正确比例混合的机械装置,

混合器能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变化,增减混合

气的供应量,以适应发动机在起动、怠速、加速等不

同运行工况下正常运行的需要‘坨。13|,混合器一般安

装于空气滤清器的空气管路上。电磁阀主要用来通

断燃气,实现燃气的控制和可调,应确保车辆总电源

处于接通状态而发动机没有启动时,燃气管路仍然

处于关闭状态。

3.4稳压阀

一般情况下天然气发动机不能直接接受车用

LNG气瓶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的天然气,在给发动机

供气之前应对气化器产生的天然气进行调压。因此

需要在供气管路上配置稳压阀,将气化器产生的天

然气压力调到车用压力0.4—1.0MPa,使供气压力

和流量在发动机要求的范围内。压缩天然气

(CNG)由于压力高需采用三级调压,而LNG采用一

级调压就可以达到发动机技术要求。

稳压阀工作温度为一196一+120℃,出口压力

范围为0.3~1.0MPa,规格依据发动机用气流量要

求决定,出口压力可根据发动机要求设定。

3.5安全装置

安全装置主要由主安全阀、副安全阀、压力表、

液位计(由信号转换器和液位显示器组成)、过流

阀、放空阀和止回阀等组成。气瓶内胆设计有两级

安全阀,在超压时起到双重保护的作用。在超压情

况下首先打开的是主安全阀,副安全阀的压力设定

值比主安全阀高,在主安全阀失效或发生堵塞时,副

安全阀启动。气瓶采用电容式液位计,该系统由传

感器、信号转换器和显示仪表组成。根据气瓶内的

液面高度产生一个成线性比例的电信号,并传送给

信号转换器,再由信号转换器传送给显示仪表。过

流阀的作用是当下游(主要指气化器之后)供气管

路一旦发生破裂或断开事故时,LNG流量超过设定

值,过流阀迅速切断气路,避免LNG大量外泄。放

空阀是在系统检修或车辆长期停驶时用来排尽气瓶

内残存的燃料。放空口一般设置在车辆外廓的最高

点,且远离火源和蓄电池等部件。止回阀用于防止

流体反向流动。各种阀门要求固定牢靠,密封性能

良好,开闭灵活有效。

4车用LNG供气系统关键技术

4.1供气工艺

LNG用作车用燃料,储存过程中由于外界热量

的传入使得车用LNG气瓶内压力持续升高,最终将

导致LNG过度排放,气瓶内LNG组成也会逐渐变

重.继而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为了解决压力

控制和燃料输送问题,通常采用过冷工艺和饱和工

艺车用供气系统‘‘4-。

过冷工艺车用供气系统:车用气瓶内储存低饱

和压力的过冷LNG(压力为0.345MPa),同等容积

所携带的燃料量大,LNG汽车的续驶里程远,但为

了达到发动机系统所需输送压力(0.4—1.0MPa),

通常需要增设增压系统来达到所需的工作压力,使

系统更为复杂,经济性变差。

饱和工艺车用供气系统:车用气瓶内储存饱和

压力的饱和LNG(压力为0.758MPa),液体密度小

于过冷LNG的密度,单位容积携带的燃料略少。通

常采用一个节约阀来自动控制车用气瓶的压力,无

须增加液体增压设备。当车用气瓶压力高于节约阀

的设定值时,节约阀打开,LNG蒸气优先输出;当车

用气瓶压力低于节约阀的设定值时,节约阀关闭,只

有LNG饱和液体流出。饱和工艺车用LNG供气工

艺因其工艺简单、可靠、操作方便,经济性优于过冷

工艺车用LNG供气工艺,在国内现有的LNG汽车

上得到了大量运用。

4.2过压保护

如果发动机长时间不运行,LNG吸热气化导致

车用LNG气瓶内压力超过最大允许工作压力,此时

主安全阀(设定压力为1.6MPa)打开,超压气体经

阻火器后排放至大气。如果主安全阀故障导致无法

·Bll·

万方数据

第32卷第2期煤气与热力

打开,车用LNG气瓶内压力会继续升高至副安全阀

的设定压力(2.5MPa),副安全阀打开释放压

力““。当压力逐渐降低到各安全阀设定的压力值

后,安全阀将自动关闭。另外.在系统检修或车辆长

时间不用时可通过放空阀排尽气瓶内残存气体,

4.3加注技术

LNG加注技术分排放加注和无排放加注.,排

放加注是利用车用LNG气瓶L手动放空阀排放车

用LNG气瓶内的气体,以降低车用LNG气瓶内的

压力,加快加注速度。

鉴于排放加注的种种不利因素,无排放加注技

术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无排放加注是指在加注

过程中只有加注管路与低温储罐相连,其他管路都

与外界无连接的加注过程”。无排放LNG加注采

用效果较优的轴心顶部单管直喷结构(见图1),减

少充装阻力,可使气瓶内胆中的部分气相被LNG液

化,以保持充装过程中内胆气相压力的相对稳定性。

当大量饱和液体LNG从低温储罐进入车用LNG气

瓶时,加进去的LNG直接吸收车用I,NG气瓶内气

体的热量。使瓶内压力降低,减少4三用LNG气瓶顶

部气相空间,从而提高了加气速度。

4.4无损储存

无损储存是低温液体储运的一个过程。低温液

体的储存温度低,‘i周围环境有较大的温差,低温液

体吸热后蒸发,为r减少蒸发气体的消耗,在储运过

程中,所有的阀门处于关闭状态,这就是无损储

存”。液化天然气的温度与环境温度可相差120K

以上,因此在其储运过程中对热量的传人极其敏感。

随着热量的逐渐传人,当液化天然气的温度高于气

瓶内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时。LNG会蒸发导致气

瓶压力升高较快,当压力超过安全限定压力,则安全

阀开启,大量储存气体被泄放。

参考文献:

[1]陈叔平.仟水平,邬品芳,等撬装式LNC汽车加气

站结构设汁[J]低温与超导.2009.38(I):20—24

[2]LINWenshcng.LNG(1iquefiednaturalgas):Anef-f_}

sarypartinChina’sfutureenergy[J]Energy.2009(1):

1—9

[3]车广,周淑慧我国天然气汽车的发展现状与方向

[J]国际石油经济,2008.16(7):69—70.

父佩英,周春LNG汽车加气站的橇装化J!.煤气

与热力,2008.28(7):13—15

罗尔晓.基于多功能LNG站的天然气供应安全保障

体系[JJ.煤气与热力,2008,28(3):B21一B24.

王军LNG汽车和加气站的探讨[J]煤气与热/J.

2006,26(3):4—5

KIMBS.KIMHH.KIMJB.etai.Studyonthedevel-

opmentofcompositeCNGpressurevessels[J]Cryo·

genies.1988(38):131—134

陈雪LNG接收终端工艺对比及选择『J1石}I|{规划

设讣.2008,19(2):44—47

王香增车用液化天然气的开发及应用fJ].石油矿

场机械.2003,32(6):76—77.

苏欣,畅齄,袁宗明.等我f目液化天然气车研究现状

[J].天然气工业,2007.26(8):145—146.

边耀璋.汽车新能源技术[Mf北京:人民交通出版

社,2003:46—55

顾安忠,鲁雪生.汗荣顺.等.液化天然气技术[M]

北京:机械丁业出版社.2004:165—171

埘:欣.张琳,陈瑾我l坷CNGV和LNGV研究及应用

现状!J]天然气与石油.2007,25(3):9—12

杨尚斌I,NG车用燃料及在北京公交车的应用[J]

天然气丁业,2005.25(3):153—156.

王旭辉.杨尚宾,安中强,等.液化天然气汽车双罐或

多罐供气系统:中国.ZI.200820079781.8[P].2009

—0l一28.

王彩莉,汪荣顺无排放加注的卡要影响因素分析

[J].低温与超导,2009(12):8一10.

宋斌杰,石玉美,汪荣顺.国外低温液体无损储存的

研究进展[J]低温与超导.2007(6):469—473.

作者简介:吴北民(1984一),男,甘肃靖远人,硕十生,研

究方向为传热与低温储运技术。、

收稿日期:2010—08—30;修回151期:2011一II—16

B12·

4

5

6

7

8

9

m

¨



B

H





"

可r麓.《

万方数据

车用液化天然气供气系统工艺与设备

作者:吴北民,陈叔平,殷劲松,谢福寿,姚淑婷,WUBeimin,CHENShuping,YINJinsong,XIE

Fushou,YAOShuting

作者单位:吴北民,陈叔平,谢福寿,姚淑婷,WUBeimin,CHENShuping,XIEFushou,YAOShuting(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

学院,甘肃兰州,730050),殷劲松,YINJinsong(张家港富瑞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张家港,215637)

刊名:煤气与热力

英文刊名:Gas&Heat

年,卷(期):2012,32(2)



参考文献(17条)

1.王香增车用液化天然气的开发及应用[期刊论文]-石油矿场机械2003(06)

2.陈雪LNG接收终端工艺对比及选择[期刊论文]-石油规划设计2008(02)

3.KIMBS;KIMBH;KIMJBStudyonthedevelopmentofcompositeCNGpressurevessels1988(38)

4.王军LNG汽车和加气站的探讨[期刊论文]-煤气与热力2006(03)

5.罗东晓基于多功能LNG站的天然气供应安全保障体系[期刊论文]-煤气与热力2008(03)

6.吴佩英;周春LNG汽车加气站的橇装化[期刊论文]-煤气与热力2008(07)

7.李广;周淑慧我国天然气汽车的发展现状与方向[期刊论文]-国际石油经济2008(07)

8.LINWenshengLNG(liquefiednaturalgas):AnecessarypartinChina''sfutureenergy2009(01)

9.宋斌杰;石玉美;汪荣顺国外低温液体无损储存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低温与超导2007(06)

10.王彩莉;汪荣顺无排放加注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期刊论文]-低温与超导2009(12)

11.王旭辉;杨尚宾;安中强液化天然气汽车双罐或多罐供气系统2009

12.杨尚斌LNG车用燃料及在北京公交车的应用[期刊论文]-天然气工业2005(03)

13.苏欣;张琳;陈瑾我国CNGV和LNGV研究及应用现状[期刊论文]-天然气与石油2007(03)

14.顾安忠;鲁雪生;汪荣顺液化天然气技术2004

15.边耀璋汽车新能源技术2003

16.苏欣;杨君;袁宗明我国液化天然气车研究现状2007(08)

17.陈叔平;任永平;邬品芳撬装式LNG汽车加气站结构设计2009(0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刘亮.王岳.乔伟彪.李朝阳.朱本光.LIULiang.WANGYue.QIAOWei-biao.LIZhao-yang.ZHUBen-guangLPG站内集合管空化区数值

模拟[期刊论文]-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08(1)

2.张甫仁.李百战.ZHANGFuren.LIBaizhan燃气管道三色泄漏报警及定位系统[期刊论文]-煤气与热力2012,32(2)

3.周运妮.陈伟冬季ORV运行与维护[期刊论文]-油气储运2012,31(z1)

4.徐克.何华刚.朱毅川.XUKe.HEHua-gang.ZHUYi-chuan基于Monte-Carlo方法的长输管道气体扩散模拟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安全

生产科学技术2012,08(4)

5.张铁军.ZhangtiejunLNG气化站安全管理系统技术应用探讨[期刊论文]-上海节能2012(3)

6.肖嵩.王彦馨天然气供气安全保障问题的思考和措施[期刊论文]-上海煤气2012(1)

7.谢昱姝.吴宗之.吕良海.姚伟.白光.XIEYu-shu.WUZong-zhi.L(U)Liang-hai.YAOWei.BAIGuang城市管道天然气在土壤中泄漏

扩散实验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08(4)

8.赵鹏.ZHAOPengLNG气化站的运行管理与安全管理[期刊论文]-煤气与热力2012,32(2)

9.邹兵.丁德武.朱胜杰.姜素霞.高少华.张贺.ZOUBing.DINGDe-wu.ZhUSheng-jie.JIANGSu-xia.GAOShao-hua.ZHANGHe石化企

业设备密封点泄漏检测技术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07(12)

10.牛亚楠.洪昌富.NIUYa''nan.HONGChangfu燃气专项规划柔性规划方法研究[期刊论文]-煤气与热力2012,32(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mqyrl201202014.aspx

献花(0)
+1
(本文系清风藏书楼首藏)